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袋子碎语】 有一种“热情”叫可怕 [打印本页]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8-28 10:26
标题: 【袋子碎语】 有一种“热情”叫可怕
        1.

        在新房装修时和LG逛家具商店,没有宝贝在身边,难得一起休闲上街购置家庭大件,心情超好。走进一家俬店,迎面过来的导购小姐满面春风:先生女士你好!欢迎你光临xx家俬店!
        现在的商店服务真是一流,热情洋溢,让人感觉到宾至如归。可接下来,我们享受到的是贴身紧逼式导购服务。

        我们在家具之海里徜徉,左拐右走,导购小姐始终寸步不离地跟在左右。每到一处,还要进行一番介绍。出于礼貌要耐心倾听和微笑致谢。

        老公:哎,你看这个东西放在家里卧室好不好?
        我:哦,卧式家具是实木风格的,这个是玻璃的,恐怕不搭配吧……
        导购小姐:怎么会不搭配呢?玻璃是通透的,适合配任何家具风格,什么地方都可以放的……
        我们听之任之,然后沉默。


        老公:哎,亲爱的,这个放在儿童房怎么样?
        没及我张嘴……
        导购小姐:当然好啊!就是给小孩用的,很多人都来买的,非常适合…—*%¥*¥

        晕,喊“亲爱的”,她也应!二人世界,生生地变成了三人行。不买了,逃,落荒而逃。

        2

        打过一个大公司的800服务电话,接线员是男服务生,其热情程度可以用一句形容,能听到对方在笑着说话,你能想象这个程度么?
       一番热情回答、详细讲解之后,我被感动得不忍心打断他。终于到相互礼貌说再见的时候,突然传来一段录音:“请不要先放电话,请参与我们一个调查,您对刚才的服务满意吗?满意请按1,不满意请按2,如有投诉请按*………

        这个服务还是算周到,虽然有点不厌其烦,但我还是很心悦诚服地选了“满意”。
        对于一些过于热情的服务,真的怕有陷阱,特别是街头主动送的消费卡,打折卷,免费领纪念品之类一般从来都是谢绝的。


         3、

        我要说的是梗在我心头的另一个事情:

        爸妈退休赋闲在家,保健疗养成了主要生活内容,比较感兴趣各种保健药品,特别是对那些名目繁多又价格昂贵的推销药物,屡屡上当之后,也觉得要慎重买药,不能听信一些忽悠。

        一天,爸妈打来电话,说要参加一个健康野游活动,只住一个晚上,低成本的费用。我嘱咐说千万不要买一些药物,我妈妈斩钉截铁地说,不会买的,我们都不准备带钱去。

        隔了两天,我再电话过去,你猜怎么着?我听完以后,意外得差点晕在电话旁。
        结果是:我的老爹老妈居然在野游结束的第二天傍晚,领到家里一个“干女儿”来,请到家里吃晚饭,又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因为没带钱)买了她们的药。
       令我十分不理解的是:老妈也算是机关退休的马列老太,老爸曾是技术人员,也算是有些文化吧,开始信誓旦旦不买他们的药,结果……唉!把卖药的请到家里来了!

       从电话里,老妈无奈地说出了过程,小姑娘服务周到体贴,热情照料,可以和一级护理相比,一两天来磨破了嘴皮说买药,爸妈并未动心。到了第二天开始痛说家史,说自己生活的不如意,让人同情,一起去的老姐妹也说这女孩儿乖巧,一直伺候左右,认做干女儿吧。
        爸妈是那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不好拒绝,推说没带钱也不能放过,只好领到家里取钱,顺带吃了顿饭。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8-28 10:49 编辑 ]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8-28 10:32
沙发。

有一种“方法”叫逆向思维:越热情就越有猫腻。

[ 本帖最后由 小灰熊 于 2007-8-28 10:34 编辑 ]
作者: 青春已过    时间: 2007-8-28 10:32
原帖由 小灰熊 于 2007-8-28 10:32 发表
沙发。

你也太快了点吧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8-28 10:36
对第一种, 我也很讨厌, 现在都是用有礼貌的拒绝: "我需要的时候来找你。 现在我想自己先看看, 好吗? "

第二种吗,现在有这个心理素质坦然接受, 再鼓励下微笑服务.

