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浅谈读经的吸气与发音
[打印本页]
作者:
hxm1125
时间:
2007-11-8 18:27
标题:
[转帖]浅谈读经的吸气与发音
[
转帖]浅谈读经的吸气与发音
浅谈读经的吸气与发音
气息的长、短、粗、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情绪、寿夭以及事功,所以兹事体大,不可不慎。长时间读经、特别是全天专修读经的孩子和老师,如果吸气与发音不当,会引起气虚的毛病。 南怀瑾先生也曾提到过,有些寺庙的出家人因为唱念不得法,结果唱得越好听的僧尼生命力越弱;如果唱念得法,就会越念越健旺。
我利用休假的一段时间,在女儿所在的学堂,带领孩子们试着进行了吸气和发音的练习。现将一点点粗浅的经验写出来,提醒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的家长与老师,更希望在这方面做得很深入的同道,把自己的宝贵经验贡献出来,相互促进提高。
甲、读经时怎样吸气
一、正确的方法
一口气一口气地读,一口气有多长,就读多长,直到把气用尽。气用完就闭上嘴用鼻自然吸气,直到饱满。吸气并不是必须在念完一句话的停顿处,其原则是气用尽就停下来吸,完全不管一句话或一个词是否读完了。气吸满后再从中断处接下去读。如果是多人齐读,吸气时就听着别人,吸满后和大家一起合拍接上。吸气时,有的人感觉到气可以吸进小腹,有的人只能吸到胸口。经过练习,慢慢会吸得越来越深。
二、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每到一个标点符号时,用嘴抢(吸)气。抢的意思是吸很短的时间,听起来就像是文气的停顿。这种读书方法是很伤气的,容易感觉累。
(二)每到一个标点符号时,用鼻抢(吸)气。有的同学初学用鼻吸气,与人齐读时会犯这个错误:他不习惯别人往前读而自己却独自从容地吸气!
(三)吸气时嘴巴没有闭严,嘴里无意中也会吸进来一些气。不敏感的人对此觉察不到。
(四)一口气读完后,先用嘴吸一点气,然后再换鼻子吸气。
(五)先用鼻吸气,最后觉得没有吸够,要读之前再用嘴补吸一点,然后再读。
四、五两个错误的吸气法是因为孩子心急,或者是气脉闭塞,呼吸不深,他初学用鼻吸气,总觉得吸进去的气不够用。
(六)虽然是自始至终都用鼻吸气。但是吸得太用力,不自然,有耸肩、张鼻孔甚至瞪眼睛的动作。老师要提醒他放松,示范他正确的方法、姿式,慢慢就可以学会。如果吸得正确,吸气时身体会自然坐直。
练习换气时,应该选较熟的经文,专攻换气,不再强调遍数与会背。刚开始把每个同学单独叫到小房间仔细地指正半小时左右,很快就都能领会了,但是老师不在身边提醒,又极容易旧习复发。我想等他们体会到用鼻深长吸气的好处、心中的燥气退去,就会习惯成自然的,也许要等很久。学生的先天素质差异很大,学习起来的难易差别也很大。一个素质较好的小女孩告诉我,她每当读得好时,都会打嗝,我想这是气机微动的表征吧?而对于呼吸粗浅,体会不到腹式呼吸的孩子,我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
平时孩子们跑步、上楼梯时我们也特别强调用鼻呼吸。说话、讲故事也提醒口说鼻吸。如果说话、读书时很浮躁、很激动、很着急,自然是用嘴抢气;反之,如果心安神宁、思路清晰、从容不迫、想好再说,自己的心念、言行反观得很明朗,就一定能够做到口说鼻吸。所以说,学换气也是学习内省、观心的开端。《心相篇》中说:“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语言、神态就是“心”的“相”,也就预兆着际遇和作为。
三、两种练气的方法
