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7-26 12:02 发表
看到EDU的贴子“听也是一种读”和鲸鱼的回贴,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因为我的两个宝贝很喜欢听读,这里谈谈我的不成熟见解,与各位朋友探讨。
1、听读和视觉阅读孰高孰低
应该说一些作品 ...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7-26 12:13 发表
说实在,听读被我利用了,阅读也被我利用了。因为听读的无意注意性,我把听读利用作学习工具。因为故事的吸引性,我把它利用为阅读识字的工具。因为学习材料(比如英语),你再让他阅读,他的兴趣就没有了,注意力就不会在书上。反过来,他因为喜欢故事或有趣的科学知识,他就会努力去阅读。
并不是强化谁或者关注谁的问题。只是利用听读和阅读的不同好处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7-26 12:35 发表
在EDU的回帖,只是因为EDU强调听读,且认为不能在听读前阅读。那我说的是:听读是一直存在的,包括生活中的语言,所以不需过分强调听读在阅读前。而阅读却必须有意为之,所以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因此要强调阅读。但不强调听读,却可以利用听读的易操作性,无意注意性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7-26 15:05 发表
无意注意性?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的,确实有对听故事兴趣不大的孩子,如果让孩子锻炼表达和“说”的能力,我觉得应该“有意注意”,选择好的故事,让故事源源不断,每天坚持,可不是“无意注意”就可以完 ...
我是一根葱 | 2007-7-26 16:32 | 威望 | +2 | 摸到象鼻子了 |
我是一根葱 | 2007-7-26 16:32 | 金钱 | +2 | 摸到象鼻子了 |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7-26 16:25 发表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它是自然产生的。比如听读就有这个特点,孩子睡前或玩的时候,不需特别注意,就可以听,可以边睡边无意的听,或边玩边无意的听。听的 ...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7-26 12:02 发表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0 威望 +2 还摸出EDU的玉来了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0 金钱 +2 还摸出EDU的玉来了
education2008 2007-7-26 12:26 威望 +2 有道理.我这块砖引出玉来了
education2008 2007-7-26 12:26 金钱 +2 有道理.我这块砖引出玉来了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5 威望 +2 也要注意广播剧文盲也能明白的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5 金钱 +2 也要注意广播剧文盲也能明白的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3 威望 +2 语言的跨越是很微妙的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3 金钱 +2 语言的跨越是很微妙的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6 威望 +2 不见得听读了会喜欢阅读,要有语感
我是一根葱 2007-7-26 16:36 金钱 +2 不见得听读了会喜欢阅读,要有语感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7-26 16:25 发表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它是自然产生的。比如听读就有这个特点,孩子睡前或玩的时候,不需特别注意,就可以听,可以边睡边无意的听,或边玩边无意的听。听的时间长了,知识都潜移默化进入了脑海。听读不需要用那些新奇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听的材料就用那些平时需要花精力才能灌输的材料。这样就从无意注意中轻松获取知识。当然,也可以听有趣的故事,但这样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况且孩子如果听有趣的故事成了习惯,他就不再愿意听相对没那么有趣的学习材料。我曾试过。
那些有趣的孩子喜欢的故事或者其他阅读材料,就放弃吗?不是,因为孩子喜欢,有兴趣,他就会去探索。因此就让他通过阅读,去了解他喜欢的东西,这样,阅读就很轻松了,他会很自然的用自己的意志,去努力集中注意在书本上,同时识字、看图、了解内容。因为他感兴趣,就自发调动了他的有意注意。我甚至想把他感兴趣的内容都提供英文的材料给他,现在因为现实的因素,只实现了一小部分。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26 20:31 发表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注意力是最为关键的能力。
注意力后面,关联涉及一系列能力。注意力不行,基本上这孩子就没什么希望了,终身将会是动物一般的活着。
。。。。。。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28 15:09 发表
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是好动的,如果把他定住,这不是逆天吗?
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是成功还是失败我现在不好下结论。
但我觉得做家长的不应过多把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强加于孩童身上。
比如,大人觉得专注,不浮躁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28 20:20 发表
开声朗读的初期材料,就必须审慎选择。
因为孩子的童年很短暂,7、8年一晃就过去了。
我们一定要高效利用孩子这一段“清洁纯良的记忆力黄金时期”。
白话文之类的东西就不用朗读了,阅读就可以了。白雪公主还要朗读?
孩子读经一年后,一天就看完了,白雪公主又不会老,着急什么?
让孩子朗读,就让他读最好最凝炼最浓缩的文化精髓。一边朗读,一边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经典有什么用? 你慢慢寻思吧,有机会再说。
他现在不懂?
没关系,他有一辈子时间去消化吸收。
背唐诗?
你知不知道李白读什么出身的?
你知不知道唐宋时期,那些名垂千古的诗人词人,读什么出身的?
你知不知道汉朝、唐朝、宋朝,千年以来,选拔人才,考的是什么?
你说他们是封建文人?穷酸? 百无一用? 你听谁说的?历史书? 谁编的?
你怎么不照照镜子,问问:你比这些未曾谋面的人,强在哪里?
起码,千百年后,人家名垂青史。
我们呢?今天死了,明天就没几个人记得。
谁反对八股文? 你? 就你?
你写的文章,哪一篇超过了那些举子的八股文? 连鸟文这一关你都越不过去,还牛什么? 连起码的学问底子都没有,你牛什么?
更何况,你知道八股文是什么吗? 你知道五四运动为什么要反对八股文吗?
一想起那些不懂装懂,整天四处乱去反对“自己并不懂”的学问,危害孩子成长的人,鸟儿就怒气顿起。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6 20:17 发表
传统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纯粹是人为的。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都存在着错解经典,归罪经典的毛病。
经典无罪,罪在学人。
因此要读经,因此要延续这千古的文化生命。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6 20:17 发表
传统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纯粹是人为的。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都存在着错解经典,归罪经典的毛病。
经典无罪,罪在学人。
因此要读经,因此要延续这千古的文化生命。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7 14:13 发表
能理解美国人为何喜欢运动吗?
能理解为何误入别人的家,别人开枪打死你合法吗?
理解为什么古斯巴达的武士为什么可以以1挡十吗(不是武侠片)?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7 14:13 发表
democracy,民主一词,实际上是翻译问题.虽然希腊语来源看起来就是这样,但民主不是人民当家做主.否则英国和日本就不是民主国家,这两个都是君主国.民主一词是需要意会的.不是家天下,不一定是民主.相反,家天下也不一应就民主.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7 14:13 发表
尧舜禹时代是否民主,我不敢说,太古老,研究不透.我所能看到中国的最早的民主是大唐的贞观.西方最早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民主
...
小小小鲸鱼 2007-8-7 11:57 威望 +10 面面俱"道"^_^
小小小鲸鱼 2007-8-7 11:57 金钱 +10 面面俱"道"^_^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26 20:31 发表
宁静很审细,简别了听读和看读的长短优劣。
鲸鱼很聪明,看穿了听读和看读都是个“工具”,只是利用它们不同的好处。
但是的确存在一个主次问题。
所谓主次,不是根据听读和看读的作用区分,而是根据孩子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