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北京日报专题报道:孙瑞雪:“蒙氏教育”第一人 [打印本页]

作者: land    时间: 2007-6-12 13:38
标题: 北京日报专题报道:孙瑞雪:“蒙氏教育”第一人
北京日报专题报道:孙瑞雪:“蒙氏教育”第一人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5-25 07:36 网络编辑 : 谢永利
新闻报道 来源:admin 访问量:232
■ 本报记者黄加佳


  孙瑞雪孙瑞雪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1995年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会及全国唯一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1996年至今,应邀赴北京、陕西、河南、云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以及北京IBM总公司等企业实地讲学,所到之处均得到强烈反响。
  2003年4月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六大媒体主办、教育部协办的《全国首届教育创新论坛》,成为到会唯一的学前和小学教育界代表。
  以她名字命名的孙瑞雪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受到年轻妈妈们的欢迎,并被誉为“育儿圣经”。
  
  3月初,一所名为“孙瑞雪至尊宝宝”的幼儿园,在北京一个普通的社区里悄然开园。在年轻妈妈们常上的网站,这个消息被相互传递着。北京的妈妈们非常兴奋,而一些外地的妈妈却无限遗憾,她们怀着羡慕而急切的心情留言道:“我听过孙瑞雪老师的演讲,太好了,我们这里什么时候可以开园?”有一位深圳的妈妈甚至感叹,深圳的妈妈都等苦了!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孙瑞雪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为什么她的育儿理念会被那么多家长奉为“育儿圣经”?她所倡导“蒙特梭利教育法”到底讲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孙瑞雪老师。
  1.“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地,老师是为他们服务的”
  到孙瑞雪幼儿园时,正值午后,小朋友们都在午睡,整个幼儿园静谧而安详。从表面看上去,这里和北京城里任何一个幼儿园没有什么区别,淡黄色的墙壁,葱茏的绿色植物,还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的明媚阳光。
  这时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从二楼跑下来。老师问孩子怎么没睡觉。孩子答,“我不困。”“那在这里跟老师玩吧!”这段对话和他们从容的态度让我有些诧异——记忆中,午睡几乎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必修课,无论想不想睡,中午都必须躺在床上,胆敢不睡觉而四处游荡,更是被严格禁止的行为。
  “在我们这里不是这样,孩子不想午睡,可以不睡,只要他不影响别的小朋友。”孙瑞雪微笑着说。在这个幼儿园里孩子被给予最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任意出入除了厨房以外的任何一个房间,即便是园长办公室对小朋友们也永远敞开大门。
  “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地,老师是为他们服务的。在我看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的不同是蒙氏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孙瑞雪这样诠释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蒙氏教育强调,教育活动中孩子是主体,而成人只起到辅助和服务作用。传统教育是以成年人为核心的,人们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
  “蒙氏教育不这么看。”孙瑞雪说,“蒙氏教育认为儿童有一个‘精神胚胎’。出生后的头六年,儿童是受‘精神胚胎’指引的。说得通俗点,儿童是受自身内在潜力指引的。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他在什么时候要学什么,完全出自内在的需要。成年人所要做的只是照顾他,帮助他。这样使得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儿童看作一个神圣的,需要尊重的个体。
  “而在传统教育中儿童是从属地位,成人在教育中占主导。所学的内容孩子愿不愿意接受,不重要,成人可以用各种方式,包括奖励、排名次、批评,诱导孩子按成人的要求做。这样会形成权威与依附的关系,好像一切权力和真理都被成人掌握,孩子永远仰视成人。这样一种关系中,儿童的自我消失了。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自我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创造力了,因为个性等于创造力。”
  在现实世界中,孙瑞雪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大学毕业之初,她在宁夏一所中学作教师。
  她清楚地记得,工作第一天,她看到一个拎着花书包的中年妇女站在讲台上大骂一个学生,那个学生的头低得快要碰到桌子了。当时她以为那个人是孩子的妈,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们班的数学老师。这让她大吃一惊。
  “让这个孩子以后怎么做人?学习不好并没有丧失被人尊重的权利。”但孙瑞雪很快发现,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关系就是当时教育的常态。所有人看到老师训斥孩子、把孩子从教室里揪出去,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人觉得这是对孩子的侮辱。老师永远是权威的象征。他们评判学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学习好代表了一切。
  有一次,孙瑞雪生病了,几个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个面包去看她,让她很感动。学生们却说:“孙老师,我们应该感激你,因为你不嫌弃我们……”
  孙瑞雪非常惊讶,他们都是很好的学生,品行好,只是因为学习不好就从来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跟着学,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关注和赞许,直到渐渐地被淘汰掉。
