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an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台梭利教育~~《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连载 孙瑞雪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松的计谋

 2004年10月25日 21:16 《捕捉儿童敏感期》


  一般情况下,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在4岁到来。但是,松松的“小计谋”让我对这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有了新的想法。

  3岁2个月的松松,长着一张胖嘟嘟的小脸,很惹人疼爱。前几天他妈妈给我说了一件事,我听了感慨半天。

  松松是全幼儿院有名的爱车迷,最近他又有了一辆别致的救护车,这辆车也很受缇缇的喜欢。两天后,缇缇带着辆一模一样的救护车来约松松玩儿,一看到新车,松松立刻拿来研究了半天,研究的结果是,缇缇的车上多了一面小小的标志旗。松松开始想办法了。想和缇缇交换,但缇缇不肯,松松最后诚恳地提议:“缇缇,你现在拿车不方便,我帮你保管好吗?”缇缇正在忙其他的事,便信任地把车给了这个保管员。第二天,缇缇的妈妈和松松的妈妈同时发现这辆车被“调包”了,缇缇却一无所知,而松松的表情很自然。这使两个妈妈哭笑不得,在老师的引导下,松松不情愿地把车还给了缇缇。

  这两天,缇缇又有了一辆漂亮的火车,松松看到了,很是喜欢,想让缇缇与他分享。但缇缇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松松又开始不急不忙地想办法了。

  “缇缇,咱俩来玩拔萝卜的游戏吧!”松松认真地说。

  缇缇想了想:“好吧!”

  松松提议把火车当作萝卜,两个人各握一半,一起开始唱:“拔萝卜,拔萝卜…”使劲一拔,火车拔到了松松的手里,缇缇还站在那儿唱着拔萝卜,看着松松。此刻的松松已经拿着火车跑到一边玩去了。

  这几天,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辆精致的老式连体公共车,无人认领。经多方打听,确定是扬飞杨的。没想到,车的主人还没来,松松先来了。看着这辆独特的车,他眼睛一亮,问我:“老师,这是谁的车呀?”

  “扬飞杨的。”

  “那我可不可以看看?”

  “可以。”

  他看着车问这问那,最后开口了:“老师,我来帮他保管吧!”看着他那智慧的小眼睛,我心里想笑:“不行,因为车在我这里,我要等杨杨来取。”松松看了看车,无奈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幼儿院的小朋友和老师都去上社会实践课,看火车去了。而松松走进我办公室,转了一圈,依偎在我身边,看着那辆车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去看火车呀!”

  “我有工作,不能去。”

  “是保管车的工作吗?”

  我笑了笑没回答。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你去看火车吧,我帮你来保管它”。我实在太理解他了:“你可以在这里玩几分钟,但不能拿走,知道吗?”他马上点头承诺。

  第二天早晨,他又准时到我办公室报到。我为了减少麻烦,早已把那辆招眼的车藏在了纸袋子里。在办公室转了几圈,没看到车,松松终于开口了:“老师那辆车呢?”我笑着说:“我不知道呀!”

  他的小眼睛开始搜寻整个办公室,最终,眼睛直盯着我的纸袋子,车的尾部悄悄露出了纸袋。我假装糊涂:“原来在这儿。”“我想玩玩可以吗!”他笑着问我,我没办法,只好说:“你去问问扬飞杨好吗?”

  不一会儿,扬飞杨、松松、丁丁都来了。进了办公室,扬飞杨站在沙发上向外张望着,显然对他的车不感兴趣。丁丁和松松却一涌而上,都想拿到车。我开口了:“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请先问问杨杨。”丁丁马上问:“杨杨让我玩玩你的车吧!”杨杨没回答。松松伸手拿车的同时对杨杨说:“杨杨我帮你保管好不好呀!我给你管好它。”杨杨觉得这主意不错,立刻同意了。最终,这辆车还是被松松保管了两天后才到了杨杨手里。

  孙瑞雪: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一般在4岁左右出现。但广州的孩子却让老师感到吃惊。很多孩子是在自我意识产生的同时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就到来了,这个年龄往往在2岁多。到了松松这个年龄,他们的人际交往智能已经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平。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认为这同一个地域的文化传统和集体遗传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广州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不温不火、不焦不躁、足智多谋,实在是有别于我们看到的其他地方的孩子。

  

  王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小的灰尘

 2004年10月25日 21:16 《捕捉儿童敏感期》


  这是我来幼儿院上班的第二个星期。这星期,我发现3岁2个月的照照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来到了。?

