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高考公平乎? [打印本页]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5 22:52
标题: 高考公平乎?
不能为了公平牺牲教育本质
本报记者 邓琼
人物档案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中国高考改革的积极倡导者。

    记:请你评价一下中国30年高考制度的得与失。
    答:我明确地肯定,高考赋予每一个人神圣而公平的竞争权利,掀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否定文革蹂躏知识和摧残人才的倒行逆施,所以恢复高考功在千秋,功不可没!但是,以分取人的先天缺陷,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天就留下了隐患。如果说,30年前高考的指挥棒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尊重知 被异化为尊重考试(那也是知识,但是已知世界的知识),尊重人才被异化成状元崇拜,这就是高考的异化,异化的高考。这也就是今天的高考。
    高考的根本错误在于其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国家选拔人才到底是要复印干巴巴的分,还是评价活生生的人?人包括了分,分代替不了人。今天的高考制约了中国人才战略的实施,必须进行改革!
    记:如何评价高考成为中国学子人生第一大考,以至于高考成为一大产业?
    答:科举出现前,中国教育的初衷是教书育人。但作为人生第一大考,高考成了科举的延续。科举的目的是选拔和淘汰。于是,科举产生后,中 国的教育讲学而优则仕,以选拔淘汰为己任,教育终于沦为为科举服务的工具。当教育背离其教书育人的初衷,科举也就完成了它对中国教育的 颠覆。高考与科举一样,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留下了缺乏合理性和存在局限性的先天隐患。作为以选拔为目的之高考,在其考分至上的选拔人才的指挥棒驱使 下,中国的教育讲考什么,教什么,讲猜题押题”……教育终于沦为为高考服务的工具。
    记:如何看待素质教育与高考应试教育之间永恒的矛盾?
    答: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 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遥。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 学生年年获奥赛奖,但中国的高校无人获诺贝尔奖?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
    记:高考该存还是该废?
    答:我主张取消高考,而不是废除高考。这是两个有着微妙区别的不同概念。废除,是在制度的功能上掉它的武功,然后再 在思想观念上清它的余毒。比如说,废除科举,取消高考。也就是说,掉制度,清思想。取消,是针对高考的形式,以更先进的方 而代之,并且在理念上除它的影响。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否定,从而达到否定之否定的更高境界。也就是说,代形式,除影响。
    高考不能废,但必须改革其评价制度和选材标准。XX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挺吓人。其实,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是认分不认人的伪装罢了。中国要改革高考,一定要破除这个所谓的公平观念。
    实际上,公平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公平。比如说,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AB上大学:某一面朝上,A上大学;另一面朝上,B上大学。机 会均等,非常公平!但合不合理?假若A是学生会主席,做了大量社会工作,很有领导能力,参加很多文体活动,平时成绩也很好;而B是事不关己的普通学生,偏 B的高考分数比A多了几分,B淘汰了A。公平乎?只看考分是公平的,但肯定不合理!
    为了所谓的公平,我们牺牲了教育的本质。而这种牺牲又是无谓乃至无聊的。就像为了公平,不惜以能够量化的跑步速度来选拔足球运动员一样,最后导致大家都以培养跑步选手的方式来培养足球运动员。为了公平,我们不得不以培养考生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教育能不跑题吗?!
    我不主张废除高考,我反对的是分数至上认分不认人的不合理、不科学的高考招生制度。我认为既认分又认人更科学、更合理、更公 平、更完善、更严格的,即三合一(高考分数+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评价、甄别、选拔人才的标准。

作者: tigerqiu    时间: 2007-7-15 22:57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现状是确实找不到一个比高考更好的办法,也找不到一个比认分不认人更好的选拔方式,也许人口下降一般,国民总产值翻10倍,就可以考虑认分也认人了,唉。。。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15 22:58
确实不公平!

但,中国人多机会少,有更好的办法没?
作者: 酌言    时间: 2007-7-15 23:08
前拍的座位坐下来。
看减分的主儿发表言论。

——不许减我的分哦!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7-15 23:18
我相信没有绝对的公平,就不再对不公平气愤填膺了,我只要知道事情向公平靠近就已经觉得有安慰高兴和希望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08:49
人口众多,资源不足时的必然选择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6 15:15
公平与否是其次,
在高考的催化下,中国的中小学俨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青少年集中营“,
才是最可悲的哈。。。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7-16 15:22
我觉得还要从另外一个方面去考虑:
如果没有高考,我们中的大多数可能也没现在的工作,现在的生活。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6:07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5:15 发表
公平与否是其次,
在高考的催化下,中国的中小学俨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青少年集中营“,
才是最可悲的哈。。。


