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78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为孩子补上感觉统合训练这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3 19:3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 为孩子补上感觉统合训练这课 <font color="#999999">2004-7-17 11:42:33  一、认识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作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是大脑生而具备的,但必须在后天得到应用而发育发展。就像人的眼睛,天生具备"看"的功能,但若把新生婴儿的一只眼睛长久遮住,这只眼睛的视功能就会严重削弱。如果大脑感觉统合功能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困难,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动作,这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分重度、中度和轻度三级,由标准化量表测试评定。据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有关调查,总发生率在30%~35%,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二、导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细心的读者可能还记得,在"婴幼儿感觉运动训练"的开篇(本刊今年第一期)中有这么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也许你不曾想到,一个小学生手眼协调、良好的运动技能是基于婴儿期的抓、爬、推、拖、拿、转、碰触等一系列活动;而阅读、写作的技能与早期的转圈、平衡、翻筋斗有关……"这段话对于初为人母者也许以为是专家在吓唬人,而对于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父母,真可谓感慨万千了。  因为导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遗传和大脑器质无关,而主要原因是家长教育方式、方法失误。像乐乐一样,宝宝一出生就具有原始的反射行为,他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必须通过视、听、尝、嗅、触5个途径。所以,孩子是通过他所看、所听、所尝、所闻、所触以及他所做(如身体转动、四肢伸屈和双手抓握等)而学习,从而使大脑的各路神经通道打通,使大脑的各种功能运转起来。   因此,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就是由于早期跳过了"爬"的阶段,或者是家长片面理解早期教育,过于注重识字、计算教育,忽略了孩子身体功能发育所需要的正常活动才造成的。   三、为孩子补上身体协调这一课   生命的进程就是这样,发展的顺序一个挨一个,不能跳过某一个,而且前面的发展影响后面的发展。如果儿童早期跳过或忽略了"爬的学习",到小学阶段,就可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好在感觉统合训练能为12岁以前的儿童补上早年落下的这一"课"。   据杭州下城区感觉统合训练中心对完成三个训练期(60次)的5名孩子进行后测(该量表前测和后测均由同一位家长填),有效率达到100%。儿童因感觉统合失调而引发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等行为表现,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一般都能够取得明显效果。而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阅读困难、作业磨蹭、好发脾气、好攻击人、缺乏自信、胆怯等效果最明显,见效也最快。只是父母应注意,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必须在专业的指导和组织下训练,才能达到感觉统合功能改善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6-13 19:36:59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感觉统和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
感觉统合术语是由 Sherrington C.S.(1906),Lashley 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 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 Ayres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结果,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sration Theory,1972)。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人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这一理论涉及了脑功能及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这三部分。

依据感觉统合的理论,感觉输人的控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学习障碍可能是由于对感觉讯息组织不良所致。即: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Ayres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学习困难儿童存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Ayres因子分析的研究分成不同的亚型或综合征(Ayres, 1974)。 Clark F.A.(1985)等对Ayres的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指身体运动的协调能力,这方面存在问题,会导致运动障碍。儿童早期会表现穿脱衣裤,扣钮扣,拉链,系鞋带动作缓慢及笨拙;运动协调不佳;吃饭时常掉饭粒;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肌肉发育欠佳,影响舌头及唇部肌肉、呼吸和声带的运动,会造成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佳。Ayres等认为:运动协调不良是由感觉统合障碍所致;在学习困难儿童中,较正常儿童更为多见。

(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可表现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一方面可能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右脑半球的功能有关。这类障碍在儿童可表现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辨不清,易迷失方向。儿童还会还会表现视觉的不平顺。视觉的跳动原本是婴幼儿的自然现象,人的视觉天生是不稳定的,所以婴幼儿最喜欢看车子外的移动物体,如跳动的物体比静止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也逐渐地稳定,便能做左右或上下的移动,这也是阅读的开始。儿童若视觉不稳定,便无法做平顺移动,所以看书会跳字、跳行,严重的无法进行阅读,做功课眼睛也容易疲劳,造成学习能力的不足。

