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狄舒阳 于 2007-9-12 11:02 发表
说的是,中国的老师也很努力,我这里转一位老师朋友的文章,大家看看好老师还是多的。我们也一直在进步嘛!
我的课堂“怪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都顺理成章、尽在学生预 ...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13:55 发表
您的意思是,不在孩子面前批评,在自己心里面批评。但是我们都不是演员,要想在孩子面前完全隐藏自己心里的想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现在的孩子察言观色的本领可强了。
我建这个楼呢,主要还是想让 ...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9-12 17:41 发表
我好像没有提到演员啊?
孩子没有能力独自选择学校,这个责任主要在家长。我认同了这个学校才选择了他,如果低于家长的某个期望值底线,我不会送孩子去这个学校。既然选定了,我就是从内心认同他的。所以 ...
原帖由 狄舒阳 于 2007-9-12 11:02 发表
说的是,中国的老师也很努力,我这里转一位老师朋友的文章,大家看看好老师还是多的。我们也一直在进步嘛!
我的课堂“怪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都顺理成章、尽在学生预 ...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12 23:44 发表
中国的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些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只向制度兴师问罪是不太客观的。
一个老师管理70人的班级,不去整齐划一地管理,不去用“一言堂”的上课方式,让学生横七竖八地坐着,随便打断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9-13 02:01 发表
这和班的人数多少关系不大。
和民族习惯关系很大。
虫子所在的两个国内学校,一个班是三十五人,另一个则是二十三人。
一个老师负责一门课。
但仍然是一言堂的方式。
虫子所在的美国小学,班上 ...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21:58 发表
至于制度和学校老师的区别问题,还是我在一楼的那句话,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当年相同制度下的不同学校出来的,脑袋是方的好象在这个坛子里还没怎么见着。如果我们各自对自己还有些肯定的话,对这样的教育制度也应该有所肯定吧?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13 07:39 发表
是的,我想把它表述成“文化”或者叫“儒家文化”及“历史渊源”,昨晚试图搜到在《读者》上曾看到的一篇文章,没有找到,怕表述不清,抹掉了。
那篇文章论述得特透彻特解渴,早晨又去翻旧杂志,还是没找 ...
原帖由 水珠子项链 于 2007-9-12 23:46 发表
中国的老师虽然不缺乏这种智慧,但却很少有能这么做的,不说老师,即使是家长有时不见得就能做到。不管怎样,还应该给老师一定的尊敬,不能总是埋怨老师,埋怨中国,用埋怨的功夫来做些实事,比什么都强。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