  早晨上主题课,一束阳光照进来,阳光里小小的灰尘在飞舞,照照先是全神贯注地看着这束阳光,然后用嘴去吹,试图把灰尘吹走。微小的灰尘在阳光里上下翻跳着,照照绕有兴趣地一直在吹。每天他都在观察阳光里的灰尘,直到阳光从教室里消失。

  孙瑞雪:儿童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如果长时间不被打搅,就能形成高度专注的品质。如果老师不会观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就会轻易打断孩子的认知过程,这样孩子很难形成专注的品质。无论是幼儿院还是小学,我们整个上午都没有打铃声。我们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作者 闫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吹扁的裙子、压皱的飞机

 2004年10月18日 12:43 《捕捉儿童敏感期》


  初春的银川,还有点寒冷,3岁2 个月的竹竹却穿了一条夏天的纱裙,不过里面套了件毛衣。整理完教具出来,竹竹叫了我一声:“尚老师!”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读懂了她的眼神,走过去,认真欣赏着她的裙子:“竹竹,你今天穿了条裙子呀!”竹竹抿着嘴嗯了一声。“真漂亮呀,竹竹!”听到赞扬,竹竹满意地点点头,用手轻轻抚摸着裙子。

  吃完早点,孩子们出去玩。竹竹和颜颜拉着手,不停地对颜颜说:“我今天穿的裙子漂亮不漂亮?你看我的裙子呀!”一路沉浸在对裙子的感受上,看上去格外深情。

  起风了,风把纱裙吹起来,裙摆贴在了身上。竹竹赶紧把裙子从身上拉开,让它恢复原来的园弧状。一松手裙摆又贴了回来,努力了好几次,裙子还是不停地往身上贴,竹竹放开颜颜的手,用两只手提起裙摆,两支胳膊向前伸、小屁股向后撅,努力使身体和裙子分开。

  这样,竹竹和颜颜渐渐落在了队伍后面。看着前面的队伍,颜颜急忙去拉竹竹的手,竹竹挣脱颜颜的手,颜颜向我求助:“老师,竹竹不拉我的手。”竹竹一听,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我的裙子,我的裙子!”我蹲下去劝说竹竹,但她坚持用两只手抓着裙摆。

  我想起昨天的一件小事:竹竹在教室里做手工,她折的飞机被别的小朋友压在胳膊下,压了一个折皱,竹竹当即大哭起来,我怎么安慰都没用,最后重新折了一个飞机,才让她安静下来。

  我走过去拉起颜颜的手说:“竹竹,老师拉着颜颜,你自己走,别走出队伍。”就这样,竹竹用她的两只小手和风对抗着,一路扶着自己的裙子小心地走着。

  孙瑞雪: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是儿童发展的两样内在动力。处在敏感期的儿童,专心于某一特定的事物,在反复活动中,以特有的强度接触外部世界、感知世界、认识事物。一个敏感期过后下一个敏感期又被激起来,儿童的身心得到长足的发展。

  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的敏感期小记

 2004年10月18日 12:35 《捕捉儿童敏感期》


  这两天,3岁的曾麟然的表现和往常有点不同。早餐后,他一个人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好象在思考什么。我过去叫他:“我们一起进教室听故事好吗?”“不,我不进去。”“那你需要我帮助吗?”我又问。他茫然地摇摇头。“好吧!如果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可以告诉我。”他又茫然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在跳跳床上玩得挺开心。

  午饭时,曾麟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东张西望,看见我走过来了,说:“老师,我不想吃。”看着没有动过的饭菜,我问他:“你一口都没吃,是不是不舒服?”他看着我摇摇头。“如果你不吃东西,肚子会很饿,并且会没有精神,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的。”“不,我不想吃。”曾麟然答道,神情看上去很委曲。“老师喂你吃,好吗?”“不,我不吃。”我们就这样僵持着,过了大约5分钟,曾麟然的眼泪流了下来。“好吧!你不想吃就归位吧。饿了就告诉我,好吗?”“嗯。”曾麟然点点头。