问题在于,并不是高考把中国的中小学催化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青少年集中营“的.
而是在社会资源不足的催化下,中国的中小学俨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青少年集中营“,
说穿了,错不在高考,也不在应试教育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6 16:48
高考现在只起一个作用:让所有娃娃花所有精力学要考的这几门功课
贻害无穷。。。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00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6:48 发表
高考现在只起一个作用:让所有娃娃花所有精力学要考的这几门功课
贻害无穷。。。


我记得你也是喜欢引用方帆的文章,去看看他的书中最后一篇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7:06
人生公平乎?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08
补充几句
我从来不认为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没有问题,高考制度没有问题.
但是问题的根源并不是高考本身的问题.取消高考和根本性的改革高考都不会有用.

另外,我是现在所谓素质教育的坚定反对者,素质教育是个什么东西谁能说清楚?大量的儿童在素质教育的旗号下被荒废.而应试教育的问题,大家都是看得见的,既然看得见,只要家长有心就可以尽量避免.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7:15
嗯,应试教育是硬功,有没有能耐就看你能不能铁头功撞破一块石碑给大家看了;素质教育是内功比较玄点,不过大家好这口。

不对立不对立,双修双修不走火入魔就好。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7:16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八根儿  2007-7-16 17:12  威望  -1  素质是什么,从成年后的自身找嘛。。。
八根儿  2007-7-16 17:12  金钱  -1  素质是什么,从成年后的自身找嘛。。。


举例说明,这样一直减分比较没有素。。。。。。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18
原帖由 冲云黄鹤 于 2007-7-16 17:16 发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八根儿  2007-7-16 17:12  威望  -1  素质是什么,从成年后的自身找嘛。。。八根儿  2007-7-16 17:12  金钱  -1  素质是什么,从成年后的自身找嘛。。。

举例说明,这样一直减分比较没有素 ...


这句话我来说好点,你说给人的感觉你是我的马甲.
八根儿,咱们是老乡,扣分扣多了,伤感情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20
八根儿   2007-7-16 17:12   威望   -1   素质是什么,从成年后的自身找嘛。。。
八根儿   2007-7-16 17:12   金钱   -1   素质是什么,从成年后的自身找嘛。。。

等到成年再去找,晚都晚了.
我从儿子生下来就要开始找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6 17:20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6 17:00 发表
我记得你也是喜欢引用方帆的文章,去看看他的书中最后一篇

他的没看完过

对一个娃娃的成长来说,要多兴趣爱好,多社团体验,多社会体验,多运动。。。
好像这些别人都很充分,而我们极端欠缺嘎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7:22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6 17:18 发表


这句话我来说好点,你说给人的感觉你是我的马甲.
八根儿,咱们是老乡,扣分扣多了,伤感情


胆子很小, 没素质. 你管我是谁, 你要管我的话有没有道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25
原帖由 冲云黄鹤 于 2007-7-16 17:15 发表
嗯,应试教育是硬功,有没有能耐就看你能不能铁头功撞破一块石碑给大家看了;素质教育是内功比较玄点,不过大家好这口。

不对立不对立,双修双修不走火入魔就好。


教育就是为了让人有素质.所有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但是素质两个字可以去掉.没有人会说水上轮船,发动机汽车.但偏偏就有人创造一个素质教育出来忽悠人.又没人给个定义.
而在这些人眼中的素质教育发源地美国的本土语言连这个词都没有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27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7:20 发表

他的没看完过

对一个娃娃的成长来说,要多兴趣爱好,多社团体验,多社会体验,多运动。。。
好像这些别人都很充分,而我们极端欠缺嘎


看了在来说.
对你引用的这个黄博士,方老师是有一句评论的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6 17:28
声明一下:
俺是对观点的个人喜好扣分的哈,表在意
俺的随便扣哈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33
[quote]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7:20 发表

他的没看完过

对一个娃娃的成长来说,要多兴趣爱好,多社团体验,多社会体验,多运动。。。
好像这些别人都很充分,而我们极端欠缺嘎 [quote]

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
我们年轻的时候照样应试教育,高考上线比例比现在小得多,问题比现在也小得多.现在不是素质教育吗?问题反而更多了
另外,你那句:"好像这些别人都很充分,而我们极端欠缺嘎."还是等你去看了我推荐的那篇文章再说.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7-16 17:34
小鸟君,有人控诉你扣分原来在此楼啊!