第三个小姑娘真厉害! 有当金牌推销员的素质! 比较难对付. 只能坚决不让他们有机会开始.
作者: wrtulip    时间: 2007-8-28 10:41
现代人与人之间的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热情让人不敢接受,不知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哦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8-28 12:06
过分的热情让人不敢接受!
还有现在在大街上,如果有老人摔倒什么的,做好事的又怕被赖上!
这社会就是这样!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8-28 12:47
前些日子,俺老爸老妈也被忽悠了。一个什以“健康中国万里行”的活动,免费讲座,免费派发养生小册子。信誓旦旦说是什么不卖药。讲座之后还上门做个免费的身体检查,提供一些健康指导。

俺就奇怪,一个小伙子、一个大姑娘,干这些纯公益的事情,难不成喝西北风?

他们俩起劲地灌老爸老妈米汤时,俺按他们的宣传单上网查了,原来还是个卖药滴,卖的是叫什么“金能量”的口服液。

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他们还真骗了不少人。

等那俩人走后,俺让老爸老妈看看网上的说法,老爸不无感慨地说:“一当又一当,当当不一样呀。”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8-28 12:57
  
  进店太热情也怕
  不热情也怕
  上至老板老板娘下至店员个个黑着脸也难受

  保持适度的热情就行了
  俺以为进店的时候点个头笑笑或者轻声问侯一下就行

  最怕慢半拍的热情
  人都进店了
  门口的丫头或者小伙猛不丁在脑后炸一句“欢迎光临”
  人都吓个半死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8-28 13:01
都是钱惹的。

一是人家看上了你的钱,二是自己意志不坚定看不住自己的钱。
于是,就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8-28 15:31
对于热情过分的人,只好绕着走了
作者: tigerqiu    时间: 2007-8-28 15:38
所以坚决不买好衣服,让人一看就觉得没油水,省去了很多烦恼。。。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8-29 07:15
在规范化服务中,热情是对的,但热情必须适当
给顾客没有空间感的、那种紧逼式服务和介绍,有点强迫消费的感觉,让消费者不舒服的,容易引导起逆反心里的。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8-29 07:19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8-28 12:47 发表
前些日子,俺老爸老妈也被忽悠了。一个什以“健康中国万里行”的活动,免费讲座,免费派发养生小册子。信誓旦旦说是什么不卖药。讲座之后还上门做个免费的身体检查,提供一些健康指导。

俺就奇怪,一个小伙子 ...


昙花这一段,正是我想说的,周围有很多老人想健康心切,对一些保健药品又不了解,花了很多钱,最后没有什么效果又不知。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29 11:26
呵呵,我妈被N次忽悠。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8-29 12:32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9 11:26 发表
呵呵,我妈被N次忽悠。


最可怕的是俺老爸老妈在经历几次忽悠之后,仍痴心不改,见一个相信一个,相信一个上当一个,上当一个觉悟一个,觉悟一个下回再上别的当。
作者: 唯美社    时间: 2007-8-29 17:10
极讨厌第三个故事里的那种人啊,我妈肯定也抵挡不住这种忽悠,这两天有个什么卖水的要带她去旅游,我是死活不让去,因为我知道,只要一去准得上当!!!
作者: Rosexhx    时间: 2007-8-29 20:47
我老爸就更有趣了,平时省吃俭用的他被一个做保险的所谓的熟人,请了他吃个快餐,就忙不迭地掏出几万买个保险。
作者: soleking    时间: 2007-8-29 22:16
说到底还是生计所逼,袋子所列的三种都是做其自己的工作,虽说有的过了头,可是也有成功的机率。可气可怜!

