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精英教育,职业教育与公民教育:中美德教育对比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29 01:13
标题: 精英教育,职业教育与公民教育:中美德教育对比
题目很大,实际上没法细谈,抛砖引玉吧。

人类永远精英是少数,普通工作者是大多数。所以在美国,并不是死乞白赖的让每个学生走精英之路,
政府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多种选择,甚至平庸,做普通人的选择。当然,对这些自甘平庸的学生
还是要给予一定的公民教育的,这是底线,即便你靠领救济活着,但也得有公民的基本知识。

但中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精英教育。通俗说是逼你成为精英。不进取是天大的罪过,学校批评,
家长痛心疾首,所以孩子们基本上个个都要往精英这条路上扑腾。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看到美国一些中小学校非常宽松的环境就感到很不适应。认为这些学校培养了
不少废物云云。这是误解,是把中国的价值观硬往人家的价值观上套。人家宽松,因为包括学生
家长都并不强求孩子成为精英。有的学校作业留多了家长甚至要抗议。

说这些,就是让我们不要看到美国有些学校宽松就开始否定人家的教育。美国中小学当然也有精英教育,
很多私立学校,包括很多家庭学校都是这种思路。允许平庸,不逼着孩子成才,当然也有精英成长的土壤,
在这样整体自由,宽松的氛围下,每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还是相对比较幸福的。当然,过分自由导致的
校园暴力等问题美国也比较头疼,可能这是自由的代价。这本来就是扯不清的问题,所以没必要否定也没
必要肯定太多。

职业教育德国比较发达。精英教育之外职业教育是重要一环。中国的职业教育不行,因为国家整体上还是
轻视出卖劳动力的人。社会结构如此,所以中国学生大多走上精英教育之路。

但问题在于,一个社会的确不需要太多精英。尤其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所以大学生当不成精英就做中专生,技校生做的工作。教育资源被极大浪费。

中国人有大学生情结。也许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科举思维有关,这可不是那么容易清除的。

最近想通了这个问题,即便中国大学再扩招,中国人对大学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
因为即使最不适合念书的孩子也会千方百计进大学。应试教育会永远火爆下去。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9-29 01:20
每个人都使出了当精英的劲,结果大多数仍是普通的命。
可惜的是连本来可以好好过的日子都耽误了。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29 07:55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9-29 01:20 发表
每个人都使出了当精英的劲,结果大多数仍是普通的命。
可惜的是连本来可以好好过的日子都耽误了。


这是宿命。基因里的东西。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等已经是中国人血液里的东西了。
所以,应试教育的根基是永远无法清除的。应试教育永远会热下去。

引导家长不走应试教育,精英教育这条路,甘于平庸,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7-9-29 08:31
小E终于想通了,赚钱有门啦~~~~~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9-29 09:00
在美国吃救济,也可以活得不错,国内就不行了,保证不了基本的生存。

现在大学文凭已经很普遍了,我看类似以前的高中,上大学不再是光宗耀祖的事儿。今年高考后,看我周围的亲友和同事的孩子,哪怕是自费大学,也没有一个不上大学的。
很多工作的门坎就是要大学文凭的,除非你成为极特殊人材,有了突出的成就!

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同事的儿子,进入药厂的一个车间,也算是体力劳动者了,首先要求就是有大学本科文凭的;
他在找工作的时候,好一点的工作的条件是:除了大学文凭,还要英语几级证,电脑方面的证书,甚至驾驶证等等。

评职称,提职,或者有些岗位,都将大学文凭做为基本的硬件;
象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大家都在很有紧迫感地念研究生;


有些父母让孩子学了中专了或技校,会觉得很对不起孩子,都会在工作后,努力补上大学,获得这个文凭。
做为普通人,更得上大学了,因为这是就业和晋升的硬件,除非你成为韩寒成为老罗,有本事直接迈入精英的行列;或者理想就是想当装卸工或者当清洁工,这个岗位估计不要文凭。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29 09:03 编辑 ]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9-29 09:11
或者理想就是想当装卸工或者当清洁工,这个岗位估计不要文凭。


前段时间刚刚看到的,说是现在大学生太多,读大学也太容易,所以大学毕业后找工作考清洁工比当年考大学还难。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09:13
考上大学就是光宗耀祖?似乎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吧.