大家愿意送出1万分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而不愿意被扣1分遭到批评失去面子,还要失去分数,这感觉不好。

赏识教育嘛,还是多多赏识为好!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34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7:28 发表
声明一下:
俺是对观点的个人喜好扣分的哈,表在意
俺的随便扣哈

这里提倡加分的,要入乡随俗.这个也是那个素啥子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17:42
八根儿   2007-7-16 17:35   威望   +1   现在哪是什么素质教育哦?!
八根儿   2007-7-16 17:35   金钱   +1   现在哪是什么素质教育哦?!

你说不是,他说是,怎么半?
先把定义搞出来三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6 17:4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6 17:34 发表

还是等你去看了我推荐的那篇文章再说.


不用看也知道:老美的教育两级分化严重,强的娃娃很强,差的很差!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是放羊的最差娃娃,都比俺们应试下的娃娃个性强哈!
为啥?因为没有打压娃娃的土壤。。。
而我们为了应试,无耻的剥夺了娃娃的尊严、爱好。。。。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7:50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6 17:25 发表


教育就是为了让人有素质.所有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但是素质两个字可以去掉.没有人会说水上轮船,发动机汽车.但偏偏就有人创造一个素质教育出来忽悠人.又没人给个定义.
而在这些人眼中的素质教育发源地美国的 ...



都是五千年习惯的错,学而优则仕,因为有了比较所以俺们也叶公好龙一下,发明素质教育这词儿让老外们明白我们更强调这内涵下的东东,再让应试老土们明白教育大革命了,教育大革命了。一菜二吃吃出花样来了。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7:53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7:44 发表


不用看也知道:老美的教育两级分化严重,强的娃娃很强,差的很差!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是放羊的最差娃娃,都比俺们应试下的娃娃个性强哈!
为啥?因为没有打压娃娃的土壤。。。
而我们为了应试, ...


再放大点儿,不单单是娃娃们吧,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讲什么创新的素质教育,缘木求鱼啊!出了你那素质教育的学校大门后怎么办?

家长能做多少是多少了,仅对自己的孩子家庭小环境有点影响力。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6 18:00
原帖由 冲云黄鹤 于 2007-7-16 17:53 发表
出了你那素质教育的学校大门后怎么办?

晕!
应试的才只在校门内有用吧
素质构成的能力,可是混饭吃的本事哈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8:38
赶明儿俺去跟北大清华校长说俺孩素质高不看成绩单就去行不?
作者: 冲云黄鹤    时间: 2007-7-16 18:40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8:00 发表

晕!
应试的才只在校门内有用吧
素质构成的能力,可是混饭吃的本事哈


这么担心的话,大家都去上技术学校都混口饭吃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7-16 19:19
  
  “三合一”(高考分数+平时成绩+综合素质)


  黄博士美国呆久了
  或者纯粹就是为权贵新富代言

  三合一中
  只有高考分数响当当过得硬点
  算是相对公平一点的地方
  因为人家有门路的暂时不靠这个复杂而又相对公平的环节
  其他环节照样进大学

  那么
  三合一之后
  下层民众的子女就真的要望考兴叹了
  这个打开的缺口肯定会被暴富新贵们占领
  穷苦民众的子女们相对宽敝的一条绿色通道就要变相被封
  平时成绩+综合素质这样的软指标
  多会加在有钱有权的子弟身上

  别跟穷苦人提素质
  有素质的人出洋相出到国外去了
  倒是穷苦人在国内更有素质
  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等穷苦人吃饱饭以后再素质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20:46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7:44 发表


不用看也知道:老美的教育两级分化严重,强的娃娃很强,差的很差!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是放羊的最差娃娃,都比俺们应试下的娃娃个性强哈!
为啥?因为没有打压娃娃的土壤。。。
而我们为了应试, ...


