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与susan爱的翅膀 讨论楼 [打印本页]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1:29
标题: 与susan爱的翅膀 讨论楼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1:20 发表
我评得不对,我想,对不起。
不过有一点可以知道你是比较矛盾的,你说对自己不满意,我就按你的意思理解你对自己不满意,但我再这样说出来的时候,你又会说其实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相比与别人你还是比较成功 ...


我没有觉得自己满意,其中也没有矛盾.我说我比很多人成功,是针对你的身教问题.
按照你的理论,是不是不成功的父母就不能培养成功的孩子,因为不能进行身教?
我觉得自己不成功,但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成功本来就没什么错.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7-17 11:20 发表


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问题吧:人家看着过的还不错, 自己却不喜欢. 没有方向.
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成要按别人认为对的生活去生活而不是按自己喜欢的去生活.


关键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我即没有成为小时候梦想的科学家,也没成为现在梦想的金融家.
另外,我没说自然科学就是做题,你没看见我小时候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吗?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1:42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1:29 发表


我没有觉得自己满意,其中也没有矛盾.我说我比很多人成功,是针对你的身教问题.
按照你的理论,是不是不成功的父母就不能培养成功的孩子,因为不能进行身教?
我觉得自己不成功,但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成功本来就没什么错.
..

那我这样理解:你确定你现在对自己的感觉是不满意的。但当这个观点需要你确定承认的时候,你会有另一个声音来否定自己这种感觉。
这样就引发一个问题:不满意真正存在,但要真正面对的时候,又会有非常体面的借口来逃避否定这种感觉。所以你无法把握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也无法的面对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1:44
不知道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反正我一直认为你逻辑有点问题 (不是人身攻击哦)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1:49
因为你自己感觉不满意是确实存在的,但是真正要自己承认,那样你自己接受不了,所以就会有跳出一个理由来否定,进行自我安慰一下,然后就觉得没事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1:50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1:49 发表
因为你自己感觉不满意是确实存在的,但是真正要自己承认,那样你自己接受不了,所以就会有跳出一个理由来否定,进行自我安慰一下,然后就觉得没事了。


没有,我不是一直在承认吗?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1:55
哦,承认了以后呢?认命了,所以要把希望放在小孩身上?

我觉得你是没有承认的。如果承认了,那就会考虑接下来的问题,我到底不满意在哪里,我需要如何让自己满意一些。而你现在的考虑的问题不是,你现在考虑的问题我已经不满意了,我要让小孩能够满意一些。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2:05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2:02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1:55 发表
哦,承认了以后呢?认命了,所以要把希望放在小孩身上?


家庭第一,工作第二,还能怎么样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7-17 12:10
[quote]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1:29 发表

先打打预防针,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拍砖,请不要生气.

我觉得: 我们没有过我们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是因为我们到现在才知道(也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 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 真正的才能在哪里,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注意:不是别人眼里的幸福.)

常常是等我们知道的时候觉得改变已经太晚了,所以就只能这样了.

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是不能灌输自己认为的成功的观念给他,而是要发现他的天性,长处,小心的爱护和培养,让他将来有能力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说到自然科学,我不太懂科学, 不过我觉得阅读也仅仅是输入而已, 自然科学更多的是思考,通过实验求证, 探索的过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2:58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7-17 12:10 发表
[quote]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1:29 发表

先打打预防针,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拍砖,请不要生气.

我觉得: 我们没有过我们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是因为我们到 ...

基本同意,但孩子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正确的观念,需要家长引导 .
阅读是输入,没错,输入是思考的基础.加强自己的人文功底实际上就是加强思考能力,我也认为自己的人文功底不足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4:43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7-17 12:10 发表
[quote]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1:29 发表

先打打预防针,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拍砖,请不要生气.

我觉得: 我们没有过我们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是因为我们到现在才知道(也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 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 真正的才能在哪里,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注意:不是别人眼里的幸福.)

常常是等我们知道的时候觉得改变已经太晚了,所以就只能这样了.

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是不能灌输自己认为的成功的观念给他,而是要发现他的天性,长处,小心的爱护和培养,让他将来有能力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说到自然科学,我不太懂科学, 不过我觉得阅读也仅仅是输入而已, 自然科学更多的是思考,通过实验求证, 探索的过程...

爱的翅膀,我标红了你觉得的那句话,我认为你对目前问题的认识还是只是停止在表象上,还没有再深入下去。再深入下去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过上了不是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这个过程中自己失去了什么?!
因为没有太多的关注过自己内心的需求,没有时间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因为我们在不断地被外界要求,我们的精力和时间不断用在的满足外界的要求上。在这过程中,自己越来越苍白无力,最后失去了自己,感觉越来越难受。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4:56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4:58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4:43 发表

爱的翅膀,我标红了你觉得的那句话,我认为你对目前问题的认识还是只是停止在表象上,还没有再深入下去。再深入下去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过上了不是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这 ...


