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一塌糊涂的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1-20 17:13
标题: 一塌糊涂的教育
两周内,两个儿子的老师都建议我把孩子带回家,我把他们每人带回家劳动改造一次!
  大儿子是我去学校给他交校服钱带回的.老师起初只是说他现在上课一点也不听了,作业也不完成,不如回家.问他是回家还是在校学习,他抓耳挠腮的拿不定主意,问了几次都做不了决定,最后老师建议把他带回家呆一天试试吧,不然的话他还是不学,因为他不知道上学好还是在家好.带回家劳改了一天,外加思想攻势,告诉他一辈子没什么出路了,只能干活,现在就先当家里的仆人吧.他偷抹了几次泪,中午还说上学在家都行,终于在晚上投降了,说要去上学,不在家干活.第二天他对我说:"你知道我昨天想什么吗?"我问他想什么,他说:"如果再这样让我干十天,我受不了的话,我就杀掉胡临风,然后就跑."我倒吸了一口凉气,问他为什么要杀弟弟,他说:"昨天他嘲笑我."看来类似马加爵的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一句嘲笑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我倒要好好的交待他们他们这方面的问题.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语文76,数学50.看到他的数学卷,我对他说别上了,这么个成绩上也是白搭,不让他学习,他却拿起作业又做去了.平时作业磨蹭,该口算的用笔算,遇到难题就在那儿磨时间,结果时间到了还有很多题没有做,全班的倒数第三!周日又给他讲了新学的数学内容,他上课又没学会,我讲了三遍都没能让他完全明白,我想他真的是脑子有问题,那一刻我真的想把他放弃了!他的作业那一天我看都没看,我说你别学了,我也不白花钱白费力了.经过又两天的反思,我觉得还不能把他放弃了,做题慢我得训练他的速度,准确率低我得提高他的准确率,每天中午我要出几道题给他做,不能再让他那么早去学校玩了!
如果在大儿子身上感觉的失败只是他的学习,在小儿子身上体会的那种感觉就是完全的失败!今天上午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让我过去一趟.刚到学校老师就让我把孩子领走,她管不了这个学生.我问怎么回事,才知道上周五儿子和同桌把全班后半边同学的铅笔,钢笔等文具都洗劫了.他的同桌承认了,可是儿子任凭哪个老师都叫不去办公室,更别说承认的事了.上周五我也听儿子的同学说了,人家说老师叫我周一早上去.我回去问儿子,他却说是同桌拿人家的东西,老师叫的是同桌的家长,同学听错了.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回事!老师又数说他的其它罪状,把双面胶粘在老师衣服上;考试时扰乱考场秩序,监考老师瞪他,他就拿白眼翻人家;还在背后骂过老师;曾经掐过老师;上课不认真听讲,捣乱课堂纪律;许多都是过去的事了,老师今天又一一列举出来了,说明他是无法管教的学生了,建议我找别的学校让试试,他不适合大众化的学校.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难道只因为叫不动他和不承认拿东西了吗?在办公室呆了将近三节课的时候,老师才用稍软的态度跟他说话,问他话也老实答了,最后答应再给他一次机会,看他以后能不能改正错误.第四节课是体育,老师说你把他带走也行,反正就一节课了,下午再让他来.就这样我又把小儿子带回家了,我让他收拾桌子,洗碗,也算是一次劳改吧,因为他,一大堆衣服还没洗呢.
  还有更可气的是,他期中考试数学考了79,回家却说92,我今天才知道,他的试卷没敢带回家.真想狠揍他一顿,分数高低事小,撒谎事大.想想可能是他怕爸爸会责打他,就先记着这顿打,以后再说.
  想想我真是失败啊,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老师愿意要的!不聪明的是不聪明,聪明的又不干.曾经觉得小儿子还是大有前途的,可是他却调皮捣蛋,惹事生非,老师同学都不喜欢.现在又加上撒谎,骂人,不听管教,真让我失望.
  没想到养育儿子会这么难,稍有不慎就会出大问题.如果儿子往家带那些捡来的破烂铅笔,钢笔什么的,我就阻止他,也许今天的事就不会发生了!他与同桌狼狈为奸,捡着捡着可能就捡到同学书包里去了.我说不许他以后再说脏话,再骂人,他说:"爸爸怎么可以骂人呢?"我无言以对,只有对他说,我管不了他,但是你以后不许骂.想想现在的流行词,有些真是太不文雅,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
  也许都是平时我对他们太过宽容,要求不够严格,才到今天这种地步,在教育上我可说是一败涂地了!严是爱,宽是害,拖拖拉拉就快害了一代了!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1-20 19:18
原帖由 tianqunping 于 2007-11-20 17:13 发表
两周内,两个儿子的老师都建议我把孩子带回家,我把他们每人带回家劳动改造一次!
  大儿子是我去学校给他交校服钱带回的.老师起初只是说他现在上课一点也不听了,作业也不完成,不如回家.问他是回家还是在校学习,他 ...

如果真是这样,可要好好想想办法了..................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7-11-20 20:15
原帖由 tianqunping 于 2007-11-20 17:13 发表
两周内,两个儿子的老师都建议我把孩子带回家,我把他们每人带回家劳动改造一次!
  大儿子是我去学校给他交校服钱带回的.老师起初只是说他现在上课一点也不听了,作业也不完成,不如回家.问他是回家还是在校学习,他 ...

