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看看俺们的在职考试 [打印本页]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7 22:52
标题: 看看俺们的在职考试
今天参加了全国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这个考试今年是举办的第二次。别问俺考得咋样,俺还不知成绩捏。


成绩出来了也别问俺考得咋样。 为啥,看了这楼的帖子您就明白了。咱这坛坛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教育,现在俺拿个典型事例给大家开开眼。

以下的帖子转自俺们参加考试的论坛。俺看了后一扫一下午的抑郁,快把俺     S了。

俺一点点转,您慢慢看,别急着回帖,好玩的在后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7 23:08
以下是有关风险管理科目的口水帖



1、不是人做的;

2、题目太难了,一开始考就觉得不对劲,后来干脆从后边往前边考,反正后边的题拿分多,乘还有几分清醒多拿点,考到单选的时候都有些不知身在何处了。

3、做了自认为够多的题,可是考试的题好多都没有见过!晕!!!

4、出题的人可能是家里人得癌症了,需要我们的报名费挣钱钱!

5、没 考 过 这 么 难 的 资 格 考 试

6、太变态了

7、书都快翻烂了,考题居然让我发怵

8、 这是一次对我打击很大的考试,真是非常认真准备了,可还是感觉题看不懂,不知其他考友什么感觉?

9、我看了3遍书呢,有把握的没几道

10、明明是一道正常的题,但是他们却偏绕着问,把题琢磨明白了时间也到了,可还是不会做。

11、一批不负责任的人在出选题,根本不是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需要,我从来未考过这样乱七八糟的考体,主办方在网上又误导考生,多选题从30个增加到50个。我将保留追究主办方的法律责任的权利。

12、本次风险管理考试题量与内容分布与协会网上串讲所提及的是大相径庭,主要表现在:
一、协会网上串讲提示为单选80题,每题0.5分;多选为30题,每题1.5分;判断15题,每题1分。而考试除了单选题量与分值未变外,多选变成了50题每题1分,判断只有10题每题1分,大大增加了题量与考试难度。
二、网上串讲内容在考试中几乎很难找到直接相关的考点。而且你们不觉得网上串讲如同“照本宣科”、“走马观花”、做做样子么?
三、出题的考点与考试大纲脱钩。作为从业人员考试,应多考些应知应会的知识点,知识点应“大众化”,而不应走“高、精、尖”的路子。
我也在网上做了很多辅导习题,且也购置了一些辅导习题书,看书也看了N遍,做题可以说也是运用了题海战术,且就报了这一门,对自己的要求是必过,然而,今天的考试令我大感意外。也许是我记忆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了许多,“过目就忘”,要不是这种原因,总不能说是人家故意将考试难度加大,以降低通过率,以别有用意?
呜呼哀哉!
顶起来!

13、他们要是让咱们都通过了,他们去哪里圈钱?考试估计是他们搞的三产吧,发奖金的资金来源

14、如果真有利害的人真应该好好质问一下出题者!究竟这个考试是为了什么?用得着一道题出的让人理解起来都费劲么,用得着那么偏、那么拐弯么!

15、上午考完理财,还能感觉出自己能通过,下午考完风管,彻底晕了,差点找不着回家的路。天理何在啊?!

16、打击太大!我自认为把书看了四五遍,习题做了北大商学网和中恒出版社的习题集。哪里知道考试中几乎没有类似的题,全考到书上很偏的地方。

17、考试前自我感觉还可以,毕竟自己看了三遍书,并且自己还是研究生毕业,居然不敢说自己就能通过。

18、多选题题量大,而且考的知识点很偏,感觉出题者偏离了测试风险管理理论水平的初衷,照此下去,以后的考生都将成为应试考试的奴隶.

19、0.85分钟一道题

20、对于考试,本人参加了不少,保险业从业资格、证券业从业资格都能一次性高分顺利通过,而且准备得时间也不多,而且考试时间用不了一半,但这次风险管理考试倒是从头到脚地准备了,结果一个字,难!唉!!!

