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我来说说应试教育根本的问题出在哪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17 14:18
标题: 我来说说应试教育根本的问题出在哪
应试教育对蓝领有利,对天才不利。应试教育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蓝领,技术人员,但无法培养出天才。
说天才是培养出来的其实不太准确,天才应该是发酵出来的。在某个领域浸淫久了,大师说了,是十年,
那么,就会产生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这种能力,或者说创造力,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天才。

看《越狱》,看《老友记》,就拿编剧来说,他们是天才,中国人没有一个能编出这个水平来的。

中国电视上的主持人,根本谈不上口才。听他们主持节目是种煎熬,但在美国,妙语连珠,口才极好的主持人随处可见。他们是天才。

至于艺术,学术,美国的天才是一批批的。电脑网络精英,一个又一个创新,中国人只有拷贝的份。

在美国最大的感受,这里的天才真的太多了。是一批批的,不像中国这样放卫星一样冷不丁窜出一个于丹,一个朗朗。

天才的威力是什么?一部《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横扫全世界的书市。一个人赚的钱相当于百万工人,农民的劳作。
我们总盯着一架飞机换千万条裤子,却没想到文化产品的威力也非常巨大。美国的电影,软件,如果不是中国盗版严重的话,
早就把中国人的荷包吸干了。

中国人根本不敢在知识产权上狠狠打击,如果打击盗版有打击黄赌毒那样卖力的话,盗版率肯定会大大降低,
可中国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要给人家交版权费了。所以我们不敢狠狠打盗版。

不打盗版是个双刃剑。本国的知识份子倒了大霉。所以搞软件的都不正经搞,都去搞流氓软件,都去搞网游那种害人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上正经的东西不赚钱,只有网游等少数盈利模式,所以为了赚钱,还管什么害人不害人。

看看中国的文学,垃圾遍地,中国的文字还有美感,还有智慧可言吗?

中国的网站更加垃圾,以新浪为首,以炒作垃圾为荣,前些日子造李亚鹏的假新闻还被迫道歉,这么一个大门户,丢不丢人。
再看看美国的网站,是真正的知识的海洋。维基百科,各种工具书都能在网上找到。弄儿童英语资源的人应该有感触,
英语的学习资源真的太丰富了。

说白了,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在培养打工仔和公务员。区别仅在高级打工仔和低级打工仔。当然你可以说混到高级打工仔
已经不错了,不是还有打工皇帝吗?

单从一个个体家庭,比如一个农民家庭或者平民家庭的角度来说这已经不错了。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种悲哀,
我们的青年成天迷恋于美剧,日剧,韩剧,沉醉于美国的游戏,软件,网站,而自己的文化创意产品根本没有进入人家
市场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家就是有文化的贵族,我们是没文化的打工仔。

美国的孩子一年能读几十本,上百本书。人家的书虽然贵,可图书馆里的书随便借。而且到处都是图书馆。在这种浸淫下,
口才能不好吗?创造力能不强吗?

而中国学生,多读一点课外书就诚惶诚恐,恐怕超纲。学了超纲的知识多不划算,又不考,浪费了精力。可实际上,
知识的魅力就在于不断超纲,不断扩展疆界,自由的遨游,顺藤摸瓜,穷追猛打。可由于应试这种功利想法,
知识被阉割,支令破碎。

而为了拿高分。知识弄懂了只是第一步,还要把知识从大脑转移到小脑。形成条件反射,这样答题的时候就可以多争取
零点几秒的时间,可以多拿几分。所谓要练到看到题目就能想到答案的地步。而实际上,这些知识就在网络的一个角落里
存放着,你用的时候一搜就可以出来,为什么非要装在小脑里备用?更可悲的是,小脑根本没计算机好用。考完试,
立刻清空。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尤其是现在手机搜索都出来了,中学学的所有知识放在手机上绰绰有余,想用的时候,
一个关键词就能调出来。有必要死记硬背下来吗?

