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中国教育中值得提倡的东西 [打印本页]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9-12 10:03
标题: 中国教育中值得提倡的东西
自来到这个坛子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此向各位表示感谢。

但我也发现大家对中国的教育持否定态度者居多,个人觉得有些疑惑:难道中国的教育就没有一点点值得称道的地方吗?我们也是在中国教育模式下受教育出来的,我们都是“方脑袋”吗?

我不想让孩子从小就觉得我们的学校什么都不好,教师们都是“误人子弟”的“骗子”,“扼杀天才”的“罪犯”,请各位帮忙找找中国教育里阳光的东西,让我可以在平日里告诉孩子,让他去关注和接受这些阳光的东西,从而也成长为一个阳光的男孩。

先谢谢各位了。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9-12 10:10
洗抢个沙发吧。:)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9-12 10:25
  
  应试教育过头的地方已经批倒批臭了
  但是这么多年成功的应试教育其中先进的一面都被忽视了

  happy_99说得好
  应试教育出来的不都是“方脑袋”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12 10:50
这个帖子里提到了几点
http://etjy.com/bbs/viewthread.php?tid=95972&extra=page%3D1
作者: 狄舒阳    时间: 2007-9-12 11:02
说的是,中国的老师也很努力,我这里转一位老师朋友的文章,大家看看好老师还是多的。我们也一直在进步嘛!