  这使她感到莫大的悲哀,而且无力改变。于是,两年之后她放弃了教师生涯,转行做了编辑。
  2.“我从没想过会从事幼儿教育”
  把孙瑞雪和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一本名为《科学的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简介》的小册子。那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孙瑞雪已经是宁夏人民出版社的一名少儿图书编辑了。
  这本书是台湾单伟儒教授写的一本蒙特梭利教育法简介。那是孙瑞雪第一次了解蒙氏教育。这种教育理念与我们以往的教育是那样不同,又是那样人性化。她感到这才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凭着热情她在各种图书订货会上向全国各地推广这本书,但却像泥牛入海无声无息。
  “有这么好的教育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用呢?”她迫切地想把蒙氏教育的理念推荐给决策层。于是,她自费来到北京,找到全国妇联。但当妇联的同志听完她的介绍,却说:“你回去吧!我们现在还在解决哪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挑断了脚筋,哪个孩子又被虐待致死了,你说的问题现在还不是时机。”出了妇联大门,站在北京熙熙攘攘的街头,孙瑞雪哭了……
  提起这段往事,孙瑞雪还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当时我就是这么幼稚,换作现在我肯定不会这么做了。”
  但就是凭着这股热情,越挫越勇的孙瑞雪对自己说:“别人不做我做。”
  一年以后,孙瑞雪参加了单伟儒教授与北师大合作举办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培训。“那次培训让我第一次把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这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以后我就知道怎样在教育中运用这些理论。”
  孙瑞雪说,她从没想过会从事幼儿教育,但机会就这样找上门来。参加完培训后,有人告诉孙瑞雪一个房地产项目的配套幼儿园正在寻求合作。于是她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那个房地产项目的老总——中国房地产公司宁夏分公司的王爱全。孙瑞雪说:“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感谢王总,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教育。”当时,她把蒙氏教育的书摆满了王总的桌子,跟他讲她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王总被她的热情感动了,决定把这个幼儿园交给她办,而且只收很少的租金。“即便是这么少的租金我们也负担不起,办园的前两年房租一直是全免。”孙瑞雪说。
  办园之初,孙瑞雪没有资金,没有策划,也毫无经营头脑,甚至连如何办手续都一无所知。只是凭着对蒙氏教育的热情,她和几个朋友干了起来。他们利用休息日走到银川街头宣传蒙氏教育的理念,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这种科学的教育。孙瑞雪觉得,这么好的教育只要办起来,一定会有大批的家长把孩子送来。但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去甚远,孙瑞雪说:“第一批我们只招到5个孩子。”
  5个孩子,3个老师,孙瑞雪开始了她艰辛的办学之路。
  3.“蒙氏教育出的是人格健全的人”
  在办园之初,孙瑞雪对幼儿教育毫无经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蒙氏教育的最高原则是自由,于是他们给孩子提供了足够宽容的发展空间,提出了“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口号。在她的幼儿园中从来没有孩子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学习,一切都依照孩子自己的选择进行。
  孙瑞雪说:“健全的人格是通过孩子的自我形成和自我创造来完成的。我们传统教育中不太强调自我,更重视的是老师期望你怎样,父母期望你怎样,至于你自己希望怎样不重要。
  “这种强制状态下成长的孩子,会出现很多不健康的人格特征。比如仇视、冷漠、破坏性、麻木、权力欲望、撒谎、占有欲等等。有一些孩子只要一放松就有极强的破坏性,他们恐惧,看大人的脸色,有极强的防御心理。在传统教育下,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
  长期以来,她的幼儿园只有五条规则要遵守:一、不可以有粗俗野蛮和破坏性行为。比如骂人、打人、说脏话、破坏用品、挖鼻孔、不遵守游戏规则等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二、不可以打扰别人。比如在别人工作的时候,读书的时候,成人交谈的时候、有客人在的时候不应该打扰别人的时候。三、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四、请等待,谁先拿到谁先使用。五、请归位。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的变化非常明显,即使是在刚刚开园的新幼儿园里,这种例子也随处可见。在她的新园日记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记录:
  一个小女孩儿来告状,没经她的允许,他掐了她的胳膊,我蹲下问小男孩儿:“是这样吗?”小男孩无比尴尬地默认了。我对他说:“请你给她道歉好吗?”小男孩儿边笑边说:“小屁孩儿,还道歉呢!”他重复说了好几次。他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感觉,他不能够为自己做的事情承担责任,也从未有人告诉过他,为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承担责任是一件美好的事。我想,我要让他学会这些,我要用爱的模式,让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拥有这样的勇气和始发力量。我走过去,拥着他,对他说:“跟着老师说,对不起。”我微笑着看着他,让他知道,这样说是一件好事情,他看着我的眼睛,在我的脸上和眼睛里,并未发现丝毫的责备,我说:“对她说,对不起。”他悄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小女孩儿说:“我不同意,他没有真心对我说。”我又笑着对小男孩儿说:“你有勇气对她说,对吗?”小男孩儿大声地说:“对不起。”小女孩儿说:“我原谅你了。”转身离去了。我看着小男孩儿,慌乱和尴尬已经在他的脸上消失了,害怕和被责难的神态也在我们相互的对视中消失了,我知道他开始信任我了。我们俩拥抱,我伏在他的耳边悄声地说:“我为你的勇气感到骄傲。”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如释重负地走了。