21、淫邪的考虑是明年再考的人多,可增加收入来源.----(注:银协)

22、也是准备好久,做了N多笔记!熬了个通宵!结果做题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方向!和考试大纲出入那么多!干脆就不要弄什么串讲!考试大纲了!完全是在误导!直接说,考试的重点是整本书!

23、本次考题纯属扯蛋!
我是国内某著名高校知名导师金融风险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
已在国内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作三年,但没从事本专业工作。
目前正在复习备考FRM,并做了大量的题,已有极大的把握一举考过,
所以没在意这次小小的从业考试,只看了一两天书,大致过了一遍。
但考下来的感觉极不好,除计算题有把握外,其他大部分题特别多选题都没什么把握。
在我看来,这次的题目,从题量、题型结构等方面来看都不合理,而且太偏,有钻牛角尖的嫌疑。
可以说,这份题目根本不能体现银行对风险管理人员的普遍的、基本的要求!

24、从来 没 考 过 这 么 难 的 资 格 考 试 !

25、这是我银行从业数10年有幸遇到最怪胎的一次考试。考题中涉及目前银行操作中实用的不到20%,偏重于理论推理分析,引导银行从业人员朝诺贝尔经济奖奔。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7 23:18
这银协玩这招的口水解释

1、中央台刚刚播新闻了,全国22万人参加考试。估计20万人明年再报考,举办方再收报名费3000万元。还不算辅导书卖的钱。

2、 上海的辅导课,开价3000元


俺列一下自己的:

两门课,每门报名费150,两门300元;书费每本40多,两本90元,教辅书,最少两本,又得100,加上考前请北京老师的辅导费、去广州考试的车费、住宿费(俺们不巧,正赶上广交会)。。。。

考一场试,俺们国家GDP又能增加一点点。

考试,国家高兴、银协高兴,考场学校高兴、酒店高兴、连交通收费站都高兴,今年考不过,明年再来,哈哈,瞧这效应。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7 23:27
发完这帖,看到论坛上有人说看到成绩了,俺上去看了。


大喜过望。

俺理财和风险管理两门都通过了。有点梦里的感觉哟。
作者: 瑜珈    时间: 2007-10-27 23:35
标题: 回复 #4 ealain 的帖子
祝贺祝贺呀,这两门算是不用再吃二遍苦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7 23:43
谢谢瑜珈。

俺这心这个七上八下呀。 总算可以揣回去了。

回来路上,一车人在骂娘。

题出的真是太离谱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10-28 00:02
ealain,知足吧,你考得再难还在银行里嘛,在钱堆堆里过日子,考点小试算什么?我们天天跑田埂,还得要考试,考的离做的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幸好俺这副高已经在必须考试前通过评审了,当时是答辩的,主考官非常和蔼,所以一路畅通。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8 00:05
标题: 回复 #7 happy_99 的帖子
呵呵,俺们是隔着行,都看着对方眼红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8 00:11
[quote]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10-28 00:02 发表
ealain,知足吧,你考得再难还在银行里嘛,在钱堆堆里过日子,考点小试算什么?我们天天跑田埂,还得要考试,考的离做的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quote]

反对一下,那钱在俺们眼里,只是木匠手中的锯子、铁匠手中的锤子。谁敢往家里拿点,大刑伺侯。

说来又得用围城来比喻了。不说了,说多了又以为俺矫情。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0-28 11:40
二楼把考试说得千难万难,看到了四楼,昙花还不是过关了嘛!恭喜!替你高兴,水平高与低还是有差别滴。

曾经参加过小范围的类似的出题和评卷工作,深知其中内幕:

