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谈谈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 [打印本页]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3 20:53
标题: 谈谈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
大家都知道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成绩的必要条件。

所以,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大家还记不记得自己当初的预习、复习等的学习方法是多大年龄形成的,是怎么形成的?

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只要求写完作业,还是应该逐步引导他去摸索一套学习方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引导呢?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0-23 20:59
过去都是自己摸索,现在不同了,市面上有太多介绍成功经验学习方法得书,我看都值得学习,不过,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10-23 21:08
小学生用功术。

有了吧?

小学生用功术.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72.56 KB, 下载次数: 119, 下载积分: 金币 -1


作者: gelex001    时间: 2007-10-23 22:07
小学生用功术都出来了,真是历害呀!
我下载了看看,准备打印出来好好学学,大家都来讨论怎么帮助孩子学习做到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是一件好事。
谢谢楼上的虫,真是个好同志,呵呵。。。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7-10-24 00:44
假如有的话,俺也想知道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0-24 07:57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7-10-24 00:44 发表
假如有的话,俺也想知道


最早看到《小学生用功术》还是给天堑推荐的,再次谢谢袄,后来找到了章节浏览IE版,觉得更方便了。

1、读一小时不如读五十五分钟2、一天做几小时的功课才算有效率
3、每一科目的用功时间一次多少最佳4、吃饭前后一小时,读书效率并不高
5、功课做到几点钟好6、爱玩的孩子以“量”代替“时间”
7、记忆之道——早上10分钟8、心理上的除法
9、考完试后立刻检讨,学习效果好10、新学期刚开始,正是用功的好时候
11、拟定的目标愈具体用功愈有效率12、看得入迷时,何妨等一会
13、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法14、先痛快地玩,然后好好读书
15、闹钟响起之前,功课已经做完16、先想好顺序,效果比较好
17、先让孩子复述当天所学,再做功课18、做功课的休息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
19、休息的时间到了20、结束前预告剩下的时间可以提高效率
21、功课做腻了,不妨换个科目22、离开书桌才算真正休息
23、先把书桌整理一下再做功课24、先从喜欢的科目读起
25、讨厌的科目,不妨由简单处做起26、成绩退步的孩子,请用“倒回学习法”
27、如何防止孩子粗心大意28、低年级小学生应用大型笔记本
29、设定目标,努力前进30、最好的“参考书”其实是“教科书”
31、从第一页开始32、标明重点,记忆深刻
33、重新编排练习题册,引发学习兴趣34、先看目录,抓住重点
35、如何测出考前实力36、短铅笔适合幼儿用来写字
37、用软铅笔写大字,加强笔记的速度38、集中注意力,请坐硬椅子
39、处处皆书香,时时可用功40、赢在起跑点
41、让孩子做个小老师42、让孩子自己动手查字典
43、问“懂到哪里”比问“哪里不懂”好44、以反问代替回答
45、不懂就要立刻问4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7、答不出来,不妨先搁一边48、把问题写下来
49、语言表达能力弱,思考力也会不足50、要掌握教三次的原则
51、只教一次噢52、压轴放在最后,记忆最为深刻
53、挑出重点单独教54、和现实结合,记忆更深刻
55、低年级学生预习有反效果56、让孩子选择先做的科目
57、寓读书于游戏计划中58、训练孩子“视觉型”的记忆
59、写日记有助于学习60、嘴里大声念,脑中记得牢
61、速度和正确同样重要62、训练速读有助于学习
63、及早养成默读的习惯64、加强写字与计算,能培养实力
65、有趣的读物,可以加强理解力66、词性要严,语汇要松
67、寓算术于日常生活68、借划拳训练计算能力
69、单纯的计算是数字感的基础70、给孩子真正的工具书
70、给孩子真正的工具书72、图鉴和百科全书,可以制造学习的机会
73、评定家教,观察三月74、发现老师教错时怎么办?
75、兄姊教弟妹 学习更确实76、重视结果不如重视方法
77、让孩子由模仿而学习78、要孩子整理并复述学习内容
79、让孩子体会“成就感”80、相关的事项可以强化记忆
81、用集中法教重点功课82、附加意义,容易想起
83、巧妙运用孩子的个性84、考试成绩好,正是反省的最佳机会
85、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可以帮助学习86、考坏了,正是改进的机会
87、不妨让孩子“考前猜题”88、答对的问题,可能隐藏“学习危机”
89、重复看题目,训练阅读理解力90、没学过的题目可以训练应用能力
91、试题究竟问什么92、“倒回确认法”有助于发现错误
93、眼不见为净94、写字潦草自己受害更大
95、如何改善“试题做不完”的困扰96、每做完一题,就立刻确认对错
97、草稿纸是“思考过程的履历表”98、让孩子自己出题自己答
99、让孩子自己改考卷打分数100、利用直觉回答问题
101、反复练习答错的考卷可以培养实力102、类似测试查错误
103、常做错的问题不要强化了“误反应”104、收集答错的问题让孩子再考一次
105、故意重复写错可以纠正“老毛病”106、“理解”和“应用”要交互运用
107、借不同颜色的记号检查实力108、生活步调快,考试能力强
109、预测考试结果可以建立努力目标110、不能拜托孩子读书
111、坐在书桌前可以培养读书情绪112、“我的志愿”可以激发用功意愿
113、比上无斗志,比下会嫉妒114、“小时了了大却佳”的伟人故事最激发斗志
115、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用功读书”116、好话多说才有益


