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大脑构造上的理由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不要早读书识字(转) [打印本页]

作者: wwdog    时间: 2007-5-11 11:32
标题: 大脑构造上的理由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不要早读书识字(转)
昨晚吃饭时,我专门坐在了老师Freedom Leung梁耀坚教授旁边,几乎“霸占“了他一晚上的时间,主要是和他讨论早期教育,寻问他的主要观点。关于Freedom Leung梁耀坚教授,大家可以随意在google搜索一下了解他。

说实话,刚开始在doman大家谈里看到doman的方法和doman的书籍,真得很兴奋。而且遏制不住地想去尝试那些系统的方法,想着女儿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和超强的右脑。后来关于这个地思考没有断过,也和梁老师及其他各专业的老师请教过他们的看法,各方面的观点和争论也都去推敲过。给孩子做了三个月的闪卡,我就完全停止了。就是因为我害怕这些给孩子造成的副作用或者说不可预测的不清楚得太多了。
很多的疑惑在和梁老师沟通后好像清楚了一些。这里把梁老师的观念介绍给大家,主要是解释他反对的理由。也并不是就让大家完全认可他的观念,但是参考一下,了解一些我们不清楚的观点,毕竟我们对大脑对心理学这个专业知之太少。

我个人感觉,现在不是我们都属于哪一派的问题,因个人的喜好和多方面原因我们一开始都会选择接收和喜欢某一种教育方法,但是在之后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抱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而谨慎运用,(其实开始我们就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这是我的教训),我们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多方面吸收和及时反省总结,最终可能是完全否定了自己。我觉得这也是特别好的事情,因为不但我们是这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所以不是我个人想和这些用doman和七田真方法的家长过不去或者为了争执个你对我错,我只是想把我了解的心理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科学的观点告诉大家。

当然我的解释沟通能力有限,大家不同的背景导致的理解能力也有限,肯定会有着不同甚至争议很大的看法。这都是正常能理解的,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尽可能理性科学地去看待去学习,这样是我们的孩子得到最大益处。所以禁止在这里有帮派和不友好的争执,希望大家理解!

想让大家明白梁教授的观点,就必须要先普及一点大脑知识。
大脑是个美丽的球体,裂沟把它分成左半球和右半球。
她的顶部像一项被一层厚而皱的毛毯所覆盖而行的波纹状「思考帽」.称为脑皮质(cerebral cortex)又称:理性脑,意识脑,新脑,或知性脑等.人类的脑皮质主要是执行智力工作,当我们提到左脑和右脑时,事实上是分别指左右脑皮质。脑皮质也成为白质。
大脑皮质下层是脑髓质,即灰质。脑髓质又称:本能脑,下意识脑,旧脑,低等脑,和情绪化脑.它控制所有非意识的日常活动.包括:体温的调节,血压,体内生化的均衡,藏特殊贮的数据,和消化功能等.脑髓质似乎亦控制人的情绪变化. 就进化而言脑髓质是较原始的,而低等动物脑髓质的容量及影响力都较脑皮质重要.括丘脑,上丘脑等等。
这个大脑的知识和我们的右脑开发有什么关系呢?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左右脑的概念一直有误区。我们平日里指的左右脑都是脑皮质的左右部分。但是在“右脑开发““右脑革命“,七田真的“右脑“都是专指脑髓质和间脑,也许是因为间脑在大脑的右侧部分,就被称为右脑开发了吧!但这两个“右脑“是完全不同的!!!!!!
后者的右脑开发是针对脑髓质和间脑的开发,这一部分大脑是“原始脑“,他们的功能如前所述,有许多很神奇的地方,这也是动物为什么有时候比人神奇的原因,例如他们能预测地震灾难,嗅觉视觉超级发达等等。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动物脑“即右脑功能越来越弱了,因为人类的脑皮质的发达,所以人类有了高级的思维和计划控制能力,语言计算能力等等,人类因此“统治“了其他动物。这个过程经历了亿万年,是大自然的选择。