觉得老师还是很不错啊,这种情况才把你喊去,俺们几乎每隔几天就会被留一次,都是因为上课说话了,作业做错了,往地上扔纸了,跟同学打闹了等等这样的小事,虽然觉得很烦,可是还是能够从中得到不少孩子在学校的信息,对自己综合了解孩子有一定的作用。
所以我的看法是:平时是不是跟老师勾通的少了点呢?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11-20 20:41
  
  男孩子皮一点
  光严也不能解决问题 



作者: 水珠子项链    时间: 2007-11-20 20:45
看来是孩子越大越让人操心,我原来还希望他快点长大呢,现在有点怕怕了。
可是情况都这样了,你以前就真的一点都不了解吗?是应该多找老师了解了解情况。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11-20 20:49
如果一个孩子出问题,也许是孩子的问题
但是现在两个孩子都有问题
你应思考一下你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他们了
你了解你的两个儿子吗
他们除了这些学校的事情,是否对其他事情有兴趣
你可以根据他们每人的不同特点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一些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1-20 21:28
回楼上两位,我一般一周去学校一次了解情况,如果老师反映没什么问题,可能隔一周再去,去得太勤了又怕老师烦.孩子最爱的就是玩,打纸牌,悠悠球,再来点打打闹闹的,哪有什么成器的爱好呀.大儿子最爱的是看电视,现在学着跆拳道,一直嫌累不想学,我哄着说以后学厉害了就没人能欺负他了才勉强去学.小儿子学电子琴,想学不想练,见什么喜欢什么,就是不长久

[ 本帖最后由 tianqunping 于 2007-11-20 21:32 编辑 ]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7-11-20 21:54
尝试自己和孩子一起读背几个月的《论语》看看。每天读30分钟,背一小段,论语音频网上很多,推荐一个网站可免费下载http://bbs.hzkindy.com/thread.php?fid=31
难点是:天天坚持。

[ 本帖最后由 柳爸 于 2007-11-20 21:57 编辑 ]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1-20 22:01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1-20 21:54 发表
尝试自己和孩子一起读背几个月的《论语》看看。每天读30分钟,背一小段,论语音频网上很多,推荐一个网站可免费下载http://bbs.hzkindy.com/index.php

难点是:天天坚持。

老天爷!别说是论语,就是简单的作文,让我家大儿背,也跟要他的命差不多.我都看到他挠头的形象了,以前曾想让他读弟子规来着,两个人强烈反对,坚决不干,现在的年龄不是小时候,让他们读什么就读什么了.我今天开始让大儿子每天做十道口算题,一道笔算题,读一篇文章,他已经叫苦了!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1-20 22:38
我家里有两个小家伙,所以很能体谅tian的苦衷 ,两个孩子确实不好管理,摁倒了葫芦起了瓢,能让两个同时步调一致安静地学习,很难的。还好,我有一个十分酷爱学习的女儿,要是两个都是我儿子那样,我要愁S了。

两个淘气包大了,不太好管了。用体罚和打骂的方法,可能没有多少效果的。

他们很好动,经常玩的都是男孩子爱做的游戏;如果,多从事一些安静专注的运动:写写书法,学习器乐,还有上面柳爸说的读经,经常把他们领到图书馆,安静地坐一天看书,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些……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孩子不喜欢,做起来太难了,不只是需要大人坚持和强制的。


作者: 老人头7288    时间: 2007-11-21 00:12
都是做父母的人,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一个就够难管的了,何况你还有两.孩子处在一个不稳定的时期,需要更多,更好的引导,不管怎么的,首先你自己不能泄气,孩子肯定还是有他闪光地方的,这需要你勤于并善于去发现,并给予足够的鼓励,哪怕是发现他们一丁点的优点,你做家长的都应该是表扬和鼓励,不能讽刺和打击,毕竟他们还是孩子,相信他们慢慢会有所改变的,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实施,并且是一个说来容易做来难的系统工程,但相信你会有这个信心,也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的.另外也需要你LG的一同努力,家庭的和谐是重要因素之一!
      顺便介绍一下,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一个"特殊教育学校",你也可以去咨询咨询(说明:这个学校我并不了解,只是在电视和网上看到),网址:http://www.hjsnjy.com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1-21 09:00
推荐一本书《破茧而出》作者是个儿科医生,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应学校教育,书中对没有智力困扰但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的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问题所在。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7-11-21 09:09
我觉得不管是学书法,学乐器,还是读经,坚持一下,都可使孩子安静下来,简单下来,单纯下来.乐观自信之心就自然而生了.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7-11-21 09:16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1-21 09:09 发表
我觉得不管是学书法,学乐器,还是读经,坚持一下,都可使孩子安静下来,简单下来,单纯下来.乐观自信之心就自然而生了.

赞成.....................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1-21 09:32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1-21 09:09 发表
我觉得不管是学书法,学乐器,还是读经,坚持一下,都可使孩子安静下来,简单下来,单纯下来.乐观自信之心就自然而生了.

