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孙瑞雪:让专注成为习惯
[打印本页]
作者:
land
时间:
2007-10-18 09:31
标题:
孙瑞雪:让专注成为习惯
孙瑞雪:让专注成为习惯
Q:我的儿子琛琛5岁了。老师说他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在家时我也发现,给他讲个故事,他却总是钻来钻去,往往是听了一半就不见了踪影。为什么琛琛的专注力这么差?怎样才能让他做事情专心点?
上海李 睿
想要弄清楚一个孩子的专注力为何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从本质上了解专注力来自哪里,这样可能会对父母们更有益处。
一个5岁的孩子专注力差,原因可能出自以下两点:第一,他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第二,他成长的环境里充满了干扰因素。这一次,我们仅就第一点来阐述。
“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
一个孩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强烈的生命冲动: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成长和发展。这种冲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是强烈的、首要的,无需由外人来催促。这种冲动使孩子具有高度的专注力:他要寻找和吸收所有能使他成长的营养,让自己独特的自我逐渐形成和丰满起来。
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很缓慢,要用十几年来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最清楚什么对他的发展是有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当我们把自由给予孩子时,通过观察,我们才能发现他的兴趣在哪里。
我们要把“兴趣”这个概念提取出来,使父母能够注意到,而不至于忽略。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发现,只要孩子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把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打扰他,兴趣就会保持相当的时间,并维持一定的强度,我们就能看到孩子在专注地做这件事情。孩子能够被兴趣引导,持续地把精力投入一件事情中,这就是专注力。
如果孩子常常能专注地做一件事,这种专注力就会逐渐变成他自身具有的品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自由”,还能依靠什么呢?
我们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呢?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
“基本的物质需求、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胁,注意力就会大打折扣。”
另外,孩子自我的成长和他的基本需求总是交融在一起的。一旦基本的物质条件不能实现,与之相联系的成长主干就会受影响,注意力就会从自我成长中被外力吸引出来,孩子就难以将兴趣点放在成长的过程中的。
生命是一个有机体,无论他内在的精神胚胎是何等的强大,他也需要活下去,也需要满足自己的吃、住、行。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可能更为明显。例如,“吃”对成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享受。但对孩子来说,吃不仅仅是为了存活、建构安全感,也蕴涵着他的生命最本质的需求,那就是建构自我、发展认知。孩子不仅通过吃感知人间百味,形成和演练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通过吃,了解环境、了解自己:这个世界美妙吗?丰富吗?我从中能得到丰富的满足吗?他吃得是否丰富、是否充足、是否享受,都影响到他对环境和自我的感觉;他吃的内容、方式和吃的氛围,也影响着他对世界的最初感觉。
另一个需要是孩子对爱的需求。孩子对爱的需求是基本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一点作保证,孩子就会处于惊恐之中。我们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大群的到处寻求爱的孩子。这种焦虑中的孩子又如何将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长上呢?
孩子对尊重的需求也是基本的需求。尊重使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加进了一个最重要的内涵:自我价值感。这一点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人的尊严。所以,当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不被尊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扰乱心智的发展而阻碍专注力的获得。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是使一个人成为人的基本条件。
上面这几个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胁,因自我成长的潜在动机而派生出来的注意力就会大打折扣。一个孩子就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被其他任何一个杂乱无章的东西所吸引,注意力的发展就容易偏离自然发展的轨迹。
“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
了解了以上基本需求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也是发展儿童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对世界的认识只能透过他的感官来感知:触觉——用手、身体去接触他能够触到的任何东西;视觉——用他的眼睛去捕捉他需要的东西的形象;听觉——用耳朵倾听世界上任何对他的发展有用的声音;嗅觉——用鼻子去探索这个世界所有的味道;味觉——不仅仅用口来认识味道,也用口来认识他能够接触到的物质世界。
这就是蒙台梭利所说的“活动是儿童人格的一部分”。儿童必须使用他的感觉,透过活动来发展自己。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
通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了导致5岁的琛琛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可能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专注的品质,但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他成长中的干扰者。如何做才不会干扰孩子专注力的形成?怎样做才是遵循科学的儿童成长法则?这一次,孙老师将进一步予以解答。