提出多元智能的哈佛教授加德纳最近提出了新理论,他认为未来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知道知识在什么地方,而且知道怎样去提取它。
这完全是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提出的教育理论。

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之痛,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中国自古以来内斗,关键是资源的匮乏。现在,大学资源匮乏,工作机会匮乏,
大家就继续斗下去。斗的结果就是双输。考上大学的丢了成为天才的机会。变得无趣,无知,无才,无目标,无境界,无特长的六无人员。
没有考上的更不用说了,本来还有机会成为手艺人,商人,或者钻研编程语言成为IT蓝领。现在可好,在六无的基础上加上无学历,
真是雪上加霜,走投无路。

应试教育也许可以培养出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技术员,公务员。但难以培养出领袖,大师,个人魅力超群的人。
主席那一代人兵荒马乱,并无什么正规教育,但看看主席等人的才智,个人魅力,胸怀,无与伦比。

应试教育是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你成为天才的可能性便被剥夺。当马克思17岁便写出为人类奋斗的句子,当邓小平16岁
飘洋过海探寻救国之路的时候,我们还在做小脑的游戏。小脑,不就是动物都有的哺乳脑,鳄鱼脑吗?人类本来有更高级的思维
能力不用,反而退到锻炼动物反射的能力。

本来,教育,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在中国变成了竞技体育。每年的高考实际上等同于全运会。

美国人感叹中国人聪明,因为没文化的人也能做好会计。的确,现在不少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最热衷的就是去做会计。因为这个专业
好找工作。我认识的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学教育拿了硕士,可找不着工作。她却从来没想到回国发展一番事业。只想在美国工作赚钱。
其实,并不是美国有多好。而是美国的确是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蓝领的天堂。美国精英不屑于做蓝领的工作,有些工作美国笨蛋又做不了,
所以中国人很好的填补了这个空白。像会计,软件蓝领等等。这个学生看懂了这个形势。明年要去拿一个会计的硕士。

总共下来,他的学费要花几十万。可悲的是,读了20年的书,花了几十万,全家人的梦想,最后就是在美国做个会计。
从纯粹功利的角度,比如谋生,混口饭吃的角度,她也许不算失败,但从一个民族的角度,一个国家相对而言还算精英的人,
还算有点钱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甘愿在异国当个蓝领。做最没有创意和趣味的工作。我认为这个国家真的很失败。

其实,从一个人可以折射出整个国家所处的阶段,就是给人家打工。给人家打工的民族不会有什么出息。

境界,贵族精神,本来主席那代人还有一些。现在这代人越来越难以见到了。中国没有贵族教育,这对本国的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摧残。
许多优秀文化以及学问是闲人和贵族创造出来的,中国的有钱人花几十万让孩子到美国当会计,基本还是小农的思路,毫无境界可言。

因为中国市井小民还占多数,不否认应试教育还会有市场。但对于一些条件好,综合实力强的家庭来说,的确要考虑一下是不是
需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给孩子成为天才的自由。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4:23
在应试教育前加一个定语:中国目前的.这篇文章就完美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4:36
不错,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发酵出来的,但不仅仅在某个领域浸淫久了就能成天才,还需要有人文环境,这需要有大批的精英.精英是可以培养的.
美国的私立学校做为大学预备学校给各大名校提供能够成为精英的原材料,然后大批的被培养成各行各业的精英.而此时,天才也就有了成长的土壤.
而与此同时,公立教育又培养出大量的美国笨蛋(楼主说的).
因此,实际上是个定位问题.定位于天才,可能培养一个笨蛋.定位于精英,可能只是个蓝领.
从目前中国所处的环境来说,我把儿子的培养定位于精英.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4:38 编辑 ]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7-17 14:47
竞技体育牺牲了一大批陪练

在温饱问题很容易解决的当今社会,当生活的主要精力不再是投入到生存奋斗中的时候,社会将出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向。当这个转折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如果没有和变迁的社会同步的话,只能说它麻木不仁,它感受不到、洞察不到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那样的教育将是对不起大家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4:49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7-17 14:47 发表
竞技体育牺牲了一大批陪练

在温饱问题很容易解决的当今社会,当生活的主要精力不再是投入到生存奋斗中的时候,社会将出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向。当这个转折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如果没有和变迁的社会同 ...



温饱问题很容易解决的当今社会,但是生活安全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时候贸然大变,只能带来混乱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7-17 14:58
我说的是社会将要变,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而且对某些人来说,说穿了就是对于一些条件好,综合实力强的家庭来说,它已经在变了。

如果仅仅局限在现在而今眼目下,被应试教育牵着走,有一天他会抛弃你,你必须走在他的前面

有调查说大部分家长不同意取消高考,你知道为什么吗?我都跟着应试教育走这么多年了,怎么能取消,取消了才是什么都没有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5:08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7-17 14:58 发表
我说的是社会将要变,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而且对某些人来说,说穿了就是对于一些条件好,综合实力强的家庭来说,它已经在变了。

如果仅仅局限在现在而今眼目下,被应试教育牵着走,有一天他会抛弃你,你必须走 ...