小儿子学电子琴也有将近二年了,起初的目的也是想让他修身养性,课堂上能坐住,还没 看到明显的效果,他现在单独上课,跟人家一起上琴课时,不是受人家影响自己不练,就是捣乱人家练不成.
梦幻妖精

发表于 2007-11-21 09:00
推荐一本书《破茧而出》作者是个儿科医生,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应学校教育,书中对没有智力困扰但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的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问题所在。

我也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有智力问题了,我以前总对他说:"你其实并不笨,只要肯动脑子,没有学不会的."可是有些时候我自己也不得不相信,他不仅是记忆不行,逻辑思维更差

[ 本帖最后由 tianqunping 于 2007-11-21 09:34 编辑 ]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1-21 09:45
那本书讲了思维的几个方面:注意力控制、记忆力、语言、空间排序、高级思维、社交。。。。

现在的孩子不可能有智力问题。。。。只是他的方法是否适应学校而已

迟早,每个孩子都会显示他是被教育成功的塑造了,还是错误的对待了

因为孩子比较大了,可能发现其症结所在显得比较困难,这个完全要靠家长的。。。。这方面小易先生好像比较有经验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11-21 10:03
赞成柳爸的说法,不过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关键是“和孩子一起”和“坚持”。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11-21 15:33
这种情况应该用特殊教育那套东西弄一下,检查一下是不是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俗话说就是多动症。我们的教育跟心理学和脑科学结合很差。我将来还想到美国拿这方面的学位,前景会很好。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11-21 15:39
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响学习。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


多动症的表现
    其核心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过多
      这类孩子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啼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
      由于自控力差,这类孩子常说一些使人恼怒的话,好插嘴和干扰大人的活动,常引起大人的厌烦。
      这类孩子胆大不避危险,不计后果,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可出现不良行为,如说慌、偷窃、斗殴、逃学、玩火等。敢翻墙爬高,喜争吵打骂,常称王称霸。
注意力不易集中
      这类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不符合实际年龄特点,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潦潦草草,错误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冲动任性
      这类孩子由于自控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当玩得高兴时,又咕又叫,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当不顺心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这种喜怒无常,冲动任性,常使同学和伙伴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因为患儿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发生自伤与伤人的行为。
学习困难
     这类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注意听讲,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未听清楚,以致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情况。
     部分孩子读书时可把“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左右不分。写字时,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竖,或偏旁反写。画图时,不是比例大小失调,就是位置安排不当,这些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这类孩子考试成绩波动较大,到3-4年级时,留级的可能相对较多。但因智能正常,如课后能抓紧复习、辅导,尚可赶上学习进度。

多动症的原因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住处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
      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
    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1)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遗传因素
    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其他因素
    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
    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患多动症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2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间的区别
    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
    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知识的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7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亦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患儿好得多。

怎样治疗儿童多动症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学者们长期追踪观察发现:(1)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2)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的差异。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动症应及早治疗,综合治疗。
    家长和老师应统一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第二,对儿童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不能代替教育,药物可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四方面(患儿、家长、教师、医师)的互相配合。
    药物治疗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可使注意力集中,养活活动过多的症状,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患儿随着行为的改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随着情绪的稳定,与同学之间的冲突也会减少。因此,该药也间接地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发育。不过,利他林唯一的缺点是,它无法根除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
    利他林每片10mg,每晨1片,餐后服用,如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显,可酌情增量,药物有效剂量,因人而异家长应经常与老师联系,密切观察反应,摸索其有效量,如出现食欲减退、头昏、失眠等情况,家长不必惊慌,可稍减量,2-3周后,患儿即可适应,反应消失。为避免产生耐药性,在周日、假日及不学习时,可以不服药,寒暑假也可停药,但如假日须要学习及做作业,可在学习前半小时服用利他林。利他林一次服药作用时间只能维持4-6小时,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服药才有效果,随意停药,症状又复出现。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可服用1-5年,但随年龄增长,情况好转,药量可逐渐减少,直至停药。
    教育方法
    服药同时家长要重视教育工作,要学习了解有关儿童多动症的知识。不要责备、怪罪、歧视、打骂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紧辅导。教育多动症的患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肽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提要求不应过于苛求。
    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对于这类活动力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的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家长和老师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如有条件,应安排他们做一些室外内活动,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对于这类儿童应逐步培养其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可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儿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这类儿童应从小培养其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按时饮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应迁就儿童的兴趣而让他们看电影、电视至深夜,以致影响睡眠。
    5.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这类儿童,应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父母应和医生经常保持联系,帮助医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况,征求医生关于治疗上的指导性意见,有条件时,应争取医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
    如果药物治疗和教育措施配合得当,在部分患儿可在短期内变得安静,注意力集中,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行为治疗
    行为疗法是利用学习原理来纠正孩子的不适宜行为的一种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而当有些不适宜行为出现时,就要加以漠视或暂时剥夺他们的一些权利,这样就会促使这些行为逐渐消失。如教师把患儿在上课时间内屁股扭动的次数记下来,倘使减少了,就加以表扬,并且每天给家长带一份报告去,扭动次数减少了,家长就根据报告给予奖励。而奖励的办法可根据各家的具体条件确定,如准许其晚上看电视,或假日去动物园,或奖励给玩具等。
    饮食疗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量进食含有酷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发生多动症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生多动症,或者使多动症状加重。相反,多动症的患儿只要限止这类食物,症状可明显减轻,因此,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2.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管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血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1-21 19:34
来回转了几次,不敢说什么。挺沉重的话题。

