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jiangying能不能详述一下你的汉字理论,我很感兴趣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22 22:29
标题: jiangying能不能详述一下你的汉字理论,我很感兴趣
是你自己琢磨的还是参考了一些文章。
如果有现成文章的话,能不能推荐下?
作者: 海底的脚印    时间: 2007-8-22 22:31
shafa..............................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22 23:02
你又逼他到处去抄,人家刚准备去读书呢
我们这里是晚上了,你那里是白天,干你的正事吧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8-22 23:13
坏, 人家只提硬币的一面, 你们准备了另一面侯着, 看看僵硬老兄他来不来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23 08:37
基本上是自己想的,没有仔细总结,这样吧,我有空的时候就写点,可能有点乱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23 09:25
对汉字的想法来源于几件小事。
1.几年前和法国同事一起吃饭。法国人问,你们学中文要几年,我们回答,12年,同事说我们只学3年法文。当是惊叹了一下老外学语言的能力。
2.公司有很多老外,那个意大利老头(就是我另一篇文章提到的那个)到中国时开始学汉语,刚开始进展很快。学了一段时间,不学了,对我们说,汉语太难了。我纳闷了,老外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强吗?
3.一天到医院,发现英语注释基本看不懂,天,我在外企工作这么多年,居然还是英语文盲?
于是开始思考。
汉语是由几千个汉字(character)组词,再组成句子。
英语(含其他拼音文字)是由26个字母(letter)组成单词(word),再组成句子。
根据信息学原理,基本元素越多,信息量就越大,任何译本,中文是最薄的,也是这个道理。
学汉语,基础是识字,汉字组成有3种方式(形声,象形和会意)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含义,不认识的字也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字组词后,即使不知道新词的意思,大多数时候都能猜个大概范围。即使是新词汇,也基本上是由现有的字组成,系统收敛,不用背太多基础字。即使是某些新造字(比如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字),因为遵循了形声和会意的原则,大致的意义可以理解。同时汉语是单音节文字,适合编口诀,背诵,这条老易很清楚。
而英语则不同,基础是单词,单词之间有一定的词根联系,但相互联系比汉字少多了。英语是发散的,很多词,跨专业领域的词别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甚至连领域都不知道。随着信息社会的加快,很多新词产生,这些新词望文无法生意。不认识,就不要说去搜索了。

总结
汉语优势:
收敛,信息量大,琅琅上口,易背诵,易传承,几千年前的经典,小孩都可以读。
汉语不足:
无格,无时态,不严谨。

总的来说,汉语与信息社会兼容。应该是未来语言发展方向。反观历史,正因为汉语的这些优势,虽然我们也被外来民族统治过,但基本是中华文化同化异族文化。
而英语不同,被法国人统治,引入了不少法语,还有很多拉丁词。拉丁语一度成为贵族语言。地道的英语,不过是地层人民的语言。

能有读经争论,是我国的大幸。毕竟国人只要不是文盲,看经典,至少能二懂二懂。小孩也有读古典籍原文的可能。英语2000年的东西和现在完全是两种语言,不读大学语言专业,恐怕是读不了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23 09:27
我不是研究语言学。
自己的一点感想而已。见笑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8-23 10:46
僵硬先生高见,汉语的优势确实不能一言而尽。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8-23 13:03
  
  大的方面讲
  中国人使用书面汉语相当于使用了两种语言来表达
  所以表情达意非常细腻(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足够表达,不同意英文表达比汉语更细致的说法,yiangying说的中译本最薄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现在常使用的成语
  就是古汉语的延续
  古诗词名句、古训、格言联壁等
  几乎让我们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自由切换
  N多意境或者表达古已有之
  只不过现在不常提及
  所以
  我觉得学一些经典
  不论是对思想、对语言、甚至对娱乐(网上文字玩得好的人个个拽得不得了  )都有好处

  从小的方面讲
  以前在儿童英语版说过
  英语单词和汉语字词
  单独读音和在句子上读音的比较
  汉语字词可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独处的发音和在句子中的发音几乎没有变(全是开音节结尾)
  而英语单词很多都是独处一个发音
  在句子中一个发音(闭音节结尾的单词,最后的辅音如果碰到下一个单词也是辅音就要弱化甚至不发而只是做一个动作或者给一小停顿)
  这一点也给中国人学英语造成发音极大困难  

  信息量就更不用说了
  我现在的汉字识字量在高中水平
  新华字典6000多个汉字
  根据翻字典碰到的生字比例
  我大概识字4000左右
  看书看报写东西觉得够用了
  而英语单词
  高中毕业生即使掌握6000个
  仍然不能很好地看原版书报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7-8-23 13:04 编辑 ]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8-23 17:15
有才!
作者: samyik    时间: 2007-8-31 15:43
汉字是符号型音意文字,拼音文字是密码型表音文字,各有利弊。文字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作者: 313313    时间: 2007-9-1 23:09
我理解的汉字优势:
1、词汇量少;汉字组成有3种方式(形声,象形和会意)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含义,不认识的字也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字组词后,即使不知道新词的意思,大多数时候都能猜个大概范围。因为遵循了形声和会意的原则,大致的意义可以理解。
    英文专业词汇隔行如隔山,学医的看不懂物理的,文学的不识计算机的。出一个“非典”还要新造一"SARS"(还简写了)。英文词汇量随着信息爆炸,数量成积数增长,达20多万,字典没法印了。

2、说汉语人的思维速度较英语的快,汉语单音节,(如大学两音节,英语表达:尤里奋司体,五音节)。表达同样的意思,汉语2分钟,用英语也许就时间不够。也就是说用汉语2两种已经完成了整个思维过程。英语就不够。
     说亚洲语系的较西方的更聪明,只是人文、科学的精神没有量化思维的习惯,所以科学落后了。但模糊思维方面、精神修炼曾出现过人类迄今没有的高度,如中医辩正、气功修炼等貌似虚物的东西(不要怀疑这些东西,只是现在没有人能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去做而已),最终拯救人类的科学还是“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看看现在几十年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比以往几千年的都严重。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9-2 02:03
原帖由 313313 于 2007-9-1 23:09 发表
说亚洲语系的较西方的更聪明,只是人文、科学的精神没有量化思维的习惯,所以科学落后了。


西方人笨鸟先飞。
作者: samyik    时间: 2007-9-2 10:50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2 02:03 发表


西方人笨鸟先飞。


不笨,也没先飞。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