(3)前庭平衡功能障碍:这可能与前庭功能障碍关系密切。Ayres在研究中发现:学习困难儿童可能前庭功能未见下降,但他们往往对前庭刺激的统合存在问题。地心引力对人类的影响最大,人的翻、爬、坐、站、跑的学习与前庭功能关系密切。前庭功能影响了身体和周围环境协调。由于胎位不正、爬行不足及早年活动不足都会引起前庭功能不足。失常的儿童会表现为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手脚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撞桌椅;爬上爬下、不安地乱动;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4)听觉语言障碍: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障碍与左脑半球功能有关,而与感觉统合过程无关;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它与前庭平衡功能统合障碍有关。人类的听觉神经形成比较早,但成熟却比较晚。由于儿童早年的听觉较弱,故受不了太高或太大的声音。因此,环境嘈杂声音太多、父母经常发脾气或责骂儿童,都会造成儿童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的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在儿童长大后,就会表现听力不佳,不知如何与人沟通,还会表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5)触觉防御障碍:近来有很多研究都证实它与不安、活动过多有关。当对这类儿童进行触知觉检查时,儿童常表现出过分防御、躯体和情绪反应过度(Ayres,1965)。Ayres的理论基础是根据 Head  J.(1920)的研究结果。  Head提出:人的触觉反应系统有两种:一种是自卫性或保护性反应,另一种是辨别性反应。Ayres据此提出有触觉防御障碍的儿童,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就会做出过分的触觉防御性反应。有些儿童由于早期的不良因素,如:早产、剖腹产及活动限制,这些均会引起儿童的触觉过分防御性反应。日常生活中触觉过分防御可表现为:胆小、害怕陌生环境、害羞、不安、粘妈妈、怕黑;咬指甲、偏食、挑食、独占性强。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Ayres设计了一系列临床评定测验。为了对感觉统合进行研究,Ayres对感觉统合失调的每一亚型编制了检核表。由父母填写。由检查者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严重程度做评定。台湾的郑信雄(1985)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将几种综合症状检核表综合起来、编制成感觉统合检核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4)从台湾奇德儿脑力开发联盟引进此表,经在国内10余地区的施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证明其在大陆具有较好的的可用性和可接受性。

“儿童感觉统和能力发展评定系统”是根据上述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sration Theory,1972)及量表改编而成。它集心理学、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光电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全面、准确、迅速地评估被试儿童感觉统和能力及其发展状况。并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和感觉统合失调严重程度进行评定,以此作为临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及感觉统合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的科学工具。

“儿童感觉统和能力发展评定系统”适用于6~11岁的学龄儿童。

  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由儿童的父母或知情人根据儿童最近1个月的情况认真填写。量表的评分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 1~5五级评分。“从不”为最高分,总是如此”得最低分。此量表又分为5大项,根据年龄及性别将各项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T分数(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儿童的得分低于40分为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低于30有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量表,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均已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感觉统合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我们所引用的感觉统合量表,已由作者在北京地区进行了测试,之后又在全国14省市地区进行了检验,并取得常模。本系统的评分选用了按年龄转换的标准T分,保证了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客观性。此表的评分简便,检查者很容易掌握。加之量表叙述的问题为儿童日常生活出现的现象,父母易于回答,量表的可接受性比较好等特点,这些说明此表应用性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14 10:04: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6-14 10:56:44 | 只看该作者
看过1-6岁的感统训练方法,咨询楼主7-10岁孩子该用何种方法补这一课呢?非常渴望您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14 11:03: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非常及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6-14 11:28:39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10月份满7岁,一年级,正如楼主所言,婴幼儿时期由于爷爷辈过于溺爱,没有爬过,一直抱着,1岁4个月才放手走路,身体协调性不好,刚进小学时,孩子吃了不少苦,动作慢,学东西也慢。她坚持跳绳,说实话学的很可怜,别的孩子两三周就会了,她学了两三个月,坚持到现在每天都跳。我还送她去学艺术体操,协调性和柔韧度有所提高。想请教楼主,能具体介绍一些应对的方法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5:12:21 | 只看该作者
感统训练不会有笼统的办法。如果情况不明显的,可以通过加强户外运动来改善或维持。
如果真是出现了典型症状,在家训练是很难实施的。
比如,滑板爬,几乎是每个案例都会用到的训练方法,可能需要每天的运动量达到100次。这在家庭是不可能做到的。
跳床,也是感统训练中的一项,但对有些症状,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就应避免这种跳跃运动。
因此,对症下药,在感统训练中也是需要的。
建议孩子已有明显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的家长们尽早放弃在家训练的想法,尽快寻找专业的治疗训练机构。
这种机构一般儿童医院,心理医院会有,但效果怎样,就很难说了。
从生理上给予孩子关照与帮助,协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这样对孩子会公平一些。

回上上楼:
七到十岁的训练方法,从项目上来讲与六岁前的不会有太大差别,但运动量以及项目组织形式会有不同。
孩子年龄越大,需要的训练量就越大,效果就越难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6-14 15:15:24 | 只看该作者
学问大,要好好学习,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6-14 16:45:57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5周岁,好象特容易摔跤,打翻碗筷,不喜欢拍球,跑步、平衡能力又不错,我们这没有类似的机构,不知道算不算失调,有什么针对性的训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22:09:16 | 只看该作者
平衡能力不错,如何表现呢?您是怎样理解的呢?

一楼有个测评表,下载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5 15:58 , Processed in 0.08168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