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0 10:23 发表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身边的人,在你伤心的时候没有宽慰,高兴的时候没有分享,在你困惑的时候没有建议,在你需要支持的时候没有支持,在你需要听到真话的时候,没有真话,但,他们确实与你离得很近,交往得很近, ...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7-10 10:43 发表
朋友不在距离远近. 所谓知己, 是很少的.
没必要勉强自己, 听从内心的感觉好了. 需要朋友的时候去找你认为是朋友的人好了, 不管距离有多远.
我们现在多幸福啊,距离基本不是问题. 想想古人真不容易.
烽火戏诸侯 2007-7-10 11:48 威望 +2 是朋友怎么说话都可以,不是则反之
烽火戏诸侯 2007-7-10 11:48 金钱 +2 是朋友怎么说话都可以,不是则反之
原帖由 烽火戏诸侯 于 2007-7-11 10:21 发表
MM是个细心人,能体谅别人的感受.一定是个人人称道的好朋友.
但烽火个人固执地认为:假如俺开始注意怎么和一个人说话的方式了,俺就是已经不把其看做朋友了.
原帖由 烽火戏诸侯 于 2007-7-11 10:21 发表
MM是个细心人,能体谅别人的感受.一定是个人人称道的好朋友.
但烽火个人固执地认为:假如俺开始注意怎么和一个人说话的方式了,俺就是已经不把其看做朋友了.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1 10:33 发表
烽火戏诸侯 2007-7-11 10:29 威望 +2 看来咱们两朋友的标准不同^-*^
烽火戏诸侯 2007-7-11 10:29 金钱 +2 看来咱们两朋友的标准不同^-*^
我现在没有标准,想听听大家的,最后让自己心里有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2 16:11 发表
帖主的题目,是探讨“我该怎么”做别人的朋友,其实就是“交友之道”。
交友之道,是强调“我”对朋友,“应该”怎么做。
如果单纯只讨论“我应该如何”,事情就很简单,一个“信”字足矣。
不是信任的信,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2 16:11 发表
帖主的题目,是探讨“我该怎么”做别人的朋友,其实就是“交友之道”。
交友之道,是强调“我”对朋友,“应该”怎么做。
如果单纯只讨论“我应该如何”,事情就很简单,一个“信”字足矣。
不是信任的信,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将会是一段很长而其实很简单的路,限于篇幅,不多啰嗦。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2 16:11 发表
帖主的题目,是探讨“我该怎么”做别人的朋友,其实就是“交友之道”。
交友之道,是强调“我”对朋友,“应该”怎么做。
如果单纯只讨论“我应该如何”,事情就很简单,一个“信”字足矣。
不是信任的信,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2 16:11 发表
帖主的题目,是探讨“我该怎么”做别人的朋友,其实就是“交友之道”。
交友之道,是强调“我”对朋友,“应该”怎么做。
如果单纯只讨论“我应该如何”,事情就很简单,一个“信”字足矣。
不是信任的信,而是信义的信。
.......................................................
.........................................................
........................................................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将会是一段很长而其实很简单的路,限于篇幅,不多啰嗦。
烽火戏 | 2007-7-10 11:48 | 威望 | +2 | |
烽火戏诸侯 | 2007-7-10 11:48 | 金钱 | +2 | 是朋友怎么说话都可以,不是则反之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呵呵,楼主原本是想讨论“朋友该怎么对待”,随后又“喜欢”谈论德行和交朋友之间的关系,而我在谈论“做朋友的本分”,本不矛盾,却难相应。
不相应则多说无益,奈何海阔君东海钓鱼,我愿上钩尔。
我不在意讨论“朋友该怎么对我”,那是别人的事;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4 17:13 发表
其实是应该按自己的方式来对等别人,而不受别人的影响,眼光始终要定着自己,
在自己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是觉得别人需要我怎么做然后怎么做,不失去主心骨和自己感觉。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呵呵,楼主原本是想讨论“朋友该怎么对待”,随后又“喜欢”谈论德行和交朋友之间的关系,而我在谈论“做朋友的本分”,本不矛盾,却难相应。
不相应则多说无益,奈何海阔君东海钓鱼,我愿上钩尔。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我不在意讨论“朋友该怎么对我”,那是别人的事;
也不在意“怎么去交朋友”,那是技术层面的事;
更不在意是不是该去“找”朋友,那是欲望添加的多余事。
那些事,都与“我自己”无关,如果在那些事上寻头绪,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言,那是“依他律”。“依他而起”的东西,都是没有真正自己的。
类似于把自己做一灯泡,而把“开关”安置在别人身上。
人类有一根深蒂固的限制,就是“越不出意识”,这是个“无明”,是黑暗的。
比如有些读书人,他们自认有学问,你跟他讲话,就得用“他们习惯的方式”,否则他们就说你不对,其实是他们听不懂。如果他们熟悉“心理学”,你就得用西方心理学惯用词汇,与之交流,他才相应。