我的课堂“怪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都顺理成章、尽在学生预料之中,则难出奇效。为了达到艺术性的教育效果,教师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多来一些“怪招”。
怪招1——一笑解千愁。“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校每次举行大考后,我的班上总会有一批分数很不理想、却又特别追求上进的同学。他们的心情很压抑,情绪很低落,就等着上课“挨骂”。可在上试卷评讲时,我偏偏不“骂”他们。在学生按惯例起立、师生相互问好后,我一反常态,没有请同学们坐下,而是一环绕教室巡视一圈,且边走边轻松地说:“我们今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微笑!”我一直带笑容地环视着学生,结果有一部分学生先笑了,接着所有人都笑了。我乘势又问:“我今天还要看看有没有人没站直?有没有人被这次考试吓弯了腰?”学生一听,都站得笔直。“这就对了,不就是一次考试吗?分数暂时低一点不要紧,关键是要看自己今后的努力”,我又适时地点了一下。接下来的课上得很顺利,个个都很投入。真是“一笑解千愁啊”!
怪招2——戏弄课堂。每逢夏日,下午的第一节课就特别难上,因为教室里的气温异常的高。刚开始教书时,我也是硬着头皮上,结果是我上得起劲,学生却依然耷拉着眼皮。后来一想,倒不如先不上。给学生来段笑话,看会怎样?结果这一反常之举一下子把学生众疲倦中拉了过来,真过瘾!后来,我鼓励学生一起参加,每逢下午的第一节课,就准备一个五分种以内的精彩小节目。就这样,我和学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夏日!开始我担心这样做会影响我的教学效果,从但是后来发现,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课,少上几分种反而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怪招3——师生易位。刚开始教学时,总怕自己教得不到位,上课时除了提问、练习或让学生板演外,几乎都是我在包办代替。不过,这样下来,每节课都感觉挺累的,后来灵机一动,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师生易位,让学生和钱起讲?先找了那些基础好又善于表达的学生试一下,结果有的学生讲得比我还好。后来越试越放心了,在我班上敢讲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现在才知道,这样做也不是我的专利,人家基础教育家魏书生,一天到晚都在这样做,效果好着呢!
怪招4——顺水推舟。每当我刚接手一批新的学生上辅导课时,最“烦”的就是摊牌给他讲我的规则。学生一直习惯于老师竹筒倒豆子、把问题的答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可我和他们以前的好多老师不一样,总是要求学生先告诉我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让其充分暴露弱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顺水推舟,引导他们怎样去纠正原来的错误想法,或作一些启发,让学生再独立思考一下,不懂再问。时间久了,我的学生都知道,想从我这直接搞到答案,没门!不过,时间一长,学生渐渐发现,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比别的班的同学强了,考试成绩也提高了。有的学生仍然“心服口不服”地说:“老师,你真怪!”
怪招5——自我检讨。学生上课打盹甚至熟睡的情况,恐怕绝大多数老师都遇过。我开始遇到这种情况也只是提醒一下该学生,或简单地批评一下。不过发现这样效果并不好。后来,我发现通过“自我检讨”反而很有用。记得有一年的一次课上,天很热,有一个学生消然进入梦乡。我停下课来,不但没生气,反而坦然地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他的肩膀,叫醒他,然后说:“还能多坚持一会吗?一节课时间过得很快的。”接着,我回到讲台,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先自我检讨了一番:“上课能睡着,说明老师上课魅力还不够,如果是赵本山到讲台前,恐怕大家想睡也睡不着!”学生哄堂大笑。“我上课睡觉,老师不但没指责我,反而自己作了检讨,真不好意思!下次打死我也不睡了!”这个学生后来在一篇作文中是这么说的。后来,我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时睡觉不怪你自己,要怪首先怪老师,其次怪同桌没有提醒你。现在我还记得,自那以后,我到那个班上课,再也没有人打盹或睡觉,无论天多热!
怪招6——常来看看。据我了解,有不少班主任都不喜欢上班会课。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为老师开班会的效果不太理想,开得师生都没有“胃口”。如果你出现这种情况,我建议你不妨使用“常来看看”这一招。你可以预先请家长、友人或同学来帮你,约他们到班上“客串”,谈谈学生喜欢的事或自己的得意之处。虽然不少家长并不擅长在课堂上表达,但是,他们生动而丰富的经历往往能深刻地打动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指点生活迷津。记得有一次,我邀请一位家长来“客串”,那天他讲得不太流利,但是却讲了他一波三折的创业经历,讲他如何用他的毅力和魄力铸就了成功的事业。他刚讲完,就赢得了一片掌声。最后,我又让其子上讲台和他的爸爸说几句。真没想到,孩子自己也很激动,深情而又铿锵地对他爸爸说:“爸爸,我从来不知道你有这么辛苦!谢谢你!我今后一定认真学习,我不会让你失望的!”看得出来,孩子的爸爸也被感动了,他事后对我说:“老师,我从来没见过我儿子这么懂事!谢谢你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孩子长大以后,常和爸母之间有深深的代沟,用“常来看看”这招,也许在代沟间搭起一座“心灵之桥”吧?请家长“客串”,我不只一次地试过,这能让孩子听到许多平时听不到的事,学生很感兴趣,家长也很乐意,我们何乐而不为?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怪招”,但是,要想有更多、更好的“怪招”,那就需要教育者对学生充满爱心,因为,爱心才是“怪招”产生的源泉。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12 11:28
我是应试教育的坚定支持者

但是现在的高考制度需要改革.

我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增加难度和内容,不是减负,而是加.

加一些不能靠背多分解决问题的内容,比如逻辑考试,或者象公务员行政能力倾向测试那样的性向考试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9-12 11:52
制度不好,不是说老师不好,也不是说学校不好

教育的大忌是:在孩子面前批评他的老师和他的学校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9-12 13:55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9-12 11:52 发表
制度不好,不是说老师不好,也不是说学校不好

教育的大忌是:在孩子面前批评他的老师和他的学校


您的意思是,不在孩子面前批评,在自己心里面批评。但是我们都不是演员,要想在孩子面前完全隐藏自己心里的想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现在的孩子察言观色的本领可强了。

我建这个楼呢,主要还是想让自己从心里就认同我国教育中的好的方面,同时也从大家的经历中认知更多的好的东西。
作者: yunhaozheng    时间: 2007-9-12 15:34
标题: 回复 #5 狄舒阳 的帖子
高手,读后受益匪浅!
谢谢!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9-12 15:50
原帖由 狄舒阳 于 2007-9-12 11:02 发表
说的是,中国的老师也很努力,我这里转一位老师朋友的文章,大家看看好老师还是多的。我们也一直在进步嘛!