哈哈,你没看就乱评论.
他这篇文章说的是他所在的林肯高中入学考试比我们的高考差不了多少,高中生应试的程度超过我们的高中生,我们只要考高考.他们要考SAT,SAT2,AP等等.
老美的教育两级分化严重,强的娃娃很强,差的很差!可我们为什么总盯着别人的差生教育,还说是自做多情的说是素质教育呢?
我见过你引用过方帆,高燕定,薛涌和这个黄博士的文章.恰好,除了这个黄博士,其他三个的书我都是看"完"过的.
薛涌主要描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验,并明确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对基础教育写得不多.但也提到一些美国"精英"基础教育的优点,和中国基础教育的缺点.
方帆,高燕定的书都是关于基础教育的.方帆用他在美国教中学的经验,对素质教育大加讽刺.同时也给出一些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同时也提到,美国的私立学校的学生学术水平(也就是应试能力)远远高于同年龄中国高中生.而大量的公立学校实行的"素质教育"(我们的叫法,人家没这么叫)培养出大量的社会垃圾.而高燕定则用他女儿考上哈佛学历史,后又考上哥伦比亚法学院的学习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经典的应试教育课.书中展现美国高中多彩的生活(我们这点上差距很大).也说明了美国精英学生艰苦的应试生涯.
高燕定和薛涌都写到,美国精英学生的童子功(就是素质教育支持者说的没有快乐的童年)越来越厉害.
他们三人从来没有歌颂过素质教育,你却用他们的文章来证明素质教育,简直就是断章取意.引用别人的文章先还是把别人的中心意思先搞清楚.
我从不否认中国教育有问题,但主要的问题在大学.而在基础教育阶段表现的问题,是现象而不是本质.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实在的教育方式,当然存在很多问题,这是必然的,而素质教育则没有人说清楚是什么个东西.我多次问你素质教育的定义,你都无法回答.我不过是个4岁孩子的爸爸,IT外企的项目经理,又不是教育部的,学校的,关心的是自己儿子的教育问题.没有必要跳出来支持所谓的即得利益者.我知道你儿子以前在美视.现在在华德福.这两个学校搞的都是素质教育.从你能让孩子上美视和华德福,可以推断出你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把儿子搞出国没问题,这样的情况下至少说上大学没问题.但是很多没有这样经济实力的人会不会被素质教育害了呢?我很希望你能多谈华德福的情况,有什么成果?让我们多了解一下,至于究竟能否成功,好过10多年才能看出.
另外个性并不是被应试打压的.而且如果你的意思是个性=素质?如果这样,无话可说.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7-16 21:46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6 20:48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6 18:00 发表

晕!
应试的才只在校门内有用吧
素质构成的能力,可是混饭吃的本事哈



可是什么是素质构成的能力?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7-16 22:43
个人认为高考这个方法不错啊!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而且现在的社会不同于三十年前,成材的途径很多,美国有个盖茨,中国有个韩寒什么的!有考试的能力就去考,没有这个水平其他路多的是!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7-17 10:15
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教你如何生产

而素质教育在教你生产的同时教你如何生活

教你学一项生产技能,如果最后你没有找到对应的工作,这个教育就落空了。在高度变化和竞争的社会中,这是很可能发生的。即便你找到了对应的工作,当你发现这类工作完全不适合你,这个教育也落空了,现在社会高度分工,这也是很可能发生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0:19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7-17 10:15 发表
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教你如何生产

而素质教育在教你生产的同时教你如何生活

教你学一项生产技能,如果最后你没有找到对应的工作,这个教育就落空了。在高度变化和竞争的社会中,这是很可能发生的。即 ...



谁说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教你如何生产?
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是教你如何自我学习

素质教育在教你生产的同时教你如何生活?在说这话以前先说出素质教育的定义.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7 11:32
不要脱离国内现状说应试哈,
我只晓得:国内的应试=对娃娃“格式化”,不就是看谁做有唯一答案的标准化试题强么?
而老外的“应试”更强调自我的表达嘎,这可有着本质的区别哦
谁在启迪娃娃思维,培养未来的精英,不一目了然么?

不要局限在国内现状说素质哈,
我只晓得:素质 通过 做事 做人 来体现,
我支持教育以 从“做”中学 为基本模式,强调动手实践、做课题等,自治社团。。。

还有一个比法:
就是看看俺们和别人同年龄层次的娃娃,who更有思想?who更有创意?who更会做事?
我咋觉得,俺们的大学生些多只会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纸上谈兵喃

对老黄不感冒的话,还是可以看看他娃娃写的学校生活哇?
换个娃娃的视觉看看,再比比国内娃娃的学校生活,会比俺们“干涩”的“理论”探讨有意思多了哇。。。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7 11:38
另外:
从老黄老高老薛小方等等处介绍的老美大学选材标准,也能体会出何谓“素质”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1:41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7 11:32 发表
不要脱离国内现状说应试哈,
我只晓得:国内的应试=对娃娃“格式化”,不就是看谁做有唯一答案的标准化试题强么?
而老外的“应试”更强调自我的表达嘎,这可有着本质的区别哦
谁在启迪娃娃思维,培养未来 ...