现在的人类胎儿的大脑发育过程是这样的,都是从脑髓质开始逐渐到更高级功能的脑皮质。10个月以下的小孩子因为脑皮质还没有发育好,所以脑髓质功能特被强大,所以他们(包括胎儿)可以和母亲心灵相通,可以有图像摄像能力,能一眼区分出100个点和99个点卡。doman和七田真的很多训练如果针对动物来做,动物们可能会做的更好。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长大,更高级的脑皮质就越来越成熟,那些脑髓质的功能就逐渐退化了。现在的这些系统的训练包括doman和七田真目的就是使孩子还保留了那部分脑髓质的强大功能,所以他们可以速度,有超强的记忆能力等。
这些是我从逻辑上推理的为什么经过训练的孩子能有那些“神奇“的能力的科学解释。梁教授也感觉这些从逻辑上是正确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都是有利弊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

第一,人为干预安排的环境剥夺了孩子的大脑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想问你doman的训练有那几大部分呢?是不是运动和视觉的?百科,数学,阅读通过闪卡其实都是通过视觉通道的,对吗?
想没想过过多的视觉刺激会给其他的感觉通道什么影响?而且这种快速的视觉刺激其实就是刺激孩子的脑髓质。我们成人做这些训练也是刺激脑髓质。为什么我们练习出效果那么难,是因为我们的脑皮质的功能太强大,或者说脑髓质功能被“遮盖“住了?但是小孩子因为脑皮质还没发育好容易很快就有神奇的能力。记住大脑里的任何一部分功能太强大了,就会相应的压抑另一部分的功能。
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盲人的视觉能力弱,相应的触觉嗅觉就会超强。doman除了运动能力里面有很少的触觉锻炼外,家长做得还不都是闪卡呀闪卡!不要告诉我,读卡是听觉锻炼,这种被动的无交流的声音刺激,不是听觉。

这些早期干预的方法都是不断刺激孩子的大脑,违背了大自然安排的人的大脑发育过程。人的大脑是适应环境,然后孩子会主动选择环境中适合自己信息的来吸收发展大脑相应的部分。这种交互作用是最重要的。这样人才能成为社会性的人。而且这个大脑发育的过程和时间都是在自然的安排下逐渐缓慢的形成。虽然心理学家的科学家一直想发现这个规律,但是太复杂了。而且这个规律是无法人为模仿的。就象人类驯养动物后,动物在返回自然中独立生存能力已经丧失了。而且人工养育的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差距是太大的,而且人工养育的副作用到现在也不敢说完全明白了。

可是我们人为现在改变了孩子的早期生长环境,孩子的大脑越来越趋向于被动接受刺激。时间长了,引起的后果是复杂严重的。严谨的和有良知的科学家都不会把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的科学发现去应用的。况且孩子无法重头来过。这样长期单一系统的刺激的孩子都可能社会适应能力弱。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眼神有点呆,有点木,就请先暂停这样的教育而三思。小孩子是吸收刺激直接反应,复杂的大脑皮质思维还不太会,被动接受刺激的孩子的直接后果就是只等着“环境信号“,因而孩子对其他“环境信号“的反应会慢,因此会呆呆的。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每天吃抗抑郁药来让自己快乐,时间长了大脑就非常依赖这个药物,自己就不会分泌快乐激素了!抗生素和所有的“药物“---人类干预的手段都是一样的结果,就是大脑的应变性会很差。并不会因为药物而更健康。大自然的安排是非常神奇的,人只有通过丰富多样适量的食物才会不抑郁,也不会缺钙。小孩子的成长更是需要这样缓慢自然的过程,任何人为改变这个规律的做法都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话说的远点,我们人类就是太自做聪明,以为能改造自然,才造成当今的各种问题。

我给阅阅做了三个月的平衡锻炼,后来就完全停止了。那三个月中孩子的平衡能力确实比其他同龄孩子强,但是停止后一个月,她就非常害怕以前特别喜欢的秋千,甚至抱着她快速的跑,孩子都吓得大哭。当然这里面有8个月后对高度的概念清晰了而恐高的原因。这之后,她的平衡能力就比同龄的孩子差了。这直接导致了她走路稍晚。她最早会爬,但是其他比她爬得晚的孩子走路都比她早。她走路晚明显是平衡能力弱的原因,现在还是手要举的高高的走路。当然我们并没有因此焦急过。但是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原因,按照doman所说,那三个月的系统运动能力锻炼应该至少使她的大动作发展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好呀?但事实却相反。

和梁教授谈话后,我恍然大悟。孩子的大脑在被动的系统的接收刺激时,突然停顿后,大脑就会迷惑反应不过来于是就停下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这样孩子的平衡能力就变得还差了。就象我们跑步锻炼减肥,突然停顿后,身体反而会发胖,有个反弹。大脑的发育也是有它的规律,没有系统的锻炼,它发育的线条是均匀逐渐上升的;但是严格的系统的,一旦变化,就会让这个线条波动。这种波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坏的后果呢?大家可以自己预测!