我的课堂“怪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都顺理成章、尽在学生预 ...




这些事情实在是平常得很。
不知为何在中国就成了“灵丹妙药”“怪招”?

只能说中国孩子可怜了。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9-12 15:57
中国教育中值得“提倡”的东西:
一种对学习、老师的态度。

虫子的美国老师不断地表扬她的attitude。
这种态度,就是很在意作业、考试,以及对老师的服从。(相对于其它文化背景的同学而言)

在我自己上学的班上,华裔学生也有类似的表现。他们在班上比其它种族的同学更在意考试成绩、如何弄个极格,以及对老师的服从。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比不上其它人种的同学轻松。
比如,为了一个好的表现,为了更好地通过这门课,上课时憋尿也不会去上厕所,渴了也不会走到外面去喝水,因为老师说过不喜欢这样的。

从好的来讲,这是一种认真,多年的文化环境培养出来分数就是命根子,老师就是上帝。
从坏的方面来讲,只求分数,避免与老师发生冲突,而不在乎自己观点是什么,真正学到了什么。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9-12 17:41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13:55 发表


您的意思是,不在孩子面前批评,在自己心里面批评。但是我们都不是演员,要想在孩子面前完全隐藏自己心里的想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现在的孩子察言观色的本领可强了。

我建这个楼呢,主要还是想让 ...


我好像没有提到演员啊?

孩子没有能力独自选择学校,这个责任主要在家长。我认同了这个学校才选择了他,如果低于家长的某个期望值底线,我不会送孩子去这个学校。既然选定了,我就是从内心认同他的。所以没有必要当演员。而且我要把这种认同感传递给孩子的,给他一个归属感,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不是演员。

制度不好,并不是学校本身不好,也不是老师不好。制度和老师学校是有区别的。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9-12 21:58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9-12 17:41 发表


我好像没有提到演员啊?

孩子没有能力独自选择学校,这个责任主要在家长。我认同了这个学校才选择了他,如果低于家长的某个期望值底线,我不会送孩子去这个学校。既然选定了,我就是从内心认同他的。所以 ...


能请问您对您孩子所上学校都认同些什么吗?或许有些东西是我对儿子所上学校忽略了的。

至于制度和学校老师的区别问题,还是我在一楼的那句话,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当年相同制度下的不同学校出来的,脑袋是方的好象在这个坛子里还没怎么见着。如果我们各自对自己还有些肯定的话,对这样的教育制度也应该有所肯定吧?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9-12 23:30
原帖由 狄舒阳 于 2007-9-12 11:02 发表
说的是,中国的老师也很努力,我这里转一位老师朋友的文章,大家看看好老师还是多的。我们也一直在进步嘛!


我的课堂“怪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都顺理成章、尽在学生预 ...


这些不算怪招,挺常见的。

中国的老师,当然不缺乏这种智慧。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9-12 23:44
中国的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些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只向制度兴师问罪是不太客观的。

一个老师管理70人的班级,不去整齐划一地管理,不去用“一言堂”的上课方式,让学生横七竖八地坐着,随便打断老师提问,估计课程就没法进行了;


回到楼主的题目,中国教育中一些值得提倡的的东西:

1、中国的教育严谨,基础知识扎实。
2、中国的孩子数学好,口算和心算都是一流的;美国孩子数学能力远远不如中国孩子,习惯于依赖计算器。
3、中国的孩子勤奋用功,有钻研精神;




作者: 水珠子项链    时间: 2007-9-12 23:46
中国的老师虽然不缺乏这种智慧,但却很少有能这么做的,不说老师,即使是家长有时不见得就能做到。不管怎样,还应该给老师一定的尊敬,不能总是埋怨老师,埋怨中国,用埋怨的功夫来做些实事,比什么都强。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9-13 02:01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12 23:44 发表
中国的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些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只向制度兴师问罪是不太客观的。

一个老师管理70人的班级,不去整齐划一地管理,不去用“一言堂”的上课方式,让学生横七竖八地坐着,随便打断 ...




