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谈谈早期教育中的”背“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31 11:18
标题: 谈谈早期教育中的”背“
我虽然不赞成读经,背经诸如此类,但我并不否认“背”。

过去,我们常常反对死记硬背,认为死记硬背对掌握知识不利等等。但实际上,背就像中国的奥数等训练一样,
是一种智力体操。

智力体操背后的原理不大清楚,但就像小孩子从小练武术,学戏要练筋骨那样,我觉得大脑的神经组织也需要
多用,多练。孩子的大脑容量可能大家生下来都差不多(除了少部分特例),但由于提早跑马圈地,把大脑的地盘
扩充了一些,而那些没有锻炼的则地盘没有那么大。于是,显示出聪明的差距。当然,也有可能先天就是差距比较大。
这种可能性也是不能否认的。

美国人不爱背东西,他们的音乐,美术方面的早期训练显然要比我们强度大得多。而他们的想象力也的确让人佩服,
猫捉老鼠那样的动画片想象力之丰富是让人叹为观止的。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背”会抑制想象力?

因为脑袋就有一颗,背书多了,干别的时间就少了。比如老美主张的各种各样的探索,手工活动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时间
去弄了。或者说,时间被大为缩减。

总之,世界上好像没有完美的教育。培养出一个全才是很难的事情。这里面有路线的选择,有父母的偏好等等。只要不走
歪路,做那种对孩子有害的事情,我想每种道路的选择都有合理性。人才本身是不能脱离环境的,我们没有老美那样的环境,
只有按照自己的环境来。不过,人才的另一个指标是稀缺性,如果大家都按照A路子去培养孩子,将来这种人才没准过剩,
我走B路,竞争少,可能会取得更大成功。没有一定之规,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还有一个话题,我们承认,背与做题绝对是对大脑有好处的。就像下棋,脑子越用越灵。但背什么是可以争论的,背什么更有价值也可以争论。背单词,背经书,背唐诗,背儿歌,背乘法表?也许都可以试验。总比什么都不干为好。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31 11:20 编辑 ]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7-31 11:21
  
  原来发过几篇支持背诵的贴
  找到再转贴过来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31 11:22
超版请坐沙发,俺板凳支持。

楼主辛苦了,一个好贴又一个好贴,谢谢了。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7-31 11:28
  
  时间刚好凑巧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31 11:39
转一篇文字:

音乐是如何让孩子聪明起来的?
   
人的智力的生理基础无疑是人的大脑。智力开发,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开发人脑的生理机能,使人脑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为协调、更有效率。学音乐,正可以尽可能充分地开发人脑的生理机能。医学家发现,音乐家的大脑比普通人要发达得多,特别是大脑左半球容量比普通人多。左右脑之间的纤维也比普通人粗。而这些脑生理特征在7岁前就开始学音乐的人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而我们感兴趣的,更在于音乐训练是如何使孩子的大脑功能趋于发达的。
    人的智力从功能上讲,除了记忆以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感知觉、理解力、想象力,而音乐恰恰能够 增强人这三方面的能力。
    对世界万物的感知觉。心理学教授、上海幼专校长潘洁女士指出:“音乐是以听觉和动作作为感知觉的基 本方式的。而感知觉则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在听和感受音乐时,专注力和感受能力(智力)才能使人们感受到 音乐内在的涵义和情感色彩。”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孩子必须全力捕捉音响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音色、音高、音强。比如,让孩子辨别音高(降调、升调),可以使他们的听觉乃至全身心充分地启动,极其细致地感知音高的任何一点差异。长期接受这样的训练,孩子的耳朵对世界的感知更为敏锐、微妙、准确。
    理解力。许多学了音乐的孩子读书后,往往学习很轻松,不太吃力,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对学习上的许多问题都能比别的孩子理解得更快、更透。音乐所要表达的往往是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孩子长期接触音乐,可以从音乐中直接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而不需词语的“转译”。当《梦幻曲》的乐声萦绕在孩子的指尖时,孩子体会着理解着乐声中所包含的喜怒哀乐。虽然,这种理解也许达不到成人的深度和高度,但它却是儿童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成人理性灌输的结果。儿童就能通过音乐语言理解那些通过日常语言所不能理解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得以融洽、升华。”
    想象力。音乐所表达的一切都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们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并且通过人的想象转 化成为种种形象和情感。
    6岁的许昕边弹钢琴边对妈妈说:妈妈,你听,小鸟刚刚飞出鸟窝,就碰上了老鹰……不好了,小鸟要被 老鹰抓住了……她妈妈很奇怪:哪里有什么小鸟啊?许昕指着五线谱说:喏,这儿!妈妈欣喜不已,女儿能够 从音符中想象出小鸟和老鹰,这可太好了!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础。没有想象力,也就没有人类的创造。
    音乐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对同一首乐曲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想象结果。因此,学音乐可以让儿童的想象 力较少受经验干扰,而得以充分地活动、运作。长此以往,孩子的想象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和丰富。想象 丰富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感知觉、理解力、想象力,以及记忆力、情感能力等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的智力结构。学 音乐可以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孩子智力结构趋于完善,使儿童更加聪明。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31 11:43
音乐促进人的智力好像有研究支持的。所以背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音乐。
当然,我们可以一会让孩子背,一会让孩子听音乐。这样似乎比片面发展一种能力要好。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31 11:47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
不过我想补充几句.背在某些时候确实很重要,比如学习语言的时候.但是如果能够理解就更好.我以前比较反对死记硬背的,在学语言上吃了些亏.

