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3:04
标题: 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
有人不解为什么我说早期教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与家庭综合实力结合起来,搞得相对专一些。
道理就在于,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哪些才能需要从娃娃抓起?这个大家可能畅所欲言。我举几个例子。
棋类运动。有些棋类运动十岁的时候就应该出人头地了。如果十岁还平淡无奇,基本可以不要在这个行当吃饭了。当然,当成爱好80岁学都不晚,这是抬杠,没意思。
田径武术杂技等靠身体吃饭的。必须从小练起。大了,肌肉定型,再练就难了。
外语。语音是否标准看年龄。年纪大了学外语乡音难改了。
弹琴。
电脑编程。罗马尼亚的孩子十三,四岁的电脑黑客一大堆。电脑编程这东西需要堆时间,年纪小有的是时间堆。
口艺,如相声,评书,主持人等等。
歌唱。表演。
美术。
先举这么多。
很多家长是小白领,小职员,属于那种一无所长的人。毫不讳言,混这个论坛的大部分家长都属于这样,
自己一无所长,想教孩子没这个本事。就开始跟风。看着别人学这个眼热,咱也学。
结果呢?99%的稀松平常。家长孩子都一事无成。丁俊晖的父亲也是一个一无所长的人,但他的可贵之处有两点,
第一,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是,然后带着孩子四处拜访名师。这跟我说的到温州留学是一个道理。老师不在书本上,
也不在你们家隔壁藏着,而是在江湖中,你不能等着他们找你,你得把他们挖出来,投靠进去。
那些办大众培训班的,一个班呼啦啦几十,几百号人,多半是庸师蒙人的。真正的绝学不是这么教的。得拜师行礼,
偷偷传授。如果一门绝学办个大众辅导班就能学到,这本事多半不值钱。
丁俊晖的父亲第二个让人佩服的就是决心。发现孩子该走这个路,什么读大学,高考,统统靠边站。台球学成了出人头地,
学不成就当个普通人也在所不惜。这才是家庭教育的大气魄。
反观坛子上的小白领们。天天做白日梦,今天想让孩子当朗朗,第二天又觉得哎呀学琴好浪费时间啊,考大学怎么办?
脑子里没有一点准主意。孩子就像橡皮泥一样被捏来捏去,捏到成年也不会成什么型。
如果这些孩子是属于有悟性的,有个性的,早早摆脱这些平庸家长的控制,也许会走出自己的路。虽然很可惜,很多需要从
童年打基础的路走不通了。可是好在还有不少路不需要从娃娃开始。他们可以在学术,经商,政治等领域成名成家。
但多数人是缺少这种悟性和个性的。被家长捏惯了,宠惯了,最后多半是百无一用的废物,或者至多是与其父母一个层次的小白领,小职员。
这个问题谁也别抬杠,看看社会上庸碌的小白领,小职员的数量就可以了。少说也要占据社会90%以上的份额。
他们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各位还在做小白领,小职员的家长好好想想自己的经历吧。想想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想想自己平庸的前几十年,
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然后痛定思痛,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跟自己一样的命运吧。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8-17 08:05
“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你可能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来支撑,只要我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田径武术杂技等靠身体吃饭的。必须从小练起。大了,肌肉定型,再练就难了。知道瑜珈把多少年龄的人都中以练出出乎一般人想象的柔韧性来。
大人只是太关注得失、成绩,而失去了小孩那种学习状态,也因为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失去了充足的学习时间。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8-17 08:09 编辑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8:44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8-17 08:05 发表 
“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你可能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来支撑,只要我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田径武术杂技等靠身体吃饭的。必须从小练起。大了,肌肉定型,再练就难 ...
你犯了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我的命题:“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从逻辑上讲,只要有若干项符合要从娃娃抓起这个推论即可成立。
事实上我已经举了一些。如果你觉得不妥,可以把这些挨个否定。那么,就可以证明我这个命题是错的。
但是,你没有挨个否定,却用了一个反例,这就是不懂逻辑了。
因为我的命题并非“所有才能都需要从娃娃抓起。
作者: WO123 时间: 2007-8-17 08:47
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7 08:50
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不是相对专一
先占位
早在看楼主“教育的成果是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学习须有策略与重点”感觉和其他很多楼主的观点不一样,看来楼主的观点一直是这样的
楼主列举了那么多门,早期教育到底要钻哪一门呢?