一方面主办单位要发教材,发复习资料,要办培训班,总得满足考生学习需求(主要是有效益嘛);另一方面主办单位要找一些“专家”出题,出题者被要求:不能出培训班复习资料里的内容,平均分数不能超过60分,题目要活,要难………
虽然是按照比例录取,据说要都考得好了,却榜上无名,考生心态不一样,会有查卷和上访案件的……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8 11:51
标题: 回复 #10 一袋子宁静 的帖子
说实在的,就是通过了,俺都云里雾里的感觉。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8 15:50
这样的考试是考生和出题单位的博弈.比洋资格考试难多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10-28 18:19
昙花
这楼有点闷
告诉你个好消息
昨天带心雨参加老北京网拍记活动
正好赶上央视记者随队采访(他们竟然从下午一点跟到晚上九点多,拍记活动之后在爆肚张吃爆肚<美食文化>饭后在广茗阁听相声<民俗文化>)
正好把心雨抓了个典型
准备给心雨做个小专集
11月底有现场录象
大概在12月份播出节目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0-28 20:05
标题: 回复 #11 ealain 的帖子
感觉是到了云里雾里的美啊!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0-28 20:07
标题: 回复 #13 听语漫步 的帖子
赞!

同喜!

校长到时一定给俺等看看现场录象的!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8 22:11
标题: 回复 #13 听语漫步 的帖子
太好的消息。不是替你高兴,是我自己都非常高兴。

到时一定要提前给个消息我,让我好能及时在电视机前守候。

太向往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8 22:17
标题: 回复 #14 klcz2002 的帖子
呵呵,是挺美的。

今儿怀着好心情,下午烫了个丝毛烂卷头,晚上请家人一起馆子里撮了一顿。一洗俺这段时间一头拱进书本和资料堆儿的郁闷。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0-28 22:29
没有这么难这么偏的题,能显出过关之人的水平吗?昙花就不是一般的花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8 22:33
标题: 回复 #18 tianqunping 的帖子
俺晕,然后汗一下。

这不能加分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这么几个字还得回个帖。有加分才是“没有最爽,只有更爽”。
作者: 酌言    时间: 2007-10-28 22:52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10-28 22:17 发表
呵呵,是挺美的。

今儿怀着好心情,下午烫了个丝毛烂卷头,晚上请家人一起馆子里撮了一顿。一洗俺这段时间一头拱进书本和资料堆儿的郁闷。



什么是“丝毛乱卷头”?听名字很诱人哪!是国际最新流行的吗?秀一秀!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10-29 08:38
到时候我提前在论坛发一个预告

其实是因为心雨是拍记队里最小的一个拍记队员
还有其他网友带孩子的,但是年龄太小了,不知道拍照片,只知道玩
心雨拣一便宜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09:13
标题: 回复 #20 酌言 的帖子
哈哈,一时兴起。等哪天又有好心情,俺再拉直它。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09:14
标题: 回复 #21 听语漫步 的帖子
预告后记得短消息我,QQ也成。别给错过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10-29 09:33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10-29 09:13 发表
哈哈,一时兴起。等哪天又有好心情,俺再拉直它。


呵呵,女人的钱钱就是这样进了别人的包包的。

我这头发也这样来回折腾着,我心疼我的头发,先生心疼他的钱包。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10-29 10:52
前面看的郁闷,后面都是好消息啊!
作者: wscd2006    时间: 2007-10-29 10:55

首先祝贺花通过了那个变向收费式的考核啊!

听语的那个预告呢?期盼中……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10-29 11:04
花花能通过如此变态的考试,真是可喜可贺啊!

现在的考试难有不变态的,象职称考试,资格考试,越到后来难度越大,题越变态,出题的人也是被逼到这份儿上了.

所以,成名趁早,考试也得趁早!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1:07
现在直播:

领导命令,考试通过的拿钱出来,一门五十,两门一百。

俺又得出血了。
作者: 酌言    时间: 2007-10-29 11:09
能出血是好事,大多数人还是欢笑着把钱送上呢!