原网址:http://www.ehappystudy.com/webhtml/zhuanti/book/ygs/index.htm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0-24 08:08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10-23 20:53 发表
大家还记不记得自己当初的预习、复习等的学习方法是多大年龄形成的,是怎么形成的?


花:我们一般是这么做的,小学的课程相对简单了点,每天时间又那么紧迫,没有必要每天都预习和复习。
如果说花很大的精力取得高分或者满分,相对于用很少精力取得上等成绩相比,我觉得还是不要把精力都用在课本上:孩子班级有一个同学,每天做大量的练习题试卷到深夜,孩子本身素质也很好,是他们班级偶像级的遥遥领先的学生,我觉得这个孩子每天的状态象是高中生那么紧张,我在想她的长劲能坚持多久。

把这个时间用在看课外书上和其它学习上,如果到了对课程比较陌生、比较难啃的时候,再有针对的预习和复习,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10-24 08:25
心雨目前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基本上课堂上都解决了
再加上平时帮助同学,学校内点知识足够了
回家除了写作业,数学,语文,英语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其他时间都是玩
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三名状态,老师也说成绩很稳定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0-24 08:38
是不是一个人一个方法,只有指导方针,没有具体步骤?预习是必要的吗?复习是必要的
作者: 走啊走    时间: 2007-10-24 09:03
谢谢,学习一下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4 09:19
谢谢老虫和袋子。

这本书以前应该有的,只是书到用时已忘记。这段时间忙着应付考试,等考完试看这本书还有上回天人合一推荐的那本,嘿,我还真个叫忙。

儿子现在也是只写完作业拉倒。没啥学习方法,考试成绩也还不错。但毕竟已步入中高年级,我也想着是不是应该未雨绸缪了。

学习切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4 09:23
标题: 回复 #5 天堑变通途 的帖子
你这水潜得可够深的。咋想起冒泡滴?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0-24 09:25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7-10-24 00:44 发表
假如有的话,俺也想知道


小二觉得[小学生用功术]使用方法与[房中术]基本相同,老板自己掂量着实施吧。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0-24 09:28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0-24 08:08 发表


花:我们一般是这么做的,小学的课程相对简单了点,每天时间又那么紧迫,没有必要每天都预习和复习。
如果说花很大的精力取得高分或者满分,相对于用很少精力取得上等成绩相比,我觉得还是不要把精力都用在课本上:孩子班级有一个同学,每天做大量的练习题试卷到深夜,孩子本身素质也很好,是他们班级偶像级的遥遥领先的学生,我觉得这个孩子每天的状态象是高中生那么紧张,我在想她的长劲能坚持多久。


把这个时间用在看课外书上和其它学习上,如果到了对课程比较陌生、比较难啃的时候,再有针对的预习和复习,


你孩子的同学父母真是毁人不倦啊,这不杜派方法成人化了

哎。

袋子妹妹理论高度站得高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4 09:30
标题: 回复 #13 klcz2002 的帖子
02这是唱哪出呢?