  午休结束后,所有的孩子都起床了,只有曾麟然还在睡觉。“曾麟然,该起床了。”听到我叫他,他痛苦地半睁半闭着眼说:“我不起床。”“现在是起床时间,我们还要去上课。”“我不起床。”曾麟然边说边哭了起来,并且紧紧地抱着毛毯。“好吧!你还想睡觉就睡吧。”我离开后,他停止了哭声。下午吃加餐时,他慢悠悠地走出卧室,显得格外精神。

  在这以后的几天里,他天天如此。

  尹青川

  孙瑞雪:执拗期中的儿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他是在发展和建构自我意识,一旦遭到拒绝就会很烦燥、很痛苦。这时成人要尊重他的选择,并且尽量满足他在这一阶段的需求,使他能顺利度过这一重要时期,由此获得快乐和顺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模仿

 2004年10月18日 12:28 《捕捉儿童敏感期》


  丁丁3岁了。刚来幼儿院时,他对院内的各种玩具很感兴趣,一会儿玩脚踏车,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滑滑梯,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也爱玩教室里摆放的各种教具,一会儿倒豆子,一会儿弄圆柱体插座,一会儿玩水。

  他好像整天很忙。

  这两天,丁丁又开始喜欢模仿,模仿什么像什么,简直是出神入化。早晨一进校门,看见张敏行坐在秋千上,丁丁也坐到了秋千上;张敏行在秋千上旋转,丁丁也照着样子旋转;一会儿张敏行抱着篮球跑过来告诉老师:“是小天使班的球。”丁丁在旁边马上说:“是小天使班的球。”但他的双手是空的。

  午饭时,张敏行端着盘子过来说:“老师,我还要。”丁丁也端着盘子跑过来,边跑边往嘴里送喂米饭:“老师,我还要。”他的餐盘里还有米饭和菜。我被这滑稽的场景弄得哭笑不得。

  午休时,戴昊言在床上跳,丁丁也在床上跳;张松彦要小便,丁丁也要小便。就连有个小朋友感冒咳嗽,丁丁也要跟着咳嗽。总之,他只要发现其他孩子做什么,一定也要跟着做什么。

  未名

  孙瑞雪:从理论上来说,模仿的敏感期应该在1岁半——2岁出现,但大部分孩子的这个敏感期是在2岁半出现的,丁丁的敏感期滞后了,但显然他在全力以赴地弥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楼梯

 2004年10月18日 12:10 《捕捉儿童敏感期》


  2岁7个月的樊真刚来我们班,大概是刚到一个新环境吧,她显得很胆小。

  吃完早餐,我见她站在楼梯边,一直不动地盯着楼梯看。我走到她身边,伸出手,她把手放在我的手心,我们一步步地走下楼去。下楼过程中我告诉她下楼梯的正确方法:手抓住旁边的扶杆,眼看着脚下的台阶,一级一级走。

  来到院子里,她松开我的手走向一个有台阶的地方,然后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走,动作很缓慢,从9:30到10:30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一直在这样走。走累了就坐在楼梯上休息,然后接着走。我发现她此后的每天都重复这一活动。很快,她就能独立在大厅及院子里四处活动了。