这时候,有钱没地方拿出的才痛苦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1:12
原帖由 子云 于 2007-10-29 11:04 发表
花花能通过如此变态的考试,真是可喜可贺啊!

现在的考试难有不变态的,象职称考试,资格考试,越到后来难度越大,题越变态,出题的人也是被逼到这份儿上了.

所以,成名趁早,考试也得趁早!


我参加的考试怎么就木有变态的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1:21
谢谢大家。不管题出得多变态,是否能考出真正水平,好在结果算是通过了,其他就管不了那么许多了。

我们部门近二十个人,三个人一次通过两门的,还有一些通过一门的,还有一些没开花结果的。

没有通过的,也真不能说明啥问题,有的人理论实际都很扎实的,只是没料到题会这么出,先被题目击倒了,题都没做完就出考场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1:27
真的很变态吗?总不至于风险管理考你们蒙特卡洛分析吧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10-29 11:33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9 11:12 发表


我参加的考试怎么就木有变态的呢?




僵硬是啥时考的呀?
你不觉得变态,是因为你比出题的人利害,呵呵!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1:44
X年前,职称英语理工B.略微复习,90
X年前,工程硕士入学考试
X年前,硕士课程考试,和正牌学生一起考,他们抄我的.
X年前,考驾照,倒桩未过,身平第1次补考
06年,职称英语理工A,未复习,忘带字典,96
06年,职称计算机A,未复习,4门过3门,居然挂了一门,身平第2次补考
06年,美国PMP认证考试,4小时题,1小时做完,花1小时再做一次,提前2小时回家吃饭,过关.

工作后的考试能想起的就这些了.
有时公司会要求一些网上考试,ISO9000, 静电防护什么的,基本都是不学习直接考.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10-29 11:48
标题: 回复 #34 jiangying 的帖子
只能说你是强人,超人,超强的人!腹疑:你是不是人?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2:02
标题: 回复 #35 子云 的帖子
强到算不上,不过我的应试能力是自己的,不是老师的.

什么考试都要老师打题,那是老师的应试能力强,上复习班,而不自己都脑筋,当然出题单位就可以靠这个赚钱.

我是一向不喜欢背多分的,题越变态,越体现我的水平,初三时,数学老师随堂发了一篇卷子(2小时题量),下课时他说,估计大家没做完,回去做,我刚好做完,没检查就教了,结果96.
还有一次,高中化学,考的很变态,全年级才12人及格,我是82,其他没人上70.老师没办法,采用开方乘10处理.结果本来不处理,当时总分排名我在前10,这么一处理就被剔除前10了,我还嘻皮笑脸得抗议了一番.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2:02
标题: 回复 #32 jiangying 的帖子
算你说着了。

这次考试很大比例在风险识别、计量、评估和控制的方法,而其中大量的东东是数理模型。可能这些对你这学理科的不算是什么,而对我们学文科出身的,特别是学非经济类文科出身的人来说,唉,谈何容易呀。

给你说几个:什么均匀分布、二项分布的一堆图型和公式,导数、对数、什么风险分散的数理逻辑、什么敏感分析的泰勒展式及其近似程度、曲线的凸性。。。。。

其实基层搞风险管理,哪里需要明白这么多模型呀,那个论坛上有个考生有心,统计了下题目,说光VAR就考了五回。

再加上出题的不直接出书上的原话。而是把那些话转着弯来说,即便复习到位的,想把这弯弯攻理解清楚,哪里不需要时间呀。

还有,题量还比原公布的增加了。我是做到最后一刻才做完全部题。

那些可以当大题出的计算题,只当作0.5分的单选。

总之,这题出得真真见鬼。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2:07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10-29 12:02 发表
算你说着了。

这次考试很大比例在风险识别、计量、评估和控制的方法,而其中大量的东东是数理模型。可能这些对你这学理科的不算是什么,而对我们学文科出身的,特别是学非经济类文科出身的人来说,唉,谈何容 ...