田版,是不能再拖了。打不是办法,这样将就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我在的城市有专门的机构,是通过一些训练解决孩子读书障碍的。曾经看过他们的宣传广告,但只是瞥过一眼。

在你在的城市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机构。普通的学校解决不小这两个小小子儿的问题的。

多查些这方面的资料,采取点办法吧。
作者: 乐乐0507    时间: 2007-11-23 19:18
好象在一本杂志上看过类似的这样一篇文章哦。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23 21:26
标题: 有点问题了
是要转变管治手段了。

硬的要更硬,软的要更软,要更花时间贴心去督导了,老板娘时间够吗 ?心要更狠与更软呢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11-24 20:08
还好啦,比我舅子家的那个豆豆强些。读楼主文章,也没感觉有多么着急,真有定力。
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

倒是有两个建议:
1、如果楼主家境殷实,可令孩子一辈子衣食不愁,那就把他俩从学校解放出来,饶老师一命也放孩子一马,反正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残害恶性循环的关系。

2、如果觉得不能保证孩子一生衣食不愁,就更应该把他俩从学校解放出来,赶紧给予他俩专门的帮助。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1-24 20:16 编辑 ]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1-24 21:22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1-24 20:08 发表
还好啦,比我舅子家的那个豆豆强些。读楼主文章,也没感觉有多么着急,真有定力。
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

倒是有两个建议:
1、如果楼主家境殷实,可令孩子一辈子衣食不愁,那就把他俩从学校解放出来,饶老 ...

同感..........
好象我们都比tian版更着急 ..........我也觉得把孩子带回家,自己进行教育才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等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了,再送回学校.......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1-25 11:01
要说着急,肯定是当妈的最着急的,还记得tian以前的贴子:大儿子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回来后教育上就有些困难,那个贴子也让鼠版里朋友着急了一番。

其实在学校里,成绩一般,调皮淘气的男孩子挺多见的,这样的孩子不算是另类,如果不把上名牌大学做为出路的话,做父母的只有全心努力,然后,顺其自然吧。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两个孩子期望值都非常高,但女儿学习非常优秀,儿子却是成绩极一般。我体会到了,但如果摊上不是那块料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是没辙的。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7-11-25 22:19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1-25 11:01 发表
要说着急,肯定是当妈的最着急的,还记得tian以前的贴子:大儿子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回来后教育上就有些困难,那个贴子也让鼠版里朋友着急了一番。

其实在学校里,成绩一般,调皮淘气的男孩子挺多见的,这样 ...

我也不赞成把孩子套上什么多动症之类的,请个专家来治疗.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妈妈,妈妈确实得多下点工夫才行.给孩子找个兴趣点,不一定非得上独木桥才成.规矩还得从你这儿立,不能指望学校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1-26 11:15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1-24 20:08 发表
还好啦,比我舅子家的那个豆豆强些。读楼主文章,也没感觉有多么着急,真有定力。
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

倒是有两个建议:
1、如果楼主家境殷实,可令孩子一辈子衣食不愁,那就把他俩从学校解放出来,饶老 ...

  不知道我为什么不急吧?因为急也没有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他们的情况不是现在开始的,从学前班就是这样了.,一直到二年级,辅导大儿子学习后,我感觉让我当小学老师都足够了,书上什么内容,我全部反复给他讲了无数遍,可是他的成绩总是出了后十名就能算成功了.三四年级我不用再把他课堂所学的内容全部再教了,他还能保持这个成绩,也算是进步了.小儿子在幼儿园就没坐过凳子,老师就怀疑是多动症,查了资料,不像那么回事.现在课堂上比起来以前,也算是有进步,虽然老师对他的调皮捣蛋很头疼,对他的成绩还没说过什么.
  我也想过是不是让他们在家上学,可是我不能保证自己就比老师教得好,老师毕竟专业.小学在家上,那么中学呢?中国的教育情况就是这么样,是让他们适应社会,还是让社会来适应他们呢?他们迟早要融入社会,我现在暂时解放了他们,将来呢?我能给他们幸福的童年,让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中年和老年,谁来给他们幸福?有巴西"最后一名花花公子"之称的若热.金莱,他的父亲传给他家产时,有二十多个亿,可是这位花花公子最后却穷困到靠政府的救济金来生活,谁能说能让孩子衣食无忧呢?所以不管家境如何,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1-26 11:32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11-24 21:22 发表

同感..........
好象我们都比tian版更着急 ..........我也觉得把孩子带回家,自己进行教育才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等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了,再送回学校.......

鲸鱼啊,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实在不太可能!学习哪有自由自在的玩好?坐在教室里,不许说话不许动呀!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1-25 11:01 发表


其实在学校里,成绩一般,调皮淘气的男孩子挺多见的,这样 ...