但是,可惜,他们其实对“心理学”也不究竟,因此,你用心理学词汇,稍微说得深些,稍微说得精微些,他们也无法相应。因此就“王顾左右而言其他”。
这是个“人生限制”,每个人都有,包括我自己,包括科学家,包括哲学家。
这个限制无所谓对错,但我们得正视,得“看见”,否则我们一生都将陷在里面,而无法自拔。
其实古往今来,书籍无数,言教无数,“道理讲了一箩筐”,但是由于存在“人生限制”,大脑里面“黑暗”太多,盘踞太久,纠缠太乱,很多人就是“越来越”糊涂。
话说多了并没有作用,关键不在“说没说”,关键在于“悟不悟”。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德行和朋友是必然的关系。
因为,天下人皆有良知,志同道合者比比皆是。“志同”乃是共有,“道合”出自自我修养。
你如果是芳草,又何愁“天涯处处无芳草”?只管相信“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是。
但是,德行和“交朋友”,却完全是两码事,并没有因果关系。
因为“交”朋友是欲望问题,有“交”,就有“为什么要交”。
问:阿牛,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因为我寂寞。
问:阿猫,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因为没有人懂我疼我。
问:阿什么,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因为没有朋友的话,我生意不好做。
问:阿什么,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可以帮助我学习更好的知识。
这都是索取。
索取的背后是利己,利己的原因是自私的欲望。但是这是埋藏而自己可能看不见的,挑明了之后,我们也许会“一身冷汗”--------曾经以为高尚的自我,却隐藏这如此“不堪”的动机。
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谁这么回答:我交朋友,就是为了帮助他。
因为,真正帮助他人,而又不求回报的,他一定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一定是认为“那是为人的本分”。因此,他便不会“想交”朋友。
这个“真正的人”,就是在道德地生活,就是“德行”。随着“德行”的深入,他的智慧也就更高,他就会“帮助那些该帮助的人”,他提供帮助时,会看时机,会根据对方的根基而灵活调整策略。
这个“真人”,你愿意做他的“朋友”吗?
你若自惭形秽,回避退缩,那是时机不到,你的“黑暗”还驱之不散,还不能成为他的“志同道合”。
你若反而讥笑,那是无耻,是因为深受“黑暗”把控而不能自主,亦是时机不到。
你若心向往之,敬佩钦重,那么你就是“志同”,对于你来讲,他只是你半个朋友,他是老师。而对于他来讲,你一定是他的朋友。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我为了“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去交朋友,都是“自私”吗?
回答是:那肯定是自私。
但是,这个自私是良善的,是“良心流动”在驱使你。
因此有一句话,叫做“古之学者为己”。只有把自己做好做强,才能真正帮助别人,匡扶正义,周济天下。
那些“依他律”而生活而学习的人,比如“为了名气而学习”,“为了职称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学习”,“为了混口饭而学习”的,都是“今之学者为人”,都难以“窥见学问的真相”。
其实,为了“超越自己”而交朋友,大可不必。
因为,要超越自己,强大自己,一句话已经说完了,那就是“时刻凭良心做人”。
良心在哪里?
良心在你“自惭形秽”的那一刻呈现。
原帖由 海阔凭鱼跃 于 2007-7-14 22:57 发表
“这个“真人”,你愿意做他的“朋友”吗?
你若自惭形秽,回避退缩,那是时机不到,你的“黑暗”还驱之不散,还不能成为他的“志同道合”。
你若反而讥笑,那是无耻,是因为深受“黑暗”把控而不能自主,亦是时机不到。
你若心向往之,敬佩钦重,那么你就是“志同”,对于你来讲,他只是你半个朋友,他是老师。而对于他来讲,你一定是他的朋友。”
susan_1201 | 2007-7-14 23:18 | 威望 | +5 | 积极参与呀,HQ1966S哥哥:) |
susan_1201 | 2007-7-14 23:18 | 金钱 | +5 | 积极参与呀,HQ1966S哥哥:) |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你若自惭形秽,回避退缩,那是时机不到,你的“黑暗”还驱之不散,还不能成为他的“志同道合”。
你若反而讥笑,那是无耻,是因为深受“黑暗”把控而不能自主,亦是时机不到。
你若心向往之,敬佩钦重,那么你就是“志同”,对于你来讲,他只是你半个朋友,他是老师。而对于他来讲,你一定是他的朋友。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5 18:37 发表
眼看天高任鸟飞 、 海阔凭鱼跃两位高人不相容,还是不能看到比较和平的合而不同,是我的这种感觉或看法不对还是他们真正的没有做到合而不同?!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5 20:01 发表
呵呵,我倒是既没看出自己是“高人”,也没看出有什么“不相容” 啊........
我认为,海阔君只是试图帮助小鸟把话说清晰而已。
因为海阔君是非常聪明的,因此我借用了禅宗的“扫荡”说法,比较直接。
...
原帖由 天人合一 于 2007-7-17 22:17 发表
QUOTE:
QUOTE: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你若自惭形秽,回避退缩,那是时机不到,你的“黑暗”还驱之不散,还不能成为他的“志同道合”。
你若反而讥笑,那是无耻,是因为深受“黑暗”把控而不能自主,亦是时机不到。
你若心向往之,敬佩钦重,那么你就是“志同”,对于你来讲,他只是你半个朋友,他是老师。而对于他来讲,你一定是他的朋友。
过了几天再来,居然俺那帖没人理会,上面这段还请教小鸟君再讲解一番,尤其“黑暗”一词所指为何?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