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谈谈大学在技术冲击下面临的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2 09:11
标题: 谈谈大学在技术冲击下面临的危机
现在有一个大学很火,就是在线的凤凰大学http://www.phoenix.edu/,现在已经有几十万学生了。据说已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大学。

他的学费并不低,一个硕士学位2万美金,但普通大学读下来要8,9万。

很多教育学家都在讨论未来大学的趋势。可能世界上只存在几所巨型大学。
因为用在线的方式完全可以做到整合。

有一些学科是没法用在线的形式进行,可能会成为特定的专修学院。

只要能够通过在线学习的学科,都有可能在线化。

从我自己参加在线学习的体会看,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效果几乎没有区别。

很多事情是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我相信,随着凤凰大学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多,
很多普通学校会面临竞争的压力,从而走上在线或者被淘汰。

大学重新整合,对教师的冲击也会很大。现在,一个同样的学科可能有几万个教师同时再讲,
这本身就是资源的浪费。如果整合进巨型大学,某个学科,比如经济学,只需要大师级的老师讲就可以了。
其他浑水摸鱼的老师靠边站。

很多美国研究生院师资现在已经很贫乏。都是让一些学生助教来教课。教学质量绝对比不上在线的名师讲课。

精英大学可能还会存在,但在线大学的势头会越来越猛。普通大学的日子不好过。也许哈佛这样的大学将来
会走上巨型大学之路?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2 09:30 编辑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2 09:19
巨型大学: 远程教育的领头羊
2007-7-31 9:26:40           今年深秋时节,在我国上海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开放大学全球峰会。全世界巨型大学的校长们和国内外的远程教育专家学者们聚集到上海这一国际大都会,探讨当代远程教学大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巨型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使命,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未来前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教育和通信的两位助理总干事约翰·丹尼尔和阿卜杜尔·坎亲临峰会,表明了国际社会和有关机构组织对本次会议的关注和支持。

  “巨型大学”理念的奠基者和倡导者、前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约翰·丹尼尔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巨型大学=对规模、成本和质量的巨大冲击”的主题报告。在会上,由我翻译的丹尼尔的名著《巨型大学与知识媒体: 高等教育的技术战略》一书中文版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在峰会召开前夕,丹尼尔给我传来了他刚刚写就的“中文版前言”,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大学指南”专栏中发布的英国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在全英国100余所大学中的排位,已从第10位上升到第5位,超过了牛津大学(第6位)。

  自从上一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远程教育界就展开了一场关于远程教学大学、传统校园大学以及双重模式大学(指同时举办全日制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大学,如我国成立网络教育学院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的66所普通高校)谁更有前途的争论。与此相关的,还有围绕着巨型大学和虚拟大学的争论。丹尼尔争辩说: 巨型大学是从它的办学理念出发,即从增加教育机会、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表述的宗旨: “所有人享有完全的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出发,寻找到大众媒介和信息技术作为实现其办学理念和宗旨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而虚拟大学则是从技术出发的。试问: 如果技术是答案,那什么是问题呢?(If technology is the answer, what’s the question?)显然,问题不在技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陷入技术决定一切的“唯技术论”或“技术至上”、“技术至高”的陷阱。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定的教育与培训的需求服务的。技术是需要人去发明和发展、去掌握和应用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远程学习将代替面授教学、虚拟大学将替代校园大学成为教育的主流,但是我们看到中外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依然“我行我素”地实施着排他性极高的精英教育。有人说,不要把函授教育带进21世纪,我们看到在发达国家,函授传统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依然方兴未艾。有人忧虑: 开放大学或巨型大学会不会消亡?中国电大的红旗能打多久?我们看到的是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势头迅猛,巨型大学依然是国际远程教育界的领头羊。

  巨型大学的历史功绩和优势在于它们大规模地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规模-成本-质量”三者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丹尼尔称之为“死结”),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大的规模和较高的质量。巨型大学的历史功绩和优势还在于它们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表明: 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实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仅仅依靠传统校园学校教育体系不行,开放的远程学习应该成为首选。远程教育应该成为信息社会和学习社会中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战略方向,为开发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一行星上最重要的永不枯竭的人力资源、造福人类的未来服务。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8-12 09:54
SOFA。。

再谈大学。。

未来皆有可能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2 10:03
从目前来看,远程教育的市场很大。但不太可能取代现在的精英大学。
远程教育需要受教育者有很大的学习自觉性。一般来说,工作过的人学习自觉性更强,而没工作过的人自觉性差些。也就是说继续教育选择远程教育比较好。
另外,很多科学教育需要做实验,也是远程教育不可替代的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8-12 12:47
  
  大学气氛的人文熏陶是远程教育暂时代替不了的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2 13:28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7-8-12 12:47 发表
  
  大学气氛的人文熏陶是远程教育暂时代替不了的 


人文熏陶不是靠大学就能实现的。我自己的感受我受到的熏陶是来自社会和网络(一些好的人文网站胜过大学呆板的教育)。
作者: ly168    时间: 2007-8-12 14:35
教育体制要改变,不是为上大学而学习,应该真正为了知识,为了未来,为了生存.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8-12 21:21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7-8-12 12:47 发表
  
   大学气氛的人文熏陶是远程教育暂时代替不了的 


远程教育让我们感受到名师、名校的人文熏陶。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2 22:08
请问老易兄。远程教育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和你提倡的玩中学,做中学冲突吗?
如果不,能否解释一二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8-12 22:22
俺们国家不也有远程教育吗?老师应付着教,学生糊里糊涂地学,学校为了创收,学生为了文凭。文凭是拿到了,可有谁会认为你这技术文凭比在校普教的含金量高呢?