  谭雄洁

    孙瑞雪: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1岁左右出现。这时儿童开始喜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因为成人总担心这样危险,并觉得孩子用手摸地不卫生,常常阻止、破坏了这一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敏感期往往滞后到2岁多甚至3岁才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a43b44"> 主题课(图) <font color="#a43b44"><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2004年10月18日 12:18 《捕捉儿童敏感期》  女儿范嘉欣2岁9个月了。每天下班回家忙乎完晚饭,我都精疲力尽得直想上床睡觉,但女儿会在这时精神抖擞地跑过来:“妈妈,上主题课!”看着女儿天真的小脸,我迅速调整状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给她上课。  从阅读开始,我认真进行每一个内容。孩子静坐的时间从最初的两三分钟增至五分钟,我常常暗自吃惊:2岁9个月的她有如此好的定力,正襟危坐,仿佛真正进入了境界。<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bb/edu/2004-10-18/U282P20T55D10835F795DT2004101812184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center][/center]  每天的主题课内容都不一样:开门,关门,怎样翻书,怎样咳嗽,怎样擦屁股,怎样轻拿轻放……我示范完毕,她一丝不苟地模仿进行,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我越来越认真,生怕哪一个不完美的动作影响她。杜威说过:“生活就是教育。”  该走线了,她的小屋里没有录音机,但她用她的玩具代替录音机,煞有介事地按一下,然后让我跟随着她的动作和节奏走线,走线完毕还会再去按一下玩具,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严谨与秩序。  如此这般我们每晚进行。我不知道她在学校是怎么上主题课的,是她特别喜欢主题课?还是我跟她一对一上感觉更好?或是她在学校的主题课没有得到满足……  无论如何,我都相信这样的主题课对她有帮助,如果她需要,我会打起精神,不厌其烦地进行下去。  段武宽     孙瑞雪:这就是母亲,无论怎样忙,怎样累,只要孩子需要……  这就是孩子,他们从不偷懒,只要自身发展……  在家里上主题课并不是必需的,但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进行。学校的主题课,每次都有新的主题,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式让孩子学会文明的生活用语和雅致的举止。  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没上过主题课,满大街的马路广告牌都在召唤着精神文明。如果让孩子在幼儿园的几年时间里天天上生活主题课,我们还用担心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咬人的故事

 2004年10月18日 12:13 《捕捉儿童敏感期》


  晨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天使。但在满2岁8个月的那段时间,她突然开始咬人了。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突然,晨晨的妈妈恼怒地大喝一声:“怎么这么不象话!”就在妈妈扬手要打的那一刻,晨晨的表姐也惊叫了一声。她们俩先后被晨晨咬了一口!我赶紧挡住了妈妈的巴掌:“孩子可能到了咬人的敏感期。”说时迟那时快,我也被咬了一口!疼得我真想发火,但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把晨晨轻轻抱在一边。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做了充分的防备,晨晨不再能轻易地咬到谁了,她只好趁着和你亲近的时候咬你一口,有时咬不着手和脸,她就咬衣服,但她从来不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

  一个多星期过去后,澄澄不再咬人了。我手臂上被她咬的那片淤血还在,跟孙老师沟通后我知道了:咬人的敏感期在2岁半到3岁出现,孩子咬时并无恶意,把他抱在一边就可以了。

  孙瑞雪:我们观察了部分2岁的孩子后发现,他们在咀嚼一些食物(如馒头、面包、硬一些的水果)时,口形和咀嚼的方式像老人,牙齿无力。显然,两岁以前他们吃的食物几乎都是稀软的。在长牙的敏感期,应该给幼儿提供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他们常常会嚼了吐,吐了又嚼,但从不咽下,有时会被卡住,但幼儿会自我调整。

  口的敏感期在0——1岁出现,孩子尝试着用口(也包括牙齿)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发展他的认知能力。有的孩子敏感期度过得很好,1岁之后不再有这一特征,但很多孩子却在2岁左右开始“咬”人。这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东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孩子会明确告诉你,咬橡胶不好,咬皮肤的感觉才好。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狗下坡

 2004年10月25日 17:28 《捕捉儿童敏感期》


  小狗下坡

  2岁1个月的桓桓入园两周多了。?