  三天后,我在办公室里隔着玻璃注视着前厅。他在前厅里奔跑,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朋友,我看见他转身对小朋友说了什么,然后离开了。小朋友的妈妈进来,对我说:“啊,你们学校的孩子真好啊!才一周,他们的变化会这么大?那个男孩儿不小心撞了我的孩子,他回身对我的孩子说,小弟弟,我碰到你了吗?对不起。真好啊!”
  孙瑞雪说:“蒙氏教育是要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他知道天不会塌下来。而很多传统教育下的孩子,一犯了错误首先就要推脱责任,撒谎。其实这都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环境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4.“自由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里发芽”
  在与孙瑞雪的谈话中,听她说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自由”。
  中国有句古话叫“棒头出孝子,恩养无义郎”,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严格管教肯定要变坏。即使认为蒙氏教育的理念很好,也不敢尝试。这是在中国推行蒙氏教育遇到的最大困难。
  其实蒙氏教育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在欧洲很多国家推行过了,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有位欧洲的蒙氏教师说,欧洲的文明是建立在像蒙氏这样的教育基础上的。
  “我们中国人恐惧心理很强,很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我们认为孩子不管,让他自由自在地成长肯定要变坏。其实,在强制状态下变坏的孩子远远多于自由状态下的孩子。”孙瑞雪说,“蒙氏教育的最高原则是给孩子自由,但我们这一辈家长都是在不自由状态下长大的,根本无法想象自由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形态。所有人看到老师和家长训斥孩子,用侮辱性的语言辱骂孩子,甚至打孩子,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没有什么生命的对比。在这种教育下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在被伤害。在心理治疗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本血泪账,那些不愉快的童年记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还有一个误区,人们总认为自由中的孩子会很吵闹,其实只有自由中的孩子才能建立自律。卢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把一个城里的孩子和一个农村的孩子放在一个仓库里,城里的孩子会把仓库翻得一塌糊涂,农村的孩子会坐着一动不动。因为城里的孩子知道他现在不翻回去就没机会了,农村的孩子则知道他随时可以活动。我们幼儿园曾经有一个孩子,是从传统幼儿园转过来的。刚到了自由的环境以后,非常闹,像小猴子一样从来不会安静地坐下来,不是蹲在柜子上、电视机上,就是扒在杆子上。我们的老师给他完全的自由,一两个月后,突然有一天,他安静地坐在楼梯上,并将手也安静地放在腿上。从此以后,他开始进教室‘工作’(操作蒙氏教具)了。
  “自由状态下的孩子会很安静,因为他通过活动释放了生命能量,建构了内心的力量,形成了意志,所以没有意义好动。他们很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建立在我比你好,而是建立在对自己和他人的把握上。”
  但现实中这种宽松的环境毕竟有限,孩子一旦上了小学,就必须面对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行动。蒙氏教育下的孩子能不能适应上学以后的生活呢?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问。
  “会有不适应。”对此孙瑞雪毫不讳言。“我们有一个预科,会提前把小学的课程教给孩子,这样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调整自己。在幼儿园的这些年我们的家长也会得到很大提高,他们会帮助孩子。顶多有半年,孩子们就会调整过来。”
  “调整过来”是指适应权威下的教育吗?那此前的所谓自由的教育不就白费了吗?
  对这个问题,孙瑞雪并不这么看。她说:“不会白费。他们的心里会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是他的向往。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会经常回来看看。他们在幼儿园里到处走,到处看,在长凳上躺一躺,用小手到处摸。那场景非常感人。他们不是来看他们生活过的这个地方,他们是在怀念成长过程中这个美好的生存环境。这颗自由的种子会在他们心里发芽,等他们长大以后,就会去实现这种生存环境。”
  5.“实现蒙氏的理念教师是关键”
  蒙氏教育的理念再好,落实在实际中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完成的。在实践中孙瑞雪认识到,“实现蒙氏的理念教师是关键”。
  跟随孙瑞雪办学12年的王树老师说:“我们选择老师非常严格。因为教育是在做人的工作,这对教育者本身要求很高,他需要有很高的品格和良好的生命状态。也就是说她自己的生活不能有太多的问题。因为这种负面的情绪会带给小朋友们。”
  在办园之初,孙瑞雪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高。他们招聘老师并没有专业的限制,只要热爱幼儿教育,认同蒙氏的理念都可以应聘。“有时候幼教出身的老师还会有些局限性。”王树老师说,她看到很多幼教专业毕业的老师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拿腔拿调,那种语气和词汇是她们生活中永远也不会用的。“但只要跟孩子们讲话,她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一种角色中。我们的老师从来不会那样跟孩子说话,因为那不真实,老师首先要做到真实、真诚,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孩子。很多人反映中国的小朋友表演节目总没有外国孩子自然可爱,这大概是幼儿教师状态的一种反应。”
