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论两类不同性质的考试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7 12:17
标题: 论两类不同性质的考试
一种考试是竞技类考试,典型的是中国的高考以及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不是以达到某个标准为目标,而是看谁的分数最高,把别人比下去。就像打靶,你9.9环,已经是绝顶高手了,可人家是10环,你的9.9环可能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高的高手也没用。

另一种考试是能力性向考试。主要是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的评估。一般来说,达到某个标准即可。比如,你能达到8环,好,给你一个神枪手的证书。以后可以靠这个证书当教练或者参军。

美国的高考以及日常的考试是第二种类型的考试。

但是,教育资源永远短缺,从选拔的角度看。美国这类考试就不能单独完成任务了,但是中国高考这类考试能够一锤定音。

美国人发明了一些其他的指标,诸如领导能力,道德品质,推荐信等。而且有的学校为了评估时方便,还把这些指标量化,比如著名人物写的推荐信加5分,一般人写的加2分等等。如果深谙录取的门道,就可以把美国的这套东西也搞成类似于应试教育的东西,比如,找高人写推荐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争取领导能力加分等等。事实上很多中国家长就是这么做的。靠这个方法,也能混进名校,可实际能力也未必怎么样。可以说,美国的录取制度也有漏洞。

实际上,美国的大学录取很大程度是在考家长。看家长的策划能力或者说阴谋诡计。因为小孩子是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的。当然,搞阴谋诡计在美国不流行,因为美国人实际上对名校也不怎么看重的。只是亚裔家长很看重。有个中国家长写了个《人生设计在童年》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再来说说中国的高考。实际上我并不是简单的反对这个制度,只是在某些特定的立场上反对,而在另一些立场上可能还比较折中。

先说第一个立场,国家利益的立场。我认为,现今的高考应试教育的模式不符合国家利益。浪费了大量中国学生的聪明才智,即使保证了一定的公平,但这一成本太高。所以,高考应试教育这一制度一定要改革。

第二个立场是从某些知识家庭,或者富裕家庭,或者中产家庭的立场考虑。这些家庭面对中国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加入要付出代价。不加入看不清出路。所以从他们的角度讲,现在的高考制度无疑是恶劣的。

第三个立场,如果我来自一个文化不高,家境小康,不想让孩子进入底层,想着让孩子出人头地,那么,我也许会别无选择的加入到高考博弈。如果说,任何制度都会有既得利益者与利益损失者,那么,这些家庭可大致算作高考应试教育的相对受益者,就像那些中产家庭是美国高考制度的受益者一样。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因为他们的家境以及家长的见识有限,不大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其他资源支撑其独辟蹊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高考博弈无疑是条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径。

可以说,不同性质的考试衍生出了不同性质的高考制度,同时,不同制度的受益者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高考会有不同的认识。美国是个橄榄型的国家,中产阶级占有很大优势和话语权,所以,高考制度偏向这部分人群是自然而然的。而中国,显然中产阶层非常弱小,他们的声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好在中国不是一个被选民左右的国家。国家如果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应该尽快结束这种类似民族内耗的博弈。我猜想在不久的将来,高考的改革也许会提上日程。

我估计本坛大多数人处于第二个立场。所以,高考对大家来说肯定是个恶劣的存在。我们不需要鸵鸟政策为高考找到所谓的合理性,尤其不能像jiangying网友那样美化应试教育,甚至把美国式的应试与中国的应试混为一谈。我们需要的是直面高考的不合理,同时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7 12:42 编辑 ]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8-7 12:38
  
