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家庭素质教育的搞法(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8 20:17
标题: 家庭素质教育的搞法(之一)
学校搞“假”素质教育,家庭可不可以搞“真”素质教育?本文作为对于jiangying的回应,谈一些具体的。

什么是素质?简单说就是能力+品质。哈佛教授加德纳,也就是提出多元智能的那位,最近写了本写书,《赢取未来的五种minds》,这个minds实在不好翻译,我倾向于干脆翻译成素质。那么,什么是加教授心目中的五种素质呢?

第一是专业能力。加教授认为,专业能力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其他能力,如创造力的源泉。

第二种能力是整合能力。这种能力要求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为我所用,需要查找信息的能力和辨别,判断信息的能力。

第三种能力是创造力。一般需要在专业领域浸淫多年,然后会有发明创造与突破。

加教授另外提到了两种品质。第一是包容的品质。能够容忍多元的存在,看到别人的长处。

第二是道德素质。这个道德跟我们理解的基本一样,就是一个人要做好人,做好事之类。

为了省事,我们不妨把这五个素质当作素质教育的五个目标。

如果我有孩子,如果是男孩,我会首先思考培养孩子哪方面的专业能力?计算机编程是我最想教给孩子的。未来的社会是信息为王的社会,如果孩子精通计算机,真的是走遍天下都不怕。计算机并不是简单的操作,一定要教会孩子编程。通过计算机编程的学习,激发他对数学,英语,电子等学科的兴趣。现在的学校教育学数学,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成了样子货。美其名曰打基础,但这个基础一打十多年还不去用,这个基础打得也太离谱了吧。到头来,本来是工具的学科摇身一变成了学习的主体,这肯定是一种本末倒置。

所以我要恢复数学与应用的主从地位。编程是主,数学是辅。数学知识为编程知识提供帮助。编程过程中需要哪些数学知识立即拿来补充。

有人说,外语也很重要?为什么不把专业定位在外语?我认为外语其实并不是一个专业(立志当翻译和语言专家的除外),外语也是一门工具。它也要服从于应用的需要。编程学习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要用到英语,边用边学,一点都不能浪费。

为什么要学编程?这是我在美国很大的体会。有了互联网,实际上编程序的坐在中国的家里就能够赚美国人的钱。印度人其实就是这么做的。当然,赚中国人的钱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几个很火的互联网公司,如百度,腾讯QQ,迅雷,金山,3721等等都是程序员创办的。

我相信一个好的程序员除了名师指点外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十年八年的苦工是难免的。中国的许多聪明的孩子由于搞应试,把聪明才智大大的浪费在无用的做题上,即使18岁读大学还没编过一段程序。就算进了大学,除了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很多人便从此与编程无缘。实际上,除了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的人也需要编程这项本领。这应该像英语一样成为一项基本技能。

(待续)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8-8 20:31
这么快又出长贴了,沙发支持。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8-8 21:33
  
  编程是吃青春饭的
  仅有编程还不够

  等待续篇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8-9 01:13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7-8-8 21:33 发表
  
  编程是吃青春饭的
  仅有编程还不够

  等待续篇


不全对, 当编程产业化后就不是吃青春饭的了, 每个人在产业链上的位置是可以递升的.

印度班加罗尔现在成了全球IT的外包研发中心, 这种差距主要还是中国国内学生的E文水平不行及政治体制两大因素造成的.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8-9 01:22
计算机和外语,已经是中国学生的必备知识,这已成为共识,也是学校的主干课程和普及课程,不需要家庭再花更多精力。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09:11
费了这么大的劲,终于让edu回到正道上来了,很高兴.
为何说提出具体的建议是正道?
本坛的家长来这里的目的,大多数人是寻求答案,而不是信息的.这也是楼主不明白为啥DOMAN和读经这些版一边倒的原因.只有给出让人信服的具体方案,大家才乐于接受,不然,为反对而反对,就是空谈.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8-9 09:16 编辑 ]
作者: 尘中之尘    时间: 2007-8-9 09:31
不要求做好人,但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去做坏人!
不要求做多好的人,但是要学会保护自己!
不要求多有钱,但是要学会理财!
不要求多阳光,但是要求乐观!
不要求多有才,但是要求有自己的兴趣!(打游戏不行!!亦正亦邪)

