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读经不如背诗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28 00:29
标题: 读经不如背诗
诗更经典,更有用,更凝练,更上口,更容易。
诗没背好去读经,事倍功半。
诗背好了再去读经,意义不大。
结论:早期教育阶段不宜读经。

17楼有补充,点这直接可读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8-1 14:28 编辑 ]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28 07:00
对我这样比较盲从的人,比较中庸的人,一般的做法就是:背诗背一点,读经读一点。

感觉上:诗歌,风花雪夜的多,伤春悲秋的多,壮志未酬爱国情怀的那种多一些;

而经史呢,修身的,伦理的,治学的,规范人的言行的,这些东西多一些。

作者: newid_159239    时间: 2007-7-28 08:46
同意08的意见,背诗对孩子将来的功课有用呢。还能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家长总是现实的
做人的道理我以为还是从文学作品中熏陶吧。从诗或经里孩子难懂着
作者: tangsh    时间: 2007-7-28 12:21
我反对孩子学前读经,浪费时间。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7-28 13:17
  
  宁静总结得好
  经史与诗各有侧重

  会有选择地读一读
 



作者: wangyan1972    时间: 2007-7-28 21:08
诗是要背的,但经也是要读的.两方面缺一不可.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7-28 21:28
俺倒不觉得骑墙会更伤。

经史子集全背下来,还是背上个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也不会有啥问题。完全不学,一点老祖宗的东东不懂,满脑子只是张靓颖、周杰伦、超女快男的才是更伤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7-28 21:32
回楼主,俺认为诗是浓缩的,是更近音律的东东。而诗内容本身,却往往寓含着经史中的背景知识,背景之不知,光是背诗,如架空了的桥梁, 是没有根基的。如果是这样,还不如背几遍《笠翁对韵》管用。

俺倒认为袋子的说法更具实操性。

在孩子学业紧张之时,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读读诗、读读经,是俺们家长们能操作,也能做到的。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7-28 21:40
说到读经,就想起很久以前大家争论的内容,跟楼上姐姐谈到的读经似乎不是一样的感觉。
那时候读经,要每天多少时间,家长陪同,,,很麻烦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7-28 21:50
车妹妹,俺当初还真没觉得有啥麻烦。

俺就是放放磁带,儿子爱听不听的听着,听多了就说出了声,其实那东东都是些来回话,朗朗上口滴。俺都不知啥时候,他就一段段背了下来。

有次LG单位春节晚会,儿子上去表演,他把个《论语》从头背到尾,主持人都傻了眼------“咋这长滴捏?!” 只有俺知道,那是小菜一碟。

俺们没坚持下来,都是上了学,睡得晚了,放录音让俺给免了。
作者: 谁是谁    时间: 2007-7-28 23:41
标题: 回复 #10 ealain 的帖子
可是这种背诵与理解与应用是两码事, 偶的孩子也可以听几天故事碟然后一字不差的将全碟背出来, 但几天后就忘了, 也不会应用的.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7-28 23:47
有些东东是潜移默化滴。

俺当初听评书时,俺都没想到(当然俺爹妈也没想到)---会对俺现在泡坛子贫嘴有这么大好处滴。
作者: 谁是谁    时间: 2007-7-28 23:50
标题: 回复 #12 ealain 的帖子
也是什么东西重复反复多了都有残象的, 有时间什么都可试试, 只是孩子忙就一个字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7-29 09:33
标题: 回复 #13 谁是谁 的帖子
是啊,孩子忙。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忙。

忙,就一个字。
拆开,俩个字:心死。

不知道,孩子再忙,吃饭和呼吸这两件事,有没有耽误?
没时间,是因为“认为那事儿不重要”。

呵呵,背诗?
就是不知道诗是怎么写出来的。
具备了写诗的能力,还要背干啥?
本末倒置。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29 09:35 编辑 ]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7-7-30 17:10
这个命题很苍白

论据欠充分

因此结论难以令人折服
作者: annieqyp    时间: 2007-7-30 22:17






http://images16.51.com/k/200701/c0/ab/wangtieyuan/79b674c1cb6938ad8a9706c8b362422c.gif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30 23:16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7-28 21:32 发表
回楼主,俺认为诗是浓缩的,是更近音律的东东。而诗内容本身,却往往寓含着经史中的背景知识,背景之不知,光是背诗,如架空了的桥梁, 是没有根基的。如果是这样,还不如背几遍《笠翁对韵》管用。

俺倒认为 ...


我们对于孩子语言教育的观点是不同的。我强调的是语感。这是能够嵌入孩子大脑深处的东西,所谓乡音难改就是这个道理。
而你强调的是内容。对于孩子来说,内容有那么重要吗?按照我的观点,那根本就没有意义。孩子懂什么?

孔子的那些东西你做家长的真的懂了吗?真正理解论语,根本是不可能从论语本身入手的。而是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还要
结合当时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潮。如果只看那些字面意思,我想那根本就不是真懂。

既然如此,你要让孩子去读历史吧。一个几岁的孩子就此开始了自己的研究,这现实吗?

孔子的东西,即使翻译成大白话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极为抽象与晦涩的东西。孩子的道德与修为是从他不懂的东西中得来的吗?
只能从孩子的生活实践中来。

一些谬论说,孩子可以记住这些东西,日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姑且认为这个道理是通的,那么,有没有更好的选择达到这个目的?
我看很简单,世界上留下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让孩子背这些名言警句不更直接,更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正是座右铭这几个字
所起的作用吗?

你说你的四书五经如何如何经典?可那些名言警句,座右铭是全人类几千年来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难道不比你那四书五经更加经典?
更加凝练?

为什么要背诗?诗是韵文,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容易记住也有用。

当然,选择读经可能比什么都不读要好,只是你要考虑效率问题。或者说孩子语言天赋的培养方向问题。也许将来中国文言文会复兴,
写东西流行半文半白,那我建议让孩子多读三国,水浒,这种文字跟现代人更加贴近一点。
作者: niey96    时间: 2007-8-1 13:53
经和诗都要读,我是中庸派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8-6 20:07
标题: 回复 #17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呵呵,这些说法,诸如:
对于孩子来说,内容有那么重要吗?按照我的观点,那根本就没有意义。孩子懂什么?
孩子的道德与修为是从他不懂的东西中得来的吗?
诗是韵文,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容易记住也有用。
选择读经可能比什么都不读要好,只是你要考虑效率问题。

还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转不出来,但却依然不懂认知心理学为何物。
赞成一个东西,要懂它;反对一个东西,更要懂。否则,反对是毫无动人处的。

不肯学习还没什么,不肯学,还要指点江山,就头痛了。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6 20:09 编辑 ]
作者: jenniferchina    时间: 2007-8-6 23:24
此贴发在这个版块,很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