大部分人自己都是小白领,他没有发现孩子潜力的能力,拜师不错,拜哪一门的师
以大人的认识给孩子选了一门,比如楼主极力推崇的编程,是楼主现在发现的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因为发现得太晚没有办法回头了,就让孩子学,孩子学到20岁以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目标不是编程,是其他的xxxxx,发现的太晚也回不了头,就想给孩子的孩子选xxxxxxxx这条路走。。。。。。。。。这是个死循环
然后就说到成就,没有喜好就没有成就,职业始终是赚钱的职业,做不成终身追求的事业,这不是个简单的大白领和小白领的问题
选路还是铺路的问题,早期教育是给孩子选一条既定的路走,还是给孩子铺很多路,让孩子大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一条路
《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诫傅聪,你要做一个钢琴家,首先要做一个文化人,之后做一个艺术家,再之后要做一个音乐家,最后才是做一个钢琴家。你不能直奔主题,直奔钢琴去了,那样的话钢琴是学不好的,就是说你要有一个很宽的基础。要成为一个大的专才,底面积都不能太小,早期教育就是给孩子一个大的底面积
[ 本帖最后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7 09:16 编辑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8:52
这个帖子肯定会得罪不少人
让暴风雨来得猛烈些吧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8:55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7 08:50 发表 
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不是相对专一
你的一把抓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早晨读经,上午数学,下午英语
晚上弹琴,周六体育,周日下棋
这样的孩子我的确见过不少。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8-17 09:05
作为才能来培养,一项就足够(一辈子能精通一项已是很大成就了!)
作为兴趣来培养,多两项也无妨(反正技多不压身,当成爱好玩玩而已!)
先确定目标(我倒觉得不一定必须树立精英意识,小白领的日子也很幸福!)
再采取行动
作者: pipiydq 时间: 2007-8-17 09:16
按你的说法,最好是找好老师,一对一地教.难呀!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7 09:18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7 08:55 发表 
你的一把抓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早晨读经,上午数学,下午英语
晚上弹琴,周六体育,周日下棋
这样的孩子我的确见过不少。
那你的专一是不是要理解成早晨编程、上午编程、下午编程、晚上编程、周6编程、周日编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09:20
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此话不错,举的例子中,除外语和编程,其他都同意。
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此话也不错,而不是相对专一就不对了。
把这两句结合起来,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然后突出重点,把一些才能从娃娃抓起。
老易选择了编程,方向对,路子错。我一再强调,编程要杂实的数学基础,老易不信,咱也没法。
我选择阅读和数学,我给小孩现在安排的事,除了和锻炼身体和拓宽知识面有关的,几乎都是和这两个有关。幼儿园兴趣班是下国际象棋,主要锻炼逻辑,外面上珠心算。家里认字和拼音,我自己教,经也读,但没有拔高到包治百病的程度。看的碟子是和英语和科学有关的。孩子对故事类的动画现在没什么兴趣,他自己不选择看。
阅读是人文的基础,人文使人更智慧,数学是理工的基础,,理工使人更聪明。现在中国学校教育逻辑部分太弱,只有加强初中的平面几何(几何求证和因式分解是初中两大难点),才能弥补这个弱点。
“很多家长是小白领,小职员,属于那种一无所长的人。毫不讳言,混这个论坛的大部分家长都属于这样,
自己一无所长,想教孩子没这个本事。就开始跟风。看着别人学这个眼热,咱也学。”
这话我同意。看看前几天的那个调查,很多选一的。很容易满足,要我选,就选一的时间,比三多的收入。不过,我想对老易兄说,您老也是在跟风,看着IT行业好,就叫小孩去学编程,错,错,错,没有良好的逻辑和数学基础,一辈子就是普通的写代码的。你举的罗马尼亚不是个好例子。我们公司好多东西外包给罗马尼亚,黑客多但都是低级的。小时候可以学编程,但编程不一定得小时候就开始。IT业也不仅仅是SW,相反HW的发展已经落后于SW,我觉得前途大些。不管SW还是HW,数学基础都不可少。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9:22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7 09:18 发表 
那你的专一是不是要理解成早晨编程、上午编程、下午编程、晚上编程、周6编程、周日编程?