我也不赞成把孩子套上什么多动症之类的,请个专家来治疗.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妈妈,妈妈确实得多下点工夫才行.给孩子找个兴趣点,不一定非得上独木桥才成.规矩还得从你这儿立,不能指望学校[/quote]
袋子所言极是,我也在想他们不一定非要走上大学的路,可是无论走哪条路,总得文化知识掌握得差不多才行.
大儿子最大的爱好是看电视和打听事,听到一点新闻他就会凑上来问个不停.前两天我就对他说:"你这么爱打听事,又爱看电视,好好的读书,练好口才,以后去当新闻记者吧!"他直接回答:"不行".我问:"为什么不行,那不正适合你吗,还可以第一个知道新闻,在电视台上班,可以天天看电视."他说:"那得辛苦,不如坐在被窝里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我说你总得有一个职业,挣钱了才能这么做,你以后打算怎么办?他说还没想.
作者: somered2004    时间: 2007-11-26 11:58
我大姑子家的儿子就这样,最后用了一个极端的办法,休学一年,回农村。干了一年农活,再回学校就自觉多了,虽然学习中等,但懂事了。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11-26 12:37
楼主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懒惰,胸无大志,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我前年见过一个初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让我帮忙教育孩子。这个孩子的问题跟搂住的孩子是一样的。非常懒惰,贪玩,胸无大志,疲疲沓沓。就跟这个孩子接触了几次,我就几乎陷入绝望了。这个孩子没有大的环境改变,基本上就会这样下去了。他的家境比较好,没有任何生存压力。

对这种孩子,楼上说的那个极端的办法或许是有用的。必须让孩子触及灵魂,知道什么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过得好,必须靠奋斗。具体办法你们想吧,这个孩子成这样你们做家长的的确需要反思啊。

我的那位朋友的孩子就是小时候放到爷爷奶奶家娇宠惯了,坏毛病一大堆。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1-26 13:15
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影响着孩子,阻碍了他们的理解力。太多的资讯就衍生了太多的垃圾,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电视这些东西的强制性输入,使得思想形同没有需要了,孩子习惯了这种被动的接受,就没有了主动的思考。一旦开始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就糟糕了,学习和兴趣的产生最需要的就是主动的思考。

断电视,给他看书,从有兴趣的书入手

孩子有没有其它的兴趣或者特长,每个人都不一样,你的孩子学习不行,也许其它某个方面的能力很强,可以从强项展开
作者: 乐乐0507    时间: 2007-11-26 19:11
刚看到好多认为是孩子有什么多动症,前几天看中央教育台,说一般被认为多动症儿童的,真正是的不过其中十分之一,只要他能专心做一件事情十分钟以上就不是的,不管是学习、劳动还是游戏,所以还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礼。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 乐乐0507    时间: 2007-11-26 19:14
为什么我的发言里有广告呀???我妞刚不知道按了哪里一下,捣乱的我!怎么恢复呀???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11-27 17:51
原帖由 tianqunping 于 2007-11-26 11:15 发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他们的情况不是现在开始的,从学前班就是这样了.,一直到二年级,辅导大儿子学习后,我感觉让我当小学老师都足够了,书上什么内容,我全部反复给他讲了无数遍,可是他的成绩总是出了后十名就能算成功了.三四年级我不用再把他课堂所学的内容全部再教了,他还能保持这个成绩,也算是进步了.小儿子在幼儿园就没坐过凳子,老师就怀疑是多动症,查了资料,不像那么回事.现在课堂上比起来以前,也算是有进步,虽然老师对他的调皮捣蛋很头疼,对他的成绩还没说过什么.
  我也想过是不是让他们在家上学,可是我不能保证自己就比老师教得好,老师毕竟专业.小学在家上,那么中学呢?中国的教育情况就是这么样,是让他们适应社会,还是让社会来适应他们呢?他们迟早要融入社会,我现在暂时解放了他们,将来呢?我能给他们幸福的童年,让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中年和老年,谁来给他们幸福?有巴西"最后一名花花公子"之称的若热.金莱,他的父亲传给他家产时,有二十多个亿,可是这位花花公子最后却穷困到靠政府的救济金来生活,谁能说能让孩子衣食无忧呢?所以不管家境如何,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 ...



多动症和“孩子难以安静、注意力不集中”,在原理上基本类似,就是“大脑抑制和激发兴奋”的问题。只是在成因和可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诊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只是给了家长一个心理暗示,对孩子来讲,结果都一样:无法集中注意力,造成学习能力不良。

这是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这也是个日益更新的社会,丧失了学习能力就等于丧失了适应能力。注意力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关键,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若忽视了这个问题,将来那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言不及义,毫无作为”的人,会令你寝食难安的。

急也没有用,并不能成为“不着急”的理由,当务之急就是要寻找到“有用的解决办法”。

要找到“有用的解决办法”,首先就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根本原因上下手,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不能似是而非地判断“孩子不像多动症”,就不再关注“孩子注意力不足”的问题。

不是说“最了解孩子,最能解决孩子问题的是妈妈”吗?我看也未必。
很多时候家长是有心无力的,比如对于我舅子家的豆豆,我和太太时常叹息。

注意力不足的成因是很复杂细微的,有先天禀赋因素,也有后天诸多环境因素。先天因素的解决,比较无能为力,只能先降低期望值,以平和的心态去关爱孩子,能帮他改善多少算多少。

后天因素说起来就很复杂了,大体分为家庭环境问题,学校环境问题,社会及人文环境问题。显然,学校和社会环境问题,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我们只能从家里面开始解决问题。

我们有时候会以为“毕竟学校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多于负面的”,迷信“老师总是比家长在教育方面更专业”。如此,我们便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丧失了承担孩子教育的责任感,孩子也就丧失了唯一超拔自己的机会。殊不知,学校也好,老师也罢,积极影响肯定有,但孩子一生幸福的关键“注意力”一旦丧失,那些所谓的积极影响,没有任何意义。

姑且不论现行的整个教育体系已经病入膏肓,姑且不论现在的学校功利主义盛行,姑且不论老师们的道德感萎缩到了工资奖金之后,也姑且不论教材与期望,期望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巨大差距,只论一个问题:一个老师教两个学生的效果好,还是教40乃至50个学生效果好?若家境殷实,不是可以延聘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位老师吗?--------就这么简单,注意力低下,首先就要“环境隔离”,降低“环境噪音”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己干什么呢?