这用功术俺是没读过,俺倒是要看看它如何个“房中”法。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4 09:31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0-24 08:08 发表


花:我们一般是这么做的,小学的课程相对简单了点,每天时间又那么紧迫,没有必要每天都预习和复习。
如果说花很大的精力取得高分或者满分,相对于用很少精力取得上等成绩相比,我觉得还是不要把精力都用在 ...


怎么和我的想法一个样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4 09:32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0-24 08:08 发表


花:我们一般是这么做的,小学的课程相对简单了点,每天时间又那么紧迫,没有必要每天都预习和复习。
如果说花很大的精力取得高分或者满分,相对于用很少精力取得上等成绩相比,我觉得还是不要把精力都用在 ...

不过,这小小孩儿的就开始题海,更让俺晕倒。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0-24 09:36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24 09:25 发表


小二觉得[小学生用功术]使用方法与[房中术]基本相同,老板自己掂量着实施吧。


02还藏有[房中术]?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0-24 10:02
标题: 回复 #18 一袋子宁静 的帖子
就等着你这样的朋友 ,看不到这么大的西瓜[小学生用功术]只看到用来打比喻的[房中术],看人家昙花姐姐多好多认真,要研究的是[小学生用功术]与现实之联系性

PS:你们家都清理书楚了,我们还可能有[房中术]吗?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0-24 10:28
小学就那么点知识,不需要反过来复过去的复习预习,功夫在课外

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估计得到小学高年级才能实施

让孩子选1个主题,研究这个主题至少3年,然后在这方面成为一个“专家”(比其它学生、所有老师、父母等非专业人士知道得都多),他需要独立学习,随着专业知识的纵深进入,孩子的阅读、写作、高级思维和组织技巧很可能会很大程度的提高。3年后,他可以在图书馆没有困难的自由阅读所有此类书籍,给别人传授相关知识,录制相关录像,写作几个故事,制作个人专业网站。。。。。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0-24 10:34
标题: 回复 #20 梦幻妖精 的帖子
主意不错,等待ing
作者: rzwllgt    时间: 2007-10-24 11:16
不错的文章呀,我下载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4 11:32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24 10:02 发表
就等着你这样的朋友 ,看不到这么大的西瓜[小学生用功术]只看到用来打比喻的[房中术],看人家昙花姐姐多好多认真,要研究的是[小学生用功术]与现实之联系性

PS:你们家都清理书楚了,我们还可 ...

你夸我呢损我呢。

晕!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7-10-24 11:32
不想让孩子大量做题,还有其它好办法吗?如提前学习?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0-24 11:47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10-24 10:28 发表
小学就那么点知识,不需要反过来复过去的复习预习,功夫在课外

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估计得到小学高年级才能实施

让孩子选1个主题,研究这个主题至少3年,然后在这方面成为一个“专家”(比其它学生、所有 ...