(一)憋气练习: 南怀瑾先生说过:“憋气治百病。”我们上午与下午都专门安排时间憋三口气。方法是:坐直身体,以鼻细长均匀地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不呼,一直憋到不能忍受,用鼻放掉,再用鼻深呼吸缓解。憋完后不要用嘴放气与呼吸,也不要急着讲话,要细心体会身心的变化,整个过程要静心倾听内外的一切。这个练习很快使孩子们憋气的时间大为增长,有的从几十秒增长到两分钟,最长可达三分半钟。身体舒畅不吃晚饭时会持续得很久且感觉良好。
(二)起床后睡觉前各做两次“九节佛风”。这是一种修气、通经脉的功法。有心者可以找来 南怀瑾先生《如何静坐》的光碟学习。
乙、读经时怎样发音
曾国藩的《冰鉴》专门有一章讲声音——声音是大有学问的。他只讲了辨声识人,没讲为什么,也没有说要通过练习改变声音。佛法密教中则有:唵 、阿、吽 ——头、胸、腹部发声的方法,学起来很难,要有师傅当面指导。我们还没有遇到这样的机缘。学好换气、气满后发音自然会有所不同。
我们强调学生读书象正常说话那样平稳、自然地发声,不要太压低嗓子,也不要高声大吼。高声朗读可以偶尔用来振作精神,长期读书用此法大为不宜。
学任何一种功夫都需要学习者有诚意,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从中受益。希望老师和家长对此留意,希望孩子们受益。
附:我的这一段教学实践是在北方的冬天进行的,我发现上午第一节课(7:30~8:30)孩子们总是读得不起劲,读诵和吸气的出入都很短、不明显,声音也很低。问他们头脑清醒吗?都说很清醒。等到第二节课(9:00~10:00)就好了,读书声音也放开了,吸气也深畅了。这也许是季节、昼夜、阴阳的关系吧?希望有心人帮忙解答。)
乙酉岁末
作者:
hxm1125
时间:
2007-11-15 18:57
浅谈诵读经典的吸气与发音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好雨经典教育协会刘建成
气息的长、短、粗、细,会直接影响他一个人的健康、情绪、寿夭以及事功,所以兹事体大,不可不慎。长时间诵读经典,特别是全天专修诵读经典的孩子和老师,如果吸气与发音不当,会引起气虚的毛病。南怀瑾先生也曾提到过,有些寺庙的出家人因为唱念不得法,结果唱得越好听的僧尼生命力越弱;如果唱念得法,就会越念越健旺。
我利用休假的一段时间,在女儿所在的学堂,带领孩子们试着进行了吸气和发音的练习。现将一点点粗浅的经验写出来,提醒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的家长与老师,更希望在这方面做得很深入的同道,把自己的宝贵经验贡献出来,相互促进提高。
甲、吸气
我们特别强调用鼻呼吸,比如跑步、上楼梯、说话、讲故事等,诵读经典尤需注意。如果说话、读书时很浮躁、很激动、很着急,自然是用嘴抢气,反之,如果心安神宁、思路清晰、从容不迫、想好再说,自己的心念、言行反观得很明朗,就一定能够做到口说鼻吸。《心相篇》中说:“聪明子,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所以说,学换气也是学习内省、观心的开端。
一、正确的方法
一口气一口气地读,一口气有多长,就读多长,直到把气用尽。气用完就闭上嘴用鼻自然吸气,直到饱满。吸气并不是必须在念完一句话的停顿处,其原则是气用尽就停下来吸,完全不管一句话或一个词是否读完了。气吸满后再从中断处接下去读。如果是多人齐读,吸气时就听着别人,吸满后和大家一起合拍接上。吸气时,有的人感觉到气可以吸进小腹,有的人只能吸到胸口。经过练习,慢慢会吸得越来越深。