谁叫你要被考试牵着走,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就是没让它牵着走的(高考前一天我还出去下棋),我儿子我也不会让它牵着走.但是考试要参加,也要考好.不是考背功好,而是真正靠自己的应试能力.大量的阅读和超前的学习会使学习的时间大大的节约,节约出来的时间又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超前的学习和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这样才能玩得好也学得好.
取消高考,那么新的标准如何定呢?全部上大学吗?如果不,谁不上呢?社会资源没有丰富到大部分高中生都能找到安全的工作.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17 16:23
老鼠没来,从这篇文章里,能感受到和老鼠说话有点类似的语气和腔调!不是褒贬,只是感觉似曾相识。

看到楼主的《我来说说应试教育根本的问题出在哪》,我真的想听听楼主进一步的说法:废除应试教育后解决的途经和出路。

天才,领袖,个人魅力超群的人,哪个时代都不缺乏,但天才毕竟是金子塔尖上凤毛鳞角极少数人物,是天才,光芒总不会被掩盖的,我不认为应试教育是万恶之源!

现在上个大学和原来上高中一样了,在你没有成为天才之前或者没有成为天才迹象的时候,你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具体怎么做呢,哦,“选择一个领域浸淫10年”,或者“不断超纲,不断扩展疆界,自由的遨游”,天才就这样塑造成型了吗?

中国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多、机会少,如果把10亿人口放在美国,10亿个自由思想火花一起碰撞的时候,美国是不是很多政策都要调整了。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7-17 16:25 编辑 ]
作者: 铿锵玫瑰    时间: 2007-7-17 16:30
应试教育,培养了大群高分低能的人,没有老师来填鸭,他们就不懂做什么了。
我的一个表弟,从小就聪明,小学年年全级第一或第二名,优异成绩考上县城高中,然后考上华工。当全家都放下心头大石时,他却几乎门门不及格,最后肆业。我一直以为是他心态有问题,直到最近在我家住,考证券牌,5门都不及格,才发现,实际上根本没学会如何自学,自以为记忆力好(不可否认),但看书不会找重点。结果......生活上,不关心人、事,没责任心....
四个字--高分低能。
我记得他说,高三时,篮球给没收,从早上6点多起床到晚上十点睡觉,都是学习,根本没有运动、娱乐、私人空间.....而家里一直觉得成绩好就行,其他无所谓。
造就这样的“人才”,到底是谁的责任?---应试教育成就了高分低能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6:34
原帖由 铿锵玫瑰 于 2007-7-17 16:30 发表
应试教育,培养了大群高分低能的人,没有老师来填鸭,他们就不懂做什么了。
我的一个表弟,从小就聪明,小学年年全级第一或第二名,优异成绩考上县城高中,然后考上华工。当全家都放下心头大石时,他却几乎门门 ...


这是不好的应试教育的成果.
良好的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会自我学习的.
作者: 酌言    时间: 2007-7-17 16:42
还是想到“授之于鱼”与“授之于渔”的区别及其重要性,孩子的一生能够碰到几位好的老师是极其幸运的。
现代教育中需要教师能传授给学生如何捕鱼的本领,但是中国的教育评价现状又逼着很多教师不得不把众多的鱼先抓给学生吃,从而逐渐忽略了孩子本自身捕鱼本领的培养。
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作者: 绝版好男人    时间: 2007-7-17 16:44
同志.
很精辟.
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根深蒂固.
几千年的时间.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17 16:56
高考制度是没法废除的。就像现在中国没法打击盗版,维护知识产权一样。
但没法废除它不代表这东西就是合理的,进步的,只能说这是这个国家的不幸。国民的悲哀。

中国这样无奈的事情有不少吧。出版社的书号,私立学校,私立大学的问题。。。

这个话题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了。想让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门都没有。

但这仅就制度而言,对于个体家庭来说,还是有选择的自由的。

我呼吁那些“综合实力强”的家庭,或许可以胆子大一点,给孩子成为天才的自由。

如果你不想给孩子这个自由,就想让他成为高级打工仔,那这也是你的自由。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7:02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7 16:56 发表
高考制度是没法废除的。就像现在中国没法打击盗版,维护知识产权一样。
但没法废除它不代表这东西就是合理的,进步的,只能说这是这个国家的不幸。国民的悲哀。

中国这样无奈的事情有不少吧。出版社的书号, ...