我所认识打听过的心理学家,没有人给孩子这样进行系统的早期教育。开始对doman着迷时,我一直内心里对他们存有反对,但现在我真的庆幸,我只给孩子进行了三个月的“刺激“。

第二:是对孩子的情绪的不利影响。
这些对孩子的大脑的认为的有意识的刺激,对孩子的最大的坏处还有可能是对孩子成人后的情绪方面的影响。说可能是因为现在还没有那么明确的定论。但是对情绪和心理有坏的影响是肯定的,只是还不能确切知道具体怎样影响的或者影响多少。

脑髓质也就是右脑强的人都会更情绪化,甚至具备象七田真描述的灵通能力,能预测,直觉强等等。因为原始脑的特点会使人更容易能感知别人的心理,会更敏感,更情绪化。这一点在艺术家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也许某些方面会很优秀甚至是天才,但是同时不可避免的具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给孩子的生活会带来什么?他们将有可能是高危精神病患者.....或者最起码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影响,人际关系会很受困扰,他们会长时间莫名其妙变得不快乐,他们会困扰自己的情绪波动.....任何环境的细小变化或者别人的一个眼神,都可能使他们的右脑产生低落的情绪,但是这些大脑皮质也就是左脑是不明白的,也就是下意识的情绪变化,这样他们对自我的了解会更难,忧愁恐惧会更多。精神病患者出现的幻觉也是视觉摄像的错位而已。

我们对大脑和人类的精神世界还知之太少,所以科学的研究真正运用的就特别谨慎。但是现在心理问题已经太普遍了,大部分人都会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使人们生活的不幸福的原因。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危险,即使这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我想所有的人养育孩子都应该把健康的身心作为第一个目标,其他再有什么好处,只要有这个危险,都要坚决否定掉!孩子身上不能采用高风险高盈利的投资方式,只能是控制任何的风险。

人的记忆是很有趣的。和情绪感受关系越大的记忆的越深刻。而遗忘甚至比记忆更重要,是保护人类的。右脑强的孩子因为恐惧焦虑抑郁的情绪感受,会对和此有关联的环境事物等记忆的特别强烈。也会常常因相似的环境事物引起同样的恐惧抑郁等情绪。换言之他们对坏的,不容易遗忘。这样就更容易陷入情绪和心理障碍。

右脑能力和直觉表象形象总是相关的,这样的原因会让人减少动力去积极用左脑,也就是大脑皮质去思考。动物因为少了人的脑皮质,所以才被人类残害的。

第三,过早的阅读进入书的世界,妨碍了孩子探索周围现实生活和世界的兴趣和时间。
另外小孩子过早的进入到文字世界,对阅读太感兴趣,必然就会减少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而且阅读别人的见解和观念,小孩子还都是全盘吸收,自己思考的很少。这样下去也许他的关联能力丰富,但是自己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呢?小孩子是通过感受感知来接触了解世界自然和学习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看书的孩子,必然自己去感知感受的就少,这些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心理学家已经越来越发现了,一个孩子的运动能力对以后的情商智力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这也是为什么感觉统合在西方这么流行的原因。现代工业社会前,小孩子的养育方式没有让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那时候的孩子们心理更健康。

第四:机会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家长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太多的精力放在准备doman和七田真上面,必定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实施孩子的心理培养。而这个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关注投入的。但是看看我们这里哪些最热呢?心理论坛有多么冷清!
3岁决定一生。3岁前的生活环境也基本决定了这个孩子长大后的心理和情绪。也许是因为这个话题大家感觉太沉重,或者这方面的知识太缺乏的缘故。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方面会很棒。如果大家把投入在闪卡和图书方面的精力和时间,去研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和观念,就不会这么想当然了。

这也是我选择了这个专业的原因。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和我有同好,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健康快乐!