是个很好的想法,好象以前坛坛上介绍过的美国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这样。很实际也很综合。

不过,能不能做得到还真没啥底气。毕竟没啥环境,没啥动力,也没啥外援,俺们也不知咋帮上孩子的手。

眼下觉得还是要以博为主,多学点东东,学得宽泛些,到时再实施就可以有触类旁通的感觉了。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0-24 16:45
下面这个有点这个意思

但仍略显仓促了些

转贴:记华东师大二附中的一堂课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首席语文教师魏国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分成两个部分:用于学习统编教材的称为"规定动作",用于学生自己进行拓展性阅读研究的称为"自选动作"。这个主意不错,我有幸实地观摩一次,当然是看学生的"自选动作"。他们的办法是:高一新生一入学,先各自按兴趣选一个研究课题,然后在课余时间整整研究一年;到了高二,写成数千字的研究报告,利用每周五的语文课,轮流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报告你的研究成果。同时答复同学们的质疑;最后由同学选出的"5人委员会"为你评定。整个过程全由学生自己操持,老师"靠边"坐在旁听席上。由于每周一堂课只有两个人报告成果,所以全班40多名学生需用20多个星期才能讲完,但对全班学生而言,每堂课都是一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我听的这堂课,先由一位女生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相约星期二〉为什么会成为畅销书》。她预先制成光盘,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放出该书的几种不同版本的封面,然后简略地介绍该书的内容,以及自己调查所得的市场销售情况与读者的反应。她也坦白承认找不到很多的参考资料,靠的是反复阅读文本,说得很沉稳,看起来的确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我料不到的是同学的质疑都是"真刀真枪",毫不含糊。有人问:"余秋雨的序言是不是一种商业炒作?"有人问:"你怎么理解书中作者的名言:"与生活讲和"?"还有人问:"这种与老人谈生和死的书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什么意义?"更有人问:"这部书与中国作家陆幼青的《死亡日记》有什么异同?"——老实说,能提出这一类问题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虽未专门研究这一课题,但他们涉猎的知识面必定是很宽广的。我以为,正是这种"一人读书,众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才能打开每个同学的视域,形成"事事关心"的习惯。
  
  第二位走上讲台的是一位老实巴交的男生。他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古代货币文化》。他称自己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从介绍"开元通宝"到"交子"与欧洲的同时代货币的比较,这个男孩倒也成了一个小小的"钱迷",是兴趣在驱使他在钱币的王国里上下古今地漫游,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们分享。
  
  这一堂课,魏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由于电脑没有调试好,影响了表达效果,向同学们致歉。他似乎是个"局外人",但正是他在无形地影响着这一群学生,使他们能凭自己的兴趣去追求知识;又通过同学之间的切磋交流,把知识与见解融合在一起,积淀为文化修养。我料想,这些孩子们长大之后,不论是做工、务农、从商、治学,或者进入政界军界,直到告老退休,都不会是一个乏味的人,而必然是一生都有所追求的人,因而是精神上富足的人。
  
  听完课,我问魏老师自己的感受,他笑笑说:"他们在逼我读许多书。"
  
  [附:本文写成后,偶然在《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卷》中发现一篇文章《教育哲学》,是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作演讲时,胡适口译的记录稿,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最好除正课外,不要大家用一样的书,每人各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向大家来报告。这事得益最大。"想不到杜威八十几年前在北京的讲话,今日在华东师大二附中得到反响,真令人鼓舞。]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10-24 18:13
标题: 回复 #26 梦幻妖精 的帖子
这个,在美国很常见,操作也很有章法。
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有这种作业。

我夏季的课程之一是美国历史,第一节课,老师一般要下发大纲,大纲上把每节课的上课内容,整个学期的测验时间,期中考和期末考的时间地点,各种考评项目所占的分值比重,全部都列得清清楚楚。
还有关于一些研究项目作业,具体要求,交稿时间,测评方式也列出来。
有的教授,会用三天来解释研究项目的要求,每次都请一位同学上台讲,同学在下面提问。这样尽最大的程度避免了因不清楚作业要求而失分。

虫子在芝加哥小学期间,经历过四个这类的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也更丰富。
有一次研究项目是女性传记,虫子选的是Pavlova,作presentation的时候,虫子穿上了足尖鞋和演出服,在演讲之后为同学表演了一段芭蕾。
这可以说是有始以来班上最精彩的演讲。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0-25 11:41
标题: 回复 #27 dawnch 的帖子
国内学校不提供这些

这些东西锻炼了很多方面的能力

所以最近在琢磨我们自己来的可操作性
作者: jjhs    时间: 2007-10-25 12:59
对俺来说,集中精力是最难滴
作者: 亭亭妈咪    时间: 2007-10-30 15:43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10-24 18:13 发表
这个,在美国很常见,操作也很有章法。
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有这种作业。

我夏季的课程之一是美国历史,第一节课,老师一般要下发大纲,大纲上把每节课的上课内容,整个学期的测验时间,期中考和期末考的时间地 ...