  沙发

  终于抢到一个education2008的沙发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7 12:50
高考是腐朽的垂死的,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早就该一鞠躬下台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7 13:53
按照edu兄的家庭归类,我应该属于第2类,即对高考制度非常痛苦的一类.可是我的观点却是支持应试教育.
不过就如我一再强调的,我支持应试教育,不是支持高考制度.赞成高考,却不同意现在这样的高考.
edu兄不断提到的性向考试,我也一直持支持态度.美国的SAT,ACT,GRE,我国的公务员的行政能力测试就是这样的考试,我认为这样的考试应该引入到高考中来,但是现有的知识考试也不能因此而废除.假如我们引入一种性向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即作为高考依据,又作为公务员或公司招聘依据,就象SAT那样,确实可以节约不少的成本.
性向考试和知识考试不同,即使死记硬背,也不会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GRE除外,题库都被中国人背完了).很多觉得没有希望的背多分就只有放弃高考,选择其他出路,可以让真正的优秀学子进入大学.
在目前的知识考试体制下,也并不是背多分才有希望.我本人上学的时候就不喜欢背,即使政治这样的课,我都不喜欢背.(基础还是要背的,公式什么的).家长做的,就是要让小孩练就一身过硬的应试本领.背多分是老师会应试,不是学生会.自己会应试才是我支持的.
我一再说应试,应的不是高考的试,而是以后一辈子工作中的各种挑战.自身应试能力就是一种自学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从小培养效果会比较好.
那么找出了高考制度的缺陷,家长作出最有利的选择是什么呢?要么移民,到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地方去.培养应试能力,苦练内功.
EDU在讲到美国大学录取的时候,为何一再漏掉AP和平时成绩这两个大项呢?推荐信的比重相对来说是很低的.3个大头,是学习成绩,课外活动和家庭背景.
关于美国人没有名校情节这绝对不是事实.很多人捐款给名校,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子女能获得录取优先权(EDU兄也许漏掉了捐款也能给学生入学加分这条).不过美国名校的概念和我们有点不同.我们就知道几所,其实很多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好,在企业界很有名的.但上不了排行榜.我们不知道罢了,甚至很多美国人也不知道.另外美国人就业路子比我们多,名校情节相对弱些.
另外,你说中国的家长钻空子,或许没错,但你有提到美国的本科很难学,钻空子钻进去,怎么出来呢?是不是也可以钻空子呢?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8-7 14:35 编辑 ]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7 14:11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考得完吗?需要考吗?

我工作中经常要算平截圆椎体或者长方棱椎体体积,应该是初中或高中的东西,每次我都翻手册,估计和美国人不背99表是一个德行。要是单位哪天变态用这种知识考我,我肯定死翘翘。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7 14:23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7 14:11 发表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考得完吗?需要考吗?

我工作中经常要算平截圆椎体或者长方棱椎体体积,应该是初中或高中的东西,每次我都翻手册,估计和美国人不背99表是一个德行。要是单位哪天变态用这种知识考 ...


如果你高中没学过,现在能熟练的在手册中翻到吗?
检索是一种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10 年前,我见过一个老工程师(工农兵大学生)要求一个工人加工一个螺钉.工人欺负他不懂,问他,我怎么知道你要多少个齿呢?他居然回答:我来数.然后就认认真真地数去了.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知识混乱的时代,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在google棉对几十页重复的东西,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吗?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7 14:33
问edu老兄几个问题:
1.你在美国做什么呢?学习or 工作?
2.你当过老师上过课吗?
3.你提到:"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你是如何看待现在的家长如何做选择呢?仅仅被动地等高考改革显然是不现实的.我的观点很明确,早认字,早阅读,早学数学.提高自学能力和应试能力.鸟兄也很明确,读经.你的呢?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8-7 18:57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7 12:17 发表
美国人发明了一些其他的指标,诸如领导能力,道德品质,推荐信等。而且有的学校为了评估时方便,还把这些指标量化,比如著名人物写的推荐信加5分,一般人写的加2分等等。如果深谙录取的门道,就可以把美国的这套东西也搞成类似于应试教育的东西,比如,找高人写推荐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争取领导能力加分等等。事实上很多中国家长就是这么做的。靠这个方法,也能混进名校,可实际能力也未必怎么样。可以说,美国的录取制度也有漏洞。


如果这种考试,放在国内的话,不知道要有多少阴谋诡计……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8 02:41
回jiangying
你在很多提到提到支持应试教育,但在这里又说不支持高考。实际上,应试教育跟高考是孪生兄弟,是硬币的两面。我没有听说准备美国的sat,gre叫什么应试教育。那顶多是应试准备或者培训。而只要有考试存在,这种应试培训或者准备就会存在。没必要总挂在嘴边吧。

此外,请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章上,而不是作者是谁上。这是论坛上不成文的江湖规矩吧。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8 07:24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8 09:18
标题: 回复 #9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应试培训不是应试教育,这个逻辑我有点不懂.
培训本就是教育的一部分.考试和应试教育才是孪生兄弟。
你可以看我的所有文章,都是支持应试教育,但反对现在高考制度的,更反对所谓的素质教育的.不是这里才来反对高考的.