在火车上,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下,妈妈拣起给他,他又砸,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周围的成人都感觉心烦和焦虑,妈妈也准备斥责他了。这时,中铺上的一个10岁的男孩,伸出头对孩子的妈妈说:“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开。”妈妈拣起瓶子问小孩子:“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所有的大人都感到释然,释然中又带有惊奇。可能,相对于30岁的成人,10岁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这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
这个两岁的小孩子,如果没有大孩子的提醒,可能会继续砸下去,直到他认为这个方法不能帮他打开瓶盖时,才会想到换另外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眼睛不会去观察瓶子之外的世界,不会想到他是否打扰了别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在高度地专注于如何才能打开瓶盖。但是如果没有大男孩诠释他的这个行为,专注的小孩子极有可能会遭到责备。因为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孩子在胡闹,越来越想禁止和斥责他。
这样的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容易看到的。成长是最高的法则,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孩子自我成长的冲动,这一冲动会使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其中。正如我们在上一期所阐述的那样,在自由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质。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如何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延怠孩子的成长呢?我经常给家长以下这些建议:
建议1.预备一个不受干扰的房间。
如果您的家庭条件容许的话,请一定要为孩子预备一个房间,房间的色调要统一、和谐。这个房间里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玩具架,高低正好能适合孩子自行取用(尺寸大约为:高0.8米,长1.1米),以白色或米色为基调。
玩具都需要分类、敞开地摆放在玩具架上,孩子可以独立选择。房间里还需同时备有给孩子画画的小桌子和凳子。这样,当孩子选择自己的活动时,大人与孩子不会相互打扰。
另外,成长中的孩子更喜欢席地而坐,所以地面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或者放一个薄的床垫。这样,妈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有了休息的地方。如果条件容许的话,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台电视和DVD,这样就可以确保孩子不受成人所观看的电视节目传达出的信息的影响,能保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内容。
这个房间是属于孩子的空间,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在这儿自由地玩,即使房间乱一些也没有关系。家里来客人,或者过多的家庭成员的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的重叠都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独立空间的孩子。这实际上是在父母无意识时不破坏儿童成长的最好保证。
这样的一个独立空间还可以确保父母在情绪烦乱的时候,能够独自处理情绪,而不至于影响到孩子——您可以选择离开这个空间躲到自己的卧室或客厅里。这个空间保护了您,也保护了孩子。
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些好处外,不受打扰的空间保护了孩子的专注力,也等于同时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
建议2.带孩子去一些不需要遵守很多具体规则的场所。
如果必须去一些需要遵守很多规则的场所,您要事先告诉孩子,并且为孩子预备必须保持安静时可以玩耍的玩具或物品。让一个孩子陪伴着大人,什么也不做,只是等待,那会让孩子发疯,最后也会让大人发疯。
建议3.建立规则,然后放手。
怎样保证父母不去打扰孩子呢?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探索。
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第三,不可以伤害他人。
只要孩子没有违背这3个基本规则,就不要去打扰他。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要坚定地这样做,3岁以后,您可以告诉他这样做的理由。
例如,孩子喜欢爬高,如果这个高度危害到他的安全,就把他抱到一个不危害他安全的
地方让他继续玩耍,而没有必要谴责他。
再比如,瓜瓜的妈妈看到孩子在教室的木地板上来回跑动,发出很大的响声,影响了旁边午休的孩子。她并没有禁止瓜瓜,只是跑过去脱掉了瓜瓜的鞋,让瓜瓜光脚在地板上跑,响声没有了。
现在我们看看父母该如何来把握下面这个问题:4岁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用餐,妈妈在桌上放了一个透明的开口塑料瓶,瓶里放着漂亮的雨花石做装饰。男孩伸出手就要去抓石头玩。这时妈妈该怎么面对他呢?
同样,妈妈可以问自己:他伤害自己了吗?没有。他伤害他人了吗?没有。他伤害环境了吗?没有。答案已经出来了,他可以去玩这个石头,我们不应该在旁边斥责或者禁止他。
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里,只要孩子醒着,他是不可能停止活动的,只可能用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活动是儿童心智成长的通道。活动是儿童成长的法则,人不应该也不能够跟自然法则来斗争。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
作者: 来源: 百灵网 编辑: 关云慧
作者:
beibeiying
时间:
2007-10-22 14:36
谢谢,太有用了,顶起来!
作者:
sunzhimin
时间:
2007-10-22 16:12
这样孩子会不会成为自由主义者
作者:
smartpig.chu
时间:
2007-10-23 10:34
孩子不满1岁时,满怀热情的看过了。现在基本上由忘记了。学而时习之阿。那个10岁孩子对2岁孩子的解读,让我感受颇深。
作者:
land
时间:
2007-10-23 17:29
标题:
回复 #3 sunzhimin 的帖子
你眼中的自由主义,是指没有责任心的人吧。在尊重,平等下生活的人,不会这样的,不要看小孩子。成人的自省力往往没有孩子强。所以,不要去怀疑孩子的成长。
听课的孩子,并不代表独立。
作者:
12yywlf
时间:
2007-10-28 02:21
谢谢提供,很实用啊!
