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献给儿教中所有“沉默是金”的朋友!~ [打印本页]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5-7 00:23
标题: 献给儿教中所有“沉默是金”的朋友!~
儿教中不乏有很多“沉默是金”的朋友,一贴不回,一言不发,只想吸取别人的思想和精华,却从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悟,我用自己最诚挚的语言献上二语!~

大凡所有人都知道,这世界"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要相信自己付出的越多,未来也就会有倍增的回报。很多坛友会说:我刚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没有太多的感悟,不是我不原意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人呢,之所以阻碍自己成长的往往也就是自己,因为人会给自己找太多的理由,但一定要相信,结果伤害的不是别人,一定会是自己!~

每个作为孩子父母的家长,最想给孩子的一定是爱,而这种“爱”的传承不是用语言所能传递的,更多的是具体的事例给孩子心理造成的感悟,当孩子关注到你是一个愿意付出,愿意与人分享的人,试问,一个看贴都不愿意参与,都不愿意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在生活中会有多大的热情?你又能给孩子多大的热情?

可能现实中的压力和工作的疲惫,让你需要调整,但人与人的差异,不在你的下半身,而在你肩膀以上的部分,你快乐,也就决定了你工作的效力,你热情,也就决定了你是否可以有更多的收益,如果你想让自己在现实中有更多的收获,那首先需要改变的不是工作,不是环境,而是你自己,你有没有热情,有没有付出的精神,有没有与人分享的习惯,如果没有的话,那即使你赚到了些钱,那也不会太快乐,你周围的人境界也高不到哪去,你更富不会过三代,因为你缺乏的是理念,你无法将你赚钱的方法复制给你的孩子,你留给孩子最多的可能也就是财富,而不是赚取财富的能力!~

造就你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大家拿出自己的热情,发扬与人分享的精神,一切从改变自身做起,自己优秀了,你的孩子一定也会优秀,因为你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你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方向!~

可能某些言语过重,请谅解,我,用心说话!~


附言:儿教中你最值得带走的就是教育孩子的理念,而这些理念你光用看,是带不走的,你一定需要进入一个共同交流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完善你的理念!要不,容易走火入魔,而只是学到了一些方法而已!

[ 本帖最后由 qqmei 于 2007-5-7 00:36 编辑 ]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5-7 00:27
回帖是美德,简单几句表达你的肯定和看法即可。
我的缺点是话太多了,等qq写个,献给儿教中“废话太多”的朋友!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5-7 00:37
前车之鉴  2007-5-7 00:29  威望  +10  做个点石成金的人吗?

哈哈,只想做一个普通但合格的父亲而已!~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5-7 00:54
普通可以等于合格也可以不等于合格,合格了,不一定普通,普通了也未必合格;
沉默不一定是金,有可能是无知才无言。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7-5-7 01:10
对牛弹琴,
牛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来听
牛喜欢有草的地方
不会光顾练嘴皮子的地方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5-7 06:59
标题: 回复 #1 qqmei 的帖子
沉默经常与冷静结伴。

冷静地看清楚别人的贴子,与爱扯淡却未必看清别人发言的,我更欣赏前者。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7-5-7 07:20
很抱歉,教孩子实在是一件常常变化着的活儿,除了专家们说过的那些诸如爱\诚信\勤劳\勇敢等原则之外,所有的东西都在一刻不停的变化.常常是自以为有了一些心得,明天又被自己推翻,或者被儿子推翻,这样的东西实在是不敢拿出来,况且自己也很困惑.在顺其自然和横加修剪之间摇摆,在与儿子斗智斗勇中成长,实在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唉,很羡慕有些人能讲出一条又一条的道道,像我这样的妈妈每天看着儿子成长, 要跟上他,引导他已经感觉力不从心.这些发挥理论光辉的活就别派给我们啦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5-7 11:34
原帖由 如果 于 2007-5-7 07:20 发表
很抱歉,教孩子实在是一件常常变化着的活儿,除了专家们说过的那些诸如爱\诚信\勤劳\勇敢等原则之外,所有的东西都在一刻不停的变化.常常是自以为有了一些心得,明天又被自己推翻,或者被儿子推翻,这样的东西实在是不 ...


