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楊定一心念一轉,健康就來! (推广读经的医学博士)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7-5-5 00:58
标题: 楊定一心念一轉,健康就來! (推广读经的医学博士)
楊定一心念一轉,健康就來!
文 / 林宜昭  
結合最古老的醫學文化及最現代的生物科技,強調身心靈整合,楊定一博士把最想做的健康事,用服務的精神來進行,更強調一切,就從心開始……
他是儒者,也是科學家;是醫師,也是實業家。身型高大的楊定一,聲音意外的輕柔,解釋時態度誠摯,加上溫文儒雅的儀表,一點也不像是精明幹練的經營者,比較像是健康的傳道士。
長庚生技的董事長楊定一,生於台灣,7歲移民巴西,13歲考上當地醫學院,21歲拿到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及Cornell醫學院醫學博士、27歲升任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主任,不斷在學術界刷新紀錄,在幹細胞研究領域也表現卓越,更受聘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諮詢委員。2002年他回台灣做生物科技公司,提倡身心靈整合預防醫學。
轉化的契機

人之所以有轉變多半都有機緣。人的本性都向善,只是在成長過程中被太多思考、太多鬥爭、太多壓力、太多污染所矇蔽,楊定一表示:「過去我也是這樣,都在追求好成績、高成就,不過轉變的機緣,就像是探針一樣,有時候是一個打擊,有時候只是別人的一句話。好多年前,我正處在工作最忙碌的階段,遇到一個牧師來訪問,我一邊受訪一邊頻頻看錶,那牧師突然問我:『你快樂嗎?』以為他會問我醫學領域問題的我突然愣住了,我反問他為何要問這問題,那牧師說:『我們沒有一個人不想追求更多,穿要穿更漂亮,吃要吃更好,財務要更多,這是基本的要求,但是到了某個程度,再高再多也沒有用,人生最高的境界,最高的享受,是平靜,內心要安靜。』這幾句話讓我好好地思考了一番,給我很大的衝擊,也揭示出我的危機。接下來也很奇妙,我開始接觸到一些老師、牧師、出家人等,一路有很多機緣,也累積愈來愈多的理解,逐漸把自己的行為跟上來。」


也正是在NIH的那段日子,楊定一有感於自己的病人,受苦於癌症一一離去,西醫藥束手無策以及許多現代慢性病,至今仍無法找出病因的無奈,加深他轉而探索東方古老的醫學,包括希臘、埃及、印度、中國與俄羅斯等自然療法,然後他發現「其中相同的地方比不同的地方多多了。」
真原醫學是身心靈預防醫學

楊定一的背景主要還是西醫,他不批評西醫,也不跟任何專業去衝突,只是做好整合的工作,他相信只要講科學的根據,醫界沒有理由反對,因為不論西醫或中醫,都是希望病人好。他指出:「我們的做法不是給你幾種藥而已,既然要治療,就要做完整的身心靈調整。人本來一出生就是健康快樂的,經過社會上種種環境因素的改變,漸漸變得不靈活、不活潑,左腦也不通了,但是人會講話、思考,不光是機械上的動物,應該整體去看,所以要治病,一定要全面去追求,全面去溝通,全面去協調,包括思想、人生價值、飲食、生活習慣、喝好水、好的環境,全面要具足,才可以得到健康。」這樣的健康觀,就是楊定一全心投入的「真原醫學」,結合最古老的醫學文化及最現今的科學,包括奈米科學、物理、化學、數學,幫助一個人做身心靈轉變,回到諧振、均衡的狀態。


因此,楊定一常以水、空氣、陽光、土壤等元素的圖文,解釋人與環境共生、與自然共存的健康意念,環境、日常的飲食都會影響到我們身心靈的健康,他從理論出發落實到生活實務,讓預防醫學很容易被人接受,讓自然保健深入更多人的生活中,他和長庚生技的團隊不斷研發有助身心靈的健康食品、飲品與用品,更規劃出可以親身體驗的「身心靈轉化中心」。
少肉慢食+螺旋拉伸

回歸自然的預防保健,讓身心靈調和為一,聽起來玄妙,實則行之有法。楊定一博士認為,重拾健康的第一步,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因為幾乎所有研究都證明,人類是素食動物,所以他建議,不妨先從少吃肉做起,慢慢調整適合自己的比例,而且要細嚼慢嚥,讓消化系統順暢。還要練習正確的呼吸,做定期且有效的運動。楊定一全年365天都運動,早上起床後、上班前,從事有氧、健身與螺旋拉伸等運動,平均各約30分鐘。


雖然從西醫的角度來看,脊椎跟疾病沒有關係,但傳統醫學中每個文化都會提及脊椎與健康密切相關,所以楊定一融合許多運動,推演出簡單的螺旋拉伸運動,強調脊椎調整,讓人們即使處於壓力大的生活中,也能從中做到「結構上的修正」,因為人身上有兩百多處關節,人們久坐不動,還習慣往前傾,且只做直線運動,如果在日常運動中能做到螺旋拉伸,像擰毛巾一樣,把脊椎伸展開來,不僅血管、神經、淋巴拉得距離比較長,且能矯正日常不良姿勢。楊定一也很鼓勵跳床運動,因為一跳,所有內臟都在動,跟地球的頻率也相同,可以達到共振,而且有氧的消耗量也高。
轉念,從心開始