  无论什么专业背景,只要进入孙瑞雪教育机构,培训将是终身的。“因为只要一放松,传统教育就会从灵魂深处冒出来。”孙瑞雪笑着说,“因为我们都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不由自主地想控制孩子、灌输孩子、强制孩子。很多老师都不能适应这种教育方式,他们自己说,不让打,不让骂,还不让训,你说怎么办?受不了,自己就跑掉了。除了打、骂、训、暗示就没有办法了,这是整个儿中国父母的状态。其实除了这些办法,还有千万种办法,但这种不对话的管理最见效。可它真的会造成孩子很多问题。”
  目前为止,孙瑞雪教育机构所属的幼儿园只6所。有人曾经向孙瑞雪提出采用加盟的方式办园,但孙瑞雪拒绝了,因为这种方式无法保证教育的质量。也有人曾经与她谈过合作,想投资她的幼儿园,但最后也没有达成。孙瑞雪说:“投资人无法把幼儿园真正交给我,我不能控制幼儿园的走向。我的目的是办教育,不是挣钱,不让我办教育,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毫无意义。”
  在资金短缺又想推广蒙氏教育的时候,孙瑞雪曾经与北京的一些幼儿园合作过蒙氏班,他们从宁夏派来老师在北京的幼儿园里进行蒙氏教育,效果非常好,但是她派来的老师最终一个也没有留下,都被北京的幼儿园挖走了。这让孙瑞雪很无奈,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商业对人的冲击。
  后来她中止了这种合作。
  6.“急功近利是蒙氏教育的最大误区”
  在北京,幼儿园里普通班、蒙氏班、钢琴幼儿园、艺术幼儿园可谓百花齐放。
  “现在的幼儿教育可不比十几年前,什么国外的新鲜理论都有。”王树老师这样说。但在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隐忧。
  很多幼儿园里都有“蒙氏班”,不菲的学费背后却是家长们的不满。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去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很失望,认为是“蒙事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氏教育的声誉,对此孙瑞雪很担心。
  她说,目前很多办“蒙氏班”的人,没有弄清楚蒙特梭利的主张,很多蒙氏教育变成了蒙氏教具操作。蒙氏教具确实是蒙氏教育的一大特点,通过这套教具的操作,孩子们可以学会诸如数学、百科等知识。家长们从幼儿园方面获得的往往也是这方面信息。他们花更多的钱,希望让孩子通过教具操作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忽略了蒙氏教育本身。很多“蒙氏班”变成了传统教育加蒙氏教具操作。
  “急功近利是蒙氏教育的最大误区。家长们希望通过这个教育,立刻看到效果,但事与愿违,于是便出现了‘蒙事班’的说法。其实,那些所谓的蒙氏班,并没有真正实行蒙氏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对健康孩子的定义
  真正健康的孩子不仅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要具备健康的人格状态:内心自发地爱秩序,自发地精神高度集中,自发的自律成为常态,独立自主,喜欢有智力目标的活动,对自我情绪的把握有度,对现实环境具有准确判断和相当的适应能力,对生命中的美有敏锐的感受力,有同情和关爱他人的品格和进步的社会观念,认知状态良好,概念清晰准确,思维极富逻辑性和创造性。
  (摘自孙瑞雪教育机构新浪博客)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6-12 21:45
有时也会看下她的博客,有启发呢。
她那两本书,听说指引意义也很大的:)
作者: 快乐轩宝宝    时间: 2007-6-23 23:49
给孩子自由!到底怎么样才是自由呢?让孩子玩水换来的是一身湿透,也许还会病。给他自己玩电器也许换来的是被电击倒,我也知道要给孩子自由的,可是做起来并不简单啊。
作者: 蜗牛羊    时间: 2007-7-15 15:47
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出现蒙士教育小学可以和幼儿园接轨啊
作者: 狄舒阳    时间: 2007-7-17 22:04
这样子看来我们是很野蛮的家长,真惭愧!
作者: yingying2003112    时间: 2007-7-19 11:30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不愧是专家,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yingying2003112    时间: 2007-7-19 11:30
是否能够当面请教一下,多学习一点.
作者: land    时间: 2007-8-1 15:34
当面请教就不敢当啦,我们平常会有一大伙家长聚在一起聊聊天,讨论孩子的问题,你有兴趣也可以一起来。
作者: land    时间: 2007-8-1 15:43
各位楼上的家长们,相信大家看过孙瑞雪老师的书,想必最感概的是:爱孩子真的不容易,最头痛的就是:如何解读自由呢。其实,有很多人家长就错误的把自由与放任等同起来。我跟随孙老师学习几天,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我当初也是这样:怀疑而又焦虑。但我现在却而自己的成长,对爱的教育的理解和热情去带动身边的一些家长,那是因为我当初知道自已首先要好好反省自己,才让新的观念进入自己的脑袋。
各位,如果你们相信孙老师的理念与方法,就会深刻的体会。
作者: 秦茹阿娅    时间: 2007-8-15 11:10
不愧是专家,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hujing1013    时间: 2007-9-10 11:27
那怎样辨别是蒙氏班还是蒙事班呢?
儿子幼儿园开了蒙氏班,正在决择中,是上还是不上呢?
作者: feifei1026    时间: 2007-9-30 14:35
如果只是爱与自由,那么面对孩子做错事做坏事也是这种态度吗?
作者: 点苍三鹰    时间: 2007-10-6 23:19
标题: 不上蒙班中。。。
我的孩子刚入园。妈妈想让他上蒙班。我不同意。因为我知道蒙班决不会像孙教师那样。。。我上阅读班。。我自己用蒙氏理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用周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认为教育的第一步。。。
作者: 阳光灿烂    时间: 2007-10-31 21:11
很好,多学习学习~,
作者: 心的呼唤    时间: 2007-11-28 09:11
现在教育孩子真是不容易呀
作者: wrongyan    时间: 2007-12-13 18:21
我很认真的把她的书看完过
作者: 与谁共鸣    时间: 2008-1-2 15:33
好羡慕这样的幼儿园.............
作者: 包涵妈妈    时间: 2008-1-9 20:06