嗯,你说的很对,我也曾经有过和你相同的困惑,但我慢慢地感觉很多感悟真正的来源是我自己在回帖中与别人的思想碰撞中产生的,因为自己在回帖中,大脑才可能高速的去运转,这时候所产生的思维往往是自己光看贴所不能萌发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积极的思维!~

很多时候,只有自己将一些不怎么成熟的观点勇敢的拿出来,才能在碰撞中激发出火花,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付出才有真正的回报!~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5-7 11:47
原帖由 江湖 于 2007-5-7 01:10 发表
对牛弹琴,
牛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来听
牛喜欢有草的地方
不会光顾练嘴皮子的地方


和是否“对牛弹琴”无关!~

如果所有的人都是牛,那根本就没人去弹琴,弹琴是对那些有缘之人而言!~

人呢,当在选择做事的时候,最初考虑的往往不应该是该不该去做,而是值不值得去做的问题,不是有多少人会有收获的问题,而是自己愿不愿意付出而不需要回报的问题!~

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是:他们躺在床上把困难想像的太多、太大,而忽略了其实问题并非自己所想像的,真正的问题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去做!~

所以,我选择的是我该怎么去做,至于多少人没有感悟,那不用我考虑的范畴,因为一定会有人产生感悟,一定有人会有所收获!~

价值观的问题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7-5-7 12:10
听着像是劳模事迹总结报告
如果是发自内心地写给那些人看的话
不应该发在这里的

牛不来这里,这里没有草。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5-7 12:25
听语漫步  2007-5-7 11:45  威望  +5  看来俺也是金

哈哈,别....

其实我才是“金”,因为我自己都受到了很多“金”的影响,让我变成了“金”

作者: secretgarden114    时间: 2007-5-7 12:28
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只好沉默是金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5-7 12:34
原帖由 江湖 于 2007-5-7 12:10 发表
听着像是劳模事迹总结报告
如果是发自内心地写给那些人看的话
不应该发在这里的

牛不来这里,这里没有草。


还是具体点,评语没法说全!~

我要找的是那些希望有所收获,而不愿意浪费时间回帖,共同参与探讨的朋友,而不是不愿意探讨,只需要资源或单纯放松心情的朋友!~

鼠目寸光版原本就是探讨的板块,来这里的人都是有这类需求的人群,欢迎他们一起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是不是没有错?

所以,我说,要找对人,表对情!~

作者: 豆豆龙    时间: 2007-5-7 12:35
回帖是一种美德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5-7 12:49
不是俺不想说,是俺不敢说
俺现在都是有选择的参与,好象少之越少了
有些话说出来效果不好,又不想成为被攻击对象
作者: 云海漫步    时间: 2007-5-7 13:59
呵呵,mei用心说话,偶用心看 ,谢谢你的用心

不过,沉默是金?沉默不是金?哈哈!

灌水总是难免的,mei别介意啊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5-7 14:37
  
  回贴是美德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5-7 15:34
没有认真去想过论坛的好处,
个人的一点感觉,网上论坛有传统媒体和一般聊天工具不能比拟的优点。其中最吸引人的,无异于大家在发贴回帖中的交流和分享。
即使是同样的资源,发在网页上,供大家下载,和在论坛里发贴,还是有点点不同的地方的,因为论坛的目标受众和分享人群相对比较稳定,大家可以表示认可,和分享使用心得等等。
理论探讨就更不消说了。
我们论坛不是啥大坛子,也许来的都是普通人多,所以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专家说法,更多的是同为父母,或者同样关心孩子的人们自己的思考想法实际问题成长记录等等,大家在交流中思考自己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
当然,论坛也让我们认识朋友消遣时间得到快乐。。。
一切的一切,就基于大家都来用心说话,不管灌水还是自己的浅薄想法或者是无病呻吟,
但是,我们说的,就是我们想说的~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5-7 22:07
怕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只是为争论而争论。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5-7 23:35
美德是回贴, 一般不参加高明的辩论, 看菜吃饭,看人跟贴的说.

