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翠花东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转)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4-6-18 06:07:05 | 只看该作者
习惯决定命运!
                                   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郑军
各位家长:晚上好!
今天请来大家我也很高兴,说明大家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学校老师真诚的邀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孩子能有进步、能健康成长。为了这一目标,你们来了学校,当然我们有机会也可登门交流。

我们也是一回生两回熟,我们都是同龄人,差别只是我教了近二十年的书而已。我非常希望我们能握一下手,表示一下问候,表示亲密合作的开始,表示我们精诚合作的持续,以及表示对孩子学有所成的祝贺。

教育话题很大,学校学生情况也很多,我跟王老师商量这次专讲“习惯决定命运”,如果大家不怕浪费时间就耐心听听,幸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这个主题是由两个论断综合起来的,一是习以成性;二是性格决定命运。

本来我们开家长会无须提及命运问题,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但是我们回头一想培养孩子十几年,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能过上好的日子,事业、生活都获得成功、幸福。如果不是为了这一目的,大家无须这么关注教育,关注孩子,更无须尊重老师。
老师的可贵就是将别人迷惑的东西讲清楚,将别人未知的帮助他认识,将难学的化为简易的。

前一阵我聆听了国际管理学专家也是曾国藩后代、台湾的曾仕强教授的报告,他报告主题是《中国式管理》中间也提及命运,他的高度概括让我们化繁为简地认识了命运,命运没有什么奇怪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这四个字听起来,好象是诅咒自己,其实上至王侯下至百姓,人人如此。命运如此,学习不也是如此吗?

魏书生是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辽宁省盘锦教委主任,他是我父子两代十分敬重的老师,也可以称为当代教育家了。我父亲常跟我说说魏老师教两个初三班语文,常常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讲课,而且他从来不批学生的作业,但他学生成绩总是第一。因为我父亲也教两个初三的语文,所以特别敬幕,象这样一位教育家用一句话将人们心中复杂的教育思想变为一句人人能懂的格言,我那建议大家一定要记往:“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了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当初读到这段话是十分惊叹的,大家就是大家,“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习惯”,没有什么奥秘,没有什么复杂的事。联系刚才曾教授讲的“自作自受”,我们就可以贯通起来了,行为就是自作,习惯成性,形成品质形成性格,最终影响命运就是自受。

一个是企业家,企业管理家,一个是教育家,话虽不同,神则相似。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的种种习惯,决定影响未来的命运。

刚才王老师介绍了魏书生的《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呢来讲讲,怎样培养良好的习惯。

1、习惯是从小事培养的
普通家长和普通学生的心相对粗一些,很多的问题、小习惯都没进入我们的观察范围,以致于形成了大问题坏习惯也常常没感觉。

比如说,我昨天教学布置家庭作时,要求学生将作业要求抄在家作本上1、2、3。我在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我讲得明明白白,今天一早发现有十六个同学漏做一题,没抄作业要求的更多,作为老师,我就思考了,他们不聋也不瞎,但是我讲了白讲,写了白写,只能说明他们有种习惯,不把老师讲的写的放眼里,这群人不在少数,五年级学生不自觉到这地步,让我惊讶。这是我今天的发现。我们的家长要这样敏锐地发现孩子、了解孩子、把脉孩子、引导孩子?要知道我并没有停留于此。我转念一想,抄写作业每人都做了,但是回答问题有十五人没做,这又说明什么?学生在避重就轻,避难就易。那么这个问题难不难呢?问题是课文要求的,一般都不难,答案在文中能找到。这就不得不让我觉得三分之一的人是不动脑筋、怕动脑筋,这么容易的问题就怕成这样,有一天他们的脑子非生锈不可。

所以最终我还是在课上把他们训了一通,而且断定这十六名同学作文没有一个是好的,为什么他们平常有三个不好的习惯才会出现这种问题。

①视而不见;②听而不闻;③学而不思,这也是作文学习过程中三块挡脚石,不搬走肯定学不好。

象这样的小事上,我们都要能注意到,并不断调整他们,好习惯便在其中了。
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让我们的孩子赶快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大的好的成绩是不求而自得的。

我讲的第一点是希望家长细心一点,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把目标化成许许多多的阶梯式的行为、小事,努力将小事学好,用我常对学生讲的话来说就是“把简单的学会了,我就不简单了。”

2、习惯是在经常做某些事的过程中形成的

经常练习、经常熏习的语言、行为、思维就会成为一种惯性,就叫做习惯。熏习就是在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的耳濡目染中孩子也就有了我们的习惯,好习惯,坏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传染给他了。

有一位家长喜欢上网打游戏,而且经常带儿子一起去,孩子能不迷网吧吗?孩子还能安心做作业?家长对老师说“孩子成绩随他去,将来自然成才呀!”老师呢?干着急!家长朋友,你是孩子克隆的对象啊!