确实有点变态,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这样的考试才是素质考试,不然所有的人参加一个辅导班,背背就过了,还不如不考,大家交钱就OK.

他这个考试又不是60分及格,而是取前X名.

就象哪个笑话说的,穿跑鞋,不是要跑过熊,而是要跑过你.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2:09
标题: 回复 #34 jiangying 的帖子
看出来了,你属于出题的一BT,你就兴奋的那种。

其实俺们复习时,一般的做法是把大断的纯理论性的花时间又理解不了的东东绕过切。那么一厚本书看,需要学的东东那么多,哪有时间和他们玩这些弯弯绕呀。

这次算是教训了,不能小看了这帮出题的BT佬。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10-29 12:09
标题: 回复 #36 jiangying 的帖子
只能说佩服佩服!佩服到五体投地!

咱要有你这才,~……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3:55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10-29 12:09 发表
看出来了,你属于出题的一BT,你就兴奋的那种。

其实俺们复习时,一般的做法是把大断的纯理论性的花时间又理解不了的东东绕过切。那么一厚本书看,需要学的东东那么多,哪有时间和他们玩这些弯弯绕呀。
...


我又不是受虐狂,怎么会出题的一BT,我就兴奋.不过我不否认我是应试高手.这里我总结一些应试技巧,大家都是家长,孩子都要考试,希望能对大家有点用.

1.基础要扎实
象楼主这样看不懂的都放过,显然不是基础扎实. 对于学生来说,基础扎实实际上不只是书本要熟,而且课外知识面要广.但是现在的在职考试,一般来说参加者基础都很差,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2.搞清楚考试类型
我这里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格型,就是考到一定的分数就过关,比如大学的课程考试,一些洋认证,4、6级,职称英语计算机等等.另一种是竞技型考试,比如中考,高考,以及中小学阶段的各种考试,对付这两种考试的策略不一样,对资格型,觉得自己有把握就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冒点风险,把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我在职称计算机上挂了,属于风险管理失败.对竞技型考试则是要超过别人.
不过要注意,我国的很多考试表面上是资格型,实际是竞技型,比如楼主参加的这个和其他很多国内的资格考试.

3.战略上藐视考试,战术上重视考试
现在很多人参加考试,没参加就害怕,前年老婆参加职称英语,辛苦复习了一段时间,考试前一天说不去了,考不过,结果我开车押着她参加,顺利过关.有些考试,网上有人说难,但人与人不同,别人难,你不一定觉得难,怕什么,没有题我是不会做的.职称英语这样的弱智考试,怕什么?但是如果自己的基础薄弱,该复习还是要复习,该报班还是要报班.

4.速度要快
这点似乎很难做到,需要长期的积累,反正我就是个快枪手,考试也好,做事也好,都很快.就考试来说,只有不会做的题,没有做不完的题.

5.临场技巧
a.重要的考试先踩点,免得紧张,不重要且有把握就算了
b.不要看别人的进度(除非你想抄袭 ),要是看到别人比你快,会紧张的.
c.先做会的,简单的,后做难的,复杂的,控制节奏
d.打草稿要按顺序,最好编号,便于检查
e.如果有时间,检查次数不要多,有时间又允许的话,可提前离场
f.如果连场考,最好不要与别人对答案.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10-29 14:12
标题: 回复 #41 jiangying 的帖子
僵硬说的第一点就难做到(尤其对在职的人说,时间不足,心有旁骛啊!),因为第一点没做到,就很难做到第四点.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4:40
1.基础要扎实


如果是考注会,俺一定采取这方式,否则甭想通过,可这是从业资格证呀,大哥,要求那么高,把俺们当烤肉呀。

2.搞清楚考试类型

考前串讲和一些习题的练习,也不能说不清楚考试的类型,谁会料到题量会变,连出题方式都七回八肠滴?