专门学习“加强注意力的学问”,下决心有针对性地干一年,看看效果如何?放在学校也是没什么希望,还不如赌一把,反正没什么好输的。

关于“如何提高注意力”,我们可以另外探讨------在你下定决心之后。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1-27 21:45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1-27 17:51 发表



多动症和“孩子难以安静、注意力不集中”,在原理上基本类似,就是“大脑抑制和激发兴奋”的问题。只是在成因和可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诊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只是给了家长一个心理暗示,对孩子来 ...

我仔细看了多动症的介绍,我不认为小儿子是多动症的原因就在于他看课外书精力非常集中,老师也常这么说他.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是不能长时间集中,一旦他认为自己会了,马上就得意洋洋起来.
  不知道天鸟君有没有孩子,有没有见过根本不是上学的料的孩子,他们就是请了特级老师也没有用,让他们一味的学习,就是逼疯了也没用.在学校上不成学还能跟同学打交道,学点为人处事,关在家学习他们上不了大学就真的完了.
我说急也没用,只是因为很早以前自己已经急过了,慢慢的知道要顺其自然,拔苗助长有害无益.
关于注意力训练的我已找到一些,天鸟君还有什么高招,请补充一下
影响听课效率的因素
1、能力发展失衡:包括听知觉能力、听觉宽度、听觉理解力、听觉分辨、听觉排序
2、注意力不集中:
①运动知觉发展不足,即坐不住。
②认知能力弱,理解力差。
③视动协调能力差,即手眼协调能力不好。
3、环境因素影响:
①语言刺激少②不良的家教方式(多批评多打击少鼓励)③得不到家长或老师的关注
4、学习类型的不同: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
5、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升听知觉的有效途径
1、听觉宽度训练:
①延长有关量词的句子:读句子让孩子复述,下一句在上一句基础上增加一个数量词。
②延长有关联词的句子:读句子让孩子复述,下一句在上一句基础上增加一个关联词。
③延长形容词、副词的句子:同上。
2、听觉分辨训练:
①动物分类:听别人报一组词,听完后把动物的名称说出来。
②植物分类:同上。
③食物分类:同上。
④漏数:仔细听别人从1数到30,听完后说出漏数了哪几个数。
⑤重复数字:仔细听别人报一组数字,听完后说出哪几个数字重复,重复了几遍。
⑥听盒内物体的声音:在4个火柴盒内装入不同的4种物品,摇动火柴盒,记住不同盒内发出的不同声音。打乱盒子,通过摇动盒子,判断盒内物品。
⑦绕口令:听别人念几遍绕口令,听完后试着自己说说看。
⑧学唱歌: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听别人唱一句,自己学一句,直至把歌曲整首学完。
3、听觉记忆训练:
①听音敲击训练:听别人有节奏的敲击声音,听完后按照节奏重复做一遍。
②复述句子:听完一个长句后复述一遍。
③听三组句子中的甲乙两句话,快速找出乙句和甲句不同的地方。
④连续做训练:按顺序完成规定的4件事。
⑤复述句子训练:听甲说一句话,听完后马上转述给乙。
⑥记电话号码
⑦记忆成语
⑧听别人念数字和汉字,每隔一秒念一个,一组听完后,把数字按顺序复述出来,但不能复述汉字。
⑨听别人念一组物品的名称,全部念完后回忆出所念物品。
⑩指定性记忆:听别人报一组词,听完后说出这些词中指定要求的对应名称。
⑾有关系联想记忆:每对两两搭配的词语具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太阳--天空”。根据这种关系同时记住八到十对词语。当别人报出其中一个词语时,要立刻说出与之搭配的另一个词。
⑿无关系联想记忆:同上。
⒀故事遮盖训练:从短篇故事中听出前后两遍听到的内容有哪些不同。
⒁传声筒:爸爸告诉孩子三句话,要求他到另一房间转述给妈妈。(还可增加动作要求)
⒂延时记忆训练:先记住几个数字或词语、成语,然后听一段话,听完后回忆刚才记住的词语。
4、听觉理解训练:
①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
②听完句子后复述。
③听完故事后复述故事
对孩子的说谎行为,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做法:

首先,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如果孩子是习惯性的说谎,那么向孩子提问题之前你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会对你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说法。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

