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引起中国股市大牛的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5-28 19:44
标题: 引起中国股市大牛的原因
引起中国股市大牛的原因

  1.中国宏观经济处于最好时期,28年来平均每年GDP增长9.5%。其实,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比上级公布的还要好,还要扎实、迅猛。人们只会少报、不报。一怕多交税,二怕领导批评宏观调控不力。

  2.政局十分稳定,贫困比例下降,人民安居乐业。

  3.以尚福林为首的中国证监会是历届证监会中能力最强、工作最出色的,改革了股市大疾"股权分置",要回了大股东欠款,打击了恶庄,上通下达作了大量工作。使证监会成了股民最可信赖的"娘家"。

  4.股权分置使大小股东利益一致,领导层由于股权激励机制等变过去的往外掏为往里装。---这是一场类似于土地承包级别的作用巨大的成功改革。

  5.企业效益普遍上升,不仅仅是一年好转。由于制度性改革完善,相当一部分公司要重新估值。在中国现在的政经环境下,企业重估是正确的(过去是严重低估的)。

  6."两税合一"为25%已成事实,内资企业明显受益。

  7.新会计准则使很多有土地等资源的上市公司被重新估值。

  8.房地产市场受到严厉调控,炒房资金大部分退出,进入股市。

  9.人民币升值导致流动性泛滥确实存在,当房地产市场被严厉调控时,过多的资金就只能大量涌入股市,股市成为资金唯一可以宣泄之处(如果不进入股市,必是房产大涨或全面通胀)。(长江商报)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5-29 11:25
  
  谢谢分享

作者: 668    时间: 2007-5-29 12:58
偶的看法比较简单,没那么复杂呢,嘻嘻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5-29 13:08
前两天,大洋彼岸的老格--格林斯潘说,中国股市有泡沫 ,大洋这边的老李---李嘉诚也说,中国股市有泡沫。

中国股民可不认这两人的来头,回应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668    时间: 2007-5-29 13:11
外资不停喊空,但就是不抛A股,居心叵测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7-5-29 14:04
这是一场中外经济战,一场大博弈。入WTO已过5年期,许多行业都要对外资开放了, 政府全面拉高中国股市价格,抬高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门槛,保卫中国这么多年来的经济成果,是伟大而正确的决策。但千万别玩得太过了!

[ 本帖最后由 yu0099 于 2007-5-29 14:05 编辑 ]
作者: pleasuretjf    时间: 2007-5-29 14:04
外资不停喊空,但就是不抛A股,居心叵测同意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5-29 14:05
同意楼上,喊空的可能是手里的筹码太少。
作者: 668    时间: 2007-5-29 14:40
原帖由 yu0099 于 2007-5-29 14:04 发表
这是一场中外经济战,一场大博弈。入WTO已过5年期,许多行业都要对外资开放了, 政府全面拉高中国股市价格,抬高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门槛,保卫中国这么多年来的经济成果,是伟大而正确的决策。但千万别玩得太过了!




现在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都不是政府炒起来的,这次中国政府很认真很好的做了一次监管者。


人民币有太大的升值预期,国际游资怎么会放过?而且越来越大量的游资正用各种通道进入中国,看的见的QFII的资金数量只占非常小的部分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7-5-30 19:16
政府今天又忽悠大家一次!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5-30 19:29
今天不牛了
作者: 668    时间: 2007-5-30 19:33
呵呵,下周再回头看看
作者: 668    时间: 2007-5-30 19:39
再想想不对,偶让02忽悠了,牛市就不允许回调么?只是一个这么小的回调,如果是个中级回调,那不都的傻眼了
作者: 668    时间: 2007-5-31 14:02
大家还要等下周么?
作者: 云海漫步    时间: 2007-5-31 17:41
炒股的同事给转了一篇

波段清仓:《再别康桥》------股市版
        
                  偷偷的我抛了,正如我偷偷的买;
          我偷偷的派发,作别手中的筹码。
          那新开户的散户,就是股市中的羔羊;
          K线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盘面上的接单,诡秘地在屏幕上招摇;
          在均价的柔波里,吞噬着谁的钞票!
          那分时下的成交,不是对倒,就是换庄。
          揉碎在放量间,沉淀着长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阳,向价格更高处漫溯;
          满载一船股票,在政府的警告里出货。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主力也为我沉默,沉默是成功的必然!
          悄悄的我跑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只股票。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7-5-31 18:40
http://bbs.finance.sina.com.cn/?h=/g_forum/00/3E/00/view.php%3Ffid%3D298484%26tbid%3D2049&g=10&n=1

转一则消息:
朋友们好:

正常情况下,明天大盘还有一天反弹,但必须注意的是,大部分股票在反弹中还是下跌的,因为这种反弹是主力用大盘股控制指数采用的障眼法,下周大盘将继续大幅度下跌,所以,大部分股票是越早卖损失越小,不要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个人观点,供参考。

dzhylsy                                2007-05-30 06:36:18

dzhylsy2007-05-28 21:34:28[发纸条] [加好友] [个人资料]10 楼[回复] [引用] [复制链接] 说下大盘,如果我判断没有错误,大盘即将进行大幅度调整,目前的大盘就是顶部区域,具体怎么下跌,还会有不确定的变化,但是,下跌是必然的。

我的下跌路线图是————明天大跌-----后天和大后天反弹,然后是持续下跌。
.........................................

继续有效,但在时间上推后一天。今天大盘很难看。

[ 本帖最后由 yu0099 于 2007-5-31 18:51 编辑 ]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7-5-31 18:46
印花税一年增加3000亿元

再多增点吧,不然不够公款消费的!
作者: boweimama    时间: 2007-5-31 20:30
国家可以一天增加20个亿的收入 小时候我妈妈和我说赌博的永远都是输钱的,只有开赌场的才是永赚不赔,哎!!!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6-2 00:09
即使按天量4000亿,千分之三是12亿.

印花税增加千分之二每天多少?
作者: boweimama    时间: 2007-6-3 12:35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与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成交一笔买卖双方都需要交印花税的,是双向收费,你再想想是多少.
作者: dlily333    时间: 2007-6-4 15:29
标题: 9.人民币升值导致)
9.人民币升值导致流动性泛滥确实存在,当房地产市场被严厉调控时,过多的资金就只能大量涌入股市,股市成为资金唯一可以宣泄之处(如果不进入股市,必是房产大涨或全面通胀)。(长江商报)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6-10 13:46
标题: 牛市调控早已开始 “政策市”行情再现?
5月30日,财政部宣布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由之前的0.1%上调到0.3%。此后,股市的“牛头”终于被拉了回来:6月5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404.15点,这比5月29日创出的历史最高点4335.96点少了931.81点,五个交易日的最大跌幅达到了21.49%。

  大跌让市场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几乎所有的舆论在把下跌的原因归结于严厉政策的同时,也把亏损导致的懊恼发泄给 “政策市”的回归。

  只是,当前被政策左右了涨跌的股市,是否已如人们期望的那样重新回到牛市的跑道上?还是在酝酿下一轮探底?

  政策推手

  “最近的两周时间里,股市里有关政策的传言非常多,而且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真真假假很难判断。”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一位策略分析师粗略统计了5月下旬以来股市政策面上的传闻,其中包括了加息、上调印花税、征收资本利得税、取消利息税等四五条利空消息,还包括单边收取印花税等不少利好消息,而上调印花税已经成为现实。

  股市则在这些真实出台的政策及民间的传闻影响下涨跌。

  事实上,在出台上调印花税的政策之前,管理层对于股市的调控早已开始。

  2007年3月18日,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的基准利率双双上调0.27个百分点。随后不久,央行在4月5日晚间宣布从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6年6月来的第六次上调。

  然而,这些在以前被认为是绝对利空的消息都没有让股市下跌。到了5月中旬,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大关,而证监会的耐心也被打破了,相继出台了两份加强投资者教育的通知。

  但是直到利率、准备金率和汇率的三率齐动以及印花税上调,股市才真正明白了政策调控的决心。

  5月30日,大盘终于在严厉的政策打压下,轰然倒地,政策的威力在这一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广发证券分析师王小平认为:“从此次调高印花税的力度来看不可谓不高,一下子调高200%,按照目前的成交量,交易成本将造成股票市场全年数千亿的资金净流出,无疑将部分抵消股票市场大量资金的流入。最关键的是它表明了政府对市场过热的一个态度,‘重典治市’将使大盘不得不步入中级调整。”

  不过,经过几天的大幅调整后,管理层对于股市的口风又逐渐变暖。

  6月4日晚间,四家新基金的发行通过了证监会的批复,这给了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管理层要开始稳定市场了。同时,在景顺长城等4只新基金获批之外,基金景博封转开和宝盈泛沿海基金拆分持续营销的方案也获批准,这使得本月约600亿资金将有望进场。于是6月5日,大盘在创出新低后很快展开了一波有力反弹。

  而6月7日,有媒体称权威人士认为我国尚无征收资本利得税计划,这也又一次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股市的交投,并稳定了市场信心。

  重回“政策市”?

