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lipeng8011
时间:
2007-5-10 10:46
标题: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走出“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误区”
赏识学生自然要对学生良好的言行给予赞美、称赞、鼓励、表扬,但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批评。针对学生言行的不当或错误,教师不能为了赏识而曲解赏识教育的真谛。比如,一个学生计算8加5的算术题,却解得12,教师倘若不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这样表扬他:“你的答案很接近正确答案。”或像有的教师那样,对做错题的学生表扬说:“你错得很有价值,你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谢谢你!”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其结果恐怕只能与表扬者的初衷相反。因为错误就是错误,任何掩饰遮盖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其实,赏识教育的真谛在于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包括对学生纠正自己错误能力,或勇于承担自己过错应负责任的信任。
有的教师也许认为,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和敏感性强,动不动就“逆反”,因此要尽量少批评,或是不批评。的确,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宠儿”,在社会上是“骄子”,他们生活在过多的呵护中,耐批评、耐挫折力低。但话说过来,假如学生如此发展下去,对其今后发展未必是好事。日本人正是由于意识到如今的孩子较少经受磨难挫折,所以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挫折教育,故意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苦难,使他们受些“逆向”关怀。试想,如果一个仅为几句真实客观的评价就有可能伤其自尊心、挫败自信心的学生,长大后怎能经受风雨、迎接挑战呢?温室的花朵向来是难以经受起风吹雨打的,它们不可能像黄山松柏那样,虽栖身悬崖峭壁,却能够傲然屹立;也不会像腊梅花那样,顶住寒风,迎着霜雪。在生活中,人都难免要遭遇些挫折失败。赏识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使灰心丧气者重新鼓起前进的风帆,在于培育学生永不言败、永不服涞睦止刍??男奶??
二、走出“学生成绩优秀,在性格和行为方面也优异”的“误区”
这是一种典型的“一俊遮百丑”现象,是在用学生学业成绩遮盖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却把它奉为天经地义的“真理”,而无所察觉和醒悟。这种误区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学生成绩优秀,在性格和行为方面也优异”会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头上罩上过多美丽的光环,就有可能助长他们潜在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受到抑制而不能表现时往往会衍生出心理问题,比如标新立异、过度自尊以及自甘沉沦等。因为教师过多的关照、呵护与宠爱,强化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意识,进而使他们有意识地表现出言行出格以示“独特”与“不同”,而这些言行是否符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道德规范却往往被教师所忽略。
作者:
wjx871
时间:
2007-5-10 11:37
讲的很有道理,谢谢你!赏识教育的度要把握到位很难。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5-11 09:19
赏识很重要,但以为赏识是无所不能就显然是错误的。
就好比维生素对于身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生病就只吃维生素肯定是不行的。
作者:
怡林
时间:
2007-5-11 23:31
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没有惩罚.
作者:
wangziqyh
时间:
2007-5-12 1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nrui
时间:
2007-5-13 11:53
文章中有一句话:“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这是我们作为家长或老师的,要把握的原则。
而“赏识”或“批评”是不同的教育手段,是为原则来作文章的。
作者:
xiangzhiling
时间:
2007-5-15 09:22
有同感,现在大家又太在意"赏识"教育,应该有个度才对哦.
作者:
sunnypanda
时间:
2007-5-15 11:42
我觉得情况不是倪向选择什么教育就 行地
作者:
涵儿
时间:
2007-5-22 16:10
非常正确,适度的赏识才是有益的!!!
作者:
beibeiying
时间:
2007-9-18 12:03
赏识教育,用的不好,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目中无人无人的主!
作者:
hrwut
时间:
2007-9-19 16:41
好!搂主的话的确是 一针见血!
作者:
hygyyjcw
时间:
2007-9-20 14:25
正确对待!!!!!!!!!!!!!!!!!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