子云老师说的不错,作为才能来培养,一项就足够(一辈子能精通一项已是很大成就了!)
作为兴趣来培养,多两项也无妨(反正技多不压身,当成爱好玩玩而已!)
我所说的相对专一些,就是说作为才能,可以抓住一项,而兴趣可以多一些。
但现在恰恰是不少人把各种才能都拿来搞一下。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9:23
原帖由 子云 于 2007-8-17 09:05 发表 
作为才能来培养,一项就足够(一辈子能精通一项已是很大成就了!)
作为兴趣来培养,多两项也无妨(反正技多不压身,当成爱好玩玩而已!)
先确定目标(我倒觉得不一定必须树立精英意识,小白领的日子也很幸福!)
再采取行动
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9:28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09:20 发表 
有一些才能是要从娃娃抓起的,此话不错,举的例子中,除外语和编程,其他都同意。
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此话也不错,而不是相对专一就不对了。
把这两句结合起来,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然 ...
对于编程是否要从娃娃抓起,这个我们留待日后讨论。
你对孩子的培养,基本属于中规中矩,走知识-学问-技术这样的路子,不是才能-才艺
这样的路子,从娃娃抓起未必那么迫切。
作者: ly168 时间: 2007-8-17 09:34
对孩子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09:36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7 09:28 发表 
对于编程是否要从娃娃抓起,这个我们留待日后讨论。
你对孩子的培养,基本属于中规中矩,走知识-学问-技术这样的路子,不是才能-才艺
这样的路子,从娃娃抓起未必那么迫切。
不完全对,我的路是知识(含人文)-学问(含人文)-技术(含管理技术)-管理(不脱离技术).即使是知识-学问-技术这样的路子,从娃娃抓起也很有必要.
你的路是什么?编程难道不是技术.
另我的问题不是编程是否要从娃娃抓起,而是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但是编程需要什么基础?编程是什么的基础?走IT的路要练什么童子功.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8-17 09:38
标题: 回复 #13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这一点我有自己的看法,抽空另开一贴,不在这里盖歪楼了.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9:43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09:36 发表 
不完全对,我的路是知识(含人文)-学问(含人文)-技术(含管理技术)-管理(不脱离技术).即使是知识-学问-技术这样的路子,从娃娃抓起也很有必要.
你的路是什么?编程难道不是技术.
另我的问题不是编程是否要 ...
我们的理念差别太大。我主张做中学,用中学,先进入圈子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什么补什么。
你可能是主张先打好基础,然后再进入。
你的这个路子我是绝对不认可的。我不是用自己的专业压你。就我目前的研究与思考,
那种打好所谓的基础再进入实践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现在是网络时代,知识量太大,更新速度太快,而且知识的搜索太容易。边实践边学是效率最高的。
当然,前提是有好的老师引路。
你所所的这种教育方法,是大众化的教育方法。成本低,对老师要求低,但相应的,效率极差。
你始终想走四平八稳的路子,也给自己找了不少这方面的借口,
但你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家长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可能比较固执。
不像丁俊晖的家长那样更有魄力。
当然,如果你的志向就是让孩子成为楼上所说的小白领,你可能是对的。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7 09:47 编辑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09:50
原帖由 pipiydq 于 2007-8-17 09:16 发表 
按你的说法,最好是找好老师,一对一地教.难呀!
