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09:10 发表
你的主体看法,鸟经过整理,顺通如下:
1、因为小鸟的帖,edu读起来很累。抓不住要领。所以,小鸟君的思维太跳跃,语言不平实。
2、小鸟这种表达方式,不利于思想传播。
3、因为“中国古人的逻辑是很差的”,所以,我由此联想到:如此文风是不是读经的影响。
4、因此,读经的后果,会造成母语都说不好。
5、所以,建议孩子不要读经,长大再读可能效果更好。
鸟儿的建议:请edu补习国语,最好马上读经。..
鸟儿的建议:请edu补习国语,最好马上读经。...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8-22 09:52 发表
咱们的逻辑是: 要推广大家读经,得用大家能懂的语言说出读经的好处和必要性.
天鸟君的逻辑是: 听不懂是因为没读经. 只要读了经就自然能听懂了.
怎么觉得又开始"鸡生蛋蛋生鸡"了.![]()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22 10:53 发表
第三,“直到满清入关之前,西方科技水平依然落后中国很大一截”这个说法纯属胡说,满清入关时牛顿已经在英国降生了。在他之前,有哥白尼,伽利略,更远的有亚里士多德。有这些人在,谁敢说西方的科技水平落后于中国?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2 11:19 发表
老易这话露马脚了.
“直到满清入关之前,西方科技水平依然落后中国很大一截”,这话基本是事实.
比如历法,农历产生早几千年没调整过,公历产生晚中途调整过11天.
比如勾股定律,也比西方早很多年.
明 ...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22 11:27 发表
中国古代有科学吗?
这些断片式的发现能跟欧美的科学技术相提并论吗?
你真以为牛顿的三大定律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没有千百年的传承,牛顿能有那么的好运?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11:38 发表
谢谢你不厌其烦的帮中学生提问。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基本没有人文历史的底子。
希望这不是你的疑问,否则就太不像研副导了,
由此想到中国大学教育,也是很悲哀的。
1、在家天下(高度集权)的条件下,文化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10:41 发表
首先,大家可能都存在一个误解,那就是:鸟儿是推广读经的。
其实,我没有这个“推”的动机。爱读不读,随大家自便。
我只是觉得,不应该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还要故意毁谤,鸟儿就一定要辩论辩论了。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8-22 13:50 发表
中国现在的状况,以及被一种尺度测量为“落后”,其实仍然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引发的殖民扩张的延续。
只不过,中国幸运的是,中国人没有象美洲土著人那样被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消灭个90%。
但中国人却99%地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8-22 14:06 发表
这个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上找原因是主旋律的一部分。
台湾、日本、南韩,他们受“孔子文化”的影响都比当代中国要来得深刻与广泛,但他们的“西化”、民主比中国程度高。
再看北朝鲜与南韩,两者都有着同样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2 14:06 发表
美国是个民族和文化融合的国家.
正因为文化的融合,思想也才解放.
美国的低层人民,素质并不高,但不妨碍美国的强盛和富有,也不妨碍这些低素质的低层人民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美国没有悠久的文化,反而没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2 15:55 发表
那你回答
为何美国强大?美国人读哪门子经?论语还是三字经?
为何玛雅,巴比伦,埃及等文明也曾强大,但现在陨落?
伊拉克要复兴,是不是应该天天抱着可兰经读?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22 10:53 发表
首先,中国文化的载体一定要用古文吗?我们感悟生命,一定要从老祖宗那里汲取营养吗?我看未必。
其次,对于儿童来讲,从自然,从生活,从现代文学作品中感悟生命更加容易些,还是从经典里更加容易些?
第三,“直到满清入关之前,西方科技水平依然落后中国很大一截”这个说法纯属胡说,满清入关时牛顿已经在英国降生了。在他之前,有哥白尼,伽利略,更远的有亚里士多德。有这些人在,谁敢说西方的科技水平落后于中国?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8-22 18:35 发表
去读书吧!
从古希腊开始。
美国的崛起是有其原因的。如果你能读通这段史,你就会看到答案。
但美国的强大也不可能是永恒的。
不少美国人都很担心美国的未来。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19:04 发表
这种讨论是有意义的,因为把疑问挂出来了,该说的话也挂出来了。
全部挂在这里,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不要陷在一两个帖子的理路纠葛上,问题是通过逐步展现而明朗的。
赞成这一格,反对另一格,那是炒小菜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20:26 发表
这个思想鸟儿就没说出来过? 关于读经的文章里,鸟说了多次,你视而不见。
老虫说你虚,就是指你的总结,思想过于松懈粗略,没沉下去,精细下去。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21:21 发表
这样吧,你先读书,读好了咱们再讨论。
你如果觉得你楼上的答案不虚,那就免了讨论吧。
说实话,鸟儿精力有限,不是来回答这些问题的。
另外,你学理科的,我就不计较你遣词造句的问题了。
klcz2002 | 2007-8-22 23:38 | 威望 | +3 | 是叙述了现实, 答案还是读经? |
klcz2002 | 2007-8-22 23:38 | 金钱 | +3 | 是叙述了现实, 答案还是读经?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8-22 22:42 发表
放下书本来回帖,只因又想起一事。
英国、美国这些俺们眼中的列强,早年的发迹还真和“读经”有关。
读个什么经?——《圣经》啊!
