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高考,奥赛以及思维的快与慢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10-2 11:00
标题:
高考,奥赛以及思维的快与慢
作者:周小鱼
竞赛本质上还是少数人参加的原则。竞赛本来是为了发现极少数可造之才,加以早期培养。但是在很多地方,是全班上阵,从小学搞起。不管是从范围上还是时间上都很错误。很多小孩本来数学不好,头脑又不很聪明,家长和老师非逼着学,造成了很多问题。很多小学全班学奥数,结果造成基础差的小孩正课都没学好,本末倒置。竞赛数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但是很多班采用每学期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的方式,成了一门正课。在讲课方式上,本来应该促进学生智力的,充满灵性的辅导,变成了小学提前讲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学提前讲研究生数学,没有启发思维,只是知识的提前讲授。这应该是竞赛培训的几个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应该是老师的问题,是老师的数学观、眼界和授课水平有差距造成的。
这些问题,在北京最为严重。而可笑的是,北京至今没有培养出一名自己的IMO金牌得主,足以说明这套作法很有问题。
总体来说,竞赛培训应该严格遵守分层原则,校级、县市级的竞赛应该比高考题难度稍高,获奖比例应该较大,目的是激发最广大同学的数学学习兴趣。只对极少数的优秀同学进行特殊培养。
这极少数的优秀同学应该在初中、小学就提前得到训练。但是训练应该是绝对自愿的。不能由家长、老师逼着练。事实上真正优秀的、有志于从事数学尖端研究的同学本身就不需要逼,而自己就会安排自己的学习、训练和各科的时间综合安排。有的甚至到达痴迷的程度。
另一个问题就是竞赛数学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前途。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认为至少可以作出一篇硕士论文。河南师大率先开了一个竞赛数学的硕士点,他们应该关注一下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很多数学家思维并不很快,绝大部分工作对思维的敏捷性要求不是很高,绝大多数数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一年发不了多少论文。而目前的高考和竞赛数学科的题量是很大的,要求学生无比熟练,否则题目作不完。这就造成学生对有限的知识点不断的重复练习,这与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违背的。同时学生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所谓大纲外公式,一个很笨的学生背下了一个公式可能就能解出一道数学难题,而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没见过这个公式自己推了很长时间才推出来。后者应该比前者更有前途。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命题者造成了压力,需要不断推出新题。这个新题的“新”字,其含义应该在多个层面上。
国外有很多思维不是很快的数学家经过多年的探索,作出了世界瞩目的成果,应该说是很聪明的。国内很多这种苗子却由于不能适应高考、竞赛的速度要求没被及早发现。很多人就此埋没了,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筛选方法将具有这种思维特质的人挑出来。
由于中学生的知识面所限,竞赛知识点大量集中在组合、几何、函数、数论这几个方面。到底这种试卷是否能够全面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潜在发展,以及如何将更多的其它高等的数学的内容下放到初等数学中来,还是一个问题,缺少定量的分析和统计、实验,即使定性的研究也不多。大家都是凭经验培养学生,缺乏一个方法论的指导。
老易注:
思维的快慢是很有意思的话题。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需要深思熟虑。就像有人擅长短跑,有人耐力好擅长长跑一样。
但高考这种形式只把擅长短跑的人才发掘出来,而把擅长长跑的人淘汰了。
这个典型的例子应该是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如果家境再差一点,没有一点韧性的话估计就埋没了。
俞敏洪谈自我:性格决定命运
记者:我们知道,你在成功前经历过很多挫折,包括考大学、出国,包括新东方上市前内部一些矛盾等等,是什么让你一路走过来的?是性格还是其他因素?
俞敏洪:第一应该说我个人的性格起了很大作用。比如,我性格中有些坚韧不拔的成分,做事情非要做得相对好。比如我考大学,第一年没考上考第二年,第二年没考上考第三年;出国也是努力了4年,当然最后没有成功。后来做新东方做了十四五年,还在很认真地做。总体来说,性格里还是有一种坚韧性,不会随便放弃。
第二我比较有上进心。不是说绝对要得第一名,而是自己有进步心态,比较善于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都没有得过全班的前20名,但还是坚持在学,而且大家大学毕业工作了,我还是边工作边学。由于有这样的上进心,潜移默化的最后就做成事情了。
第三我比较有耐心和宽容度,这一点在做新东方后看出好处了,因为一帮人在一起总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各种各样的斗争,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伤害,我能容得下的话,就不太容易把事情弄到极端,就很容易让大家重归于好。
第四我觉得自己做事还是挺有原则的。凡是违反了我认为不该违反的道德准则,我是毫不留情的。所以新东方也有被我开除的(老师)。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如果吵架,(吵)到什么程度,哪个底线不能碰,是我们两个都知道的。
作者:
君涵妈妈
时间:
2007-10-8 09:41
很喜欢老易的总结。有道理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0-8 14:08
中国历来倡导全民健身
作者:
畅畅老爸
时间:
2007-10-9 13:19
标题:
有深度
孩子不是试验品,我们只有一个,不能失败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7-10-10 11:52
高考这种形式只把擅长短跑的人才发掘出来,而把擅长长跑的人淘汰了。
人生是长跑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