因材施教,找最好的老师带,是最好的教育。
难不是问题,关键是家长的惰性和错误观念,
使孩子丧失了求教于名师的机会。
丁俊晖的父亲为了寻名师四处奔走,没有这份迎难而上,
就没有丁俊晖的今天。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09:52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7 08:50 发表 
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不是相对专一
先占位
早在看楼主“教育的成果是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学习须有策略与重点”感觉和其他很多楼主的观点不一样,看来楼主的观点一直是这样的
楼主列举了 ...
兴趣和职业很难统一的,做到的人很少,既然这样,何不早早培养兴趣,并选为职业,如果能培养成功当然好,即使不行,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而已.让孩子自己选是家长推卸责任.
如果培养到位,孩子自愿早晨编程、上午编程、下午编程、晚上编程、周6编程、周日编程,也没什么不可以.
早期教育是给孩子选一条既定的路走,还是给孩子铺很多路?
我个人认为,选多条路供选择更合适些.但不能太多.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10:03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7 08:50 发表 
早期教育一定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不是相对专一
先占位
早在看楼主“教育的成果是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学习须有策略与重点”感觉和其他很多楼主的观点不一样,看来楼主的观点一直是这样的
楼主列举了 ...
呵呵,你的疑问恰好我已经在另外一个帖子中提到了,就是家庭素质搞法之二。
我认为家长应该提早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就是防止成年後事业的培养方向与孩子的价值观不符,造成孩子的痛苦。
而如果早早把孩子的发展方向定下来,那么,就可以就孩子的职业方向塑造其价值观。
整个家教体系是完整的,协调的。
怕就是职业方向定不下来,价值观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引。最终临时抱佛脚,多半阴差阳错,孩子喜欢的职业干不了:
因为小时候没这方面的训练或者养成,而不喜欢的职业去不得不干了,因为考大学的时候恰好报了这个专业。
这样的结果,家庭素质教育可以说完全失败。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0:04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7 09:43 发表 
我们的理念差别太大。我主张做中学,用中学,先进入圈子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什么补什么。
你可能是主张先打好基础,然后再进入。
你的这个路子我是绝对不认可的。我不是用自己的专业压你。就我目前的研究 ...
本人就是白领,但自认为不是小白领,而是比较小的高级白领
能做到现在的地位而不仅仅停留在小白领,不在于我比别人专,而在于比别人杂.论专业技术,手下比我强的一大把.我不算成功,但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优势就是基础知识杂实,知识面广.
"现在是网络时代,知识量太大,更新速度太快,而且知识的搜索太容易。边实践边学是效率最高的。"这句话是要害人的.我一再强调信息爆炸,不仅是信息增长快,还在于信息混乱.知识的搜索比以前容易,但是并不简单.你没有基础知识,你根本不知道该搜什么,怎么搜
如果要培养丁俊晖这样的人才,你的想法不错,专到底.
但你偏偏不是,让小孩学编程,走工程技术路子.没有基础才是很危险的.做中学,用中学是要看学什么.
基础知识比如数学,编程什么的,都是不能这么干的.相反,物理化学则必须结合着学.
论专业,IT业我比你懂,知道需要什么.
作者: wangping_200611 时间: 2007-8-17 10:04
看两位的讨论真是长见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0:07
说实话,如果要进入IT行业,我自认为是个好老师.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10:1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10:04 发表 
本人就是白领,但自认为不是小白领,而是比较小的高级白领
能做到现在的地位而不仅仅停留在小白领,不在于我比别人专,而在于比别人杂.论专业技术,手下比我强的一大把.我不算成功,但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优 ...