老外的技术再好,只要俺们国人一拿来,正经一准唱成歪经。

看来看去,这技术手段暂时还不会对俺们国家目前的大学在校教育构成啥冲击。
作者: 梅边吹笛儿    时间: 2007-8-12 23:20
精英教师也是从普通教师不断锻炼出来的~~

每次总是那些精英教师讲座,对于普通教师的成长很不利。。。

很多在国外很有用的东西,到中国完全变形了,比如说iso9000,比如说ERP,现在几乎都是形式了。
作者: 梅边吹笛儿    时间: 2007-8-12 23:45
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冲击是一码事,市场的需要是另外一码事~~

只有这技术迎合了市场,没有对市场水土不服的话,会形成真正的冲击~~

据说,中国移动当年很不看好短信,没有想到短信给移动带来巨大的收入。。。

中移动很看好彩信,可是彩信发展不尽如人意~~



如果都远程教育了,同学之间就没有了朝夕相处的机会,大学四年里,同学之间的那份同窗的情意,无可替代哦~~

多年之后,又再相逢~~那种彼此的了解和亲切,无可替代哦~~

[ 本帖最后由 梅边吹笛儿 于 2007-8-12 23:53 编辑 ]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8-12 23:54
原帖由 梅边吹笛儿 于 2007-8-12 23:45 发表
还有大学四年里,同学之间的那份同窗的情意,无可替代哦~~

多年之后,又再相逢~~那种彼此的了解和亲切,无可替代哦~~


那是,四年远程上下来,一个同窗不认识。
作者: 梅边吹笛儿    时间: 2007-8-12 23:58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8-12 23:54 发表


那是,四年远程上下来,一个同窗不认识。



安上摄像头,视频课堂~~~

不过,同学情侣该不会有现在这么普及了吧。

如果再整个虚拟老师出来,就更有意思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8-13 00:03
原帖由 梅边吹笛儿 于 2007-8-12 23:58 发表



安上摄像头,视频课堂~~~

不过,同学情侣该不会有现在这么普及了吧。

如果再整个虚拟老师出来,就更有意思了。


俺喜欢易建联,给整出个他的虚拟脸给俺上会计课,俺一准整节课想入非非。
作者: 梅边吹笛儿    时间: 2007-8-13 00:09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8-13 00:03 发表


俺喜欢易建联,给整出个他的虚拟脸给俺上会计课,俺一准整节课想入非非。


上课的同学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偶像脸,当老师的虚拟脸,喜欢大嘴姐姐的就选罗伯茨,喜欢神仙姐姐的就选刘亦菲,喜欢摇滚的选杰克逊,喜欢篮球的选姚巨人,保准上课效果好。。。友情提醒,不能想入非非哦


嘿嘿,瞧瞧,楼就这么歪了~~~楼主莫怪~~~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8-13 00:18
原帖由 梅边吹笛儿 于 2007-8-12 23:20 发表
很多在国外很有用的东西,到中国完全变形了,比如说iso9000,比如说ERP,现在几乎都是形式了。

这句话是真理,在线大学,到了中国,可能变味了。况且,在线大学是否能发文凭,发什么文凭,对它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一切免谈,如果仅仅因为有名家讲课,听名家教诲,有很多途径:名家著作、电视、电脑、讲座。。。。未必,去上需交费的在线教育。。。
    楼上jiangying说得好:做中学,怎么实现?理科的试验,医学的解剖,文科的实践。。。难道,最终,还是回到了以讲授为中心?不如自学切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3 04:03
标题: 回复 #17 小小小鲸鱼 的帖子
前面已经提到了:有一些学科是没法用在线的形式进行,可能会成为特定的专修学院。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3 04:08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8-12 23:54 发表


那是,四年远程上下来,一个同窗不认识。


哪都可以交朋友,不局限于大学。大学毕业后人走茶凉。
除了一些MBA课程,,很多人是冲着交朋友,拉关系去的。
凡事有得有失。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3 09:19
梦幻妖精 2007-8-13 08:51 威望 +2 做中学强调的是基础教育
梦幻妖精 2007-8-13 08:51 金钱 +2 做中学强调的是基础教育
小小小鲸鱼 2007-8-13 00:07 威望 +10 哈哈

我的观点恰好相反
做中学应该在高等教育
作者: allenxu    时间: 2009-6-26 03:41
这个这个,比较复杂。。。不知道以后。。。取决各种力量的博弈。。。本地上学还是要的。。。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26 10:09
如果文凭的重要性下降了,上大学只是因为需要,就不会出现老师应付着讲课,学生混着听了。所以,教育的问题,根子在教育外。体制不改,教育不可能一家独秀。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