我们这也有蒙氏教育,但好象不是那么回事,而且价高得要命
作者: quxinyu    时间: 2008-2-20 19:54
学习中!!!!
作者: jiuhong    时间: 2008-2-24 20:38
应该好好学学 :P
作者: jiyindna    时间: 2008-2-26 16:08
非常羡慕,孩子别无选择都是要进入社会的, 如果能够在这样的幼儿园的经历一段快乐的时光,总比直接就去上摧残儿童的幼儿园或学校要好得多
作者: 恒恒1207    时间: 2008-4-17 10:03
孩子快到入园的年龄了,也想让他接受蒙氏教育,但是等孩子到了该上学的时候,如果没有与这种蒙氏教育相接轨的小学,将来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是利还是鄙?
作者: hutianyang    时间: 2008-6-6 15:50
比较起来,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妈妈呢?对孩子我还是比较尽心的,但有时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作者: xiumeiwu    时间: 2008-6-12 12:49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I need to try this method. I still use traditional way to educate my child.
作者: imwangleqi    时间: 2008-6-14 14:45
学习.太多的东西等着我学来.发现有了孩子后,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 imwangleqi    时间: 2008-6-14 14:46
学习.太多的东西等着我学来.发现有了孩子后,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 imwangleqi    时间: 2008-6-14 14:46
学习.太多的东西等着我学来.发现有了孩子后,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 linglingdong    时间: 2008-6-16 14:37
看过李跃儿的书,书中也提过蒙氏教育。
作者: linglingdong    时间: 2008-6-16 14:39
内容很好,多多学习了。
作者: 多多-son    时间: 2008-6-24 10:33
“而在传统教育中儿童是从属地位,成人在教育中占主导。所学的内容孩子愿不愿意接受,不重要,成人可以用各种方式,包括奖励、排名次、批评,诱导孩子按成人的要求做。这样会形成权威与依附的关系,好像一切权力和真理都被成人掌握,孩子永远仰视成人。这样一种关系中,儿童的自我消失了。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自我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创造力了,因为个性等于创造力。”
“学习不好并没有丧失被人尊重的权利。”
“我们中国人恐惧心理很强,很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我们认为孩子不管,让他自由自在地成长肯定要变坏。其实,在强制状态下变坏的孩子远远多于自由状态下的孩子。”孙瑞雪说,“蒙氏教育的最高原则是给孩子自由,但我们这一辈家长都是在不自由状态下长大的,根本无法想象自由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形态。所有人看到老师和家长训斥孩子,用侮辱性的语言辱骂孩子,甚至打孩子,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没有什么生命的对比。在这种教育下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在被伤害。在心理治疗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本血泪账,那些不愉快的童年记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这一袭袭话真的很震撼我的心灵,真希望西安也能找到像这样的给孩子自由和快乐的幼儿园!
作者: hkhmt    时间: 2008-7-26 18:53
看完电视上采访孙老师的访谈节目,内心非常敬佩孙老师!
作者: 黄家小宝    时间: 2008-7-30 15:41
在看她的书,觉得很庆幸,也很喜欢. 将一直关注.
作者: xxx1999    时间: 2008-8-1 23:53
教育孩子真是不容易呀,内容很好,多多学习了。
作者: 皓月    时间: 2008-8-13 21:15
标题: 其实孩子可以自己尝试自己带来的后果
我认为孩子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尝试自己还来的后果,比如孩子坚持要喝生水,后果是拉肚子,但一定要告诉他拉肚子是因为他喝了生水。还有在玩儿水的时候,我认为孩子玩儿水是天性,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对水有不同的向往,而且我相信孩子在很兴奋的情况下玩水也不是很容易生病的。儿子一直很爱玩儿水,有时候在浴盆里会两个小时,直到他想出来为止。还有在小广场的水池边儿子也会玩上一个小时以上,因为有一个出水的小洞洞,可是其它的家长总是说水脏,不让孩子动,其实儿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相信也弥补了脏给他带来的后果吧~呵呵~
作者: sunlili75    时间: 2008-9-10 19:56
好羡慕啊,真希望我能给孩子选择到这样的一个成长乐园呀!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08-9-12 12:53
标题: 但是我觉得李跃儿也很不错啊!!
有了孩子以后我也陆续知道了李跃儿、孙瑞雪、小巫这三位幼儿教育前线的出色耕耘者。她们著的书基本上都仔细拜读过,平时也比较关心起她们在电视上出现的情况。要说孙瑞雪是蒙氏教育第一人,那我倒不是特别支持这一说法,李跃儿在这方面的工作上做的也很棒的!!
作者: 心灵的天使    时间: 2008-9-17 23:58
不错,真得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亮mama    时间: 2008-10-6 23:35
真为之前的无知而汗颜
作者: 杨树叶子    时间: 2008-11-15 07:19
标题: 困惑
儿子上的蒙式班,我从小也尽量的给他提供宽松的环境,给他很大的空间,结果,有一次出外玩,把他给丢了,一个多小时后,发现他已经自己回家了,想来好后怕.和他们的老师交流,老师说,我给的自由太大了,哎,作母亲的容易吗,简直头痛.在此希望提醒各位家长,带孩子还是要多多注意,不能给他太多"自由"
作者: 洋洋飒飒    时间: 2008-11-19 14:50
我也看蒙氏教育的书。但一个家庭中,恐怕不读教育书籍却“教”孩子的有好多个成员,于是便是教育理念的冲突。