俺们不学琴棋书画,俺们学学理财,练练口才就够啦!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09:53
才看到应该称呼老易
下面就老易兄的文章发表点看法.
兄台提出学编程,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过于拔高了编程的地位,确是一叶障目.
作为一个在IT行业打拼10多年的老工程师.下面谈一下我的观点.
IT行业,实际上主要由HW(硬件),SW(软件)和辅助的工作(结构,热设计,配置管理等)组成.HW是IT业的根基,SW是灵魂.现在大众的普遍关心的是SW,而又把SW与编程混为一谈.这里有个政府的误导在里面起到放大作用,各地纷纷建软件园,给予软件工程师税收优惠政策.其实很多公司是知道这个事实的,把几乎所有人都报成软件工程师.华为这几年发展很快,已经成为通信业的地一梯队,靠的是他的整个产品,他哪里有纯软件的产品呢?
在回到编程(coding)上来,编程对于搞IT的是个基础,不论是SW设计,还是HW的DSP,FPGA都离不开coding.但是 coder只是IT行业中最低层的蓝领,门槛很低,现在有很多职业学校,一年学习就可以批量的培养coder.真正的核心在于设计,系统工程师,架构工程师和实现工程师.
普遍人们认为印度软件业发达,其实这不完全是事实.印度的SW外包,主要还是承担最低层的编程工作和部分的实现上,对于系统却不甚了解.外包给他们,是因为便宜,而且编程风格好.
在这里,补充老易兄一句话,现在几个很火的互联网公司,如百度,腾讯QQ,迅雷,金山,3721等等都是程序"设计"员(designer)创办的,但不是编程人员(coder)创办的.

在数学和编程的关系上,老易兄没有搞清楚,编程人员(coder)对数学的依赖程度不高,最基础的是逻辑,设计人员(designer)对数学的要求就高多了.国人普遍逻辑较差,因此,我们的coder比不是印度的.我们的designer不算差,咱们的数学好.由于缺少优秀的coder,我们的设计人员往往即当designer又当coder,这就造成了人们普遍认为做软件的就是编程的.

基于以上论述.针对想搞软件人,我的观点:如果定位于coder,着重训练逻辑和编程.如果想当designer.那就得辛苦很多,数学,逻辑,编程和一些其他,必须有宽广的知识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09:56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7-8-8 21:33 发表
  
  编程是吃青春饭的
  仅有编程还不够

  等待续篇


在中国,高科技人员吃青春饭是因为资源严重不足造成的.

第2句见楼上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10:06
我一个同事的儿子,初二,已经学会导数,因此学习非常轻松.今年搞了个愚蠢的C语言病毒,把学校机房的电脑网络搞死过一次.
另楼主所说除了计算机专业的都与编程无缘,不是事实.我都毕业10多年了,那时候大学都要学PASCAL和C呢.
作者: wpopw    时间: 2007-8-9 12:36
坐下来认真学习,受益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8-9 13:10
还有呢?期待更多,也同意jiangying的意见,很多家长来这里是找答案而不是找资料的。
非常感谢楼主这种介绍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行为,不管盖楼的人是否同意或者接受这些观点和做法,起码他可以得到一年以供评判的答案。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8-9 13:15
从一个在IT业打拼了十几年的老家伙的老婆的角度来看,编程这东东发展得太快,更新换代得太快,俺们家那个IT老家伙眼下已完全跟不上时代。

学生时代可以接触浅尝,知道点原理和常理,不用费工夫细琢磨。俺可不想让儿子素质教育了些没几年就成了垃圾的东东。

记得俺早前曾发过一帖,小学生学电脑学些什么东东?好象当初不少人是反对学编程的,认为学几个应用软件,做做动画,玩玩PS更实际,楼主以为如何?如果不同意这种说法,那真要学编程,楼主认为是学PASCAL好呢,还是DELPHI,还是学回俺家那老家伙曾经学的C++?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13:37
标题: 回复 #13 ealain 的帖子
个人意见,编程学起来很快,真不用特意的去学.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基础才是正道.
记得大学的时候,打游戏过不了关,想方设法用debug去改数据呢.
至于学哪种,如果是作为中学时代的兴趣,其实哪种都可以,具体的语言工作后一定都是用不上,学习的是编程思路和风格.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8-9 13:38 编辑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9 14:38
楼上两位的意见我是不同意的.