  事实上,这一次上调印花税,让不少市场人士觉得“政策市”又回来了。而就在不久前,越来越多的人士还认为中国的政策市正在消失。

  “股改的做法之所以被市场认可,是因为管理层仅仅是指定制度,而把具体的对价交给市场自己解决。”上海睿信投资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说,“在股改之后,市场大多都认为中国股市有望摆脱长期以来政策市的束缚,现在正在从政策市真正转变为制度市。”

  甚至在前不久,“买者自负”原则被引入股市,让人认为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真的即将结束,管理层将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股市的监督者。

  然而,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来看,股市政策市的特点仍然没有消除,尤其是这次印花税的上调,显得十分明显。

  其中学者韩志国在其博客上称,行政的权力太强而市场的机制太弱,信息的披露太灰而监管的取向太乱,这些本来是中国股市旧市场中的陈旧特征却又在中国股市的新市场中幽灵再现。牛市没来盼牛市,牛市来了怕牛市——中国股市的管理者就是这样成为了21世纪中国的现代“叶公”!

  而李振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管理部门没有必要把股市的高低当作自己需要管理的内容,需要管理的是规则,让投资者自己去判断多少点位是合适的。”

  同时,李还表示,实际上这次出台上调印花税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时机非常不好,“正好是在刚刚决定增加200亿美元的QFII额度之后,让人以为是故意给外资低成本进入中国股市的机会。同时,前期又有不少外资在集体唱空中国股市。”

  而对于这一次政策出台,外资的看法颇为耐人寻味。JP摩根认为,这是十分明智的宏观调控政策。该机构表示,监管当局并非如市场普遍预期般实施更为强硬的货币紧缩政策,而是作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温和加息、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每日浮动区间及QFII额度,尝试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源,并通过上调印花税为股市降温。

  
  短暂的平稳期

  “未来两周将会是以平稳为主。”中银国际证券的一位人士认为,而他作出这一结论的基础是——在未来两周时间里,政策面的变化不会很大。

  目前,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消化,股市对于上调印花税这一政策带来的心理冲击逐渐在减少,尤其是近几日管理层稳定股市的表态,让现在的市场情绪及预期逐渐趋于平稳。

  友邦华泰红利ETF基金经理张娅认为,实际上,印花税的上调终于给市场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回调借口和释放机会:5月30日起至6月5日,市场经历了本轮牛市以来累计幅度最深的连续调整,而这一次调整给市场下一步的行情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但业界普遍认为,政策市的一大特点就是前景不明朗。因此,多数机构将未来股市预期仅锁定在两周。

  广发证券分析师王小平还是提醒道,“5月份的经济数据值得关注,这将影响到是否会进一步加息,整个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控还是会继续的。”

  李振宁表示,原本以为到4500点的时候,市场自身会有一次调整,但调控的政策在4500点前就出台了,打乱了市场自身的节奏。“从1000点到3000点,我都判断得很准,但现在已经没法判断政策市场的未来走势了。”

  然而,不论政策上将如何变化,绝大多数机构仍然坚持本轮牛市没有结束,毕竟造就本轮牛市的基本因素并没有消失。

  这些因素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积极向上,人民币升值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大集团利益取向的动能仍存。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6-11 16:14
668怎么不来了?

牛市让印花税忽悠了一下。

又上4000了,难道现在的4000比5.30前的4000,就没有泡沫了?

又要加息了。
作者: yanyi    时间: 2007-6-13 23:25
说的挺有道理的,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死了都不卖
作者: fhyhwb1    时间: 2007-6-14 08:15
总体想想,总感觉政府为了避免提及通货膨胀,通过炒作变相地向老百姓收钱。
先降息,鼓励大家贷款,然后再加息;如果交易总和不变的话,市场上就多了很多钱,大家来炒股票,增加交易税。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股票还是那些股票,大家被加息加税,还感觉很好,因为大家感觉都有钱了,都增值了。
总的一句:民不能与官斗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6-15 00:25
从基本逻辑看,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大幅提高后必然带来本币升值,人为的因素导致的本币低估不可能持续长时间存在,因为套利者的行为将有效地消除这种不合理的本币低估。要么人民币升值,要么资产价格上涨和物价上升,引起本币名义汇率不变但实际升值。两个途径必有其一,任何货币政策都改变不了这种基本的经济原理。在不进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央行控制流动性的努力最后会证明是徒劳的。

  作为投资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本币升值环境下的资产泡沫实质,理性的选择参与泡沫化的过程。简单地根据短期市场的涨跌而判断泡沫是不是过头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在全球所有本币升值过程中重复上演的资产泡沫现象并不会在中国就有特殊的形式。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