老虫,可否详细介绍一下操作的章法以及你女儿的作业的内容?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信息.
作者: sxmsc    时间: 2007-10-30 16:51
标题: 回复 #27 dawnch 的帖子
虫子在芝加哥小学期间,经历过四个这类的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也更丰富。
有一次研究项目是女性传记,虫子选的是Pavlova,作presentation的时候,虫子穿上了足尖鞋和演出服,在演讲之后为同学表演了一段芭蕾。
这可以说是有始以来班上最精彩的演讲。
--------------------------------------------
虫子的书一定花费了母女很多精力,但回过头会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经历和财富.老虫能否重点介绍一下这四个这类的作业.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10-30 20:19
这个比较麻烦,得去翻从美国带回来的文件。有空再吧。

先发一个学我老师做的东西,引导虫子看报纸用的。

发在虫子小学那里。
作者: 亭亭妈咪    时间: 2007-10-30 22:26
先谢谢老虫,过去学习了..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10-30 23:26
用reading activity可以找到很多资源。
太多了,没时间用啊!

比如这个:

Create a Hogwarts Floor Plan
Grade Levels: 3 - 8

Objectives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the concept of scale and other mapping skills as they create a floor plan of Hogwarts School.
Materials
Graph paper
Pencils
Markers
Procedures
Make sure that students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s floor plan, bird's eye view, and scale before they start drawing any floor plans.
A floor plan is a diagram of one room, apartment, or entire floor of a building, usually drawn to scale
For a bird's eye view explain that students will be drawing a map of Hogwarts as if they are looking at it from above.
Scale is the ratio between the size of something and a representation of it.

Scale can be demonstrated by measuring the perimeter of your classroom with a yard stick and then converting those measurements into squares on a piece of graph paper. Show students that one foot could equal one square on the graph paper, if that's the scale they choose.

Ask each student to practice this by drawing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classroom (on graph paper) using the same scale.

Decide on symbols to be used to represent desks, chairs, windows, etc., then show students how to make a map key and a scale at the bottom of their practice map.

Once you decide on a scale for the classroom measurements, it will help to use this same scale for the Hogwarts floor plans.

Once its time to draw Hogwarts, have the class generate a list of all of the rooms they can remember from the story.

Direct students to draw a floor plan showing a bird's eye view of all of the rooms at Hogwarts. The floor plan also needs to include a map key and a scale.

Once the floor plans are completed, put them on a bulletin board and you'll have Hogwarts on display in your classroom!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7-11-2 02:10
这楼盖的好,引出了许多好东东.
作者: nlyorange    时间: 2011-3-18 08:37
标记,需要好好学习。
作者: wgmzsf    时间: 2011-5-6 14:55
真不错,好好学习学习~~~
作者: jhxhelen    时间: 2011-5-12 13:36
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zhjrzhczhy    时间: 2011-5-13 22:17
看来教育越来越技术化了,不知是教育的进步还是退步?!
作者: momslove    时间: 2011-6-15 12:40
过来学习学习,不过我觉得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开始养成就容易些
作者: 乐活    时间: 2011-6-18 15:34
学习肯定是有科学方法的。


相关科学研究: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解释了遗忘的规律,告诉如何才能记得住;

2.学习中的迁移理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打好基础;

3.认知策略,告诉我们大脑是怎样记住的东西的。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6-18 18:48
别人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哦,孔子的因材施教才是正道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