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儿童对死亡很敏感怎么办?(热切希望回帖) [打印本页]

作者: 不歌    时间: 2007-5-11 02:00
标题: 儿童对死亡很敏感怎么办?(热切希望回帖)
儿童对死亡很敏感怎么办?(热切希望回帖)全文

      我儿子今年8岁,对自己将来会死亡很是在意,而且成为他的一种心理压力;我十分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心理发育。下面是我在他第二次临睡前因考虑死亡而哭泣时写的日记。

   晚上临睡,儿子一切正常,正看着电视猪猪侠,特认真的样子;给他洗脸洗脚,擦儿童霜,然后他自己收拾书本,再先睡觉。
   忽然听见儿子在叫,以为他又是睡觉不安稳,忙过去看;他要我陪他一下,我侧卧床上,感觉他很伤心的样子,又不肯告诉我什么事情,我说不会批评他,他说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但眼泪却流了出来;好不容易他才告诉我,“爸爸,我以后老了也会死的。”
    我感觉到一股电流击中我的心脏,那么真切。我一直不和他讨论死的问题,平常遇见死事或类似衰老的话题都是尽量回避,因为我一方面不愿意想像我的儿子也会衰老……,另一方面从我自己的经历知道,不能逃避死亡造成的阴影从五六岁开始一直到成年都是我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不愿意这在儿子的心灵深处也成为不可卸下的负担。然而,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就在和我童年大致相仿的年龄(今天他差五天就七岁零八个月)。
    我告诉他,我的儿子不会死的,会活一万年,不要考虑这个问题;而且现在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克隆人,和原来的样子一模一样。儿子说,那思维还是原来的么?我只能肯定的回答是;他又说,那现在为什么还让这么多人死去?我说是科学家才刚刚研究出来,还没推广。我告诉他,以后碰见什么问题要和爸爸讲,他点点头,才慢慢睡下了。
    儿子确实长大了,他的思维是很清晰的,并有了较好的分析能力,他在思考生死的问题;过去他也问我爸爸妈妈会不会老去,我回避一下,或是说“我才不会老”之类的话,他将信将疑,现在这一问题的对象终于成了自己,很难再回避。
    不要责怪孩子胡思乱想,他有正常的思维,看着身边的大人慢慢变老,有人死去,甚至于看见动物的死亡,都会引起他的思考。
    谁能看破生死,只不过当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尝遍了人生的五味,慢慢对人生感到厌倦时,极少数人能够从容的面对死亡的逼近。
    我在咒骂所谓的心理学家,为何不教会我如何面对孩子的这类思考;但反过来想想,在人类的历史上,或许只有宗教才会给人这一类的安慰剂,然而中国人本身没有宗教意识,再则到了现在科学昌明的年代,宗教也无能为力了。
    我常常想自己给儿子照相太少,没有摄像,连用电脑给他录的音也被我不小心抹去了,只留下一小段,因此儿子过去的岁月已很难真切的回想。现在想想,就是留下儿子很多的影像,难道就真能留住时光么?你看着儿子的影像资料,听着他的欢声笑语,却再难以有抚摸他幼嫩的皮肤的感觉……  人,怎么能留住时光?怎么能走回过去?如果真有可能,我宁愿只要一秒钟,永远活在那一秒的温馨里。
    实在无奈。                        
    我如此的爱我的儿子,但是爱却让我变得如此脆弱!

20061219



   这次以后,儿子很久没考虑这个话题,但是最近他又因这事两次在临睡时伤心的哭泣,并且因为死亡的压力,已经改变了一些日常习惯,比如说某种运动或生活习惯能够使人长寿,他会加以考虑,(这也许是好事),但是从实际效果和现在他的分析过程来看,我的说教没起很大作用,因为他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强了,而压力似乎也越来越大。
   每当这时会极大的影响我的情绪,而我确无能为力:比如对他说“未知生,焉知死”的大道理或者用克隆的谎言来欺骗他,或是其他的小朋友对这也会面临这事来同化他的感觉什么的,效果都不怎么样。这是每个人都会考虑和面临的终极问题,热切希望各位能发表高见。

作者: 我是懒猫    时间: 2007-5-11 14:06
“ 我告诉他,我的儿子不会死的,会活一万年,不要考虑这个问题;”“ 儿子确实长大了,他的思维是很清晰的,并有了较好的分析能力,他在思考生死的问题;过去他也问我爸爸妈妈会不会老去,我回避一下,或是说“我才不会老”之类的话,他将信将疑,现在这一问题的对象终于成了自己,很难再回避。”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味的逃避孩子的问题已经无济于事了,爸爸也要勇敢的面对这个问题,要向孩子解释“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许多年以后,基因改变,可以找到长生不老的办法,但那也不是常人可以享受上的。8岁的孩子已经会考虑问题,隐瞒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
我女儿说:“人死以后可以进入天堂”也许是童话书看过了,9岁的女儿对死亡没有太多的恐惧。你儿子是受到什么惊吓了吗?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好对症下药。
作者: 我是懒猫    时间: 2007-5-11 14:56
http://v.didai.com/detail/3456230/ 《谈笑论生死》 于丹谈庄子  推荐爸爸看看,
作者: 我是懒猫    时间: 2007-5-11 15:12
http://v.didai.com/detail/3456228/  《谈笑论生死》 (3)
作者: wdou123    时间: 2007-5-11 16:32
每个人对死亡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总是觉得作为家长关于死亡的态度或多或少影响到了孩子:“我感觉到一股电流击中我的心脏,那么真切。我一直不和他讨论死的问题,平常遇见死事或类似衰老的话题都是尽量回避,因为我一方面不愿意想像我的儿子也会衰老……,另一方面从我自己的经历知道,不能逃避死亡造成的阴影从五六岁开始一直到成年都是我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不愿意这在儿子的心灵深处也成为不可卸下的负担。然而,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就在和我童年大致相仿的年龄(今天他差五天就七岁零八个月)。”
我的儿子快7岁了,4岁多时,爷爷和他谈论过这个问题,孩子问我:人死后是不是就化成青烟了,后来又说,妈妈你不要死。
我和孩子之间经常会向大人一样讨论,所以回答他的问题时我没有回避,花有开有谢,人也有生有死,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有一天,妈妈会老去,但是妈妈的爱不会。
孩子对这个问题并不紧张。
自然一些,别太紧张。
    再有,是受到什么惊吓或其它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可以更好地对症下药。
作者: 青春已过    时间: 2007-5-16 15:17
是的,可能是因为你自己过于紧张,影响到了孩子,解铃还需系铃人,加油!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8-3-13 12:02
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死亡,可能电视电影里一些死亡的场景吓到了孩子,用一些童话故事中的死亡开导一下孩子吧。例如,小鹿斑比里,斑比的妈妈为了让斑比逃脱猎人,自己中枪死亡这类情节。每种死亡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