二、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每到一个标点符号时,用嘴抢(吸)气。抢的意思是吸很短的时间,听起来就像是文气的停顿。这种读书方法是很伤气的,容易感觉累。
(二)每到一个标点符号时,用鼻抢(吸)气。有的同学初学用鼻吸气,与人齐读时会犯这个错误。
(三)吸气时嘴巴没有闭严,嘴里无意中也会吸进来一些气。
(四)一口气读完后,先用嘴吸一点气,然后再换鼻子吸气。
(五)先用鼻吸气,最后觉得没有吸够,要读之前再用嘴补吸一点,然后再读。
后两个错误吸气法是因为孩子心急,或者是气脉闭塞,呼吸不深,他初学用鼻吸气,总觉得吸进去的气不够用。
(六)虽然是自始至终都用鼻吸气。但是吸得太用力,不自然,有耸肩、张鼻孔甚至瞪眼睛的动作。老师要提醒他放松,示范他正确的方法、姿式,慢慢就可以学会。如果吸得正确,吸气时身体会自然坐直。
练习换气时,应该选较熟的经文,专攻换气,不再强调遍数与会背。刚开始把每个同学单独叫到小房间仔细地指正半小时左右,很快就都能领会了,但是老师不在身边提醒,又极容易旧习复发。我想等他们体会到用鼻深长吸气的好处、心中的燥气退去,就会习惯成自然的,也许要等很久。学生的先天素质差异很大,学习起来的难易差别也很大。一个素质较好的小女孩告诉我,她每当读得好时,都会打嗝,我想这是气机微动的表征吧?上午第一节课(课时7:30~8:30)孩子们总是读得不起劲,读诵和吸气的出入都很短、不明显,声音也很低。问他们头脑清醒吗?都说很清醒。等到第二节课(9:00~10:00)就好了,读书声音也放开了,吸气也深畅了。这也许是季节、昼夜、阴阳的关系吧?
三、两种练气的方法
(一)憋气练习:南怀瑾先生说过:“憋气治百病。”我们早上第一节课与晚自习都是一小时,上到四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憋三口气。方法是:坐直身体,以鼻细长均匀地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不呼,一直憋到不能忍受,用鼻放掉,再用鼻深呼吸缓解。憋完后不要用嘴放气与呼吸,也不要急着讲话,要细心体会身心的变化,整个过程要静心倾听内外的一切。这个练习很快使孩子们憋气的时间大为增长。最长可达三分半钟,从几十秒增长到两分钟。身体舒畅不吃晚饭时,会持续得更久且感觉良好。
(二)起床后睡觉前各做两次“九节佛风”。这是一种修气、通经脉的功法。有心者可以找来 南怀瑾先生《如何静坐》的光碟学习。
乙、发音
曾国藩的《冰鉴》专门有一章讲声音——声音是大有学问的。他只讲了辨声识人,没讲为什么,也没讲怎么练。佛法中有:唵 、阿、吽 ——头、胸、腹部发声的方法,学好换气,气满后发音自然会有不同。
我们强调学生读书象正常说话那样平稳、自然地发声,不要太压低嗓子,也不要高声大吼。高声朗读可以偶尔用来振作精神,长期读书用此法大为不宜。
我又找到了署名的转贴,我用这种方法试着读了几遍,感觉很好,希望有心人也试一试。
作者:
fp5572000
时间:
2008-10-13 23:46
这个是读经的气息方面的研究好啊!!!!气用完就闭上嘴用鼻自然吸气,直到饱满
作者:
kxb6666
时间:
2008-10-17 14:42
标题:
回复 #2 hxm1125 的帖子
非常感谢!只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尝试几次都不得要领,该怎么教宝宝呢?可能是我太笨了?!
作者:
蒋水涵
时间:
2008-12-31 01:22
听楼主分解,才懂得事关重大!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啊。谢谢楼主提醒!
作者:
lisa415705
时间:
2009-3-23 13:59
这是我新接触的学问,希望能再找到类似的经验.