你可能是比较偏硬件的。我每天接触的是搞软件的。各种软件高手见了不少,没有几个强调所谓的数学基础,
个个都是在实践中泡出来的。你搜一下这个论坛程序的创始者戴志康,大学时15门功课不及格,可25岁就已经千万身价。
所以我觉得不管你是小白领还是高级小白领,用你自己举例都是不合适的,因为你在这些精英面前可能就是个失败者。
我们在这里讨论家庭教育,应该用教练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
我们的定位当然是,这个孩子将来能不能得世界冠军。如果我们在孩子3,5岁时就开始谈孩子将来当个省队冠军也不错,
这气魄是不是太低了点。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7 10:44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7 10:03 发表 
呵呵,你的疑问恰好我已经在另外一个帖子中提到了,就是家庭素质搞法之二。
我认为家长应该提早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就是防止成年後事业的培养方向与孩子的价值观不符,造成孩子的痛苦。
而如果早早把孩子
就孩子的职业方向塑造其价值观
家庭素质搞法之二 其实我以前也没有看懂
这句话看懂了
原来你所有的观点都从这句生出来的
这个层次好像高了点,暂时还不敢妄加评论
作者: liumimi 时间: 2007-8-17 10:55
标题: 回复 #1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有点意思 谢谢分享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3:39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7 10:14 发表 
你可能是比较偏硬件的。我每天接触的是搞软件的。各种软件高手见了不少,没有几个强调所谓的数学基础,
个个都是在实践中泡出来的。你搜一下这个论坛程序的创始者戴志康,大学时15门功课不及格,可25岁就已 ...
不错,我是做硬件出身的.
不过我现在管理的团队多达50余人,折合全职人员30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搞软件的.我的团队已经连续3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团队.手下的人和其他上司同事是什么样的我很清楚,什么样的人有能力?都是逻辑思维清晰的人.都是数学基础好的人.而那些能力差的,都是逻辑混乱,数学差.
你举的这个戴志康和举比尔盖茨一样,没有说服力.大学不及格又如何?大学退学又如何?中国的大学教育本来就有问题.咱们现在在讨论早教,不是大学教育.大学又不是打基础的时候.戴志康基础如何我不知道,反正比尔盖茨的数学基础很好,出处我忘了,信不信由你.
你所遇见的软件高手,没有人强调数学基础,这很可能是事实.但是他们不强调,并不代表这些高手没有数学基础,也许他们不认为数学基础重要,也许他们的数学基础好但自己都不知道.你拿一道初中数学的几何题给他做,他也许不会做,这很正常,但是如果给他一点时间复习一下,他就能很快的做,这就是基础好.
在精英面前我就是个失败者,没有什么可能,失败就是失败.不过我在总结自己的优缺点.
基础好是我最大的优点,用这个举例没什么不可以.
我的缺点是基础教育阶段学得太TMD轻松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不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迷失了方向.
父亲教会我学习方法,但没教会我如何选择方向.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4:02
老易这话说得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这就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要则。
所以要读经,尽早抓。(又是读经,你这鸟烦不烦?)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4:28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4:02 发表 
老易这话说得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这就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要则。
所以要读经,尽早抓。(又是读经,你这鸟烦不烦?)
好读经,先读三字经,
人是猪,性本馋,性相近,习相远,狗不叫,要睡觉,叫之道,汪汪汪.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8-17 14:30
看后摘要:
我主张做中学,用中学,先进入圈子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什么补什么。
丁俊晖的父亲为了寻名师四处奔走,没有这份迎难而上,
就没有丁俊晖的今天。
都是逻辑思维清晰的人.都是数学基础好的人.而那些能力差的,都是逻辑混乱,数学差.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8-17 14:33
都是逻辑思维清晰的人.都是数学基础好的人.而那些能力差的,都是逻辑混乱,数学差.
我数学好呀,为啥我能力不好呢?!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4:37
所以说,逻辑不是全部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4:41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8-17 14:33 发表 
都是逻辑思维清晰的人.都是数学基础好的人.而那些能力差的,都是逻辑混乱,数学差.
我数学好呀,为啥我能力不好呢?!