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国内的应试教育对比美国精英应试教育得出的缺点和不足作为理由.再把美国垃圾教育引入,这就是所谓素质教育的本质.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差距太大,我个人认为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术上的严进宽出vs严宽都进严出.
2.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师数量,敬业精神和实验设备)
3.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引起的教学方式问题
目前最可以改变的第一条,也就是严出,也就是把应试教育的目标先从高考扩大到大学.
至于家长所做的,就是要把应试教育的目标扩大到工作阶段

另,你一直都无法回答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7-17 11:44
呵呵,没想到在这儿讲了两句,第一次碰到有减分的,还一下子两个!
闪过!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1:47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7 11:38 发表
另外:
从老黄老高老薛小方等等处介绍的老美大学选材标准,也能体会出何谓“素质”吧?!


老黄的书没看过.其他的都看多
能.能.教育的目的当然就是为了素质.应试教育的目的也是.
精英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素质当然高.我很向往美国"优秀高中"的教学方式呢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7 11:51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1:41 发表
另,你一直都无法回答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唉,我好晕
不是告诉你方法了么?美国大学的选材标准
就是素质教育的直观解释了讪

我问你嘛:应试咋个培养或者考查非智力能力?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7-17 11:5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定义一抓一大把,从方方面面定义素质教育

从教材来讲,应试教育以课本为世界,素质教育以世界为课本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这一基本目标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只是56年的时间完成这一基本任务总是绰绰有余的,而在完成这些技能之后,学校教育往何处走就是应试和素质。

英国学习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地区”,仅这个词就让教师带着学生跑遍学校所在地区的基础公共设施:邮局、公园、图书馆、车站等,请邮递员、警察及各行服务人员讲述社会各行业的故事。参见吴松弟《素质教育在英国》

在澳大利亚,孩子们在参观国会的会议以后在老师的协助下模仿开“班会”。

从教育的主体来讲,应试教育以老师为中心,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育方式上说,应试教育搞满堂灌,素质教育强调做中学。

从教学大纲上,应试教育讲速成和知识教育,素质教育讲过程和能力教育。

应试教育搞典型的3段式速成,我们教孩子植物,就直接告诉他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然后讲为什么,这些知识教育只需要1个课时。而让孩子亲自参加比较严格的实验过程,比如同时养2盆同类植物,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或是一盆置于阳光下,一盆不,然后记录生长的变化和结果,最后让孩子自己得出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估计需要1~2周。但这就是把科学家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给了孩子:观察、分类、对照、控制变量等,这种教育是一种慢进度中能力的飞跃。

从评价体系来讲,应试教育通过分数评价现在和以往学得怎样,素质教育通过其评价体系评价今后能学得怎样,是否有潜力。

非得用一句话概括的话,素质教育是以探究为中心的教育,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验,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受教育者建构基础性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基础。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2:01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7 11:51 发表

唉,我好晕
不是告诉你方法了么?美国大学的选材标准
就是素质教育的直观解释了讪

我问你嘛:应试咋个培养或者考查非智力能力?


根据这几个家伙的书,美国大学的选材标准标准,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分3大类
1.学术能力(可以与我们的高考应试教育几乎划等号)
2.社交体育能力(我们缺失)
3.社会关系(在我国,这样做是会导致不公平的)
注意名校招生虽然参考这3大类标准,但是如果没有雄厚的学术能力,即使能进名校也是没法毕业的.也就是说名校的大学教育是应试教育为主.另外SAT成绩是进入华尔街的重要参考之一,这也是应试教育重要性的例证.

关于第2条的缺失,是我们高考教育的缺陷.但是不是应试教育本身的问题,也得不出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好处.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7-7-17 12:1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2:01 发表
根据这几个家伙的书,美国大学的选材标准标准,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分3大类
1.学术能力(可以与我们的高考应试教育几乎划等号)
2.社交体育能力(我们缺失)
3.社会关系(在我国,这样做是会导致不公平的)
注意名 ...

学术能力,从测试内容到方法,俺们需要改进的都多得很哈,
别人从小就搞发展自我思维的课题类非标准试题哈,我很羡慕这些。。。
零距离美国课堂http://usteacher.blog.sohu.com/#tp_ae09a74792 俺也喜欢逛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3:16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7-17 11:53 发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定义一抓一大把,从方方面面定义素质教育

从教材来讲,应试教育以课本为世界,素质教育以世界为课本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这一基本目标在世界各国都 ...



