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打印本页]

作者: jsyzyyf-2008    时间: 2007-7-16 21:20
标题: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先生告诉我们人生境界可以分为四等,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田地、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境界。天地境界又叫哲学境界,通过哲学,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之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各种境界,即至高境界。
  当一个人的思想与整个社会产生激烈的碰撞,与社会格格不入时,这人必有两种途径,或与世无争。随波逐流,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自己的个性,或积极寻找出世的途径,但往往都不会有好的结局。仕途不畅或欲救水深火热百姓而不能时,“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出家做和尚,归隐山林,游山玩水,不问世事,其实就是寻找心灵归宿,要想逃避这个令人伤心令人绝望的世界,没有比皈依佛门更可靠的途径,别无选择。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佛祖释迦牟尼看破红尘,克服重重困难,苦苦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创立了影响世界几千年至今的佛教,苦海无边,普渡众生。佛宗旨:“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这对于那些愤世嫉俗,“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来说。,真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误,这在小说电影里是可以经常看到的情节:兵荒马乱年代,英雄豪杰并举,匡世救义,最后却在烟雾缭绕中,剃发为僧,遁入空门……
  清高孤物的诗仙李白不愿与宫廷之人同流合污,以让杨贵妃为他洗脚作为吟诗作赋的条件,注定他在长安城市呆不久的,面对痛苦,愁肠百结,狂饮“杜康”,今日哪管明日愁,然后把自己烂醉如泥般的身子摔在床上,似乎这样就可以摆脱所有忧愁,然而一旦醒来睁开疲惫的双眼,第一感觉仍是难以排遣的痛苦,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谪仙只有抱着酒坛子,云游四海,旷世奇才不得用而客死他乡。
  孔子满腹经纶游说七国,推销政治学说不得用,后发愤著书,兴办私学,所谓“孔子七十二贤人”。某日,孔子让帝子各言其志,曾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多么经典的画卷,中国多少代文人苦苦追求的。久居深山,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世外桃源。三五童子,伐薪为生,采药炼丹,不与世人来往。人生如寄,“天地万物之逆旅”,这就是中国的隐士,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佛家相通的。落日斜晖,落崖惊风,深山卧着一座座千年古刹,幽静空灵,百年苍柏,万年古木,奇花异草,参禅打坐,吃斋念佛,随着“呱呱”的木鱼声,穿过雕梁画栋,飘向山谷,烟雾缈缈,洗去尘滓,洗尽铅华,清洁思想,这时一切似乎都凝住了,瞬间永恒,杀那终古。
  超凡脱俗的生活,没有世间惊扰,寻找精神寄托,此乃人生之最高境界。
作者: 酌言    时间: 2007-7-16 23:37
拜读!。。。。。。。。。。。。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