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xxycskrp 于 2007-10-12 23:42 发表
因为看你的帖子,我专门到读经专栏看王财贵博士的说明手册。正在学习、思考。初步认为不能对读经狭义定论。他的用意很深,你应该看看。当然也要防止食古不化的问题。
引用他一句话“生命是难以测度的"
原帖由 红袖翠竹 于 2007-10-20 23:03 发表
我是个开始打算让孩子接触传统国学的妈妈,但是我也有跟楼主一样的顾虑,正处于一边前进一边犹豫中,能不能请柳爸讲讲怎么认真读经以及读经的好处?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0-21 15:46 发表
清未明国初的环境和现在岂可相提并论,那时用"亡国亡种"描述不为过,不破不立,才有了鲁迅的打倒孔家店和胡适的新文化运动!
现在读经不只是文化传承继承香火问题,还肩负特殊的历史使命,用政治术语就是"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用毛泽东的话说是"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我这里说的经不只是指儒家"四书五经".我从来就没有要求小女只背儒家的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21 13:50 发表
不妥, 依照上下对联的格式jiangying 兄弟这样的说法不妥,太拔高自己人了。
02是不反对读经的(大家尽管读),反对的是瞎读瞎背与读经之神圣化。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3 16:16 发表
在早教的时候背黄历,也能达到这些明显的好处:
1。记忆力训练起来了,
2。朗诵能力增强了。
3。字认的多了,
4。毅力和耐力非一般孩子可比。
5。能够体验到黄历中的韵律美。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3 16:16 发表
在早教的时候背黄历,也能达到这些明显的好处:
1。记忆力训练起来了,
2。朗诵能力增强了。
3。字认的多了,
4。毅力和耐力非一般孩子可比。
5。能够体验到黄历中的韵律美。
200762014534870635.jpg (63.83 KB, 下载次数: 0)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0-24 00:27 发表
那你就背黄历吧,一个7岁孩子不大可能体验经典含义,我还是相信长大了对她有帮助,因为,我在人生经历"困"时,接触了经史,心有所止,心有有系,我不希望孩子"困而知之",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学而知之".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4 09:34 发表
我的意思是,背任何东西都能达到读经的效果.与其让几岁的小孩浪费在"大可能体验的"经典上,不如背点有意义的东西.
经典可读,可背,但不能神圣化.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24 10:09 发表
台湾的一个什么博士(如果偶没记错的话)作了一个很[认真]的统计,历史上的名人志士(主要是有操节的)与近代巨匠都是自小读经云云的。
哎,她就没统计一下那些没操节的,那些牵卖国条约干卖国勾当的也全是自小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4 10:21 发表
就是古代的诗歌,其中很多字的读法和现代不同,而且古音有韵律,现代音却很拗口,读唐诗也一样能体会韵律.
中用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有些糟粕,另能背论语就能做人?
简直就是辨证法,小孩能懂?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24 10:34 发表
02是不反对大家个人学习经典的(僵硬兄的提法)。
不过孔子、老子、庄子他们绝不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每个时代的人都承前启后,由于历史环境与历史记载技术的突破或统治阶级的需要,特别使得孔子的收集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4 10:41 发表
孔子老子庄子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也不是最高点.
先秦时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不是哪个人哪本书,而是百家争鸣的气氛.
在现代最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0-24 10:50 发表
现代文明是什么?民主?科学? 学生们在学校学的就是这些,并且学的很系统,但对传统文化学校就没有要求,教科书上学的传统文化都是支离破碎的,我觉得家长有责任"开辟第二战场",给孩子补上这一课!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8-7-11 09:00 发表
早年读经未必培养出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继承者。
成年读经未必不会成为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继承者。
早期读经的宣扬者实际上在玩偷换概念的游戏。
真正的问题是,早期读经的必要性在哪里?而不是读经的必要性在 ...
原帖由 gelex001 于 2007-10-21 14:49 发表
看了柳爸的教女之方,我后悔早一点没让我儿子读经,呵呵。。。可我儿子现在读三年级了,没时间读经呀。
上小学前,我儿子什么都没学,每天就是玩,上的那个幼儿园也是让孩子快乐的玩,没有学过什么东西。
现在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