但是,要不要培养孩子的右脑?怎样去做呢?我觉得也不是非要一刀切的反对。重要的是要做的适度,把握住平衡。孩子的能力提高是在周围现实实在的生活和环境中去实现的。我们的早教应该是在生活中去实施。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也就是环境适应和发展能力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记住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教育方法之前,先进行这个思考,顺其自然得让孩子成长,我们就会有收获的一天。
作者: wwdog    时间: 2007-5-11 11:33
今天看到此帖,觉得应该好好思考思考了
作者: 月下小楼    时间: 2007-5-11 11:35
这不是DYLY的文章吗?
作者: wwdog    时间: 2007-5-11 12:17
是吗?我从别的网站转过来的。
既然贴了,就让大家看两天吧,两天后我把他删了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7-5-11 13:05
very good  indeed!
作者: interest422    时间: 2007-5-11 13:56
DYLY 是谁呢?读着好像有道理呢。
作者: 小东东妈妈    时间: 2007-5-11 14:03
大家都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作者: 小东东妈妈    时间: 2007-5-11 14:03
心下很是惶惑,真怕对宝宝造成不好的影响,不过做体能导致走路晚,可人妈妈来说说是不是呢
作者: rql6188    时间: 2007-5-11 14:05
同意
作者: 小东东妈妈    时间: 2007-5-11 15:07
不过要说杜曼是过多的视觉刺激,我不太同意,要说闪卡每次才几秒钟,一天加起来也不过1、2分钟,哪里说得上过多。就是随便看电视的时间也不止这么多,电视画面的切换更快,那岂不是更大的刺激?
作者: szbanban    时间: 2007-5-11 15:25
真的应该仔细思考一下
作者: ddm0311    时间: 2007-5-11 15:41
我觉得刺激应该是多方面的。杜曼只是一种方法,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一个度。确实过度刺激视觉,而其他感觉没跟上,那可能就会有问题。
阅读带来的是间接经验,而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在生活中增加直接经验。亲身体会一些感受。所以看书阅读重要,早期接触更广泛的社会,积累见识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孩子才会全面发展嘛。
关于运动,杜曼说动作智力是优先于其他智力的,而婴幼儿的发展中,现代医学也是很注重大运动能力(肢体)运动,和精细运动的,这反应出大脑的发育水平。而我觉得特别是男孩子,好像特别喜欢肢体运动。

平衡能力对注意力集中很有好处。针对治疗注意力涣散等症状的训练,一般都采用平衡训练。情绪问题,会采取抚摸、触摸训练,如果家长有时间的话,给小点的孩子做做抚触,是很好的。

喜欢这样的讨论。可以避免盲目,理性看待问题。
作者: elan_lu    时间: 2007-5-11 22:53
不置可否,对于大脑谁也不敢妄称是专家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7-5-12 03:02
右脑的东东不是说没有道理,以前忽视,现在强调一下,如果只是搞搞平衡,倒颇有助益。只怕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来保证实施的恰当。所以凡是自己尚有疑虑的方法,还是慎之、慎之。。。一句话,任何事都怕走极端。

记得在七田真一次讲座上,有位家长给出的Testimonial说他的孩子能在5分钟前感知即将上门拜访的客人是谁(原话大意是孩子在玩得时候突然会抬头告诉妈妈,某某某等下要来我们家了....),她讲得一脸自豪,我在下面听得毛孔一竖一竖的。。。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7-5-12 03:04
楼主最好改改标题,早读书识字并不意味着读死书死读书。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并不矛盾。
作者: 妹妹猪    时间: 2007-5-12 16:48
是很迷惑,不知如何,不教怕起步晚了,教了又怕过犹不及。
作者: 笑笑宝宝    时间: 2007-5-13 00:58
要是既“过早的阅读进入书的世界,”又不妨碍孩子探索周围现实生活和世界的兴趣和时间,又给他“自己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机会“,行不行呢?

谁说会读书的小孩子就非得是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看书?一天只看半到一个小时行吗?

”一个孩子的运动能力对以后的情商智力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那么要是这个会读书的小孩子运动能力也很强,是不是早读书就不影响什么感觉统合了呢?

”现代工业社会前,小孩子的养育方式没有让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那时候的孩子们心理更健康。“现代工业社会前,也有很多小孩子就会读书了的呀,心理健康跟读书早还有必然联系?