说明俺不是金俺是银.
作者: 葡萄树枝子    时间: 2007-5-8 08:51
看了这帖不敢不回,楼主说得有道理。回帖时的思考更深刻。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5-8 09:18
沉默也是金子,来了,思考了,就可能对孩子有益处。到了要张口的时候,自然会去张口,不用去掰别人的嘴巴呢。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7-5-8 09:25
好多贴看了,觉得别人已经把自已想要说的都说啦,自已已没有可以说的啦,看来还是硬盘转速不够。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5-8 10:08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5-7 12:49 发表
不是俺不想说,是俺不敢说
俺现在都是有选择的参与,好象少之越少了
有些话说出来效果不好,又不想成为被攻击对象


不是俺不想说,是说腻了烦了。

看看GERRYHAO对中医的观念,把中医批得体无完肤,害那么多人跟他辩,到头才知道他对中医是“爱之切恨之深”。

再看看他的那篇“又遇到难题”,除了感叹“好一片苦心,老鼠尚且如此,这教育???”还需要说什么呢?!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5-8 10:13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5-8 10:08 发表


不是俺不想说,是说腻了烦了。

看看GERRYHAO对中医的观念,把中医批得体无完肤,害那么多人跟他辩,到头才知道他对中医是“爱之切恨之深”。

再看看他的那篇“又遇到难题”,除了感叹“好一片苦心,老 ...


你一定是误读了,俺对中医彻底否定,从来不爱滴。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5-8 10:40
标题: 回复 #25 jerryhao 的帖子
看看“终于知道老鼠为何痛恨中医了---终结答案”
63楼
综观日本的汉方药学,可以看到日本基本上放弃了传承于中国的医药学,而接受并发展了现代医学。汉方医学在日本没有什么市场,因为没有谁会在现代诊断手段如CT,B超,X射线,内窥镜已经非常普及的时代去接受望闻问切的诊断。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世界第一(81岁),不是汉方医药的功劳,而是来自于先进的医疗水平,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汉方药在民间依然存在,盖因日本文化深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汉方药市场销售额很高,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物价远远高于中国,而且相对于中国的原料粗加工而言,日本更注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的开发。日本的药店或便利店有很多健康药品健康食品销售,主要是因为部分日本人持有“医食同源”的观点。

83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对中药的开发已上升到新的层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中药制剂一定能够不负众望,越过美国临床的崎岖之路而通过FDA审批,快速进入美国和国际市场。

你在这两楼里指出的是中医一些技术和形式上的落后,指出的是中医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向,并没有否定中医的立脚的基础,反过来理解如果中医引用了先进技术和采用了合适市场的形式,中医一定可以发扬光大的,我这样理解你的帖子的,所以我给你对中医的态度得出了“爱之切恨之深”的评价。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5-8 10:48 编辑 ]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7-5-8 13:34
谁谁,好久不见,再见,真好!

我倒觉得,很多朋友与我一样,看了别人的贴,佩服得五体投地,只会点头称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低,见识浅,不会总结,更不能上升至理论,所以不敢回贴(怕回水贴,倒显得自己不够诚意, ).自从可以加分留言后,我倒是经常选择加分,以表示我对楼主的敬意.