"我们看到美国一些中小学校非常宽松的环境就感到很不适应。认为这些学校培养了不少废物云云。这是误解,是把中国的价值观硬往人家的价值观上套。人家宽松,因为包括学生家长都并不强求孩子成为精英。有的学校作业留多了家长甚至要抗议。"

这不是误解,美国的企业家和大学已经先后向这种教育发难,不然我们也不知道,10年前我还以为这个教育制度好呢.布什政府已经在几年前推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但是这几年新问题出来了,由于教育经费增加不多,落后孩子的教育资源占用多了,精英学生受关注又减少了,精英学生的家长又开始抗议了 ,嘿嘿,美国也有遇到资源问题的时候 .

中国的问题还是资源问题,拿救济的,打工的,能过能好吗?在美国就能.
不是家长都想精英教育,而是社会逼的.

老易自己不也想自己的孩子学编程,进入军方或政府的高层吗?难道不是精英教育吗?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9-29 09:28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29 09:00 发表
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同事的儿子,进入药厂的一个车间,也算是体力劳动者了,首先要求就是有大学本科文凭的;


医药行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工资高一些前景好一些;所以,即便是进车间当工人,也要拨拉着挑人!

现在人多臭啊,文凭遍地飞,拿个中专文凭过来,根本不好使!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9-29 09:36
标题: 反省一下
学历高并不等于能力强。

海外经常碰到一些博士(总体中有一定的比例),30过半了,单身一人,语言拘谨态度呆板,不否认在某个领域他知识有所长,但是看到他们02有时直接联系到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学要读人的综合能力培养更不可丢。

袋子的儿子天生就有强项。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9-29 09:41
精英学生受关注又减少了,精英学生的家长又开始抗议了

就是。我以前有个贴子曾经请大家想过为什么美国现在的中产阶级提出要政府退回他们税收中用于教育的部分,因为他们的孩子在私立学校上学,没有享受政府公立学校的福利,那么这部分税收他们是不应该负担的。

为什么以前没人提?因为那时候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不大,收费的差距也没现在这么明显,上私立学校更多的是家长自主的选择倾向,家长为自己的自主选择多付一点费,大家都觉得可以接受。而且那个时候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家长们对多付点钱的容忍能力也强些。

现在不一样了,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显得更好,为了孩子有好的前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价格也看涨,而好的公立学校也有,但是相应那个区的房价也高得吓人,所以,又想好的教学,又想好的居住环境,许多中产阶级不得不选择私立学校,这个时候就不是完全的“自主”选择了,有了被动的成分在里面,当然不甘心自己的钱钱被多收了。而且这个时候去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家长们口袋里的闲钱大概比当年的家长们也要少点了。

以上的原因是一个美国的中产阶级自己分析的。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大家认为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点?怎么评判这个教学质量?家长追求这种好的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什么?花绿花花的美钞上个高中就是为了将来去当蓝领?

综上所述,jiangying的关于资源的阐述是非常正确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0:02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9-29 09:36 发表
学历高并不等于能力强。

海外经常碰到一些博士(总体中有一定的比例),30过半了,单身一人,语言拘谨态度呆板,不否认在某个领域他知识有所长,但是看到他们02有时直接联系到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大 ...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进行教育时,要不现在的应试仅仅作为副产品.

就象02当年看历史书一样,书看多了,考试就轻松了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29 10:31
"就象02当年看历史书一样,书看多了,考试就轻松了"

02是个案,没有普遍意义。可能的逻辑是,02的语言文字智能比较高,所以喜欢看书,看书效率也高,
反过来又促进了语言文字智能的发展。

有些语言文字智能不高的孩子,你让他整天读书也未必能考好。读书不仅仅是读,背后还有诸如感知和悟性的因素。
有些孩子看书就像漏斗,看多少漏多少。如果不特殊训练一下,书读再多也没多大用。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0:42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29 10:31 发表
"就象02当年看历史书一样,书看多了,考试就轻松了"

02是个案,没有普遍意义。可能的逻辑是,02的语言文字智能比较高,所以喜欢看书,看书效率也高,
反过来又促进了语言文字智能的发展。

有些语言文字智能 ...