作者:
游来游去
时间:
2009-7-31 12:20
顶起来。
我练习瑜伽的时候老师也会强调腹式呼吸,据说是有很大好处的。个人理解是肺的下半部分也参与了氧气交换,所以血液中氧气充足,人会精神充沛
作者:
石心
时间:
2009-8-3 18:37
"附:我的这一段教学实践是在北方的冬天进行的,我发现上午第一节课(7:30~8:30)孩子们总是读得不起劲,读诵和吸气的出入都很短、不明显,声音也很低。问他们头脑清醒吗?都说很清醒。等到第二节课(9:00~10:00)就好了,读书声音也放开了,吸气也深畅了。这也许是季节、昼夜、阴阳的关系吧?希望有心人帮忙解答。)"
上午七點至九點(辰時):足陽明胃經
大概这时为吸收,所以孩子气血还没有完全生发起来?
上午九點至十一點(已時):足太陰脾經
运化开始了,气血开始生发。
我只是中医爱好者,随便说说了。相信专业人士从阴阳五行等方面能有更多正确解释。
作者:
cuty
时间:
2009-8-4 11:57
学习一下,这个东西以后也要教宝宝滴。
作者:
紫霞湖
时间:
2009-9-9 10:03
学到新知识了,非常感谢!
作者:
operation
时间:
2009-9-28 22:31
掌握技巧,使孩子学习事半功倍。谢谢了!
作者:
chenyiqun
时间:
2009-10-7 13:28
标题:
效果怎样
不知大家试了吗?四岁宝宝需要这样特别注意吗?
作者:
pxjxdsj
时间:
2009-10-11 09:55
标题: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做教师,做家长 的建议都要看一下,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顶起来!
感谢了。
作者:
chenyiqun
时间:
2009-10-11 10:39
标题:
感谢分享顶
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大家都能够交流-------是否用?练习时情况怎样?
我自己感觉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这个方法的原理不知哪位前辈能给分析一下。跟十念法有何联系?
作者:
chenyiqun
时间:
2009-10-11 10:54
有试过的家长吗?能否谈一下体会
作者:
开心妈妈111
时间:
2009-11-12 10:42
多谢楼主的分享,真是不错的东东,收藏了
作者:
西山蝴蝶
时间:
2009-11-20 16:19
怎么觉得自己带孩子练习这样吸气,难度有点大---对我来说。
作者:
chenyiqun
时间:
2009-12-8 16:18
标题:
好贴
希望大家都来关注,探讨一下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作者:
chenyiqun
时间:
2009-12-8 16:31
标题:
回复 #17 西山蝴蝶 的帖子
试过呼吸法吗?感觉怎样
作者:
内圣外王
时间:
2009-12-11 16:46
真是不错的,收藏了!
作者:
晓来寒雾
时间:
2009-12-11 20:46
有视频就好了。需要师傅当面指导还是
作者:
hxm1125
时间:
2009-12-12 09:17
这种读书方法我也没有研究过,当时试了试,觉得要比平时读书耗气少很多就转在这了,不久我女儿去了私塾,关注的就少了,具体怎么使用我也不是很清楚。
我女儿去的那家私塾是国内比较有名的,在那里我了解到有的孩子餐饭吃一斤多馒头,一个多小时后就饿得很,我觉得读书如果方法不当是很伤身体的,希望家长都能注意这个问题。
作者:
chenyiqun
时间:
2009-12-13 11:42
标题:
刘建成老师在哪里
感谢您的回复。我也有和您同样的担心。我上网查了一下刘建成,但没有收获。希望我们能联系到刘老师,请教一下就好了。
作者:
hxm1125
时间:
2009-12-16 19:35
感觉刘老师是练气功的,应该能联系上。
作者:
chenyiqun
时间:
2009-12-17 17:34
标题:
回复 #24 hxm1125 的帖子
那怎么联系呢?这种方法我们到底试不试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