你逻辑混乱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4:42
开个玩笑.数学和逻辑只是基础
有基础,不一定有上层.对不?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4:43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4:37 发表 
所以说,逻辑不是全部
对,还要读经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8-17 14:48
jiangying 2007-8-17 14:45 威望 +2 一定要补钙
jiangying 2007-8-17 14:45 金钱 +2 一定要补钙
一定要补工作。。。。。。。。。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7 14:56
jiangying恰恰犯了个逻辑错误。
一般来说,有数理逻辑头脑的人数学和计算机都比较好。所以,你在公司看到的现象不足为奇。
问题是,你不能就此推理,这些计算机好的是因为数学好造成的。这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5:08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7 14:56 发表 
jiangying恰恰犯了个逻辑错误。
一般来说,有数理逻辑头脑的人数学和计算机都比较好。所以,你在公司看到的现象不足为奇。
问题是,你不能就此推理,这些计算机好的是因为数学好造成的。这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你怎么还不清楚呀.究竟谁的逻辑错误.
我来做做逻辑推理
数学和逻辑的关系是什么?
他们其实不是一个强依赖关系,逻辑好数学不一定好,数学好,逻辑不一定好.比如苏三,她说她数学好,但她逻辑实在太差.
数学和逻辑都好,数理逻辑才能好,数学和逻辑是数理逻辑的必要条件,数理逻辑是数学和逻辑好的充分条件
数理逻辑好,数学好,离散数学才能好,离散数学好是数理逻辑好,数学好的充分条件
数理逻辑好,离散数学也好,计算机才能好
计算机好是数理逻辑和离散数学好的充分条件.
根据充分条件的传递性.
得出计算机好是数学和逻辑好的充分条件.
计算机好,本来就不是数学好造成的.
我的结论是数学和逻辑好是计算机好的必要条件.
作者: coolbaby 时间: 2007-8-17 15:24
孩子现在就一个,等你们讨论清楚了,孩儿长大了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5:39
39楼是乱扯,赶紧去监督孩子写作业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5:40
天高任鸟飞 2007-8-17 15:37 威望 +2 一个形式逻辑,一个逻辑
天高任鸟飞 2007-8-17 15:37 金钱 +2 一个形式逻辑,一个逻辑
哪个形式逻辑,哪个逻辑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5:41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5:39 发表 
39楼是乱扯,赶紧去监督孩子写作业
为何说我乱扯.幼儿园没作业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5:47
e停留在形式逻辑范畴跟你搅和,你倒好,不抓他这个尾巴,绕弯硬是把数学分离到逻辑之外。
你俩都算狠人。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5:49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5:47 发表 
e停留在形式逻辑范畴跟你搅和,你倒好,不抓他这个尾巴,绕弯硬是把数学分离到逻辑之外。
你俩都算狠人。
靠,数学是逻辑,你更狠.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5:52
圣人不等于人,没有人哪来圣人?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5:56
天高任鸟飞 2007-8-17 15:50 威望 +2 数学不是逻辑,离开逻辑却没有数学
天高任鸟飞 2007-8-17 15:50 金钱 +2 数学不是逻辑,离开逻辑却没有数学
上面我有句话说了一半,留了个尾巴,被你揪出来来了.
"他们其实不是一个强依赖关系."
这句话的下半句就是他们是个弱依赖关系.有依赖,但不是离不开.
和西方人比.中国人普遍逻辑差,但普遍数学好.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6:08
晕倒~~~
数学 强依赖 逻辑,这是没有折扣的。
中国人并不是逻辑差,而是“逻辑”受到 使用限制,比如只知道做数学题目,不知道怎么调用他方。
这是人文通识教育滞后造成的。
说到古代,儒释道文化更侧重生命本身的开掘,对“思想认识论”范畴兴趣不大(但是在这个领域并非没有杰出贡献哟,比如《唯识》学派),因此逻辑领域乏善可陈(不是没得陈,是懒得陈)
以上则正说明,逻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也不是决定思维成果的充要因素。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13
如果你把逻辑差,解释为“逻辑”受到 使用限制.
那我们争论的就不是一个问题.
不过逻辑不用,叫什么逻辑.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6:14
西方其实也是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在古典形式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数理逻辑的可见表现部分,我们就叫做数学。
其内在的核心,就是逻辑。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14
本还想单独发帖问你,读经如何读出逻辑,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17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6:14 发表 
西方其实也是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在古典形式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数理逻辑的可见表现部分,我们就叫做数学。
其内在的核心,就是逻辑。
数学和数理逻辑是两回事.基础数学中的代数和几何和逻辑开始关联.但是要求的逻辑知识也不是很多.