  昨天,老师们向几个小宝宝展示“小狗下坡”的教具。小狗从坡上缓缓走下来,发出悦耳的“哒哒”声。桓桓急切地拿起小狗,把小狗的头掉过去,想让它再从坡上走回去,可小狗只能从倾斜的坡上下来,不能回去。

  桓桓又把小狗放在地上,发现它还是走不了。最后,他把小狗放到坡上, 让小狗下坡。他则在旁边看着,脸上带着微笑。他的愉悦传给了每一位在场的老师。

  孙瑞雪:发现是儿童的快乐之一。北京华亭幼儿园的几个孩子或前或后都进入了空间智能的敏感期,如何满足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呢?一天,老师发现了“小狗下坡”的玩具,觉得它对孩子探索空间有帮助。果然,这个玩具让孩子在惊喜中又是观察又是实验,一会儿突然大笑,一会儿突然安静,整整一个下午,孩子和老师都沉浸在认知的喜悦中。

  探索空间

  (一)

  2岁2个月的桓桓不停地把不同的教具放在同一个地方;皱着眉头把弹力球扔出去,先是往平地上扔,然后往树丛中扔,扔了再找。找到后就“咯咯”地笑。

  他还把球扔上比他高出很多的小平台,然后跑到小平台的另一端等待小球慢慢骨碌过来。这些天,他不断重复着这些游戏,从不厌烦。??

  (二)

  去动物园游玩的一天真开心。吃完汉堡,老师和孩子们在草坪上玩乐着,抱在一起在草地上打滚。许多游人的目光被我们吸引了。

  2岁2个月的桓桓对在草地上打滚有些害怕,我抱着他尝试了一次。他很高兴,我鼓励他自己试一次,他却被临近的小水管吸引了,把小草、小叶放在水管中,水管中有水,小叶浮了起来。他静静想了想,又用小手去按小叶,看着小草和小叶顺着水流走。过了大约四十分钟,大家要离开了,他还不愿离去。

  孙瑞雪:儿童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通过不在视界中的物体探索空间,还通过弯曲的视界探索空间。他们由此得到空间感,形成空间概念。

  这些都是空间的要素:直观的位置,直观外的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但生活中,儿童对空间的探索常常不被家长所了解,家长不知道敏感期这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自然也不知道有一个探索空间的敏感期。

 求 助

  2岁2个月的桓桓的语言发展有点慢。他只能说单字或两个字的词,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想法有点困难,常常用“嗯嗯”声来求助。

  那天早晨在游乐场,桓桓专注地摆弄着齐齐的摩托车。半小时后,他把小车推到满是小石子的地方时怎么也推不动了。一使劲,小车翻倒了!

  一个小男孩正好经过,桓桓向他求助。我说:“桓桓,你可以请小哥哥来帮助你,对他说‘你可以帮助我吗?’”桓桓对小男孩说:“帮我。”刚走出几步的小男孩回头看了看桓桓,过来帮他扶起了小车,转头就走,我忙说:“桓桓你应该对小哥哥说谢谢”。桓桓说“谢谢!”看着奔跑的小哥哥的背影,他眼中充满了感谢。

 孙瑞雪: 向他人求助和帮助他人是人的生存能力之一。如果成人不愿意帮助他人,漠视甚至敌视他人,追溯他的童年,我们或许能找到原因。

  儿童要自我发展,这发展需要环境。教师的任务就是准备环境。儿童在一个环境中发展自我,这过程常常需要帮助。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帮助。

  怎样自然地设计环境和提供环境,使教师提供的环境和帮助在无意识中使儿童不断发展,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王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坡上漫游

 2004年10月25日 17:22 《捕捉儿童敏感期》


  1岁9个月的淼淼是班上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记得刚入院时,他走路都走不稳,户外活动也不愿离开老师的怀抱。而现在,他天天拿着自己的鞋站在教室门口,想换鞋去户外活动。户外的滑梯上、游乐场内总能找到他的身影。他喜欢到处漫游。

  今天,淼淼又换了一种方式漫游。看到其他孩子在有坡度的坡面上玩“红绿灯”游戏,他也加入了。对他来说,上坡比较轻松,下坡则有点难度。刚开始他在坡面中段练习,下坡时慢慢控制身体,渐渐地,他下坡速度越来越快,身体控制得越来越好,有时嘴里还一边哼着调调,一边往坡下出溜,还能突然停在阻挡他的人前面。就这样上上下下,他练习了三十多次。

  孙瑞雪:上下坡是每个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现。当幼儿学会上下坡,他就真正地、完全地学会走路了。

  淼淼的这个敏感期有点晚了,他在抓紧练习。

  王 莉(淼淼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3 18:46 , Processed in 0.08244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