另外,消费者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念,拿定主意,不为所动

俺最近看了《小狗钱钱》,决定好好守住自己的钱钱!
作者: 亭萱妈    时间: 2007-8-30 10:01
那个中国健康万里行的活动真是全国遍地都是,我老妈每天都乐此不彼,时不时地买一些特效药,老爸抱怨说,你妈现在都入迷了。这个活动一年能有300天在我们这里的少年宫等场所活动,发一些小东西,有一天我跟着去了,结果真是吓人,两层楼的少年宫,我们7点去的没有座位,至少有1500人,大都是老头老太太,真是壮观。听了一些所谓的健康讲座后,结果还是卖东西的。而且价格都不便宜。居然有不少人买的。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8-30 10:23
这种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一是人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哪能那么傻呢?读书学习可以让人理智一点;
二是要养成学习习惯,多看报纸杂志,毕竟骗子也在与时俱进。明白这些骗局后,自己再被骗的几率就会少很多。

总之就是要多学习,并养成读书习惯。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8-30 17:49
原帖由 亭萱妈 于 2007-8-30 10:01 发表
那个中国健康万里行的活动真是全国遍地都是,我老妈每天都乐此不彼,时不时地买一些特效药,老爸抱怨说,你妈现在都入迷了。这个活动一年能有300天在我们这里的少年宫等场所活动,发一些小东西,有一天我跟着去 ...

原帖由 小灰熊 于 2007-8-30 10:23 发表
这种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一是人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哪能那么傻呢?读书学习可以让人理智一点;
二是要养成学习习惯,多看报纸杂志,毕竟骗子也在与时俱进。明白这些骗局后, ...


老年人群容易去买这些药物:

老年人有极强烈追求健康的需求;
老年人积攒了一些钱,在养老的时候觉得是应该投入的时候了;
骗术水平越来越高,但防范意识差了,抱着有一线希望就去尝试,没有好处总不会有坏处的心理。

作者: taohaodong    时间: 2007-10-6 00:19
标题: 碰到太热情的,还冷静的你也快逃,否则会犯迷糊
说来好笑,我购物一向比较理智,但上次购沙发时,却利令智昏了.事情经过是这样,我市是个小地方,我到建材市场逛了遍,也没找到称心的沙发,最终想将就一下算了.又重新逛建材市场,试图再找一下能将就的,谁知进了一家店,新来了一个服务生,跟我是老乡,特别热情,嘴巴一开口,就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我竞中了迷药般,失去冷静分析能力,也可能是她说个没完,容不得我思考,竞糊里糊涂定了个高价沙发,还以为买了性价比很合算的货.
热情可能确实有用啊,象LZ样精明的人毕竟有限,类似我样的呆子不乏其人,他们打着一个是一个呀,呵呵,买东西,千万别攀交情,你给她生意做,那晓得到头来她以怨报德.碰到太热情的,还冷静的你也快逃,否则会犯迷糊,呵呵!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10-7 20:44
好玩, 加十分。
作者: cxw2001    时间: 2008-6-6 10:47
我们公司旁边就是某某保健品公司,每个月起码召集两次“老人活动”,上厕所时能听到里面激情澎湃的演说,例如:“我不是他们的工作人员,我也是他们的顾客,我就是吃了他们的xxx才两个疗程,之前的腰痛都没有了,今天我都是走楼梯上来的!”……参加活动的老人受到比亲女儿亲儿子还热情的照顾:搀扶着上厕所、进出电梯……
老人能不上钩?
作者: tcivff    时间: 2011-7-26 09:57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帖子!
作者: sarah2011    时间: 2011-7-27 07:41
这个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都不管的,有人去反映这些骗子,但大多石沉大海,大街上,社区里还是可以见到那些忽悠老人的骗子
作者: davidzsguo    时间: 2011-8-8 12:45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