作者:
asyzyq
时间:
2007-10-30 20:29
很实用的
作者:
蕊蕊
时间:
2007-11-6 15:11
太有道理了!
作者:
wwfawh
时间:
2007-11-8 09:28
有所启发,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微笑的鲨鱼
时间:
2007-11-19 15:44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作者:
dingling9211
时间:
2007-11-22 15:16
受益匪浅
特别是三个原则!!
作者:
龙儿妈妈
时间:
2007-11-25 19:03
有所启发,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yangy422
时间:
2007-11-28 10:08
谢谢,太有用了,顶起来!
作者:
羊卓雍错
时间:
2007-12-2 03:32
谢谢提供,很实用啊!
作者:
jiyindna
时间:
2007-12-10 22:37
谢谢分享,对我确实很有帮助。
作者:
蜗牛羊
时间:
2007-12-26 13:47
谢谢提供,很实用啊!
作者:
shengdudu
时间:
2008-3-18 17:00
有人说孙瑞雪有些做秀,不过这个还是很中肯的,孩子的‘专注’会随年龄的‘长大’而消退,保持它需要我们创造一个环境来保护它,使之成为习惯。
有了专注,就有了工作的乐趣。
有了乐趣,就有了多做的动力。
作者:
pdqjpwxy1976
时间:
2008-3-18 17:35
受益,顶
作者:
goodsusan2000
时间:
2008-3-20 16:20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很有道理。
有时在疑惑,对于几个月大的孩子,他有时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看,不知道算是在专注地进行一项活动还是无聊,如果是无聊的话,觉得应该对他说些什么或带到别的地方去进行更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但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打扰他的专注活动,谁能告诉我呢?
作者:
索非
时间:
2008-3-21 00:30
谢谢,很实用!!!!!!!!!
作者:
lhjymry
时间:
2008-3-21 12:58
有些启发 有些启发 有些启发 有些启发
作者:
ge111111
时间:
2008-3-21 14:45
谢谢提供,很实用啊!
作者:
ge111111
时间:
2008-3-21 15:10
很有启发 很有启发!
作者:
caren1112
时间:
2008-6-4 11:44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太好了,很实用,谢谢楼主的用心和分享
作者:
cherryhbh2008
时间:
2008-6-5 15:01
谢谢提供,很实用
作者:
一凡007
时间:
2008-6-11 13:50
谢谢楼主提供,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重新认识儿子
作者:
兰若静水
时间:
2008-6-17 17:17
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第三,不可以伤害他人。
在这三个规则外,孩子是自由的
作者:
猫鼠鼠
时间:
2008-6-19 08:58
谁会对写作业感兴趣呢,不敢兴趣也得写呀,也得专注呀,如何培养呢,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的,本来就一点作业,却写很长时间,真是头疼
作者:
聪明小猴子
时间:
2008-6-23 11:14
确实蛮管用,可惜我宝宝没有自己的空间!
作者:
飞花点翠
时间:
2008-6-29 11:45
三条规则很重要!好贴
作者:
蓝天一抹
时间:
2008-7-3 21:28
谢谢,很实用!
作者:
ylt
时间:
2008-7-4 03:31
做为年轻的父母, 真的是有太多东西要学了!
作者:
lovelyiiii
时间:
2008-7-5 16:17
非常好的帖,很实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由.
不过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很考验父母啊,中国的父母一直都是在要求孩子听话听话,这似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遗传基因中了,要想蒙特梭立真的要下定决心啊.
作者:
林林七
时间:
2008-7-5 18:30
三条规则很有道理,学习了。
作者:
小狗一只
时间:
2008-7-9 21:50
孩子做有兴趣的事就会很专注
功课作业不是容易让人有兴趣的事 专注力自然小
玩电脑游戏时
那股专注力 简直就是最高级的
习惯和自制能力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
萱萱0307
时间:
2008-7-11 14:11
我家女儿以前专注力还挺好的。。现在越来越不行了。。。可能就是她玩耍的过程中。。被我们破坏掉了。。
作者:
Juliana2005
时间:
2008-7-21 07:43
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08-8-3 16:22
确实蛮管用,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这个习惯很难纠正
作者:
昕宬妈
时间:
2008-8-4 15:17
[quote]
“同样,妈妈可以问自己:他伤害自己了吗?没有。他伤害他人了吗?没有。他伤害环境了吗?没有。答案已经出来了,他可以去玩这个石头,我们不应该在旁边斥责或者禁止他。”
记住这三条,很受启发!