编程变化快,但这只是相对的.所有编程语言都变化了吗?
c++多少年了,还是热门的语言。而且,像很多时髦的语言如php都是从c语言演化过来的,学好了c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我是绝对不想浅尝辄止的。要学就要学精。标准是孩子能够用编程语言来创作。不管这个创作出来的产品是不是可以商业化,
但一定要有作品,孩子会有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浅尝辄止等于没学。

此外,说编程学起来很快,那只是你所谓的低级的coder,一个高级程序员没有在一个领域浸淫10年8年是成不了气候的。
而孩子如果从小就开始学,10年后正是20出头,正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如果把时间延后10年,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30多岁应该告别coder,走向design或者创业了。

很多机遇是偏向有准备的头脑的,it这个行业尤其是这样。豆瓣网的创办者是程序员,本坛的程序discuz的创办者也是程序员。还有我说的百度,腾讯QQ,迅雷,金山,3721等等都是程序员创办的,至于jiangying所说的程序"设计"员(designer)之类,我觉得跟我所说的并不矛盾,我也没说要把孩子培养成coder,coder用得着费这么大力气培养吗?之所以从小抓起,肯定不是着眼于coder这种软件蓝领。但不容否认的事,所有伟大的程序员都是从软件蓝领起步的。

况且,我让孩子学编程,也并不一定让他进入商业领域,我更希望他进入军队,军队的信息化革命刚刚开始,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将是空前的。这个我会在以后的帖子中详谈。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14:50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9 14:38 发表
楼上两位的意见我是不同意的.

编程变化快,但这只是相对的.所有编程语言都变化了吗?
c++多少年了,还是热门的语言。而且,像很多时髦的语言如php都是从c语言演化过来的,学好了c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我是绝 ...



如果要做到系统的designer.那老兄关于数学的结论就不对了.基础数学学不好,高等数学就学不好,离散数学就学不好,数据结构就学不好,就做不成优秀的系统工程师.
不是说要用什么数学才去学什么数学.搞IT,更要把根基搞杂实.
设计软件,信息模型最重要.
说句实话,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编程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是硬件出身的,编程基本不会,但我一样可以很好的管理30多人的项目团队.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9 15:10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9 14:50 发表
如果要做到系统的designer.那老兄关于数学的结论就不对了.基础数学学不好,高等数学就学不好,离散数学就学不好,数据结构就学不好,就做不成优秀的系统工程师.
不是说要用什么数学才去学什么数学.搞IT,更要 ...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数学的确是编程的基础,但这个基础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重要。编程水平高低除了思维水平外关键是熟练。现在有非常多的现成的模块,编程时很大程度是在整合资源。

不要总拿你自己当作成功的范例,我对孩子的期望绝对不是管30来人的团队。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15:14
标题: coder的出路
IT业是一个辛苦的行业,选择IT,就走上一条艰辛的不归路.
正如老易所说:一个高级程序员没有在一个领域浸淫10年8年是成不了气候的.那么当一个coder成长以后有哪些路可走呢?我认为有如下几条:
1.管理者.
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良好的文字功底,文理必须都强.熟悉软件工程
2.系统工程师
不仅懂软件,还要懂硬件,基础知识中数理化一个都不能少.熟悉软件工程.良好的文字功底.也需要渊博的知识.要知道设计的产品做什么用.
3.架构工程师
丰富的软件知识,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软件工程,良好的文字功底.
4.实现工程师
丰富的软件知识,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软件工程,良好的文字功底.
5.资深coder
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编程风格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15:21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9 15:10 发表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数学的确是编程的基础,但这个基础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重要。编程水平高低除了思维水平外关键是熟练。现在有非常多的现成的模块,编程时很大程度是在整合资源。

不要总拿你自己当作成功 ...