说易行难呵。
作者: 行万里路    时间: 2008-12-4 13:27
自从读过孙老师的书《爱和自由》,我就喜欢上了蒙氏教育,非常期待我们这里也能有这样的幼儿园,孩子需要真正的爱和自由。谢谢楼主,好帖。
作者: littletea    时间: 2008-12-15 19:02
孙瑞雪老师的的确是个非常爱 孩子和知道怎么样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她提出的“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的原则真希望我们每一位家长都了解啊,提供一个网站,是孙瑞雪教育机构的网站,http://www.love-freedom.cn/sunruixue.php孙老师的一些小篇幅文章,很精彩。推荐给大家,另外网上有不少孙老师的视频讲座,希望大家能搜一下,听完很有感触啊。
作者: littletea    时间: 2008-12-15 19:04
我们可以给儿童爱,却不可以给儿童思想  
作者:孙瑞雪

  我有确实记忆大概是在5岁。我上了一年级,我学的舞蹈是“忠字舞”,我最渴盼的是我妈给我缝制一个红色丝绸做的心型的、中间绣一个忠字的“忠心”,挂在脖子上。现在我都能回想起我触摸它时手指的感觉。我记得,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早晨早读,我们都背诵毛选,语文课学社论,讲的也是阶级敌人搞破坏。我从不知道那是什么!世界的真实究竟是什么?