OK,我来回答,我没实现自己的理想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没有人告诉我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什么样的气质.父亲教会我学习的能力,但没有告诉我学习的方向.因此当我成年是发现自己不具备当科学家的能力和气质.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2.生活的压力,奉献是要在自己能够生存的基础上的.至少我还不能为了这个自己不具备实现能力的理想,放弃自己先有的生活.

说到底就是我在成长过程中,太自由,没有人指导和规划.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5:09
《弗洛格爱的滋味》
弗洛格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难受,整整一个星期了,他在河边走来走去。他觉得自己有时候想哭有时候又想笑,有时候热有时候冷,一个东西在蹦蹦蹦地跳,他把手放在胸口。
后来碰见小猪,小猪告诉他:你可能感冒了。后来又碰到野兔,后来野兔说他恋爱了。

从故事里可以知道其实有很多时候人是不知道自己的,需要花功夫认识自己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5:13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5:09 发表
《弗洛格爱的滋味》
弗洛格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难受,整整一个星期了,他在河边走来走去。他觉得自己有时候想哭有时候又想笑,有时候热有时候冷,一个东西在蹦蹦蹦地跳,他把手放在胸口。
后来碰见小猪,小猪 ...


这是很正常的,所以人才要不停的反思.要多思考哲学问题.这恰恰是我欠缺的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7-17 15:13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4:43 发表

爱的翅膀,我标红了你觉得的那句话,我认为你对目前问题的认识还是只是停止在表象上,还没有再深入下去。再深入下去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过上了不是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这 ...


你说的很对.其实我现在正在想这些东西. 但我还没想好想透.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5:18
以前理念里,社会让我们放弃自己太多了。有时候甚至放弃自己的感觉和感情,过份了。

其实社会应该给社会每个人更多的认同,应该有更多的渠道来认同人,让社会上的人更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那样社会才会更理性。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5:38 编辑 ]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7-17 16:17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4:58 发表


OK,我来回答,我没实现自己的理想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没有人告诉我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什么样的气质.父亲教会我学习的能力,但没有告诉我学习的方向.因此当我成年是发现自己不具备当科学家 ...


我同意SUSAN的, 根源是: 我们在被教育的时候不是根据我们自身的特点,自身的兴趣来教育的,而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教育的, 我们被教育成要改变自己,迎合别人(社会), 以别人的评价为标准来看待自己, 只能比别人好,不能比别人差,要成功(社会普遍认为的那种成功).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存在着两重性: 一方面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了(标准是:别人都认为挺成功了). 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改变自己的天性, 无法从心里喜欢自己的现状,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6:31
还是一个马斯洛问题,需求层次上去了,当然可以追求兴趣,不然,只有适应社会.
我的需求层次还在安全层次附近,只能有限度的追求兴趣.
也许两位都是层次高的人,不为生计奔波,也不担心未来.但我不是.
因此我只能希望儿子比我强,至少要比我高一个层次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6:32
爱的翅膀   2007-7-17 16:22   威望   +2   是啊.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只能改变自己
爱的翅膀   2007-7-17 16:22   金钱   +2   是啊.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只能改变自己
你认为的是假象!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6:56
重新看了一遍,纠正一点我说的话.
不是不满意现在的生活,而是不满意现在的工作.生活的其他部分还是满意的.
当然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分量很足的一部分.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7 17:28
爱的翅膀   2007-7-17 16:33   威望   +2   愿听其详
爱的翅膀   2007-7-17 16:33   金钱   +2   愿听其详
看过美丽的黑天鹅故事吧。
一只天鹅在开始时候受到种种排斥,但最终成为了一只天鹅。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自己闪耀的地方,如果在潜伏期受不了外界的排斥,放弃了自己了本性,最终不能成为美丽的天鹅。

而且社会里每个人阶段不同,不认同能力弱时候的自己,让内心总处于自己弱与自己希望的强之间的矛盾,又如何有更从力气花在从弱变强的过程中呢?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8:20 编辑 ]
作者: 爱的翅膀    时间: 2007-7-17 18:09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7 17:28 发表
爱的翅膀   2007-7-17 16:33   威望   +2   愿听其详
爱的翅膀   2007-7-17 16:33   金钱   +2   愿听其详
看过美丽的黑天鹅故事吧。
一只天鹅在开始时候受到种种排斥,但最终成为了一只天鹅。每个人每个生 ...



明白你的意思了. 回头看看,我的那句"改变自己"是有些让人误解. 我的意思是我们无法改变社会, 但是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不再跟从社会(外物)的评价和认同来生活.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