十字军为什么要东征?
哥伦布为什么要往西边去寻找中国?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23:36 发表
关于读经的时间,这要看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期许是什么
长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读经的效果,与随便读读,是有很大区别的。
经是不是死的,不在经典本身,而在读者心态。
不知道三岁的孩子,能否体会李白的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3 08:46 发表
圣经这个例子不恰当,这是本宗教典籍,让人在信仰中平和.
中国现在没有信仰,不是读论语可以解决的
后面这段很好,要从传统中走出来,不是走回去.
经典学习我从不反对.
我家里论语,道德经,四库全有,不 ...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8-23 10:58 发表
楼太高,坐电梯过来的。
关于不读听不懂:
我大学进校时英文听力20分的题得了3分,其中2分是猜的。究其原因,从来没听过,从来都是写单词学过来的。后来有了单放机,睡觉时挂着耳机睡,四级考了83,比楼上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2 23:53 发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klcz20022007-8-22 23:38威望+3是叙述了现实, 答案还是读经?klcz20022007-8-22 23:38金钱+3是叙述了现实, 答案还是读经?
现实如此,答案昭然若揭,当然要读经。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4 09:04 发表
说你逻辑不通,还不承认.
我说过多少次,我不反对学习经典.
反对:12岁以前背,而不理解,以后一辈子慢慢理解.
读他干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不是不论对错,一概接受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8-24 09:28 发表
僵硬兄弟,文化不象卖肉肉好象是很难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这个提法很是美好(如共产主义),可是精华与糟粕的标准由谁来定,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看法,这吸收的时候脑袋里装个网警?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3 20:37 发表
就是感觉现在的读经有些类似信仰了.
先不说事实到底是否如此,还是你有错觉
错觉也好,事实也好,相信大家自己有判断, 我只说自己的感觉而已.
只问:信仰碍事了吗?
天鸟君误解了, 有信仰是好事. 我从来不反对信仰.
中国缺乏信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个人把读经当信仰也许是有好处的. 在成长版看到田田妈的日记很是佩服, 心境平和, 境界很高,让我想起那些有信仰的人. 我想, 有什么可以信的总比什么也不信的要好吧!
当然, 如果真是当信仰的话,那么就当信仰来说好了.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4 09:36 发表
标准有点虚: 与时代兼容就是精华,与时代抵触就是糟粕.
脑袋里的网警只有靠自己思考来装了.
哲学嘛,不怕思考错,就怕不思考.
争鸣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5 16:33 发表
中国人缺少信仰,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是个集体名词.其意义在于中国人整体缺少一种共同认可的信仰.
但是鸟兄本贴大谈个人信仰,犯了逻辑上外延理解的逻辑错误....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5 16:33 发表
鸟兄多次说,不是推广读经,这话不错.然鸟兄不推广,不代表王教授不推广,不在推广中牟利.读经运动这种商业模式是相当成功.现在读经,爱和乐,珠心算已经有意无意结成战略同盟,相互吹捧,获得了大把的钞票.....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9 12:10 发表
我们为何不问一下:真的吗?
那个以此为题,大肆出书的教授,当他辩解“我尊敬孔子,我这么写,只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孔子原貌”之时
他并不认为,口袋里大把的钞票,其实就是他的初衷
他已然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起码的良知,起码的治学态度
真尊敬,又何必选择如此哗众取宠的标题?
返还孔子原貌,就应该认真研究,书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常识性错解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9 13:39 发表
看看这两段话,你可以推论别人出书是为了钱,就"已然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起码的良知,起码的治学态度",我评论读经运动是商业模式就是"没有良心"?这难道不是那个什么州官百姓的.我是武断,你就不是?
"商业模式"是贬义词吗?牟利有什么不对?新东方的商业模式就很好,牟利也很多,老俞,老徐,王强也受到人尊重.
我虽然对王教授推广的读经运动有不同意见,但除了调侃了几句以外,我说过他坏话?.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