  40年后,我已经成为成人,世界已经从穿着打扮、政治、经济、教育、医疗、健康概念,全方位地变化了。我和我同时代的人,经历了无数的变革,经过了不懈的努力,以便让我们接近真实的世界。

  这样历史的演进和变化的历程,每个孩子都不可避免的。虽然内容不同了。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这就意味着我们也无法知道孩子在未来会遇到什么。纪伯伦在《致孩子》中这样写道:“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我们究竟给孩子什么对孩子的未来有真正的帮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我们看到这样的阐述:我们只能开发孩子的潜力,并尽可能地发展孩子的人性。

  人成长的历程都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被接纳,被归属,被承认,需要自由和规则,这是我们童年共同的需要,这些需要体现和渗透在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生活在其中,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里。这些才是生命成长的核心,看上去好像没有太大当下的、实际的用处。

  所有这些,现在并不被成人视为重要的东西,人们更关注孩子学到了什么,对强压和管制没有太大的反应。

  但无论你是否明白,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正在造就品质不同的人。这些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一个孩子就能长成为一个有自我价值、有信心、有爱心、有智慧、有自我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立足于未来的社会。

  所以,不要奢望能教给孩子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

  这就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 fdsa_1    时间: 2008-12-16 20:02
对爱的教育的理解和热情去带动身边的一些家长
作者: joyfringe    时间: 2009-1-11 12:20
标题: 我所在城市的蒙氏学校
前两天和丈夫预约了当地的蒙氏学校。女儿每天被送到托儿所,费用惊人。听一个朋友讲,他的孩子在离女儿幼儿园不远的蒙氏学校,学校在两三岁就开始教西班牙语,孩子很小就知道世界名画如Starry night。 老师带着孩子们贴近生活,如让孩子们到外面去观察虫子。跑到学校一看:窗几明亮,管理有序,孩子们有自己专门的室内体育场。学校严格用蒙氏设施如教室、课程设置。每个教室都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必须拿到了蒙氏方法的执照,一个助手。每个教室大致有20个人,都是年龄不同的小孩在一起如四到六岁的孩子,据说这样可以大小孩带小小孩,培养集体友爱精神。
作者: zhcy1977    时间: 2009-3-14 22:37
       蒙氏教育改变了家长看待孩子的视角,它让妈妈爸爸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知道如何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
作者: 淇淇0704    时间: 2009-3-16 10:30
可是他有时真的把你气的要晕!做什么都是慢,特别是早上!一会就气的我火冒三丈!!
作者: 小错儿    时间: 2009-3-17 09:59
这个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其实是对家长的教育,家长真的有时很难控制情绪!
作者: 金银宝贝    时间: 2009-3-27 11:09
其实并不是说非要孙老师教才是蒙氏教法,关键是要把蒙氏理念推广到更多的父母和老师心里。
作者: 金宝宝1212    时间: 2009-4-10 22:08
也看过孙老师的这两本书,觉得有指导意义但无从下手
作者: 喜欢英语    时间: 2009-4-21 10:17
这样的蒙氏教育值得学习一下
作者: fnnina    时间: 2009-4-24 14:25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孙老师人真好!我想孩子们都喜欢她的。
作者: fnnina    时间: 2009-4-24 14:27
标题: 蒙特索利教育
蒙氏教育现在被很多人接受,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没有一个教育体系是完美无缺的。大家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作者: 秋樱葬    时间: 2009-4-29 09:39
孙瑞雪在“爱和自由”后面加了“规则和平等”。让孩子进入蒙氏教育实际上是让家长学会如何用更好的方式爱孩子,尤其建议家长更多了解一下“规则和平等”。
作者: sunhuasan    时间: 2009-4-30 22:19
幸苦幸苦啊,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都影响到小孩子了
作者: 黄家小宝    时间: 2009-6-18 17:16
真正的蒙式班太少了 更别说我们的小城市了
作者: 自动更新    时间: 2009-6-19 20:50
很有道理,学习了。
作者: 猩宝    时间: 2009-6-23 15:13
近几年,也有看到“蒙氏教育班”等招生广告,因为没孩子,所以没去了解。今天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孙瑞雪精神可嘉,蒙氏教育法有其好的方面。但有两点困惑:1、幼儿园提前教小学知识,孩子是否有些吃力?2、在幼儿园所接受的这种自由观念,真的会是颗顽强的种子,能抗得住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这十几年的磨压?
作者: ablinc    时间: 2009-6-29 15:40
说的和做的往往差别很大!
作者: 白白日梦    时间: 2009-6-30 21:45
她的两本书《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两本书我都看了,爱和自由在孩子三岁前特别重要,敏感期一定要把握好时期,每个孩子不一样,要靠家长们关注。看了这两本书,真是收益非浅。
作者: zmfmmm    时间: 2009-7-9 16:09
好难啊,广州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学校
作者: mandy_8989    时间: 2009-7-15 13:14
向孙老师看齐~~!
作者: fenbo168    时间: 2009-7-17 09:32
教育真是一门大学问啊
作者: qingqingyuqian    时间: 2009-7-27 13:56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看了还真有收获,应该坚持传下去,不要做懒惰的父母
作者: xuxiaohang    时间: 2009-7-29 17:29
标题: 蒙氏教育
听过孙瑞雪老师的课,非常好,感觉她真的是一个从心底爱孩子的人,很受启发,面对面的交流比看书效果好。
作者: 芊芊日记    时间: 2009-8-4 10:50
当北京人真好,拥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上大学、就业都有优势。我们这可恶的幼儿园,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不送都不行,送了也害怕。唉!
作者: ff543721    时间: 2009-8-16 03:00
我们传统教育中不太强调自我,这种强制状态下成长的孩子,会出现很多不健康的人
是的,我很赞成,可有什么办法?我们遇不到好的老师!
作者: 豆豆和苗苗    时间: 2009-9-2 17:02
学习了。向孙老师致敬
作者: fxly1000    时间: 2009-9-8 23:42
家长的教育理念普遍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机构也会改进的。