另:不好意思,让您误会了.看了你很多帖子,觉得你的观点前后矛盾。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你即反对应试教育,又认为基础知识重要,要用中国的方式背99表,小孩要早阅读.怀疑你还停留在空想阶段.所以想多了解一下你这个人.主要是想知道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能给家长什么建议.而不是仅仅说高考制度怎么怎么不好.制度没改变前,家长怎么办呢?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8 09:55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8 09:18 发表
应试培训不是应试教育,这个逻辑我有点不懂.
培训本就是教育的一部分.考试和应试教育才是孪生兄弟。
你可以看我的所有文章,都是支持应试教育,但反对现在高考制度的,更反对所谓的素质教育的.不是这里才来 ...


我觉得你的理解真的出现了问题,让孩子背九九表跟反对应试教育矛盾?这样的推理是怎么来的?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8 09:57
此外,你好像还没有回答我,布什到底是靠家族背景还是靠教育当上了总统?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8 10:01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7 14:23 发表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知识混乱的时代,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在google棉对几十页重复的东西,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吗?


应试教育跟高考是孪生兄弟,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育,现在的社会知识是爆炸的和突飞猛进的,我们不能希望通过填鸭式的把更多的科学知识塞到孩子脑子里,并把那些过时的学科从脑子里拧出来以去吸收迅速猛增的知识。知识也是混乱的,所以教育不应以知识为中心,变成一种纯学术性的知识练习,而是立足于实用主义以探究为中心获得科学的探究能力。

从google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从实用出发的科学探究能力,面对google搜出的浩瀚知识,有可能我一个都不懂,这时需要的是分析探究能力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8 10:15
标题: 回复 #12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我回答过的
家庭背景本来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再说他是耶鲁毕业的.

你始终没回答你给家长的建议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8-8 10:17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8 10:16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8-8 10:01 发表


应试教育跟高考是孪生兄弟,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育,现在的社会知识是爆炸的和突飞猛进的,我们不能希望通过填鸭式的把更多的科学知识塞到孩子脑子里,并把那些过时的学科从脑子里拧出来以去吸收迅速猛增 ...


分析能力没有宽广的知识面是无法具有的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8-8 11:06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8 10:15 发表
我回答过的
家庭背景本来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再说他是耶鲁毕业的.

你始终没回答你给家长的建议是什么?


你这个回答实在太含混,我是不是能够这样理解,在你看来,他主要靠教育当上总统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8 11:25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8 11:06 发表


你这个回答实在太含混,我是不是能够这样理解,在你看来,他主要靠教育当上总统的?


可以这么说.
教育中,家庭的教育比学校教育关键.
在中国的这种环境下.对学校教育.中国的家长只能认命.然后想办法自己在家庭部分弥补.
有人选择在家学习.虽然我不赞同,但毕竟是种方式.
既然你在研究教育.又看了这么多美国的先进经验.
应该给家长提出建议,而不应该仅仅是夸夸其他的大肆批驳所有人都知道批驳的高考制度.除了让部分人解气外,对论坛里的家长没有好处.
但是你一直回避这个问题.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8 12:00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8 10:16 发表


分析能力没有宽广的知识面是无法具有的


中国的应试教育特点就是知识,知识点多,知识面广,从书本到书本都是知识

中国应试教育是在远离社会生活实践的狭小天地里,集12年的时光,培养了学生通过记忆手段完成积累知识的任务,完成应试

这种知识的积累缺乏实用性,偏重理论探讨和逻辑推理,远离生活,忽视实际需要。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是遥遥领先的,我们的数学基础扎实,但是我们的中学生知道利息、折旧、保险、分期付款、纳税、股票、期货等常识吗?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强调应用,光积累知识,玩解题技巧,做绕弯弯的题是严重的误导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8-8 12:35
标题: 回复 #18 梦幻妖精 的帖子
这些是在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学习的.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大多人不用掌握的.
在美国,有专业人士帮人们处理这些事务.
在中国,没有让人信赖的专业人士,结果人人都跑去炒股,这怎么能怪教育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