对,编程水平高低除了思维水平外关键是熟练。
但是SW水平不取决于编程水平. 现在有非常多的现成的模块,到真正开发软件的时候,你回发现现成的模块简直太少,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开发.不要把IT行业看得这么简单,SW重要的工作是系统和架构,整合和编程只是体力活.
早学编程没什么错,但如果放弃基础,成功就很困难了.
老易呀,不要走弯路.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9 15:29
美国现在流行用中学,做中学。我比较赞同这种学习方法。不喜欢狠打所谓的基础,却不知这基础有何用?
实际上,由于互联网的力量,打基础这种事情似乎没什么着力点了。很多问题不懂,可以去搜索,或者直接在论坛讨教,
甚至花钱买答案。传统的学习方法我是非常不喜欢的。不是说没用,而是效率太低。

所以我希望孩子能够快速入门,然后进入实战,在实战中充实自己的各种知识。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9 15:31
梦幻妖精  2007-8-9 13:19  威望  +2  得出搞编程这个结论比较奇怪


这个不能算什么结论。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前面已经说了,我只提供信息,决策是家长自己的事情。
作者: njlhzh    时间: 2007-8-9 15:35
赞!!!欣赏楼主的观点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15:40
不懂就搜索是我最反对的观点之一.这句话本身没错,但隐藏在后面的就是不用打基础,这是很危险的.

用中学,做中学,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才行.我个人认为部分中学课程应该这么学.大学应该这么学.小学不行.大部分中学课程不行
没有基础,根本就不知道该不该搜索?搜索什么?怎么搜索?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混乱的时代.面对用google搜出来的几十上百业信息,你哪里知道哪些是你需要的?

看看我这篇文章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4084&extra=page%3D1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9 17:36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9 15:40 发表
不懂就搜索是我最反对的观点之一.这句话本身没错,但隐藏在后面的就是不用打基础,这是很危险的.

用中学,做中学,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才行.我个人认为部分中学课程应该这么学.大学应该这么学.小学不行.大部分中学 ...


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讲了。
你先把用中学,做中学的含义搞清楚吧。否则你总是自说自话。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9 17:39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9 17:36 发表


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讲了。
你先把用中学,做中学的含义搞清楚吧。否则你总是自说自话。


用中学,做中学,就是在行动中学,实验中学,对不?
人人工作中都是这样做的.
作者: 有梦的日子    时间: 2007-8-9 19:50
怎么安排时间? 什么都要学, 什么都想学好, 小孩子没有三头六臂啊!  应试教育基础很重要, 培养专业能力也很重要, 培养情商很重要, 培养理财也很重要, 算了, 我的儿子还是不做精英, 做个普通快乐的人好了. 毕竟, 普通人是绝大多数. 就象新闻报道的, 高薪难聘高级技工. 呵呵, 我儿子就做高级蓝领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有梦的日子 于 2007-8-9 19:53 编辑 ]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8-9 20:14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9 15:10 发表
不要总拿你自己当作成功的范例,我对孩子的期望绝对不是管30来人的团队。

      小易已经为孩子设计好了人生,学通电脑,进入军队,为信息化战争服务 。下次可别批评其他家长,为孩子包办
     关于做中学,有一个专有名词:任务导向型教学。这个适合技能的学习,研究型的内容不合适。小易的贵族教育理想,还是不适合做中学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8-10 00:08
标题: 回复 #15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易先生一直还是提倡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孩子对未来的发展有自由选择权,咋此时就成了编程独大了呢?

其实不管学什么,提前个十年八年开始,那肯定比晚要强。但不一定只是搞电脑。诚然,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十分广阔,而且一旦成了行内精英,那前途不可限量,但如果做个好的律师、画家、音乐家,早早下手,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再说到底,还是得看孩子自己是哪块料。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10 05:38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8-10 00:08 发表
易先生一直还是提倡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孩子对未来的发展有自由选择权,咋此时就成了编程独大了呢?