这种做法有3个好处:
一、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
二、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
三、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为了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父母可以对孩子也说谎。比如,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说明就得带你去。我感觉你在家里愿意我们用这种方式和你说话,你也这样对待我们。你是在告诉我“我”必须说实话吗?但是,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四、训练方案
(一)环境训练方案
方案1、给孩子爱与安全感:自我反省,认识到自身问题,与孩子进行交流,询问孩子,共同找出需要改变的环节。如果是夫妻关系不和,建议尽快做出明智选择,不要长久陷入成人的烦恼中而忘了孩子。
方案2、剔除多余的关爱:避免过多干涉孩子的事,让孩子逐渐脱离对你的依赖。
方案3、用音乐来促进速度:淡淡的背景音乐调整孩子的情绪。但放什么样的音乐应听取孩子的意见。
方案4、让孩子远离吵闹的环境。
(二)情绪训练方案
方案1、在孩子悲愤的时候不要雪上加霜。在孩子情绪不好时,父母的询问和聆听在孩子看来就是一种安慰。等孩子平静下来,再为他分析对与错。
方案2、帮孩子发泄情绪。当孩子不愿说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动起来。
方案3、确保孩子是情绪发泄而不是放纵。(给他一段时间)
方案4、控制负面批评的次数。
方案5、理解并激励因作业太多而烦燥的孩子。
(三)生理训练方案
方案1、听音乐做静止动作。亲子游戏:音乐起,随之动;音乐止,静止,保持。看谁能坚持不动。训练肌肉灵活及控制力。
方案2、小推车。孩子两手着地,父母拎起他的双腿,让孩子像小推车一样用手臂在地上爬行。看坚持的时间。锻炼手臂、肩膀的力量及肢体控制能力。
方案3、仰卧起坐、俯卧撑。锻炼肌肉。
方案4、听口令做相反动作。锻炼肌肉的协调性。
方案5、小树不倒:家长和孩子相对而站,手臂向前伸,手掌对手掌,相互对立,双脚不许移动,看谁坚持的时间长。锻炼肌体的控制能力。
(四)习惯训练方案
方案1、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不要再包办他力所能及的事了!
方案2、孩子放学后询问他感兴趣的事,不要只关心今天考试的成绩。
方案3、制定合适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与孩子交流,和他一起制定作业合同。
方案4、制作小的记录表和大的记录表。(附样本)
----挑战自己的日记录
内容包括:项目 、规定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超前得星、 超前的时间或延迟的时间 、过程中表现不良的地方、提前在学校完成的项目
(就这几项,自己画个表吧,本来画好了,可不会贴,总是只粘过文字来。)
再根据这些做月记录。
方案5、到家3分钟内的上厕所、加餐、喝水。3分钟一过,这些活动全部结束。开始可能不行,一段时间后适应了。
方案6、倒计时到书桌前坐下并拿出所有要用到的书本和文具。
方案7、检查文具与书包的位置摆放是否正确。不要因为乱放东西而没有地方写字。
方案8、报告有几项作业,并决定写的顺序。
方案9、发放积分卡,告知过程中发呆或做小动作扣掉1分。
方案10、作完一项后,放在一边。
方案11、坐姿标准。当孩子坐得不端正时,提醒他一下。
方案12、握笔姿势。教给他正确的握笔姿势,给他用合适的笔,不然他会因为写字太累,而不愿做作业。
方案13、减少橡皮效应。旁边有橡皮时,总是写错或写不好。告诉他只有在写错字时可用,这样他会争取一次写好。
方案14、练习格子里写字,不许压边,这样会锻练他写字规范。
方案15、不再检查他的作业。让他自己检查,并告诉他如果不能好好检查,明天交给老师得不了优,责任是他自己。
方案16、收拾书包。写完作业了书包,第二天上学不会紧张,更高兴了。
方案17、10分钟小老师。每天把老师讲的新内容重复给父母,。
方案18、准备记作业本。这样就不会少做、漏做作业。
升级了!
前边的流程持续到2周左右,如孩子情况保持良好,可以升级了!今后由父母规定时间,以一科的作业为一个单位,这样可以减少对过程的干涉,强化孩子对自己的管理能力。
再升级了!
这次过程持续2-3周,就可以过渡到第三阶段了。这时只需对孩子的所有作业的完成定一个时间,从今父母基本上可以退出孩子写作业的过程,孩子完全进入自我管理状态。
      
(待续)
九十天游戏解决磨蹭问题!
方案1、手操
第一节 :向前伸展手臂,收放拳头。
第二节:左手拇指对右手拇指,左手中指对右手中指,依次对齐手指对弹。
第三节:两手手指相对应做弯曲运动。
第四节:转动手腕。
第五节:两手握成拳头,从拇指开始依次伸出每个手指。
方案2、找符号:把下边8行中所有的*号圈起来,并数出个数。
+-*/**-+/*-++(随机写出8行符号,每行32个,都是+-*/)

第二天:
方案3、系鞋带
或者串珠子,帮他计时间,看他在5分钟内能重复系几次鞋带,或者串多少珠子。
方案4、扣纽扣
从扣大纽扣开始,先易后难,培养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还是计时间。
第三天:
方案5、一口气
随机为他写下12组数字,每组15个,让他读下来,不要有停顿,并将读错的数字记录下来。(如:546962575642523)
方案6、仿描图形
在硬纸板上将涂黑的部分挖下来,然后将硬纸板粘在白纸上,让孩子在挖掉的空白上,沿图形的轮廓线在白纸上仿描镂空图形。挖掉的部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熟练程度渐渐地变窄,以提高难度。
第四天:
方案7、一线两断
在四条线中间画中线,然后再在分出的八条线中间画中
许多父母都有着与这位母亲同样的苦恼: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如果班上的老师也有这样的反映,家长就应该加以重视了。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于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一些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从孩子来说———
◆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时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作为家长,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对家长来说———
面对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做出足够的反应,家长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由于家长是急性子,所以总希望自己孩子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做事磨磨蹭蹭,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因此如何给孩子“加速”是关键的问题。
对策
1、通过游戏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采用记数法督促。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
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可以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4、使用硬性规定。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5、合理安排时间。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在同样时间内,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18891785(18891785) 08:18:22
比较专业的注意力练习就是玩“圈字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注意力的广度、稳定、分配和转移四个方面的品质。例如,请在下面给出的数字中,把4后面第二个数字全部打圈。