纯属抬杠。别误会,我说的,是我自己。
作者: 君涵妈妈    时间: 2007-5-14 11:37
DYLY实在是太棒了。。。起初读的时候我就怀疑是不是DYLY写的。还是小楼见多识广。。。

这是我见到的关于杜曼批判最客观最全面的个人贴子。DYLY真得是好功力。

完全同意他的观点。
作者: 小猪的老虎    时间: 2007-5-14 22:29
各个专家的意见都看看,能做到多少还看大人能理解多少。
作者: 缘源圆    时间: 2007-5-15 02:15
这个帖子的原文和其他的交流请看这里

香港中大心理学家Freedom Leung谈早期教育  

dyly 目前是 迪西之家 的版主。

杜曼大家谈” 就是本版 - doman和七天真  的原来版名。


[ 本帖最后由 fengNwei 于 2007-5-15 02:18 编辑 ]
作者: wwdog    时间: 2007-5-15 11:09
请版主把这个帖子删了吧,谢谢!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7-5-15 12:04
别删除呀,还要谢谢楼主呢,我觉得很有道理。百家争鸣么,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好!
作者: 卷耳    时间: 2007-5-15 13:34
“记得在七田真一次讲座上,有位家长给出的Testimonial说他的孩子能在5分钟前感知即将上门拜访的客人是谁(原话大意是孩子在玩得时候突然会抬头告诉妈妈,某某某等下要来我们家了....),她讲得一脸自豪,我在下面听得毛孔一竖一竖的。。。”



我真的,这样的确有点害怕,我特喜欢做梦,离谱的是梦中的事总会在第二天出现,次数多了,我就注意起来,有好几次都不敢出门。


但这种事情在一年之中总有几次发生的。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5-15 16:00
看完这篇文章心里觉得怪怪的,也说不上是什么。

如果说“人为干预安排的环境剥夺了孩子的大脑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个问题不单单出现在右脑教育方面,左脑教育又如何呢?孩子上幼儿园开始进行的教育又算什么?上了小学呢?以及各式各样的这班那班,这教育那教育?
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放羊的养孩子,或许家长不会系统的教,但也在无意识的灌输,纯自然的孩子俺还没见过。
我感觉从被告知怀孕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没有什么自然选择的余地了。
作者: mengdaihai    时间: 2007-5-16 01:45
真的吗?         
作者: zlong    时间: 2007-5-16 14:06
偶不是专家,也来发表两句评论:偶认为是否实施doman or七田真,实施力度有多大,靠两点因素,

    第一点,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你确认地知道您很爱孩子,无论效果好坏,都不影响您的爱意;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孩子有情绪或者表示对此排斥的话,或者您只是模糊的感觉不好的话,那就顺从您的爱意,您的感觉,拒掉它,直到您认为合适的时候。因为作为一个母亲,有时直觉是最正确的(从一本书上看来的,嘻嘻 )。比如我家二福,在回老家期间、断奶期间和感冒的时候,就都没有实施杜曼。
    第二点,在保证孩子的安全、衣食住行都有保障的前提下,在陪着孩子室外活动完毕后,游戏完毕后,新奇的东东接触完毕后,孩子也很快乐的情况下,如果您还有时间,那就实施杜曼吧(虽然杜曼本身也很耗时间)。如果前述的可以实施而未实施,那还是先将未竟事宜做完吧,毕竟,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硬道理。

    其实,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不一定非得用杜曼。按照我从去年底到现在接触到的各种育儿理论、经验,总结如上。