作者:
liligreen
时间:
2008-8-14 10:21
三条原则,记住了,
只是好多人没有那样的条件,应该怎么作么
作者:
aiyutong
时间:
2008-8-15 10:49
很有道理,深受启发,我家宝快四岁了,专注力也不行,看了之后,顿悟!谢谢!
作者:
pyliuanwang
时间:
2008-8-21 09:30
好贴!孩子专注是成功的基础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2008-8-22 14:30
宝宝还小,一般都给他很多自由的,买东西给他的时候也都会征求他的意见,给他讲道理的时候他一般想一会儿了就会同意大人的。
作者:
maggiepiao
时间:
2008-8-23 22:03
受益匪浅,3个原则对我很有启发,有时侯我就很难去界定什么时候该限制他的活动,什么时候应该放手让她玩,现在明白了怎么办
作者:
小草yrf
时间:
2008-8-23 22:04
好久没上来看看了!谢谢分享,对我很有帮助。
作者:
kaola886
时间:
2008-8-26 17:31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三条规则".谢谢.
作者:
abc2434
时间:
2008-9-5 11:12
谢谢,太有用了,顶起来!
作者:
meiyu
时间:
2008-9-5 16:35
太有道理了!
作者:
肖肖宝贝
时间:
2008-9-6 11:43
自由是我们的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在我的实践中大部分也都验证了给孩子自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当孩子真正是专注于这项工作时他会自主的持续很长时间而且充满热情.
作者:
flashbaby
时间:
2008-9-6 14:39
有所启发,孩子有自己的空间,但感觉家长干预的过多了,以后慢慢改进
作者:
亮mama
时间:
2008-10-7 13:31
写得确实是好,很受启发,继续学习,
作者:
浩天乖乖妈咪
时间:
2008-10-7 19:22
很有借鉴
作者:
绿之叶
时间:
2008-10-8 14:39
不错!感触很深!
作者:
亮mama
时间:
2008-10-8 21:09
说得很有道理,继续学习中
作者:
xinxin.com
时间:
2008-10-14 15:19
三个原则很实用哦
作者:
zj_1973
时间:
2008-11-3 14:25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严重同意孙瑞雪的观点,这也是我育儿过程中注重的点,一定要从小就帮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去打扰他们,这是孩子身边所有养育者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作者:
kaola886
时间:
2008-11-4 21:17
由于时间有限,只看了其中的一部分 感觉不错
作者:
cnanny
时间:
2008-11-5 10:56
从小培养,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我家17个月宝宝现在可以做到,以后不知道呢
作者:
axiao
时间:
2008-11-5 13:46
很受用,谢谢分享,顶一下
作者:
核桃
时间:
2008-11-6 13:36
很好,希望孙老师多发这样的贴。我爱看。
作者:
grasi
时间:
2008-11-6 16:50
如果居室不够怎么办呢,如果是双胞胎是不是每人单独要一间房呢,具体问题很多啊
作者:
缘梦雅诗
时间:
2008-11-6 23:13
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第三,不可以伤害他人。
在这三个规则外,孩子是自由的
准备把这几句话贴到墙上
作者:
lm0802
时间:
2008-11-7 14:49
可惜我们这一代都没有得到这样的教育,多么重要的品质,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
杨树叶子
时间:
2008-11-26 17:56
不错的贴子,我们是应该好好的了解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他,还是在打扰他,作父母的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因材施教
作者:
leilei530
时间:
2008-12-18 12:56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很重要,特别是在学前,如果这一块做得不好,对孩子以后学习的道路来是说不是太理想.所以LZ的这篇文章让我受益非浅,也会应用到我的生活中的.
作者:
xjmmjy2008
时间:
2009-1-24 10:19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很好,很实用,我准备给女儿一个独立的空间。
作者:
cookie120400
时间:
2009-1-26 07:51
我是名幼教老师,我很需要这样的东西的支持,理论很好,但在幼儿园好难实现,汗啊!
作者:
黄麦子123
时间:
2009-1-29 09:16
深有感触 专注力是用心的妈妈培养出来的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尽量不要去打扰
作者:
marie7927
时间:
2009-1-29 11:33
吃饭的时候孩子没有专注的吃饭,而是要去玩石头
这时候妈妈为什么不能要求孩子吃完饭再玩呢?