我的语言文字智能一般,现在在外企都混到中层了,英语都还不流利.

小时候看书多,考试也没问题.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7-9-29 10:42
这一篇是education2008 所有的贴子里,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一篇,思路和看法清晰,也狠狠的切中了要害,讲的好!!!


以前的贴子,有若干个地方是矛盾的,有时前一贴的观点被后一贴所否定.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29 10:57
原帖由 嘀哒嘀 于 2007-9-29 10:42 发表
这一篇是education2008 所有的贴子里,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一篇,思路和看法清晰,也狠狠的切中了要害,讲的好!!!


以前的贴子,有若干个地方是矛盾的,有时前一贴的观点被后一贴所否定.


首先,我认为此帖只是最好的之一,也许排TOP TEN的话还不够格。
其次,前后矛盾的帖子请指出来?也许是你理解有误。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9-29 11:05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29 10:31 发表
"就象02当年看历史书一样,书看多了,考试就轻松了"

02是个案,没有普遍意义。可能的逻辑是,02的语言文字智能比较高,所以喜欢看书,看书效率也高,
反过来又促进了语言文字智能的发展。

有些语言文字智能 ...




信息的输入之后,还需要有个整理归纳的工序才能形成我们所能看到了“产品”或者是“成绩”。
有些人不需要特殊的方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整理归纳能力。但有的人则不。
孩子阅读有了一定的习惯与量的基础后,整理归纳的工作就要跟上了。
美国人在这方面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国内的学校看不到这种方法。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1:08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9-29 11:05 发表




信息的输入之后,还需要有个整理归纳的工序才能形成我们所能看到了“产品”或者是“成绩”。
有些人不需要特殊的方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整理归纳能力。但有的人则不。
孩子阅读有了一定的习惯与量的基础 ...


这到是,我的整理归纳能力不是在学校学到的.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9-29 11:18
标题: 语言是有天赋的
很多高学历的,读了N年的书,外文也读了N年修了N年,不见得他(她)语言有天赋或有特别之处无非是应试教育成功罢了。

在海外N年,见到国内出去的大多E文不行,不谦虚一下,不才02算是同类中比较好的也不过是能口头沟通,专业书面语言比较强,大多数国内出去的不管什么来历都不不大行。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应试教育没法发掘人的语言天赋。

拿个案来说,老易的女友就可能有语言天赋。看历史大时代出来的年轻文盲到美国或什么地可以很快取得本科文凭融入社会中去,天赋是要强调的。

现在国内的外语应试教育是有严重偏差的,考试选ABCD与应用差多了去。没有找到总体改革的路又来诵读派让人头更大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1:21
标题: 回复 #18 klcz2002 的帖子
对于我这样没有语言天赋的父母的孩子,任何培养小孩的语言天赋.02兄有何指教?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1:29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9-29 11:21 发表
对于我这样没有语言天赋的父母的孩子,任何培养小孩的语言天赋.02兄有何指教?


我写的语无伦次,不好意思

我是说
我和洋妈都没有语言天赋,怎么培养洋洋的语言天赋?

很奇怪,我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有英语天赋.

他们都会日英俄.我奶奶曾经一个晚上捡起丢了几十年的英语,第2天当翻译.

为啥我的语言就不行呢?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9-29 11:31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9-29 10:42 发表


我的语言文字智能一般,现在在外企都混到中层了,英语都还不流利.

小时候看书多,考试也没问题.


我也认为看书那种理解记忆确实要比死背更能适应现在的考试,也会少花些工夫,  学起来不会那么累. 即使是对于大家一般认为更需要背功的文科也是如此. 我是学文的,背功是不太好的, 背课文常常背的磕磕碰碰的, 历史上的年代一般是记不住的, 但因为有小时侯看上下五千年的基础, 象故事一样,先后顺序大体脉络还是很清楚的,背单词是不背的,即使背也背不好(默写单词基本就靠拼写和读音的感觉), 但高中的成绩还是很好的, 也并不是很费工夫. 高中时宿舍里大家都在开夜工看书,我是不开的,但成绩却比那些开夜工的要好, 也有时间看课外书, 并不觉得那么苦. 感觉对付考试还是要有些方法的. 我同桌就说我不是不用功, 而是很"会"用功.