这和班的人数多少关系不大。
和民族习惯关系很大。

虫子所在的两个国内学校,一个班是三十五人,另一个则是二十三人。
一个老师负责一门课。
但仍然是一言堂的方式。

虫子所在的美国小学,班上二十九个学生,一个老师负责阅读、数学、语法、地理。从早上八点忙到下午三点,还没有课间休息。但未见她采用一言堂的方式。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9-13 07:39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9-13 02:01 发表

这和班的人数多少关系不大。
民族习惯关系很大。

虫子所在的两个国内学校,一个班是三十五人,另一个则是二十三人。
一个老师负责一门课。
但仍然是一言堂的方式。

虫子所在的美国小学,班上 ...


是的,我想把它表述成“文化”或者叫“儒家文化及“历史渊源”,昨晚试图搜到在《读者》上曾看到的一篇文章,没有找到,怕表述不清,抹掉了。

那篇文章论述得特透彻特解渴,早晨又去翻旧杂志,还是没找到,成心病了。:)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9-13 08:57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21:58 发表


能请问您对您孩子所上学校都认同些什么吗?或许有些东西是我对儿子所上学校忽略了的。


对制度家长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个叫高瞻远瞩

学校、老师和家长是站在一个地平线上,一个高度,而孩子那么矮,他对学校和老师需要仰视,随着其年龄和身高的增加他的视角就可以增加了。

我家小朋友的学校操场是塑胶的,很漂亮,有一系列健身设施,还有养鱼的池子,我家小朋友回家说池子里还有泥鳅呢。他的副班主任是个年轻的美术老师,把教室也布置的非常漂亮,学校每天都有1节体育课,我家小朋友很喜欢。孩子还喜欢学校的午餐,非常好吃。。。。。他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每天在给家长的留言上都要写很多孩子今天的表现,每天的听写作业只有3~4个字,每个字写1遍,家长要是觉得写的不好可以多写几遍,但不要超过4遍,老师说超过4遍就没有用处了,然后就是阅读作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时间灵活掌握,平时没有时间的时候就少读几篇,到周末来补足。。。。对学校和老师要从小处着眼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21:58 发表

至于制度和学校老师的区别问题,还是我在一楼的那句话,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当年相同制度下的不同学校出来的,脑袋是方的好象在这个坛子里还没怎么见着。如果我们各自对自己还有些肯定的话,对这样的教育制度也应该有所肯定吧?


现在的制度和我们那个时候的制度差别很大,我们这代人的教育是从30年前开始的,不是从10年前,应试教育走了30年走到现在这个样子,30年前的教育制度还是有很多可以肯定的地方的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9-13 09:49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13 07:39 发表


是的,我想把它表述成“文化”或者叫“儒家文化”及“历史渊源”,昨晚试图搜到在《读者》上曾看到的一篇文章,没有找到,怕表述不清,抹掉了。

那篇文章论述得特透彻特解渴,早晨又去翻旧杂志,还是没找 ...




差不多猜到你的意思。
儒家就是按尊卑、年纪、性别、角色。。。。来按排一系列的上下关系、社会秩序。

因此,走上讲台就和上神台差不多,得把人性、个性藏得严严的,说出来的也不是人话。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9-13 10:54
原帖由 水珠子项链 于 2007-9-12 23:46 发表
中国的老师虽然不缺乏这种智慧,但却很少有能这么做的,不说老师,即使是家长有时不见得就能做到。不管怎样,还应该给老师一定的尊敬,不能总是埋怨老师,埋怨中国,用埋怨的功夫来做些实事,比什么都强。


就是,一定要尊敬老师的,也一定要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
作者: colalgy    时间: 2007-9-16 20:11
我们都是从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好的方面肯定有的
作者: 涵儿    时间: 2007-9-17 16:19
说的是啊,中国学校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