18891785(18891785) 08:18:52
295413358778964312557968312549755123565
    945641236346647596969524452596300255263
    359156936982452365023665253622602369500
    787943463216164620741852963596246897122
    456879854254845855678457845784585478744
    741849057695849284649221248749214159282
    546879887892702346598727602485976278732
    387807871729875787419986763543021512934
    596760988763543251724327098765436789087
    551223424221249563275621489632589631470
    758582890709170960874756515629561545656
    048657173279870907081728904217890135406
    132152165213221324868974563541205206206
    024895375684502189745123034658778965412  258965412301894531269870258930545105789  125420248521356779201021548105423635421  488457295752648984095969628599258559365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11-27 22:54
我的女儿13岁。

读课外书精力集中,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两码事。一个是兴趣引导的被动,一个是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并能够适当控制。这个细微的差别很重要,导致了孩子自律还是他律,

他律注意力,是没有很大价值的(你列举的上述招数,基本属于这类)。傻子结婚的时候,也知道该做什么,好奇心以及本能兴趣所在故。

可以参见我集子里的某篇文章,具体哪篇不太记得了。

-----------------------

从楼主的再次介绍,可以识别“孩子不是天生禀赋的问题”,而是后天环境问题,比我舅子家豆豆要好得多。这个信息令鸟儿倍感欣慰--------你或许不知道,为了这孩子,鸟儿的太太付出了多少心思。

你家孩子“浅尝辄止”,是一个习惯,是环境造就的(禀赋的因素只是诱因)。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1-27 23:04 编辑 ]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27 23:24
个人感觉是老板娘错过了教育的机会,现在孩子大了比较棘手了, 更要技巧与心血去辅导要等孩子懂事后才可以松手。

有些孩子(我的女儿也是)天性中就有恶的明显因子(当然有善的),小的时候决不能纵容,女儿挨过许多打(儿子没有打过),打她就是遏制她恶的念头恶的骚动。

老板娘已经过了小的时候这个时期不可追了,现在打不是办法了。要攻心要花时间督导,灭懒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如友爱与孝顺等等)比学业更重要,如果孩子转心转性了学业这道门路还是可以走的,不然就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独立的人,孝顺父母的人为重点,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大学的,技术成份动手的工作也造就了不少富翁。

要有爱不溺爱,要宽容不纵容,要有纪律不对立对抗面对长大中的孩子更考家长的能力,时间与生活的压力保持亲子关系都考念老板娘。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1-28 10:51
要给缺点一个明确的边界,这点很重要,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竖立,如果缺点很模糊,孩子对其努力方向很困扰,对能力很沮丧,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边界越清晰解决起来越容易。

比如:孩子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就告诉他你就是这个问题,改正了就好了。不要拉拉杂杂列一堆缺点出来,就象1楼一样。

然后给孩子指导性的意见,1天不要太多,1天1个,今天达到了,明天加1个,今天没有达到,一起分析原因,确定明天的目标。虽然很多教育家认为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阻碍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楼主的孩子显然需要家长拐棍很常时间。

重点是孩子现在是怎么样的,而不是为什么这样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1-28 10:56
重点是孩子现在是怎么样的,而不是为什么这样

因为你常常找出来的原因是带有偏见的,主观的,你几乎无法验证这个原因,证据不足进行推测是有害的,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帮助。

你应当花时间考虑现在是怎么样的,去描述和边界化现在的缺点
作者: bttw    时间: 2007-11-29 00:12
楼主还是要注意孩子平时的行为举止,应该是能察觉到一点东西的。
现在不是打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和孩子谈心,多谈谈,特别是多听他们谈,抓住心里矛盾,一举击破,使他们能回心转意。
作者: 涵儿    时间: 2007-11-30 13:59
我也来说两句,不知说的好不好。我的意见是首先放低要求,放平心态,从头来,让两个孩子比赛,哪 怕有一点进步都要大大的表扬,以培养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好办了。。。。。。
作者: annieqyp    时间: 2007-12-2 00:49
原帖由 tianqunping 于 2007-11-20 17:13 发表
两周内,两个儿子的老师都建议我把孩子带回家,我把他们每人带回家劳动改造一次!
  大儿子是我去学校给他交校服钱带回的.老师起初只是说他现在上课一点也不听了,作业也不完成,不如回家.问他是回家还是在校学习,他 ...


和老师好好交流!
不然就找校长!
孩子在校的行为与老师的引导很有关系!

[ 本帖最后由 annieqyp 于 2007-12-2 00:50 编辑 ]
作者: gaolegao666666    时间: 2007-12-2 11:05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