不过有一点没有把握: 这种理解记忆的方法换个人是不是就行得通, 别人背是强项, 理解也有可能就是弱项了, 抛弃自己的强项攻弱项说不定未必效果好?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9-29 11:34
一转眼高手兄弟抖了个包袱出来 , 这问题太大了吧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9-29 11:36
看了老虫的贴大体明白了, 这种逻辑理解能力是可以用好的方法教出来的.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9-29 11:36
欧洲和美国都很早就步入解决温饱的阶段了,人在精神上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欧洲,中国还需要一段时间,我想还是有很多人在慢慢的有这种认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1:40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9-29 11:36 发表
欧洲和美国都很早就步入解决温饱的阶段了,人在精神上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欧洲,中国还需要一段时间,我想还是有很多人在慢慢的有这种认识


然也.只是现在还不行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1:42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9-29 11:34 发表
一转眼高手兄弟抖了个包袱出来 , 这问题太大了吧
\

你是顶尖高手,只有请教你了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29 11:48
jiangying一直在混淆一个问题。
语言的天赋不去开发等于没有。你的外语不灵是因为你没刻意去开发,这种天赋荒废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1:51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29 11:48 发表
jiangying一直在混淆一个问题。
语言的天赋不去开发等于没有。你的外语不灵是因为你没刻意去开发,这种天赋荒废了。


那请教一下那我该如何开发洋洋的呢?

谢谢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29 11:5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9-29 11:51 发表

那请教一下那我该如何开发洋洋的呢?

谢谢


向02,昙花等现成的榜样学习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2:04
标题: 回复 #29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我丢包袱
你踢皮球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9-29 12:0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9-29 11:29 发表


我写的语无伦次,不好意思

我是说
我和洋妈都没有语言天赋,怎么培养洋洋的语言天赋?

很奇怪,我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有英语天赋.

他们都会日英俄.我奶奶曾经一个晚上捡起丢了几十年的英语,第2天当翻译. ...


看你的条件好得没说的,羡慕中。

02读书是读什么书怀疑什么书,02的老爸是读什么书信什么书。02的老爸是个书虫,家里应当有几千本书,可能02读过的大概有90%(大多是无聊时看的,我不大喜欢他买的书,包括偷看的他锁的民国的性知识普及本与玉体横陈的西厢记),02老爸他自己肯定是读少过10%(他是以藏书为乐,看满墙的书多好的感觉),以前开玩笑他说百年后这些书谁要,哥哥妹妹肯定都不要,他们看着喜欢书的02,02答道:“我也不要,我只要清末的三国演义先装书拿一套。”02再一指自己的脑袋说:“因为其他的书我全看过了”,02的老爸当时伤心坏了 ,没人愿意藏书了。

02也没什么语言天赋,英语可是生存需要逼出来的。中文是年少时阅读得多,虽家贫可是比较运气,初中与高中好同学的妈妈在师范或中专的图书馆工作,可以有较大的阅读面,记得高中不认真上语文课就看张贤亮、王朔、老鬼的小说。阅读与思考(思考又涉及有一定的知识面)要做到不罔不殆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厚积薄发,效率是个大课题,等老易这样的专才给窍门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29 12:14
标题: 回复 #31 klcz2002 的帖子
02太有眼光,按值钱的要
家里几千本,图书馆x本.

02读的书可真...............

羡慕ing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9-29 13:38
看来家里书多对培养阅读习惯还是有好处滴, 坚定不移继续买书,  只是将来这些书八成也只能捐掉喽.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9-29 16:17
哈,俺来这楼迟了N拍。才看到竟然点俺的名儿。

了又 ,俺还想谁给俺提供个捷径走走呢。

前不久为儿子弹钢琴的事,和深圳的一个初中生一起混了半日,这小女孩空闲时间就捧着厚厚的“哈七”读,她那个入神,俺那个崇拜呀。啥时候盼到俺儿子有这么一天,可以把英语不当成要学习的东东,而当成了解又一番新世界的工具。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