所以我对老师说:教育不是万能的!老师不是万能的!最终一切是自作自受的!

象这样的家长,我们批不到孩子的家作、课作,也不要留孩子,要不,家长还会回头咬我们一口,说把他孩子饿坏了之类的。

有些事我们希望持续做,有些事要告知少做,乃至不做。要让新习惯好习惯变成经常做。
举个例子,我从楼下或走廊走到教室去总发现有同学报告,郑老师来了,就这样的事,几乎每个学生都做过,成了习惯,保护了一大批学生。自从我发现之后,我郑重宣布:从今往后看到我到教室不准向同学报告说老师来了,谁报告,我就惩罚谁,这个好人做不得。为什么?因为你欺骗了老师,你让我不能知道教室里正在发生的真实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学生这样的报告习惯渐渐没有了,这对于学生自觉性培养有相当的好处。当大家不要报告成习惯,而且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成为习惯时,一个良好的班风就形成了,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习惯是通过经常、反复做一些事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利的有弊的因素都在其中,我们家长要有高明的判断和引导。

3、只要没有形成好习惯,就有督促帮助的必要

椐我们的观察,周围学习好的人都很自觉,我们从几位优生家长的介绍中已经很清楚地听到他们这些经验了,学生自觉到家长几乎不闻不问了,无事可做了,父母几乎很少管孩子。我们非常羡慕,但要知道这些家长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付出了努力,所以现在收获了孩子的自觉与成绩。要知道,孩子今天仍然不自觉,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是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注意这方面的培养,或者说我们的努力没有出成果。我们要知道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的。你只要放弃努力,放弃督促,这将使不良习惯蔓延滋生以至影响学业。因此,只要孩子目前还没有形成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家长就有督促帮助的必要,就要扛起这个责任。

4、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性格不容易改变,习惯相对而言容易改。我们要知道凡事都有个渐变的过程,习惯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这里的“熟处转生”的“熟”是指孩子业已娴熟和不良习惯,转生,是指我们想办法让这些不良习惯变得陌生的意思。“生处转熟”的“熟”是我们让他的新的良好习惯变得很熟的熟。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列个清单,清楚知道他有哪些良好习惯、哪些不良习惯,应该培养的好习惯还有哪些,然后我们针对不良习惯,找出一些新的对治的方法,给孩子一个期限,一个过程,不断朝目标努力,使得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坏习惯渐渐消失,好习惯逐渐形成。

5、坏习惯晚改不如早改,好习惯晚成不如早成

西游记中有句话,“恶行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虽然我们学生的行为不能称之为恶行,这句话改为“坏习惯,如磨刀之石,使学生成长,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仍然是正确的。有鉴于此,我们发现坏习惯要尽早地帮助他们改掉,这样随之形成好习惯,这样就能“如春园之草,学习成果,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习惯行为影响着孩子每一天甚至每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早改就早出成果,晚改就必受其累。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我提出每天几个一点点习惯,这里只是列一下我讲题的个纲要。
1、每天读一点书(有声)
2、看一点书(用心看)
3、听一点话(学会倾听)
4、说一点(胆大,学会表达)
5、记一点(用心记忆)
6、写一点(灵活留心培养,筛选题材的能力。
7、想一点(问题意识、思考问题)。
8、练一点字(现代五年级孩子要逐渐写行楷、到中学会没时间练。)
9、做一点好事(多积好人缘,多做好事,形成好品质,做个好人,为未来成功铺一条大道。)

这点点滴滴的事情变成我们孩子学习的习惯,这些习惯就会影响我们孩子的学业成就。我这里所说的习惯决定命运,不仅仅是我们学习上符合这个规律,其实我们人生也是符合这条规律的。要有好的命运,那就让我们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吧!与其说是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是“习惯改变命运!这个道理是正确的,我们家长要与老师一起携起手来,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相信孩子一定会迈向成功!”
本文转自国学启蒙论坛:http://www.guoxueqimeng.com/bb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4-6-18 09:25:25 | 只看该作者
深受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4-6-25 17:08:02 | 只看该作者
是经验之谈,很有参考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4-6-25 22:12:31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顿开茅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4-6-25 22:30:0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个好建议,我现在就开始执行,只是不知能执行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4-6-25 22:31:35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9月份上一年级,不知版主有什么好建议?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4-6-28 11:17:2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好习惯终身受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4-6-28 14:33: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的方法
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4-6-29 15:24:0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好习惯真的很重要,需要从小培养.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4-7-6 08:49:36 | 只看该作者
都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看了楼主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对我们做家长的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5 17:56 , Processed in 0.08789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