让我们努力吧!
作者: zhengmi    时间: 2009-9-16 21:45
现在教育孩子真是头痛啊
宝宝现在刚想走路,好动,到处爬,尽管自己努力地做到尽可能给宝宝自由
但是外公外婆却很多时候不能理解我的做法
所以我家孩子的现状就是白天妈妈带,基本上自由
但是外公外婆下班回来后,就这不允许那不允许...这里脏,那时脏......
作者: sissili_liqian    时间: 2009-10-4 22:21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讲得很不错,很少有人在用心做教育,很多幼儿园都被商业化了。
作者: fenhuangniepan    时间: 2009-10-12 19:56
我很喜欢孙瑞雪。从她的书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作者: zhangyc1    时间: 2009-10-26 13:55
我家孩子孙瑞雪的幼儿园上,我对蒙氏,很肤浅,但是我觉得也够了,我不认为自己非要了解到那么深入就一定是对孩子好,也许孙瑞雪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只要有进步就是好的,为什么要非常非常完美,非常蒙氏呢?从一本书中选择一些东西来批判,我觉得没有意义。只要这个园的老师比其他园的老师好,孩子在学会规则的同时也获得了自由,我就非常满意了。老实说,哪个家长不对自己的孩子吼叫?只要能处理好孩子和自己的情绪,有时适当的失控又能怎么样呢?如果教育出来一个孩子,天天彬彬有礼,我觉得是不是也太假了。
作者: cherry11uk    时间: 2009-11-12 11:49
想要快快去看看孙瑞雪书。我想更深入多方面的了解这种教育方法,一定可以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也想要在我工作的幼儿园中尽量给孩子爱和自由。
作者: tulipyy    时间: 2009-12-1 09:59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长知识了,学习学习
作者: lueng    时间: 2009-12-9 12:19
原帖由 land 于 2007-8-1 15:43 发表
各位楼上的家长们,相信大家看过孙瑞雪老师的书,想必最感概的是:爱孩子真的不容易,最头痛的就是:如何解读自由呢。其实,有很多人家长就错误的把自由与放任等同起来。我跟随孙老师学习几天,非常理解家长的心 ...

理念这个东东真是很重要!
我们小时候接受的家庭教育不科学,不系统,基本是放羊式。
现在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作者: fairyph    时间: 2009-12-13 21:26
当妈妈可真累啊,我是跑这里来学习下,就我一个人带啊
作者: luolele    时间: 2009-12-14 21:51
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出现蒙士教育小学可以和幼儿园接轨啊
作者: luolele    时间: 2009-12-14 21:57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蒙学教育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是模仿其中的一点点,真正的蒙学离我们还很远
作者: fwj6688    时间: 2009-12-15 23:14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我对您所说的蒙氏非常感兴趣,只是不知道北京或天津是否有你们所办的分机构呢,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对幼儿教育也非常热爱,并且希望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用良好的适合孩子的方法让每个幼小的生命快乐的成长!
作者: bygycxj    时间: 2009-12-18 12:39
收获不少,不愧为专家!
作者: CQLPTYH    时间: 2010-1-13 14:14
多多学习,看了孙老师的书,我真的很愧疚,因为我就是对孩子一打二骂的
作者: kqrose    时间: 2010-2-3 01:29
我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没有这么好,女儿不喜欢上。
作者: 多多来啦    时间: 2010-2-6 21:00
什么时候我们的身边也有《窗边的小豆豆》那样的巴学园?!
作者: yanjia    时间: 2010-2-23 14:16
标题: 回复 #1 land 的帖子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快乐星007    时间: 2010-3-5 16:37
幼儿园好说,小学怎么办?
真希望能有接轨的小学,能让孩子们持续接受这样的教育。哪怕是实验一下也好。
作者: 以后会怎样    时间: 2010-3-6 06:58
现实和理论做到合二为一真的很难,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有机会能系统地针对个体差异学习一下就好了。
作者: 32107725    时间: 2010-10-11 12:09
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下.教育孩子不容易
作者: shunvyizu    时间: 2010-11-22 12:18
不愧是专家,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bpyj188    时间: 2010-11-23 14:55
学习了,有时间多看看他的书
作者: 东方启音    时间: 2010-12-13 09:18
谢谢啦,多学习学习。
作者: jessie.yu    时间: 2011-1-2 20:40
不知道怎么回事,近来没多少人提蒙氏教育。我在国外也问过当地幼教机构,他们大部分做法是将蒙氏思想及教具应用于一般幼儿园。总的来说是比较认可的。希望国内也多提倡。

我的理解,蒙氏教育首先是理解孩子,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这需要家长及老师的很大耐心和时间去实施。国人但多数急功近利了,所以没有耐性去贯彻蒙氏教育。古人说得好,十年育数,百年育人。
作者: waizhangwei    时间: 2011-5-5 15:32
这个倒是第一次看到噢。
作者: gaoziwen2003120    时间: 2011-5-19 14:06
蒙氏班跟普通班我觉的没多大区别,我家小孩上的蒙氏班的跟普通的小孩差不多。
作者: tailan    时间: 2011-6-22 14:56
把握“自由”确实很难。继续学习中……
作者: 灿若    时间: 2011-7-18 09:02
标题: 赞扬孙瑞雪
我看了她的《爱与自由》,深受启发,这样的教育遍布祖国各地,才能让千万个家长和孩子得到改变,受益无穷。
作者: 聊城阳洋爸    时间: 2011-8-25 18:59
去年参加了银川中、初级班的培训,感觉物有所值,只是去的爸爸太少了,只有我们2个,还好有3个阿舅呢,其余都是女同志了,孙老师真是好人啊。
作者: samjong    时间: 2011-9-14 13:42
教育小孩,除了有耐心外,還需要有更大的愛心,這正是為人父母必需堅持,挺不容易呀
作者: imwangleqi    时间: 2011-9-22 13:17
现在教育孩子真是不容易呀
作者: huangrenee    时间: 2012-1-23 07:03
我的孩子也准备上蒙校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