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在中国,精英梦很容易破碎的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17 19:38
标题: 在中国,精英梦很容易破碎的
说句很实在的话,在中国,真的没有四平八稳的精英梦。一步步考上去,就成精英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就拿我自己说,北大本科,应该是应试教育的成功者吧。可到了社会上发现这个文凭的价值算个屁。

跟我一个单位的,一个副局长的女儿,初中毕业参军回来立刻是正式编制。我呢?苦遨了一年半才拿到。
结果,我的工资还不如一个初中毕业生。你别以为我的潜力比人家大。人家正在读x大的自修,很快就有本科文凭。

就算这,我拿到正式编制时还有不少人问我花了多少钱,谁的门路?

在这个到处都是各个单位头头脑脑子女的单位里,我这个北大文凭显得可笑之至。
我的选择是,要不跟他们一起混。要不走人。我选择了后者。

我不知道大家怎样定位精英?如果以福利好,待遇好为精英标准的话,说实话,在中国跟文凭关系不大。
很多好单位是明码标价的。

如果不进这些垄断性的部门,就得进社会了吧。社会看什么呢?看你的文凭?也许只在录用的那一刻。
此后就是看你的真本事了。

真本事通过应试来的吗?鬼才相信,就中国学校学的那些东西,跟社会完全脱节,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多难,名校差校都一样。

我承认应试能培养一定的能力。但实话,这点能力距离真才实学差得太远了。远远不够用。

别以为把应试搞好就能成精英。这条路,说实话80年代大学生少的时候还可以。现在,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

做家长的,培养孩子没有点超前意识,没有点创造性的想法,就想四平八稳的这么随大流下去,我对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看好。
作者: 668    时间: 2007-7-17 19:41
沙发。。。。。。。。。。。。。。。。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7 19:50
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围着考试起早贪黑也没戏的。。。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7 19:56
没说到点子上, 你应试成功北大毕业还可以选择离开, 没有局长老爹又没有应试成功不知北大为何物的人多了去, 这样的人群如何超前, EDU这贴也是现代惠帝.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7 20:00
人生公平乎?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17 20:25
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北大高才出去以后,在美到底做了什么?应该不是会计或者软件蓝领吧。

起码在北大出来的,这样的机会还是多一些,这样的消息还是给人振奋的。

人生总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看到:相比的公平,和一些机会,已经越来越多。


作者: 668    时间: 2007-7-17 20:29
今天家婆说LG的表弟考公务员木考上,600多人报考,他考400多名 ,说是好可惜,招百多人呢,都木考上,偶不作声,家婆碎碎念了半天,偶忍不住说:当年偶LG考公务员考了第二名,还是当不上公务员,他滴同学考10几名都那些全是公务员呢,讨论这些意义不大
作者: 20zoo    时间: 2007-7-17 20:58
我初中毕业后读了几年技工学校,然后进入国营机械工厂当工人,与精英们相比,我在社会只能算是烂坭了

可是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生活得很好,很开心,社会上竞争也并不比谁谁差,对孩子也充满希望。

所谓的精英到底是什么东东?
作者: 懒羊羊1    时间: 2007-7-17 21:15
当遇到同一个没有见过的难题时,学历不同学习的速度和理解程度不一样。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知识,也学习了更多自学的方法和一些牢不可破的人脉关系。这些都会在将来的生活中对自己有益!

单比较知识,还是中学学的比较实用。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7-17 21:38
我内点编织的本事不是来自学校
而是来自母亲
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
曾经在学校里也被老师羡慕很久呢
很多老师为了得到我一件编织品大开绿灯呢
遗憾的是我最不喜欢逢迎上级,不愿意献媚
我行我素这么多年
我依然是我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18 00:08
原帖由 20zoo 于 2007-7-17 20:58 发表
我初中毕业后读了几年技工学校,然后进入国营机械工厂当工人,与精英们相比,我在社会只能算是烂坭了

可是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生活得很好,很开心,社会上竞争也并不比谁谁差,对孩子也充满希望。

所谓的精英到底是什么东东?


特别欣赏这样的心态。

一门心思上北大、当精英的人(包括俺自己),可能生活质量相对高一些,但没有这样的心态,快乐却不一定很多。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18 00:33
美国的应试教育跟中国的应试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人家是在强调高素质的氛围下,集中突击那么一段时间来搞搞应试。
可以说,应试教育其实不过是在素质教育大范围内的一小块地盘而已。而且考的内容强调的是基本的能力素质(如sat)和基本知识(全州统考),这些东西,好学生基本上不用特别去准备的。即使准备,也是突击个把月而已。不像中国,从一进中学就开始应试训练了。再加上人家大学录取时并不把分数当成第一。所以,好学生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天才,根本不用担心自己沉浸于某一学科太久,知识学得超纲,而耽误了应试,耽误了读好大学。

当然有中国家长瞅准机会一心让孩子搞应试,而且把素质也像应试那么搞。弄一些门面工程,糊弄一下招生办的人,把自己的孩子整进哈佛之类名校。这是美国教育体制的一个bug。进了美国名校,再学个法律什么的专业。基本上在美国可以混到精英的层面了。所以华人在美国搞这一套的确有土壤。但这里面忽视了一个前提,就是这样的人生其实未必是孩子愿意的。当律师当会计,当医生收入虽高,可未必有趣,像盖茨这样的孩子就不愿意以此为业。不过,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物质,机械的人生信条,那这样的人生是成功的。虽然在一些精神贵族眼里这样的生活一钱不值。