不应该先专注于吃饭吗?
我有点糊涂了
作者:
明辉妈妈
时间:
2009-1-30 19:42
学习,要请孩子的爸爸来看看,他是打扰孩子最多的
,
幸好他一个星期只回家两天
作者:
51pda
时间:
2009-2-1 12:52
太棒了 很受启发 感谢楼主的分享 谢谢了
作者:
dudu246
时间:
2009-2-1 15:14
noted with thanks.
作者:
qh78
时间:
2009-2-9 06:31
太难做到了!理论上是这么回事,可是现实中总是会忘记!
作者:
欢喜妈妈
时间:
2009-2-11 15:49
真的很有用!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有点缺乏耐心,老是想对宝贝发火,楼主的帖子像陈及时雨把我给浇醒了!谢谢。
作者:
if_lotus
时间:
2009-2-11 16:17
8错8错
很受用阿
作者:
Atheena
时间:
2009-2-13 13:43
谢谢提供,很实用啊!
作者:
Atheena
时间:
2009-2-14 19:51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作者:
fionking
时间:
2009-3-8 21:56
原帖由
Atheena
于 2009-2-14 19:51 发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再难也要试着努力做,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
作者:
skillcx
时间:
2009-3-14 20:57
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
作者:
珂珂妈妈
时间:
2009-4-10 16:29
讲得很有道理,受益非浅!
作者:
chq0515
时间:
2009-4-17 11:39
有所启发,好好学习一下,顶起来
作者:
dongyuyc
时间:
2009-5-1 14:23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小东小溪
时间:
2009-5-15 02:26
我儿子就是这样安静不下来
作者:
zhlhouse
时间:
2009-5-18 05:08
谢谢分享,对我确实很有帮助。
作者:
kaola886
时间:
2009-5-19 09:55
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第三,不可以伤害他人。
之前就了解,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难操作。我家的宝贝到现在2岁多了,做事情总是会没有长性,看书也就是一个故事的时间,画画也就是几笔而已。很是困惑。就算是他喜欢玩水玩沙,家长尽情的让他玩,时间也不会超过半小时。这是正常现象还是确实在专注力方面存在问题,期待您能帮我解答。(我家宝贝2岁,男孩,顺产)
作者:
zhlhouse
时间:
2009-5-19 16:42
谢谢提供这么好的帖子,辛苦了
作者:
rangwen
时间:
2009-5-21 15:50
又一次看到,又一次教育
作者:
yh_sophia
时间:
2009-5-24 22:56
很有道理,我也尽量这样做了,但是奶奶和爸爸就不行,需要请他们来看看了
作者:
xiaomixiang
时间:
2009-7-2 16:49
受益匪浅!!
作者:
guorui1977
时间:
2009-7-7 12:39
学习了,谢谢你
作者:
woaimoli
时间:
2009-7-11 21:01
以前看过的,现在重新温习下。孙老师是个伟大的先行者
作者:
fatherandson
时间:
2009-7-14 17:53
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
作者:
小糊糊
时间:
2009-7-26 12:11
正需要这个先拿回家好好研究一下,在发表意见。
作者:
dmayerkitty
时间:
2009-7-27 20:17
很有帮助,谢谢
作者:
antsants78
时间:
2009-7-31 15:56
是呀,很多时候是我们不了解孩子的世界。
作者:
乐乐小宝
时间:
2009-8-18 23:26
哈哈,真应该让我老妈看看。
作者:
demi2515
时间:
2009-8-19 17:41
确实,很有用 一点点自己看过后的感想:
觉得中国传统上一辈的教育观念很多都对孩子快乐的成长伤害很大
想想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带着强烈的生命冲动: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成长和发展。
它从来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只是我们往往被社会所改变,被规矩所禁锢了。。
我们丢掉了梦想,甚至自己的原则,做许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
静下心来,听取我们内心的声音,这,也许就是那强烈的生命冲动
作者:
zhuzhuma
时间:
2009-8-20 17:31
努力争取做到,但老人通常不会接受
作者:
sally_ch
时间:
2009-8-21 10:08
收藏,以后用的着
作者:
cokoyao2005
时间:
2009-8-24 13:48
标题:
精品
很受启发,我儿子一周岁也喜欢将一样东西扔出去,我捡起后他又扔乐此不疲,也许这就是他专注的表现。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