你呼吁那些“综合实力强”的家庭,或许可以胆子大一点,给孩子成为天才的自由。定位于天才.
我建议在家长的控制下进行良好的应试教育. 定位于精英.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7-7-17 17:53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7:02 发表


你呼吁那些“综合实力强”的家庭,或许可以胆子大一点,给孩子成为天才的自由。定位于天才.
我建议在家长的控制下进行良好的应试教育. 定位于精英.


就怕你的孩子未必想当你所谓的精英。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7 20:07
难得一见的原创好文!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7-17 20:40
近半年来看到的最强文,震憾人心,深思。深思,再深思..........................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7-17 20:42
对不起!education2008我将你这篇文章盗版去了,想打出来仔细看看,我也是六无人员,可悲啊,可悲。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7-17 21:15
education2008还在象牙塔里, 走入社会可能你的言论更有说服力.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7-17 22:03
高考,以及各种考试,都是分配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中国目前的情况,需要这种分配方式。
为了通过考试,就需要有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考试,而不是培养人。
学生学的是考试。而积累知识,成人成才是附加值。
应试教育一直忠实地履行他的功能和职责。
偶尔从应试教育圈子里出几个人才,那不叫实现教育的价值,那叫超值。

中国与美国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和时代。
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活法。
中国的环境实在养不起美国那种宽松的教育状态。
就连在日本、韩国,他们的学生都会面临人生关键阶段各种大考。

中国人不死一半,一百年都不会有资源宽松人心舒适的环境。
而资源不宽松人心不舒适,就很难有空间与时间供天才们去浸淫、去发酵。
作者: 天人合一    时间: 2007-7-17 23:33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样的崇洋的心理不稀奇。希奇的是楼上居然想到要死一半中国人才能赶上外国。
外国人在包装、形象、生动、有趣方面创意确实要新颖一些。这个和太多的因素有关。当然和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关系,但并不是应试教育的关系,而是和教育的评价体系有关。但是这并不是决定因素。应试教育只是18岁以前,18岁以后,你的学习领域并不由应试决定。
   楼主对天才的定义,每个帖子都不确定,在本楼里,所展示的这些天才,我以为,中国并不缺少。而这些方面,中国在短时间就会赶上。主要是价值观决定,如果,中国的年轻人占社会价值导向的主流,崇尚品位,追求时尚,这些文化方面的创意一定会应运而生。
    更担心的是科学的落后,如何赶上。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8 00:39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7-17 22:03 发表
高考,以及各种考试,都是分配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中国目前的情况,需要这种分配方式。
为了通过考试,就需要有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考试,而不是培养人。
学生学的是考试。而积累知识,成人成才是附加值。
应试教育一直忠实地履行他的功能和职责。
偶尔从应试教育圈子里出几个人才,那不叫实现教育的价值,那叫超值。

中国与美国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和时代。
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活法。
中国的环境实在养不起美国那种宽松的教育状态。
就连在日本、韩国,他们的学生都会面临人生关键阶段各种大考。

中国人不死一半,一百年都不会有资源宽松人心舒适的环境。
而资源不宽松人心不舒适,就很难有空间与时间供天才们去浸淫、去发酵。


就是死了一半, 过一百年也不会有资源宽松人心舒适的环境。
作者: dyly    时间: 2007-7-18 07:42
edu的强文好像把道理说的很清楚,可是楼主这个前提看法是人分三六九等,活着当蓝领是没意思的,要做精英,中国呢培养出来的精英又都是注水的。活着就得当天才阿!老天,多少人看完你这篇文章后,会觉得有更大的压力阿!这样的生活对没权没钱的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还有什么希望阿?
作者: wjx871    时间: 2007-7-18 07:47
我自己就觉得学校的传统教育是在抹煞孩子们的兴趣,学数学弄到全民都是数学家,学语文都是作家等等。 无奈,等钱赚的够多或儿子自己有能力一定出国念书。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8 08:34
这篇文章让这么多人看了以后引起很大的共鸣,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让我共鸣和感叹的是《教育的成果是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学习须有策略与重点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8 09:10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7 17:53 发表


