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777369    时间: 2007-7-16 01:19
标题: 怎么办
女孩子,8岁了。不喜欢学习,做事不专心。宁可挨打、挨骂也不愿意学习。求助!!万分感谢!!!
作者: opensource    时间: 2007-7-16 01:42
转贴一个:

当孩子讨厌上学念书时,家长应先检讨一下自身有无以下行为:
  ◎ 容易生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 从不称赞孩子;
  ◎ 总是要求孩子考试得第一名或100分;
  ◎ 不给孩子娱乐的时间,只要孩子一打开电视,他们便会问:“功课做好了没有?为什么看电视?”
  ◎ 给孩子许多补充练习。除了学校的作业外,孩子还要做爸爸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除此以外,像父母不和、家庭生活不协调、双亲外出工作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使他无心念书。

因此,作为家长,必须注意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下为家长提供一些帮助孩子喜欢学习的基本方法:
(一)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
  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时会比较喜欢学习,学得更好更起劲,因此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应注意:
  1.不要操之过急
  家长应了解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孩子共同设计一个可行的学习目标,切忌因操之过急而给孩子造成压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
  家长的心情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因此,在帮助孩子学习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这种情绪会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能力不及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感。
(二)用游戏性的语言对孩子提出要求
  许多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不注意方式,以为只要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行了。其实,家长对孩子用游戏性或音乐的语言说话是很有鼓励作用的。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做客,见他的孩子玩意正浓。这时,孩子的母亲用微笑的态度,在孩子旁边用儿歌的旋律唱出:“乖孩子,要学琴,叔叔婶婶再会吧!”然后轻轻拉了拉孩子的手。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着妈妈去房间了。这位母亲用游戏性语言成功地唤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相反地,如果这位母亲用责骂的语气对孩子说:“学琴的时间到啦,赶快到房间去”,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妈妈去学琴,也一定学不好!
 (三)给孩子恰当的关怀和鼓励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环境,并适时地关爱、鼓励孩子,让孩子养成自动自觉的学习态度。
  我有一个学生伟强。他家居住面积不大,爸爸就在他的床边放置了一张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装了一盏灯。每天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就会各自干自己的事情:爸爸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读报;妈妈轻轻地做家务;伟强也就会自动走到他自己的书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课。
  适当的时机,爸爸妈妈会走到伟强面前,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把功课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妈担心。”在父母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下,伟强养成了自动学习的态度。
(四)帮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家长要指出孩子的优点,让他知道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我认识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时候因入学早,各方面表现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里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对他说:“孩子,你真行!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你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学一年就好了。不过,我们一起努力,解决问题,你会赶上别人的。”经过那一次,他对自己恢复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潜能,开始努力读书了,很快便成为佼佼者。
(五)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数去评价孩子
  家长不应过分重视孩子的功课、成绩,而要看孩子的整体性表现而加以称赞。如果孩子尽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绩,家长应表示理解,不要让他有过分的压力。
作者: yunhaozheng    时间: 2007-7-16 09:22
支持楼上,
找出原因,
和孩子谈,
利诱引导,
规劝鞭策。
作者: beansky    时间: 2007-7-16 09:26
 ◎ 容易生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 从不称赞孩子;
  ◎ 总是要求孩子考试得第一名或100分;
  ◎ 不给孩子娱乐的时间,只要孩子一打开电视,他们便会问:“功课做好了没有?为什么看电视?”
  ◎ 给孩子许多补充练习。除了学校的作业外,孩子还要做爸爸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顶这个

LZ,我小时候就是最典型的,宁愿天天被打,就是不愿意做作业,尽管我都会,我觉得就是以上的几个原因,让我特别逆反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16 10:10
家长先反省一下,有没有因为自己方法态度问题,让孩子学习有逆反心理呢?

改变这个状况没有灵丹妙药,需要家长持续地耐心和不断鼓励,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兴趣和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懒羊羊1    时间: 2007-7-16 11:31
可是古人说:严师出高徒呀.
我更倾向于强迫孩子养成一些学习的习惯,学习本来就枯燥,不喜欢学习很正常.但习惯养成后,将受益未来!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7-16 11:59
  
  以前读不起书的孩子宁可挨打挨骂也要读书

  读书有不同读法
  有的人读得高高兴兴

  家长引导很重要

作者: 青春已过    时间: 2007-7-16 12:06
还是那句话,第一只有一个,千万别总打骂孩子,你从电视里看一看,那些残疾的孩子,你就会懂得只要孩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7-16 13:10
先沟通一下,问题究竟在哪里?
千万别打,自己都会后悔的
作者: liumimi    时间: 2007-7-16 13:19
标题: 回复 #1 777369 的帖子
多沟通吧
或者索性带她出去玩,锻炼身体,开阔视眼,增强亲自关系。。。。。。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7-16 14:38
楼主传达的信息虽然不甚周详,但也够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不强,这一关键已经尽显。

学习主动性问题,大致只有两点值得注意:

1、大脑神经发育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应该去医院神经内科查一下。比如通常说的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其表现多种多样,但都普遍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致病原因也多样,甚至产妇生产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导致婴儿缺氧,造成脑神经发育障碍。

这样的孩子,常背负着“故意对抗”大人的罪名,时遭责打。
其实他们都不是故意的,是需要爱护和帮助的。

2、心理性逆抗,常表现为“行为逆反”,大人要求我学,我就是不学。
心理性逆抗,是由于长时间的环境反复影响造成的,最终形成“习惯性反射”,演变成心理/器官双重疾病。病因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长期综合影响。

这样的孩子,更值得同情和关爱。


办法实际上只有一个,就是“真正地去爱孩子”。
要真正地去爱他,父母首先就要到“父母的本分”------父母该当怎么做,你就怎么去做。

至于父母“应当”是个什么样子,晚上睡觉前,问自己的良心吧。
如果良心没有发见,那么,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作者: marycc    时间: 2007-7-16 17:41
换一种方式试一试,或带她接触一些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说不定能带动起来,总之不要只是心急,要多想办法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7-17 02:30
宁静袋儿,仔细体会一下,深深真爱,必生其法(包括四处求法,亦是一法)。

君不见,为了病重的孩子,父母用尽一生的精力,倾其所有,为救一命吗?
那是真爱。

可惜的是,真爱总是在“病危”时方能迫显。

同理,分手后,才感觉珍贵。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17 11:48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7 02:30 发表

宁静袋儿,仔细体会一下,深深真爱,必生其法(包括四处求法,亦是一法)。

君不见,为了病重的孩子,父母用尽一生的精力,倾其所有,为救一命吗?
那是真爱。

可惜的是,真爱总是在“病危”时方能迫显。

同理,分手后,才感觉珍贵。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6 14:38 发表
办法实际上只有一个,就是“真正地去爱孩子”。



关于如何去爱的,这个题目很大,俺依然认为仅有本能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理性的爱。

请看曾经的讨论: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0159&extra=page%3D2


另,宁静袋儿,这样称呼头回听到。
作者: 懒羊羊1    时间: 2007-7-17 13:22
现在生活压力大,又是独生子女.要开开心心,健健康康谈何容易呀.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7-22 20:06
标题: 回复 #14 一袋子宁静 的帖子
真爱了,就知道怎么办了。
将“爱”与“如何爱”分开,只是一种表述手法。

荡漾在爱中之时,什么都将是“自动程序化”的,关键是“是否知道什么是真爱”。
你看见过这样的事吗?手里抱着孩子下山,摔了一跤,结果是妈妈的脸摔得稀烂,孩子安然无事。那时,就是真爱在起决定性作用。

既然是一袋子宁静,而主语是袋子,我只好勉强加上定语了,此之谓“宁静袋子”也。没说酒囊已是万幸,夫复何求?
作者: 问题小子    时间: 2007-7-22 20:27
正如楼上几位朋友所言,家长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万不可操之过急!慢慢来。。。。。



我个人觉得兴趣的培养还是很重要的!孩子有了兴趣,不怕她不学啊。。。。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23 01:29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22 20:06 发表
真爱了,就知道怎么办了。
将“爱”与“如何爱”分开,只是一种表述手法。

荡漾在爱中之时,什么都将是“自动程序化”的,关键是“是否知道什么是真爱”。
你看见过这样的事吗?手里抱着孩子下山,摔了一跤,结果是妈妈的脸摔得稀烂,孩子安然无事。那时,就是真爱在起决定性作用。

既然是一袋子宁静,而主语是袋子,我只好勉强加上定语了,此之谓“宁静袋子”也。没说酒囊已是万幸,夫复何求


您把爱,做为一只巨大的筐,什么都可以装里了。
俺说不过您,但想强词夺理一下下:俺不认为一切都将是“自动程序化”,也可能程序出错、病毒出现,还需要不断软件更新,硬件升级……所以,不可能是全自动,也可能半自动,或者手动操作。  

不幸言中,俺就一枚酒囊饭袋儿,吃饱喝足,怀揣着宁静,不想高飞。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7-23 02:13 编辑 ]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23 08:18
原帖由 777369 于 2007-7-16 01:19 发表
女孩子,8岁了。不喜欢学习,做事不专心。宁可挨打、挨骂也不愿意学习。求助!!万分感谢!!!

“不喜欢学习,做事不专心。”我想这必是父母的一家之言,一句非常武断的评定,误人非常之大。首先父母对学习认识的错误,只认可学校的学习是学习,其它的学习一概被无视和否定。做事也一样,父母认为自己命令要做的事为事,小孩自己想做的事为不是事。仔细去看看小孩,其他方面有进步吗?有进步怎么说不喜欢学习呢?小孩看电视、玩的时候专心吗?如果专心怎么说做事不专心呢?!
小孩之爱学习和喜欢专心做事肯定胜于大人,得出来这种非常不客观的评定,错完全在于父母。

所以,最好还是自助吧,提高你自己。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23 08:22 编辑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