而一下的4则运算什么的,关逻辑什么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18
天高任鸟飞 2007-8-17 16:16 威望 +2 读经对逻辑有极大帮助啊,读经
天高任鸟飞 2007-8-17 16:16 金钱 +2 读经对逻辑有极大帮助啊,读经
不读,
咱不读经.逻辑一样清晰.
反而你逻辑混乱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6:20
数理逻辑的来源,是孩子的理解能力。
而读经,正可以迅速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只要按特定方法去读。
我在很多帖里面都说了的,你就是不看。
不要以为小鸟只是个书呆子,学问还是比较深广滴。。。。。。。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6:23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16:17 发表 
数学和数理逻辑是两回事.基础数学中的代数和几何和逻辑开始关联.但是要求的逻辑知识也不是很多.
而一下的4则运算什么的,关逻辑什么事?
看着上面这堆文字,鸟儿真的无言以对。
你太有才了
一加一等于二,这本身就是最基础的逻辑关系啊,孩子他妈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6:26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24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6:20 发表 
数理逻辑的来源,是孩子的理解能力。
而读经,正可以迅速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只要按特定方法去读。
我在很多帖里面都说了的,你就是不看。
不要以为小鸟只是个书呆子,学问还是比较深广滴。。。。。。。
你的帖子看了太迂腐.
看起来打脑壳.不懂.
不象人家老易,基本上任何人都能看懂.
我孩子的理解能力还不错,不读经也够了.
其实说实话,我孩子还是读了几天三字经,现在都是自己看.
以后慢慢也要叫他看论语什么的.
但是什么全职读经,什么先背,以后一辈子慢慢理解就不必.
要背还不简单,我在他面前读个5遍,一定会背.但没有必要.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26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6:23 发表 
看着上面这堆文字,鸟儿真的无言以对。
你太有才了
你更有才
1+1=2是个假设,不是逻辑.
符号变一下
one plus one equal to two. 也是可以的.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16:29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31
其实你说得也对,只是1+1=2这样的逻辑要是都不知道应该不是逻辑差,而是弱智了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6:37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16:24 发表 
我孩子的理解能力还不错,不读经也够了.
其实说实话,我孩子还是读了几天三字经,现在都是自己看.
以后慢慢也要 ...
你孩子理解能力不错,说明潜力更大。
只希望你这爸爸能有效开发他的潜力。
另外,所谓全职读经,那是我对自家孩子的教育措施
怎么会要求你照搬?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选择,因此有不同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6:38 编辑 ]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17 16:42
标题: 回复 #57 jiangying 的帖子
1+1=2是个假设,不是逻辑.
符号变一下
one plus one equal to two. 也是可以的
呵呵,他爸,看来你对逻辑,真的很了解,PFPF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43
我的观点,
早期教育就3条.
出去玩:问什么,就回答什么,还要把相关的一起回答.
语言(含英语):早认字,早看书.多认字,多读书.
数学:上小学前至少完成1年级的要求.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7 16:54
标题: 回复 #60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关于逻辑基本定义的一些东西,没仔细研究,不过纠缠定义没有意义.逻辑是用来推理的.
1+1这类算术到底算不算逻辑,这个我真不知道定义.不过就算是,也不是我所说的逻辑,这样的逻辑都不知道已经不能用逻辑差来形容.
另我对逻辑了解是可以用数据说话的.
MBA考试的逻辑部分考试,人人都说难,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我找过几套来做,没有一套超过30分钟,没有一套得分低于48(60满分),最高的一套满分.
即使国外的GMAT也试着做过,感觉不难,只是我英语太差,人懒,没做完,我又不参加考试.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16:55 编辑 ]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8-17 18:30
回来凑热闹:他妈,他爸,1+1=2是逻辑还是假设?!
作者: yhming 时间: 2007-8-18 07:37
什么东西,只要从娃娃抓起,一定错不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