就怕你的孩子未必想当你所谓的精英。



孩子是可以引导的,当不了精英,当个高级白领也不错.
但是现在这个环境,当不了天才,很可能当笨蛋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8 09:48
我来说说应试教育根本的问题出在哪

根本问题在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人的思想问题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8 09:49 编辑 ]
作者: 旋律    时间: 2007-7-18 10:19
想让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门都没有。
你这个人心态有点问题!虽然我没有读很多的书,但是我不欣赏你!只会在这里狂言,没有一点好的榜样!中国人的美德在你身上体现不出!
悲哀!
看了你那么多的文章,文笔确实不错!但让人感觉不积极,还是多说一些好一点的,人的心态很重要!看 你文章的人会受影响的,北大才子!
作者: 小白圆圆    时间: 2007-7-18 11:12
最近也在看《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这本书,其中的内容跟LZ的贴子大同小异。
       在这方面我的思考是挺多的,其实我自己也深明中国教育的状况,自己也是在中
国传统教育出来的,自己有多少能耐自己最清楚了。我也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这样,所
以在小孩上学前我可以尽我自己的能力去不断学习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去引导孩子,
教她如何学习思考,如何去创新,如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去动
手,如何去实操,这是在孩子没上小学前我希望我可以为孩子做到这些。
       但是孩子上学以后呢?面对一样的应试教育,我能怎样去调整呢,当然如果经济
状况许可我当然可以考虑送孩子去国际学校,接受好的教育啦,但如果经济不许可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了,但做为一个国家来说变革谈何容易,牵一发动全身。外国的
教育也是上百年经验累积,而中国的建国后的教育累积也只是区区几十年,及国人几千
年的顽固思想,等等的原因也不用多说了,问题是国家可以慢慢的成长,慢慢的改变,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的孩子等不到国家教育进入最佳状态的那一天,我们的孩
子以非常迅速的步伐一天一天的成长。对于已经有了这些认识的家长们,我们可以为孩
子做些什么呢?如何在这种教育状况下杀出一条血路?如何在家庭个性教育和学校应试
教育之间调适?等等这些问题才是最得要的。
     说实话就是无论环境及社会的政策如何,总会有优秀及普通的人,我们没有必要用
过多的时间去埋怨国家教育,我们应该用多些时间去讨论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如何去
调适,如何让个性的有创新发展的教育在家里缓缓的辅开,我相信星星之火总有一天会
燎原。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8 11:43
体制也好、教育也罢,
没有“人性化”的前提,学生还真就成了 机器 了哈
资源再咋个分配,这个国家也不会有前途的嘛。。。

可能顺序依然是 体制——教育——人才——科技——国力 哇?
死一半人的说法太无理了哈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8 12:04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8 11:43 发表
体制也好、教育也罢,
没有“人性化”的前提,学生还真就成了 机器 了哈
资源再咋个分配,这个国家也不会有前途的嘛。。。

可能顺序依然是 体制——教育——人才——科技——国力 哇?
死一半 ...


在现有的体制下如何做好是家长的责任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7-20 10:14
家长就能作得好?影响家长的因素太多了,影响教育的外在因素太多了,中国的大环境实在不适合孩子的教育,管教育的人全是不懂教育的人,懂教育的人全被说成了黑五类了。
作者: jjhs    时间: 2007-7-20 13:00
部分同意,没有时间辩解,辩解能力也有限,飘走~~~~~~~~~~~~~~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7-20 17:29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7 14:18 发表
  ……
  天才的威力是什么?一部《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横扫全世界的书市。一个人赚的钱相当于百万工人,农民的劳作。
  我们总盯着一架飞机换千万条裤子,却没想到文化产品的威力也非常巨大。美国的电影,软件,如果不是中国盗版严重的话,早就把中国人的荷包吸干了。
  ……
  许多优秀文化以及学问是闲人和贵族创造出来的,中国的有钱人花几十万让孩子到美国当会计,基本还是小农的思路,毫无境界可言。


  中国人根本不敢在知识产权上狠狠打击,如果打击盗版有打击黄赌毒那样卖力的话,盗版率肯定会大大降低,可中国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要给人家交版权费了。所以我们不敢狠狠打盗版。

  不打盗版是个双刃剑。本国的知识份子倒了大霉。所以搞软件的都不正经搞,都去搞流氓软件,都去搞网游那种害人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互联网上正经的东西不赚钱,只有网游等少数盈利模式,所以为了赚钱,还管什么害人不害人。
  ……