美国人整体来说不爱背,但是很多美国的精英则不.连讲演稿都是记在脑子里的.我们常常只看到美国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实际上只是沾了美国强大的光.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美国的精英层.这些人从小就刻苦学习,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运动队,练就一身童子功.只有努力才能成功,大家都说盖茨没读完大学.可却不说他9岁就会有C语言编程序.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31 11:48
问个问题,楼主是否认为应该强迫小孩学一门乐器?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7-31 11:54
这个观点和表达方式都比较温和哦,真爱听.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31 12:07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31 11:48 发表
问个问题,楼主是否认为应该强迫小孩学一门乐器?



如果只是想让孩子多一门才艺,好像没必要强迫这么早去学.
如果想培养成朗朗,恐怕必须得强迫.除非孩子自己喜欢.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31 12:51 编辑 ]
作者: 有梦的日子    时间: 2007-7-31 13:05
有收获, 谢谢楼主, 今天的几篇贴子真不错

[ 本帖最后由 有梦的日子 于 2007-7-31 13:16 编辑 ]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7-31 13:05
应了那几老话: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脑子越用越灵。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7-7-31 13:11
在尝试每天早上给小朋友念念论语,试过一段时间再来汇报.
作者: 有梦的日子    时间: 2007-7-31 13:33
呵呵,下了论语mp3试听, 每天睡前听半小时, 儿子从排斥到欣然接受, 现在能伴着论语声, 看他的百科呢; 昨晚, 试着和他一起背了两小段论语, 似乎没想象地那么难以接受. 在电视里看过古代人摇头晃脑地背书,  我就问他想不想学会古代人的学问呢? 明示这样就能看懂古代人的武功秘极练成绝世武功,他高兴地捣头如蒜 不知道这种哄骟的方法,是不是也是教育的手段之一呢?
作者: 用马甲发言    时间: 2007-7-31 14: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8-1 11:38
一般认为记忆力的关键期在3岁~12岁,早期教育的背是必不可少的,背什么确实值得探讨

我觉得可以背诗,然后就是学音乐的背琴谱,学棋的背棋谱,我想背这些东西发展比较多方面

我家小朋友以前背过诗,大概会说话以后就开始,没有提到计划日程上来,算是走走形式。现在他背后面2样,属于计划范围。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8-1 14:12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2380&;page=1#pid851676

  返朴归真。
  背诵是学习的最基础最实用的方法。但是,如果背诵是被逼的,效果可能不大,即使有效,背诵的人内心也要承受无尽的痛苦,以后,必然对背诵恨之入骨。
  在一个大目标的鼓舞下进行背诵,情况又不同。就象玩游戏练级一样,为了一刀斩杀N个小妖,就要从N刀杀死一只小妖开始漫长痛苦的练级过程。而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痛苦,却能感受到享受过程的快感。有的人甚至发展到练功狂的地步,大目标都变得不重要,练功就纯为了练功。

  -----------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44030&;page=1#pid576161
  