我也希望发贴建楼,不过这尚需时日呢!(这时日可会很长哦! )
作者: 无言精灵    时间: 2007-5-8 23:14
说得好,虽然我来的时间很少,但有想法还是要发扁言的。呵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5-8 23:24
标题: 回复 #26 susan_1201 的帖子
呵呵,我说你就是误读了呢。

第一、那是转载的资料,我不会去修改别人的话。

第二、部分中药有治疗效果,必不能证明中医是合理的,恰恰相反中医是一些胡乱拼凑的玄而又玄的“理论”的集合。

第三、反对中医,并不排斥将部分有效的植物药的成分提炼出来,安全的给人用药,而不是像现在乱七八糟一大摞,到底是有用的东西多还是有害的成分多。

看来支持中医的朋友们要求并不高,只要找出中医里面一个有点用处的东西,就非常知足了。
作者: 因为没学问    时间: 2007-5-8 23:45
话都让文化人儿说了,因为没学问,只能沉默了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5-9 00:59
有些是不可说之话,有些是不可说之人。
所以,不是所有的话,都适合说。

一部分人多嘴多舌,一部分人沉默寡言,也算是和谐社会了。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5-9 08:07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5-8 23:24 发表
呵呵,我说你就是误读了呢。

第一、那是转载的资料,我不会去修改别人的话。

第二、部分中药有治疗效果,必不能证明中医是合理的,恰恰相反中医是一些胡乱拼凑的玄而又玄的“理论”的集合。

第三、反对 ...

你倒是非常严厉,看到白纸上一个黑点就说纸是黑的。
作者: hwzxzxq    时间: 2007-5-9 08:19
重在交流,交流是一种方法!交流是一种美德!交流是一种感悟!交流是一种升华!望家长朋友们多交流多讨论!
作者: jjhs    时间: 2007-5-9 08:28
不得不回的帖子
作者: dyly    时间: 2007-5-9 09:33
人的交流是需要“气场“的,人家沉默,可能是大家的气场还没对上。
作者: ljyljk1013    时间: 2007-5-9 16:24
标题: 有交流才有收获
我认为版主的观点是正确的,我是一个刚刚注册的人,我也认为只有交流才有收获,我希望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把自己的好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5-9 17:09
有些人的帖子,是不能不回的!因为一贴之恩,会有刷墙之报
作者: 我是懒猫    时间: 2007-5-9 22:34
原帖由 前车之鉴 于 2007-5-7 00:54 发表
普通可以等于合格也可以不等于合格,合格了,不一定普通,普通了也未必合格;
沉默不一定是金,有可能是无知才无言。

  我就总是因为无知所以才敢妄言。
作者: 我是懒猫    时间: 2007-5-9 22:35
儿教中你最值得带走的就是教育孩子的理念,而这些理念你光用看,是带不走的,你一定需要进入一个共同交流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完善你的理念!要不,容易走火入魔,而只是学到了一些方法而已!
来这里收获多多
作者: 我是懒猫    时间: 2007-5-9 23:08
儿教中你最值得带走的就是教育孩子的理念,而这些理念你光用看,是带不走的,你一定需要进入一个共同交流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完善你的理念!要不,容易走火入魔,而只是学到了一些方法而已!
来这里收获多多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5-10 15:09
来到论坛,估计所有人最初都是因为资源。而资源只是件东西,拿了就走了,不用说话,心地善良的还记得说声谢谢,但这样的回帖,千篇一律,没有交流。
    在这里交流,可能也是因为你以为你认识某人。比如,不认识的人发帖,你可能会觉得不太好回帖。
     刚进来的人,挂着娃娃班的标记,无论旁人和自己也会有点幼稚的感觉。幼稚则言轻,都不好口没遮拦了。
     俺觉得应该让新来的人都有头像,否则脸都没有,没个脸熟,怎么交流
作者: conf67    时间: 2007-5-10 16:06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5-10 15:09 发表
     刚进来的人,挂着娃娃班的标记,无论旁人和自己也会有点幼稚的感觉。幼稚则言轻,都不好口没遮拦了。
     俺觉得应该让新来的人都有头像,否则脸都没有,没个脸熟,怎么交流


是的,娃娃如偶,轻易不敢掺言;先闪,去找个脸,然后再混
作者: liumimi    时间: 2007-5-11 10:47
标题: 回复 #1 qqmei 的帖子
赞同.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