但中国不一样,即使钻了应试教育的空子,也未必就成功了。原因很简单。中国当了医生,当了律师又怎样?也未必就成了精英了。大家可以看看这些职业人士的精神状态,这种精英不当也罢。

搞电脑搞IT的精英跟名校学历的关系更不大了。现在出了几个80后的精英在学校的表现都不怎么好,有的还是高中生。
其实在中国,教育需要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国家去弄,国家没办法。需要家长自己去创新。怎么做?肯定有高人已经在
尝试了,大家等着看新闻报道吧。
作者: 天人合一    时间: 2007-7-18 01:02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8 00:33 发表
美国的应试教育跟中国的应试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人家是在强调高素质的氛围下,集中突击那么一段时间来搞搞应试。
可以说,应试教育其实不过是在素质教育大范围内的一小块地盘而已。而且考的内容强调的是基本的能 ...

中国有句老话:三代出一个贵族。楼主估计属于第二代,开始有了贵族的萌芽思想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和最根本的强势在于尊重个性。比如他们中学可以提供2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当然也赞同楼主关于中国教育的个性化要靠家长。
作者: dyly    时间: 2007-7-18 07:21
education开始有这样的思维和观念了,真是欣喜阿!edu自从去了一圈美国,心态和观念平和多了!

我觉得家长用不着去批判思考应试和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应试还是素质发展,都得是孩子自己有强烈的意愿主动的学习追求吧?就是在美国也只不过是这样的孩子百分比高一些。怎样让孩子有这样的意愿和兴趣和状态?这是摆在国家主席的孙子和农民的儿子一样的命题,从这点上来说,大家都是平等的机会均等的。

建议委屈愤怒想不通的家长赶快都想想这一点,平和的去钻研这点。自己的孩子将来才会生活的幸福,有做不做精英的选择权。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8 08:37
我觉得以后富人和贵族会很多!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7-18 09:01
还是那句话:千金难买我喜欢,要是不喜欢即便应试个挣很多钱的职位又能怎么样呢
作者: liumimi    时间: 2007-7-18 09:30
标题: 回复 #1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进名校不一定成功,但进名校成功几率更大一些,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8 09:35
这场讨论是我挑起的.但是很遗憾,大家都没有抓住我的重点,也许是我表达能力的问题.
我的观点实际上总结起来有一下几条:
1.借用袋子的格式,没有考试不行,有考试不一定行.也就是是说应试教育是必须的.
2.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没有培养出能够应试的人,在应试教育中属于很差的应试教育,详见拙做<应试教育不应试>,本坛有,也可以到我的博客.
3.家长是孩子教育的项目经理,不要把责任全部怪学校和社会,现在教育有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如何利用我提过几条建议,详见拙做<良好应试教育对工作能力的帮助>,本坛有,也可以到我的博客.
4.即使是现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不用起早贪黑,读死书的人,成绩好的人很多,不要把应试教育和读死书,背多分划等号.而实际上,上了高中后,很多尖子生都不是读死书的.当年高考我考的全校第2.上大学前,每天上床的时间没有晚于十点的,高考前一天晚上还在外面下象棋,本人中学的时候对围棋很感兴趣,没少花时间在这上面.我校考第1名的,也是整天玩的.当时我们这些尖子学生可以获得某些课不上课的特权.
5.应试的能力可以转化为工作的能力,应试的分数不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如果仅仅靠老师辅导和是、死记得高分,即使考了高分,也通不过社会这门考试.有些事情现在的学校教育做不到,只有又我们家长来引导,玩好又能考好,才是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
6.抛开应试的素质教育是要害人的,现在推崇的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把美国精英应试教育的优点和国内高考教育的缺点比较,得出应试教育不行的结论,再把国外垃圾教育的方法引入.
7.education2008 认为早期教育做好两件事:玩和阅读,我觉得应加一条数学.关于阅读,阅读能力是所有工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应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多阅读多思考,人就越智慧.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好,人就越聪明,中文对于学数学是有优势的.我们应该发扬.但是现在来说,中国人聪明的多,智慧的少,说明书读少了,思考少了.在阅读和数学中,阅读比数学重要.
8.我个人认为,小孩作业做不晚,负担中,40%责任在学校和制度.60%责任在家长,小孩没有责任. 这是因为现在很多家长放弃3到6岁之间的认字和学数学的黄金时期,而把学习推迟到小学.把教育的责任推到学校,以至于无法面对应试.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7-18 09:52 编辑 ]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8 09:42
标题: 回复 #18 jiangying 的帖子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确实你的说法应该整理调整一下,让别人更容易抓住你的真实本意。

我觉得这里的人大概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只是争个不同的说法而已,最后能够争出一个表述完善完美的说法,让更多的人更容易接受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8 09:44 编辑 ]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7-7-25 02:21
听EDU发牢骚,有意思。
作者: 海浪帆1    时间: 2015-10-2 13:58
中国人聪明的多,智慧的少,说明书读少了,思考少了.在阅读和数学中,阅读比数学重要.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