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尘封的记忆----18年前“素质”教育改革亲历 [打印本页]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5 11:42
标题: 尘封的记忆----18年前“素质”教育改革亲历
   
     这几天,最正面的教育消息莫过于北京高中的教改,这次北京的改革,是全市范围的,而且北京升学率较高,适合率先突破。洋洋还小,等他读高中时,也许可以享受到这样的美好制度了。欣喜之余,突然想起高中经历的“素质”教育改革(当时还没有“素质”教育这一说法),不免心有感慨,也许现在对“素质”教育不感冒和反对,也许就来源于那时的经历。

1
  选修课和兴趣班。

88年我进入高中,这是一所二流省重点。当年的中考政策很怪,先进行中考,高中录取,一个月后中专考试,中专录取的学生可以不必告诉已经录取他的高中。开学后学校发现,原定50人左右的班级,最少的班只有35人左右。于是开学一个月后,撤掉一个班,重组为5个班。当时的学校领导还是有开拓精神的,在高一的时候,学校就准备进行改革,学校称:进行选修课改革,在高中引入选修课,每天上午早读取消,每节课由45分钟改为40分钟,上午4节课变成5节课,这样可以多出6节课(当时只休息周日),可以节约出两个下午开展选修课,课程有音乐鉴赏,插花艺术,古文阅读等。从高91级(就是我们)开始试点。消息一出,大家非常兴奋,有同学还写了豆腐块发到了XX晚报。结果此事无疾而终,原因不详。
然而,不甘心的年级组没有死心,选修课不行,就搞兴趣班,2个下午不行,就两节自习课,物理老师搞出棋类班,数学老师开课桥牌班,等等,不过这样的兴趣班也只搞了几个星期便结束了。
2.走班分层次上课
进入高二,又一个实践开始,这个实践没有脱离应试教学,但也很有意义。
按以往惯例,高二会进行文理分班和分重点班,这个年级人数少,理科未分重点,一个学期后,发现效果不好,高二下期改成分科分程度教学,物理,化学和英语三门课程分为快慢班,每两个班组合上课,学生需要换教室(和大学一样),半学期调整一次,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就上来,甚至有人选择老师,说快班的老师不适应,自己跑到慢班去上。
3.高考冲刺尖子班
高三上期末,第一次诊断考试,题目很难,考的不好,学校着急了,走班分层次上课结束,学校把各班尖子和教师子弟集中起来组成新的重点班,其他人维持在原班。这是最大的败着。集中起来的人纪律混乱,大家都在玩,甚至上课的时候还在下棋,没进入重点的信心受到打击。
4.惨败结局
1991年高考,难度很简单,高考难度减负拉开序幕。高91级在考试中惨败,上线率创历年新低,最后一学期没有进重点班的仅2人上线。5多金花(5个班主任,全是女的)在下一个循环都以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现在回想,如果没有高考的因素在里面,打死我也不信。
当年学校的实践不会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有所记录,但我确实是受益者,高中阶段的走班上课让我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然而更重要的体会是,现在的高考制度在不改革或不能改革的前提下,一个学校独立搞改革,一定死得很惨。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9-5 12:15
  
  这种教育法用应试来衡量不太合适
  应该用是否适应社会是否适应工作和生活来衡量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9-5 12:31
呵呵,除了超版以外,版主不能多加分了。

俺只有2小分的权限了,拿不出手了。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9-5 12:50
僵硬是跟我同一届的呢!握手!

只是我就是那没去重点报到的跑到中专读书的那部分人!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9-5 12:50

现在只能评两分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9-5 12:51
还是66位高权重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5 13:36
原帖由 子云 于 2007-9-5 12:50 发表
僵硬是跟我同一届的呢!握手!

只是我就是那没去重点报到的跑到中专读书的那部分人!


我们会不会是同学?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9-5 15:15
可能性很小!

我记忆中的同学可没你这么能干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5 17:42
原帖由 子云 于 2007-9-5 15:15 发表
可能性很小!

我记忆中的同学可没你这么能干的,


对过暗号,不是同学.
不过我并不能干.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9-6 13:33
回忆18年前的事,就象看发黄的老相片,很多感和想,这些感和想象好酒一样带有纯香让人迷醉。
时间真是神奇的东西。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9-6 17:21
我是初中考到一所省重点的,高一第一次考试,老师排名次,然后用大字报的形式贴在教室后面,最变态的是还写上进校的时候几名,现在几名,贴了1天,第2天早上到教室的时候就发现没有了。老师还让大家举报是谁把大字报撕掉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9-6 17:46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9-6 17:21 发表
我是初中考到一所省重点的,高一第一次考试,老师排名次,然后用大字报的形式贴在教室后面,最变态的是还写上进校的时候几名,现在几名,贴了1天,第2天早上到教室的时候就发现没有了。老师还让大家举报是谁把大 ...


高一半期考试
老师总结:僵硬同学退步最严重,中考时第1名,这次第10名. XX同学进步最大,中考第4名,这次第1名,尤其难得的时,中考的时候才640多分,这次一举跃升到630多分.

刚开始的时候我脸还红了一下,听到后半句,跟着全班同学一起大校.从此养成不关心考试名次的厚脸皮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9-7 10:03
后来班主任再也不贴大字报了,估计是因为那时一切靠写,写这么多容易吗,还没贴1天就阵亡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9-22 15:42
顶上来,附合柳爸的帖子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22297&extra=page%3D1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9-22 15:54
刚才就看了,总结一下:你属于个案,没有时代性,没有代表性。

我比你早几届。上了当时仅有的省重点里的一所。
学校宗旨就是考大学,而且是清华、北大为目标,其他国家重点是二类。非重点就当你没考上。
我是二类。
那时特别羡慕有特长的同学,我什么都不会。
所以我现在就想让孩子学点特长,努力中。

我那时的兴趣是在我家后院养了5只鸡、一只鸭(原来2只,死了一只)。
后来又养了一只鹅。
因为玩物丧志,被妈妈打,在高3的时候,那些动物都被送走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9-22 15:59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9-22 15:54 发表
你属于个案,没有时代性,没有代表性。


啥意思?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9-22 19:26
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素质教育,即使美其名曰是素质教育.
考大学是那个时代的唯一目标.
你的学校能谈素质教育根本就是作秀.顶多就是听听古典音乐.....
我们那时侯还有欣赏课呢,没用.

现在几乎人人上大学,又来谈素质教育,也是瞎扯.就是一个特长学习.
现在孩子都学特长.

什么叫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文学素质,人文素质..............
比如科学素质,不是学位高就是科学素质高.
探索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教育允许吗?

大家一般都觉得学点音乐美术文学等等就是人文素质,.........
估计不行. 内化成精神的东西才能谈素质.

不过中国教育确实比我们那时侯进步了,给孩子时间学习特长了.
素质教育还差的远.我们这一代都没有素质,怎么教育下一代?
再下一代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9-22 21:27
标题: 回复 #17 wangtutu 的帖子
学校没提什么素质教育(是我说的),但确实在实践,搞了几次桥牌课,棋类课等等

那时候没必要做什么秀
作者: tcivff    时间: 2011-7-20 10:02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万分感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