    英语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可能互相对立。如此文作者主张不背课文,新东方想方设法让人背。
  两种方法我都认为对,但是愿意背的人和不愿意背的人不应该水火不容,因为,目标是一样的,仅仅方法不同。
  如果把学英语比喻为进入一个殿堂,那么,进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从大门进入的,有从后门进的,有翻墙的,有爬树跳进去的,有空降的,甚至有破墙而入的。
  破墙而入是最被看不起的方法,但可能是对大多数人都适用的方法,只要有这个气势,没有什么能挡住你前进的步伐。
  大多数时候,最好的方法往往最不被人看好。比如拳击,都喜欢摆拳刺拳组合组打起来漂亮,变化多,但往往致人死地的是最基本的直拳。战争艺术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奇计妙招,但是,绝大多数的战争是用实力说话,一分投入一分胜算,奇谋诡道取胜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英语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下点苦功夫打基础,没有捷径。
  自己尝过背书的甜头,饱受基本功不扎实的痛苦,现在仍不喜欢背书(不过现在还能背诵高中英语第一课-马克思学英语的第一段)。心血来潮常立志,结果往往只是读破第一章第一节。
  掏心窝子的话:
  背书是一条真正的捷径。真的静下心来背一背,效果很快出来。

  -----------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9007&;page=3#pid961085
引用 不解 @ 2006-09-03 14:29 查看原帖 )

  我们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让孩子把小学新起点英语二年级的上下册基本上背了下来,但后果是:孩子对于读背达到了恶心的程度,有时走在路上看到与课文相似的情境想让她试着用英语表达,她不但不照做,还会做出极不耐烦的表情。还有,有时候单听一个单词,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提醒她说:在你背过的句子里有这个单词呀。她就说:我只知道一整句是什么意思,可整句是连读的,我怎么分清每一个词呢?
  我很迷惑:该不该先让她知道单词的意思,再连成一句话去读呢?不过这样好像又回到了我们学英语时的路子,好像又不对头了,唉!


  背也可以换一换方式。比如把课文的情境一段一段地表演出来,如果孩子对这个游戏感兴趣,记不住的就会主动去背,逼着背变成主动背,纯背书就改成背台词,任务驱使,背起来感觉又不同。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7-8-1 14:15 编辑 ]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8-1 14:29
  这是其中一小段,原贴是前车之鉴的《【转帖】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4617

  ---------------


  我们反思是应该的,但反思不等于一概反对。
  比如上面提到的抄10遍20遍的家庭作业。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背诵和重复是必须的,语言就是要通过不断重复地训练来熟练到条件反射的程度,才能运用好。
  在学习过程中,这样的方法曾经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应试法宝,也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
  我们可不能过河拆桥,不要考试了,基础知识学会了,就开始挑他们的错。对我们曾经用过的方法要正确看待,否则显得我们做人不厚道。
  如果把学习比作攻克堡垒,背诵和重复,因为是传统方法,普遍都用,相当于兵法上的“以正合”。而人们又喜欢找更机巧的方法,走捷径,这相当于“以奇胜”。实际上,以正合的机会远大于以奇胜,以正合成功的机率也照样很大,而且,奇也是以正为基础的,大家都用奇,正就会转为奇,而奇反而会转到正的位置。

作者: fuxiaowa    时间: 2007-8-1 16:15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做任何事都有个度的问题,也有个方法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用到恰当好处最好了。
作者: newme    时间: 2007-8-2 13:04
楼主说得在理,支持一下喽,关于背什么,值得讨论一下~
作者: xiaoyamama    时间: 2007-8-10 21:06
原帖由 有梦的日子 于 2007-7-31 13:33 发表
呵呵,下了论语mp3试听, 每天睡前听半小时, 儿子从排斥到欣然接受, 现在能伴着论语声, 看他的百科呢; 昨晚, 试着和他一起背了两小段论语, 似乎没想象地那么难以接受. 在电视里看过古代人摇头晃脑地背书,  我就问 ...

对于孩子来说,背论语或者其它的儿歌其实都一样,鹦鹉学舌而已,对她将来会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是反对背诵,其实我们学习任何东西,记忆是最基本的,我们的语言、数学、基本的规则等,都要记忆、背诵。但是要达到长时间的记忆,就要经常的复习。而要比较轻松地做到,就要背诵的内容是可以应用的或者平时经常可以接触的。否则,只是短时间的记忆。
作者: mayavati    时间: 2007-8-16 0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ayavati    时间: 2007-8-16 0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跳跳龙的妈妈    时间: 2008-1-9 18:58
美国人整体来说不爱背,但是很多美国的精英则不.连讲演稿都是记在脑子里的.我们常常只看到美国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实际上只是沾了美国强大的光.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美国的精英层.这些人从小就刻苦学习,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运动队,练就一身童子功.
我也同意背诵是一个好方法,之所以孩子对它产生逆反,也许不在背诵本身,而在于家长和老师们的急功近利的态度,如果多一些只问耕耘,不问结果的思想,可能会更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