3.战略上藐视考试,战术上重视考试


职称英语,俺是一页书没看,连书啥样子都不知,考试前一天才有人说报了名要考试,让俺去,考了,过了。

可这次考试不同,从哪方面讲都得重视,首先是单位把它当回事儿了。

4.速度要快


是全电脑答题,俺是答完了80道单选,多选做了一小半,觉得这题咋这多捏,俺咋还没做完捏,这才反应过来,题量变了。

做单选时,俺每道计算题都会演算演算。想想真浪费时间。

5.临场技巧


详细,学习学习。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5:34
原帖由 子云 于 2007-10-29 14:12 发表
僵硬说的第一点就难做到(尤其对在职的人说,时间不足,心有旁骛啊!),因为第一点没做到,就很难做到第四点.



时间是可以挤的,看你有没有这个恒心了
我也是在职,而且去年很忙,还考了这么多试。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5:38
标题: 回复 #43 ealain 的帖子
1。针对不同考试的基础要求是不一样的
2。考试类型,不仅包括考试题型
3。要跟先主席好好学习学习
4。选择题中,很多貌似计算题却是不用计算,还是考试技巧和基础知识的问题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10-29 15:45
标题: 回复 #44 jiangying 的帖子
没有孩子之前这恒心咱还是有的,也考了N多试(很多都是自找的,属于没事考试的受虐狂)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这恒心就很不足了(可能这也是借口,但无可否认,孩子让我心有旁骛),注税考试就这样被我挂了(考三年还是有一门没过,真 ).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6:02
标题: 回复 #46 子云 的帖子
这很正常,俺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俺单位有一考试狂人,其厉害程度绝不亚于僵硬。一年之内,过了注会、注税、注审、律师。这家伙是学数学的,搞电脑的,是俺单位一手拿了八个含金量十足的证书的牛人。他LP在他的鞭策之下,也拿了注会和律师。

现在你再让他考个小试,哈,“过劲了,这种事情再别来找我了。”

享受生活吧,不是被逼无奈,就别和自己过不去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6:07
标题: 回复 #45 jiangying 的帖子
你还年轻,有兴趣也有精力再玩考试游戏,我是没压力就会自我解放的。

证书俺也拿了几个了,吃喝够用就成。对自己不想要求过高。一把年纪了,这考试不来找俺,俺是真不想找它。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10-29 16:08
标题: 回复 #47 ealain 的帖子
与花儿单位的那狂人一比,咱就不值一提了,

现在还真有点被逼无奈,要求英语过级(虽是公司内部的级别考试,可和英语六级也差不多),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6:17
标题: 回复 #47 ealain 的帖子
我可不是什么狂人,没考这些变态考试,考了又没用.

没有能力,拿100个证书一样找不到工作.

我当年考研,是因为当时在国营单位,读研有用.现在回想,白白投资2万多.

评职称,是为以后老了备用,成本也不大,也许啥时咱累了,也可以考考公务员(不是现在有些副局级都公开考吗?),或是到大学找点差事.

考PMP是公司安排的,过了1000大洋奖金伺候,不过,自己付考试费重考.
过了PMP,再过公司的认证,又是5000大洋,不考白不考.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9 16:19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10-29 16:07 发表
你还年轻,有兴趣也有精力再玩考试游戏,我是没压力就会自我解放的。

证书俺也拿了几个了,吃喝够用就成。对自己不想要求过高。一把年纪了,这考试不来找俺,俺是真不想找它。


没有兴趣参加什么考试了,要考就要有目的,你那同事,纯属吃饱了没事干.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9 19:16
标题: 回复 #51 jiangying 的帖子
俺可不同意这说法。对我们这行当来说,这些证书是升迁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可是关系到钱袋袋的大事。

当然,这种含金量比较高的证,有一两个、两三个足矣,但不能不承认,经济学这类知识是成体系的,是一通百通的,一旦拿到了一个,想拿第二个、第三个,就并不算件很难的事情了。这种手到擒来的事为什么要拒绝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