  
  一看到六无七无俺的心就拨凉拨凉地
  不过还好
  俺只有一无
  一无所有

  天才
  顾名思义
  主要功劳在天
  所以
  后天再努力
  没有与生俱来的指标
  也进不了那个笼子

  对天才的教育
  主要是满足他(她)的成长需要
  对人才的教育
  主要是掐去他(她)的不合现实的需要

  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
  社会也不需要人人都是天才
  因为社会资源有限
  人才、庸才以及俺这样的废品
  腾出环境给天才干事
  天才不负重望给俺们腾出时间不干事(休闲)

  education2008正身临其境感受先进物质文化的冲击
  又是有思想的人
  对新事物新观念应该有更敏锐的感触
  既知道
  “文化产品的威力也非常巨大
  ……
  许多优秀文化以及学问是闲人和贵族创造出来的

  为什么认为
  “搞软件的都不正经搞
  ……
  都去搞网游那种害人的东西”

  
网游就是新时代的“正经”
  盛大公司因为《传奇》这个网游起家
  一年好几亿的收入
  可以想见东家(《传奇》网游是韩国公司制造)收了多少钱

  中国就因为不鼓励搞网游
  上上下下限制“不正经”
  才让韩国游戏、韩剧等等一切文化产品占据文化市场


  最后提一句打击盗版
  软件这类的东西
  研制出来后
  基本上是不必拨一毛即可利天下
  比如Linux
  同样是操作系统
  开放源代码
  免费
  即使是商业软件
  成本收回后
  也没有必要狮子大开口
  越是穷困的地方
  越要知识扶贫

  我们之所以喜欢用windows
  是因为习惯了windows环境下的操作
  最不愿意严厉打击盗版的应该是微软
  
早在1998年比尔·盖茨就坦言“要用10年时间用盗版让中国人上瘾。”上瘾是为什么?盖茨在1998年7月20日在《FORTUNE》杂志上说“微软实际上是鼓励盗版,以盗版占领市场。中国人不花钱买软件,喜欢偷(steal),但只要他们想偷,我们希望他们偷我们的,因为他们会上瘾,我们将研究在未来十年如何向他们收钱。”

  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现在把盗版斩尽杀绝
  你以为真会花大价钱去买windows吗
  功能不相上下
  免费
  开放源代码的Linux绝对会成市场第一
  如果用惯了Linux
  很难再倒回去用windows

  即将进入消费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生产主导一切的时代就要过去
  规则也要跟着翻新
  软件产品来看
  决定产品生命的
  主要是消费者使用习惯
  微软不生产操作系统
  还会有其他N多的替代品
  

作者: taoqian    时间: 2007-7-20 19:10
我觉得楼主好像很在意天才,好像一个国家没有大批的天才,就不不行了。我倒觉得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靠的不是天才,而是素质。我们国家的教育不乏天才,也不乏精英,缺少的应该是全民主的素质教育,大家别砸我 。我觉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需要不所谓的天才教育,而是生存教育。这才是根本。其他的诸如天才还是精英、蓝领。。等都是由生存的需要引伸来的,而围绕生存需要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素质。自己的一点想法,错了请大家指教。
作者: njlhzh    时间: 2007-7-20 20:38
好难得有看到楼主啊,
作者: 懒羊羊1    时间: 2007-7-21 06:42
素质靠的是什么呢?现在街上大把的接受过教育的人,还不是一样加塞,赚小便宜?
我有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香港同事,开始到大陆来的时候特别不适应,说:每次红灯以后怎么那么多人还在过马路?现在他已经来大陆几年了,闯红灯、超速他干的比谁都多。。。
所以说素质,未必全是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7-7-25 01:59
这是edu最好的一篇,相信他确实有进步。
作者: 由由爸爸    时间: 2007-7-26 14:09
终于看明白了,应试教育跟本的问题就是钱闹的
作者: annieqyp    时间: 2007-7-30 23:40
我们无法改变一种制度!
更不能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唯一能改变的是您的心态!

作者: allenxu    时间: 2009-6-26 03:42
关键是人多,工作少,赚钱不容易,给逼出来的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26 10:00
应试教育在中国搞了两千年了,是压抑的文化造成的,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大一统”的思想就禁锢了文化。

看到一位网友说:
1. ZF的建构基点在公平
2. 企业的建构基点在效率
3. 教育、文化的建构的基点在自由

真是有道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