其实不管学什么,提前个十年八年开始,那肯定比晚要强。但不一定只是搞电脑。诚然,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


当然不是编程独大。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别人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而且,这仅仅是个设想或者说假设。至于将来孩子是不是这块料,爱不爱学,是会随时调整的。
因为路有很多。我至少可以写出20种来。现在只写一种。仅是一种想法而已。或者更确切的说,
仅是为大家提供一种信息而已。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0 09:06
开很多门,让孩子大了可以自己选,这是铺路

看起来编程象是e先生现在才发现的自己的兴趣点和目标,发现得太晚而回不了头,想给孩子选这路,然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循环了。。。。。

[ 本帖最后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0 10:00 编辑 ]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8-10 09:18
梦幻妖精2007-8-10 08:58威望+2定义基本错误
梦幻妖精2007-8-10 08:58金钱+2定义基本错误
又来一辩才好手,隆重推出妖精
正确的定义,你说说看,是否能得到认同
作者: sxmsc    时间: 2007-8-10 09:28
有参加计算机竞赛得一等奖的孩子(没学过奥数),到某个阶段会觉得很难突破,似乎到了瓶颈.但从小学奥数的孩子转学计算机相对得心应手多.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0 09:34
原帖由 sxmsc 于 2007-8-10 09:28 发表
有参加计算机竞赛得一等奖的孩子(没学过奥数),到某个阶段会觉得很难突破,似乎到了瓶颈.但从小学奥数的孩子转学计算机相对得心应手多.


当然,数学是理工的根本。
但是我并不赞成所有的小孩都学奥数.现在学校把奥数作为录取标准,确实走偏了.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0 09:58
做中学是指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和其相提并论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

有时候把前者看作素质教育,把后者看作应试教育,这不够准确,素质教育的范围要比做中学大一些,做中学针对科学教育。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基本上讲下面这个描述了大部分的做中学内容,虽然和素质教育的定义有一些混淆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7-17 11:53 发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定义一抓一大把,从方方面面定义素质教育

从教材来讲,应试教育以课本为世界,素质教育以世界为课本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这一基本目标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只是56年的时间完成这一基本任务总是绰绰有余的,而在完成这些技能之后,学校教育往何处走就是应试和素质。

英国学习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地区”,仅这个词就让教师带着学生跑遍学校所在地区的基础公共设施:邮局、公园、图书馆、车站等,请邮递员、警察及各行服务人员讲述社会各行业的故事。参见吴松弟《素质教育在英国》

在澳大利亚,孩子们在参观国会的会议以后在老师的协助下模仿开“班会”。

从教育的主体来讲,应试教育以老师为中心,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育方式上说,应试教育搞满堂灌,素质教育强调做中学。

从教学大纲上,应试教育讲速成和知识教育,素质教育讲过程和能力教育。

应试教育搞典型的3段式速成,我们教孩子植物,就直接告诉他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然后讲为什么,这些知识教育只需要1个课时。而让孩子亲自参加比较严格的实验过程,比如同时养2盆同类植物,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或是一盆置于阳光下,一盆不,然后记录生长的变化和结果,最后让孩子自己得出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估计需要1~2周。但这就是把科学家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给了孩子:观察、分类、对照、控制变量等,这种教育是一种慢进度中能力的飞跃。

从评价体系来讲,应试教育通过分数评价现在和以往学得怎样,素质教育通过其评价体系评价今后能学得怎样,是否有潜力。

非得用一句话概括的话,素质教育是以探究为中心的教育,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验,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受教育者建构基础性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基础。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0 10:11
素质教育这个名字起得不好,此素质非彼素质,好多人说的素质教育都和生活教育混淆了。基本上这里说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就无法在家搞。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10 10:23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0 09:58 发表
做中学是指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和其相提并论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

有时候把前者看作素质教育,把后者看作应试教育,这不够准确,素质教育的范围要比做中学大一些,做中学针对科学教育。科学包括社会科学 ...