英语中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因此也不存在素质教育在英国(虽然有这本书)
你是把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归结为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把对教育的期望归结为素质教育的优点.
并没有总结出应试教育或是素质教育的定义.这里我可以定义应试教育.简单得来说,应试教育就是通过考试来监控学生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具有能力和素质.实际上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具有能力和素质.我这个定义也许不是很好,不管教育怎么定义,应试教育的定义就是达成教育目的的方法.而我确实不知道什么素质教育.我总不能说通过培养学生的素质,让其具有素质这样的话吧?你最后一句话总结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探究教育的定义.探究教育和应试教育不矛盾.

"从教育的主体来讲,应试教育以老师为中心,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育方式上说,应试教育搞满堂灌,素质教育强调做中学。"
这话不完全对,教育本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我一再强调应试教育是加强所有的应试能力为主,应该是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是老师的.学校应该提供各种可以选择的课程.让学生选择,但是一旦选定,课堂上就应该以老师为中心,活动都在老师的指导监控下完成.
"从教学大纲上,应试教育讲速成和知识教育,素质教育讲过程和能力教育。"
这是大纲的问题,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
"从评价体系来讲,应试教育通过分数评价现在和以往学得怎样,素质教育通过其评价体系评价今后能学得怎样,是否有潜力。"
无法理解这个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如何工作.

其实这些讨论已经偏离了八根儿老兄的主题.不过呢,我对于黄博士这样的海龟很不感冒.他们本来应该多为中国高等教育多出力,结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入决策层,就跑到基础教育这里来捣乱.
他应该多学学老薛,即使正确的意见没人听,照样坚持的不断提.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3:18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17 12:14 发表

学术能力,从测试内容到方法,俺们需要改进的都多得很哈,
别人从小就搞发展自我思维的课题类非标准试题哈,我很羡慕这些。。。
零距离美国课堂http://usteacher.blog.sohu.com/#tp_ae09a74792 俺也喜欢逛


改进不是否定哈
上不去,不知道是不是公司网络问题,回家再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3:59
上去了,感谢你又为我找到一位应试教育的支持者
由于网络关系,没法细看.但就粗粗的一看,只看到一个素质教育,而且还是转的文章.而满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里引用一点:
(不好意思,转过来后发现博主叫不要转,只好删掉.留个连接,自己去看把http://usteacher.blog.sohu.com/45505273.html  
2007-05-10 | 应试教育和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上) )

就"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说
先说批判性思维,不管别人怎么样,我这个应试教育出来的,敢于充当丧家的应试教育的乏走狗,敢于挑战现在大多数人认可的素质教育,至少我是有批判性思维的.
再说创造性思维,华为大家都知道吧,也许是唯一能让外国大企业害怕的中国公司.我们差得还很远,但我们在努力.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4:16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4:04
再来一段

(不好意思,转过来后发现博主叫不要转,只好删掉.留个连接,自己去看把http://usteacher.blog.sohu.com/46081348.html  
2007-05-10 | 应试教育和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下) )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7-17 14:16 编辑 ]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7-17 14:31
英文中也没有应试教育这个词

专业术语是这样说的,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从“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探究式为中心的教育”,其理论和方法发源于美国。国内的先驱是前教育部长韦钰。

应试教育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育”的一种极端教育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4:47
韦钰:东南大学前校长,我所尊敬的校长.
但是我尊敬她,不代表她就全部正确.恰恰,我的母校从盛转衰就是从她任校长开始的.读书的时候,我在学校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也许这样她才迫切的要从“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探究式为中心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这样转变是毫无疑问的好,在中小学阶段,还是两种都保持更好些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7-17 14:53
这种转变一定要在基础教育的时候,因为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人的思维方式都已经坏掉了。这种教育改革在国外也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反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这些都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东西了,已经是种什么豆得什么瓜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7-17 15:10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7-17 14:53 发表
这种转变一定要在基础教育的时候,因为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人的思维方式都已经坏掉了。这种教育改革在国外也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反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这些都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东西了,已经是种什么豆得什么瓜了

可以在基础教育引入,但不是全盘代替.
学校不能给的,家长要想办法.儿子是我的,不是学校的.

其实我们的分歧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
作者: liumimi    时间: 2007-7-17 16:29
标题: 回复 #1 八根儿 的帖子
谢谢分享              
作者: hh_dn    时间: 2007-7-21 13:00
得过且过才是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要义!!!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