    请大家指正。
作者: wwdog    时间: 2007-5-18 10:57
杜曼的方法为什么不推广?恩宇的人在考虑些什么?
我很想知道,这是我这几天思考的问题
作者: xue2000    时间: 2007-5-19 14:37
学习中                         值得研究
作者: pearlyang    时间: 2007-5-21 19:52
如果孩子不抗拒,没有表现出不好的现象,杜曼也没有什么不好,在左脑的发育过程中,右脑也会相应受到抑制的吧
作者: whm6982    时间: 2007-5-24 00:08
标题: 科学就是这样
就象开始说人是猴子变的一样
科学就是有争议的东西,让人害怕的东西,最后又不得不相信的东西。
不论什么新生事物刚出现的时候,总会有所谓的专家学者跳出来大唱反调,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注意他们,好象自己很有学问一样,而这些人到最后往往都是自打嘴巴。
一天只闪三次卡,顶多闪六次,一共两分钟,这样对宝宝有什么伤害?宝宝爱读书是好事,但没有几个父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一天12小时看书吧?谁家的宝宝会天天关在家里看闪卡?
谁家的宝宝长大后不上幼儿圆?这篇文章看了真让人上火,这个所谓的专家可能就是抬扛的专家吧?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7-5-24 00:48
新生事物??? 杜曼都存在几十年,七田真的年岁也不少了,还不允许有不同看法了?退一步讲,正是因为对大多数中国父母还是新事物,更需要兼听兼明,多听各方的意见,免得一叶障目。您的话看了才让人上火。就怕您这种人多了,咱们连听个不同声音的机会都没有了。至于说的对不对,我们自己会有个判断,也不用着您给人家扣个“抬杠专家”这么个大帽子。
作者: sungxl0615    时间: 2007-6-2 13:21
有些道理,要好好研究一下.
作者: chenyanlala    时间: 2007-6-2 14:29
有道理,不能偏面,
作者: lillian-lym    时间: 2007-7-29 00:14
我觉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至少我家宝宝现在学下来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而且他也喜欢,各方面表现的也很优秀的,也比其它孩子早学会走路,不像那位楼主家的学了之后反而晚走了.呵...我认为只要是教育就一定会有它存在的理由的.肯定有些是好的,但有些也可能会出现副作用,这是肯定的.这要看你如何去正确对待它了.
  正如我刚才看到其中的一个网友说到的,任何事情其实是要掌握一个度的.超过了就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掌握好,这种教育还是有它优秀的地方的.我会坚持一直教下去的.
作者: 早教妈妈学习中    时间: 2007-12-3 07:25
才看到这个帖子,本想从别的网站转贴的,搜一下这里,早就有了。
这个度要父母自己把握了!
作者: 心的呼唤    时间: 2007-12-3 09:03
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影响,实施杜曼并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做,一天只需花一点点时间,而且杜曼也讲究游戏中学习。
作者: mushguru    时间: 2007-12-3 09:56
我跟老公也认真讨论过类似话题,只不过没有楼主的系统深入。基本观点如下:

a. 老公认为:杜曼的宝宝更早的会阅读、会数学、会走,很难讲几十年后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几年后其他宝宝也有同样的技能。那么早有什么好处,在多年后是否会有适得其反的影响?
我觉得:更早的掌握上述技能,至少从现在来看没有坏处,也没有反面的例证证明。更早的学习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让她更快乐,以及以后的生活更快乐,当然这也是我做妈妈单方面的理解。

b. 也是机会成本问题,老公认为: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得到的结果是否能成正比?如果让妈妈决的辛苦甚至痛苦,是否还有必要继续?
我认为:宝宝的成长不能坐等,如果可以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仅仅因为犹豫或者偷懒没有去做,我会后悔。当然如果我自己不能调整心态和情绪,感觉痛苦,也会及时停止,因为杜曼的观点也是这种情绪会传达给宝宝。至于机会成本,只要妈妈觉得值得就好了。