1. 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和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这样的提法很好.但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是怪胎.尤其在中国素质教育成了引入垃圾教育方式的画皮.相对而言,应试教育的问题大家都能看到.更容易想到办法.

2.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和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谁好谁坏.我个人认为阶段不同,选择的重点不同.基础阶段前期以知识为中心为主,基础阶段后期,两者并重,专业教育阶段以探究式为主.在小学时代,学校教育以知识为中心为主,家庭可以结合玩中学.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就自己用嘴喷水雾制造彩虹.自己做潜望镜,等等.中学教育应该并重,但是一定要以老师为中心.可是现在中国资源不足的现状导致这不太可能实现.因此目前阶段,最好的办法是学校教育仍然维持以知识为中心为主.家庭自己想办法.大学教育应该完全探究式为中心,这才是中国教育急需改变的地方.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8-10 11:06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10 09:58 发表
做中学是指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和其相提并论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

有时候把前者看作素质教育,把后者看作应试教育,这不够准确,素质教育的范围要比做中学大一些,做中学针对科学教育。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基本上讲下面这个描述了大部分的做中学内容,虽然和素质教育的定义有一些混淆
..

   你所谈的探究为中心,不准确,探究只是方式,实际上是能力为中心(包括工作技能、生活技能),以实际操作和运用为最终目的,知识不是最终目的,知识只是帮助更快掌握实践。所以,这个只适用自然科学(最终得到发明为目的)或生活技能。对于一些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不适用,浪费时间,没效率。(就算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并非都适合做中学,比如数学)。当然研究以知识为中心的“贵族”科学,往往已具备各种能力基础,不需再做中学。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8-10 11:09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0 05:38 发表

因为路有很多。我至少可以写出20种来。现在只写一种。仅是一种想法而已。或者更确切的说,

  期待。。。。如你能把20条路弄出来,一定可以发表,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支持你写出来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8-10 12:44
education20082007-8-10 11:21威望+1360行就有360条路,20条其实少了
千万别按传统的360行去写,那不是我们想看的。
20条精英之路已经够多了,你写出来再夸口吧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0 12:50
education2008 2007-8-10 10:18 威望 +2 说得对,我没学会编程很多机会溜走,可惜啊


下一个循环就是:孩子学了编程以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目标不是编程,是其他的xxxxx,发现的太晚而回不了头,就想给孩子的孩子选xxxxxxxx这条路走。。。。。。。。。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0 13:18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8-10 11:06 发表

   你所谈的探究为中心,不准确,探究只是方式,实际上是能力为中心(包括工作技能、生活技能),以实际操作和运用为最终目的,知识不是最终目的,知识只是帮助更快掌握实践。所以,这个只适用自然科学(最终 ...


一定包括社会科学,但是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要复杂很多,有专家认为不适应在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因为涉及一些人的价值取向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并无简单的标准,不适合在幼儿园和小学探究,意思是选题不好选。

我个人觉得有适当的题目可以在小学高年级进行,这个对人类高级思维能力批评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等的训练非常有益。一时没有想到合适的例子,想到了再继续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8-10 22:41
呵呵,有意思,一个方法性的叙述引出这么多理论性的阐述来,楼主高,盖楼的人也高,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晕头转向。

对于学什么好,我妈妈从来都教育我们说:“技多不压身。”所以多学点没什么不好,也不存在早晚的问题,现在学了这样,那10年后发现那样也有用,如果现在学的那样呢,10后还不是还得学这样。

而现在这个社会也好向要求我们门门通还不能样样瘟。上次我一个同事感叹说:“唉,我真不想干了,当个破所长,要是专业上的专家,要懂得行政管理,还要精于财政预算,外出打交道还得精通礼仪,而对外合作中不但要当翻译,还得熟悉对方国家的国情,同时还要精通我们国家的众多文件,现在我都不知道我究竟是专家、领导还是外交家了。”

鉴于此,我们还是着力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吧,只有能学,缺啥补啥。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