关于楼主过度刺激的观点,我也有过担心,只能靠妈妈敏锐的感觉去分辨和调整了。感谢这篇文章,收藏。
作者: mushguru    时间: 2007-12-3 10:01
再说一句,dyly提到宝宝的成长不能从头来过,所以有风险的方法不能在宝宝身上进行实验。说实话,这句对我的触动很大,心里怕怕的。想听听其他妈妈的观点。
作者: 千祥云集    时间: 2007-12-10 15:44
万事以中为度。早期教育真的包括太多的东西。不能单一。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
作者: 家有千金1    时间: 2007-12-10 19:06
呵呵,真有点无所适从了,按着当妈的直觉来,宝宝爱看就做,宝宝不喜欢就算了,反正早教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宝宝开心就行。
作者: miaomiao_0212    时间: 2007-12-11 17:22
任何事情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正确的。不过对于这些未知的隐患,还真是让人难以抉择呢!
作者: xiyangyang1106    时间: 2007-12-26 11:55
喜欢论坛的包容,让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自己大约两岁的时候就认字了,幼儿园阿姨教别的大孩子的时候听着就会了,一开始学习大约都是被动的,逐渐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学习也依靠自学为主,曾在小学五年级半个学期自己在家自学,当然父母从不给我的学习施加压力,小学毕业我的语文成绩全市第一,其它科也不错。
       现在的孩子小学三年级作业就写到十一点,能休息好就不错了,那有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是事情。我的同学认为她孩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低级重复,坚决不让孩子写,和老师的矛盾日益激化,到了要转学的地步,后来干脆跳级了,现在6岁上三年级,我真佩服同学,现在没几个家长敢对抗老师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不过跳级也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孩子和高年级同学的相处还存在一定问题,蛮孤独的。
作者: 卓玛我爱    时间: 2008-1-2 11:45
俺认为中庸之道不错,呵呵
作者: librapig    时间: 2008-1-2 15:02
关注....................
作者: wenwen2060    时间: 2008-1-26 22:15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不同,所以怎样教好自己的孩子,真的要家长动动脑筋。以孩子为本,而不是家长的意图强制于孩子身上
作者: 叮当当宝宝    时间: 2008-1-27 16:34
正准备实施DOMAN 的方法,看到这个帖子后,一下子变得很茫然呀.真要好好想想后,在做决定!
作者: niuqi    时间: 2008-1-28 16:07
我想凡事有个度,就不会出现什么极端的现象,当然有利必有弊,看自己理解的了
作者: redguo    时间: 2008-2-6 20:56
学习中,所以说不出谁对谁错,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作者: 喜笑颜开    时间: 2008-2-6 21:48
我属于墙头草的那拨,看到坛子里别的妈妈做的成果,就雄心勃勃;看到一点反对的声音就有点犯嘀咕。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了半年。现在心态好了很多,宝宝爱看就做,不爱看就暂停。这套东西全家人只有我了解一点,我也不要求家人的帮助,这样也许可以抵消一部份lz说的“系统性”
作者: 喜笑颜开    时间: 2008-2-6 21:49
hehe 胡乱说几句,冒个泡
作者: xiangfr    时间: 2008-2-10 18:55
我想伤害是提不到的吧?至于有预感的事,是众所周知的,比如诸葛亮就是先知先觉的,有什么可怕的。将开发右脑,就是对超出科学的范围的一些东西在里面,可见不可证明的吧?    要相信
作者: 周培铭    时间: 2009-9-28 11:43
刚刚了解杜曼就看到了这篇文章。其实就算我们不杜曼,宝宝不也天天接受着视觉刺激吗?现在的孩子不教怕起步晚,教又怕以后有影响。说白了是社会的原因..........
作者: twopigs    时间: 2009-9-28 14:25
谁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的,只能是慢慢摸索
作者: snowman0322    时间: 2009-10-1 16:59
标题: 我自己的观点
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和杜曼都没什么关系,杜曼只是我们学习工具的一个途径。你不给孩子杜曼,孩子出去看路标,看电视还是同样会认识字,你怎么不说这个和大脑发育违背呢。传统观点都认为孩子早期不应该读书,现在新的发现在逐步打破这一错误观念。读书完全可以和孩子接触外界事物,说话,思想发育相互促进,我就知道我想教育我女一个字,首先是让她体验这个字表达的意思。在她学会这个字后,她又可以从书本里学到和这个字相关的一系列的知识。你给孩子运动,给孩子食物,给孩子各种玩具,这些都是孩子所需要的,那你给孩子阅读就是占有孩子时间,影响她其他方面的吗?难道父母真的是为了阅读而不给孩子任何的生活体验了吗?
作者: lm5580409    时间: 2009-10-1 17:16
破了一头冷水  适当的应该可以把
作者: ruijia07    时间: 2009-11-20 11:51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作者: 朵儿2007    时间: 2011-4-2 15:25
DYLY 是谁呢?读着好像有道理呢。
作者: shuxixishu    时间: 2011-4-7 22:09
仔细思考一下仔细思考一下
作者: 超级老爸    时间: 2011-4-8 00:39
这个世界,总能看到一些巧舌如簧不求甚解的人。
写那么长个文章,不知是为了图谋什么!

做多曼的家长,只管他放个屁吧。

多曼是全脑开发,采用多曼是教学中的一个步骤,早期教育首先要有整体的规划,否则容易被商业化,早教的本质是培养婴儿的创造未来的潜能、独立能力、想象力、获取目标的原动力,品质和信念。
早教里的内容很多,老爸带孩子很忙,从来不舍得时间去写那么长的文章,真不知道他都对孩子做了些什么有用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超级老爸 于 2011-4-8 00:41 编辑 ]
作者: 暖意    时间: 2011-8-18 15:08
什么事情不是矫枉过正就好。培养阅读习惯还是必要的
作者: wugd0726    时间: 2011-9-7 11:03
严重纠结中
作者: melia113    时间: 2012-4-2 22:19
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没个标准啊
作者: huangrenee    时间: 2012-4-4 15:02
杜曼很好,每天总共1,2分钟谈不上过度。
作者: isabelle9908    时间: 2012-4-11 08:15
大家都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