真原醫學講究「諧振」。 「諧振」是身心的頻率達到諧和,也達到與地球萬物頻率的諧和。「心」像個火車頭一樣,帶動全身功能,腦波跟在後面,馬上就會做調整。諧振的概念其來有自,今天的科學已經知道腦會發出電磁場,而讓人認為腦部的神經細胞是主宰身體的中心。隨著檢測方法的進步,從MRI到腦波、心臟波的測量,發現心臟的磁場比腦大四千倍。「人的心開朗、舒適,心得到諧振,慈悲心發出來,就可以帶動全身健康,」楊定一說。


說謝謝:要達到身體諧振,楊定一從心做起。身為董事長,楊定一絲毫沒有架子,說話總是謙恭有禮,交待部屬做事時,總會隨口加上一聲謝謝。他指出:「調整人心,最快的方法,就是說謝謝。」


從早晨眼睛一睜開,刷牙、洗臉、照鏡子時,就先對自己說謝謝;吃飯前停留一秒鐘說謝謝;挨罵時不要抱怨,先感恩有機會多學習;到晚上睡前的最後一個念頭還是謝謝。「這是細胞觀想,這樣的話,生理、化學、生化結構無形中已經在改。」楊定一說。


懺悔與期望:第二是懺悔,以感恩、反省的心情,接受一切。楊定一講到因果,你對哪些人、事、物做錯了,就要真正徹底的懺悔,多修行自己的身心靈,就會多知道自己的因果,對自己犯錯的對象懺悔,才會真正改變。接下來要期望,人要有希望,力量才大,「期望」可透過信仰的系統來完成,這信仰不一定是宗教。


回饋:就是要發願。每個人活在世上,都要有一個大目標,真心發願,病人尤其需要。發願要誠懇,要服務,要奉獻,努力去做,自然就會走到「菩薩道」,活得更好。當然,即使了解了,人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決心才能改變,在改變的過程中,難免發牢騷,肉體也會疲勞,更需要堅持不懈的訓練,以維持所做的改變,不過──願大就念大,才足以堅持,讓結果也大。


在長庚生技健康中心,還可以見到楊定一設計的心情表單,幫助人們學習在身體力行,在表單上,把每天做的好事,由上往下寫;壞事,就由下往上寫。「長期做下去,對人生及社會看法,都會改變,比較會為他人著想。」有了善念,真心發心、發願,便能廣結善緣,形成好的力量,身邊的一切,自然趨於好轉。
身心健康需全人教育

楊定一博士更特別重視下一代的教育。


早在美國時他就積極推展兒童讀經運動,回到台灣來也持續著,目前在台灣、香港、大陸與美國等地,大約已經有700萬名兒童參與,在美國,楊定一帶著小朋友們,邊走邊朗誦美國人權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的〈我有一個夢〉或〈人權憲章〉。「很多人聽了感動掉淚,這是一個潛移默化,對孩子將來的行為有很大改變,」楊定一認真地說。在台灣,他則鼓勵小孩子朗誦《論語》、《老子》等。藉由讀讓兒童潛移默化,對人生的價值有正向的導引。因為在大腦心智的發展上,一般人都只用了左腦的一成,右腦部分幾乎被蓋住,許多潛能都沒有被開發,兒童成長發展要均衡,不能只重視理工與邏輯上的追求,動手去做的表現及朗誦等行為,讓歷史、文學、地理與科學等有所互動,對於右腦的開發有積極影響。


因為是做健康的事,所以願大,楊定一博士始終追求第一,但是他不用誇張、商業化的言語和表情來宣傳,也不為營利,而為別人、為教育,以回饋為出發點,藉由最先進的科學做為說服的工具,發展健康食品、器具及全方位的保健用品,作為接近群眾的管道,讓每個人、每個環境甚至整個地球都健康。


他身上,確實有著身心靈合一最美好的能量展現,也因為看見他的堅持向前,所以更能相信身心靈轉化是現代人需要的健康力量!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7-5-5 00:59
楊定一先生  王永慶的女婿
他是一位年輕有為的謙遜學者
推行身心靈健康之道
也在美國推廣兒童讀經
認為讀經可以讓身心調和到最佳狀態

據說 他多年來所找到幸福的生活
要能從「感恩心」與「規律」著手
向外-規律良好的生活作息
由內-遇到順逆境皆發出感恩心 坦然面對
回歸到身心靈最簡單的「諧振」
作者: newagua1    时间: 2007-5-6 03:53
当初读王唯工博士的<气的乐章>,道理都是一样的,承传中医的智慧。
作者: newagua1    时间: 2007-5-6 03:55
人要是懂得圣贤的存心,了解宇宙、生命的真相,一定活得幸福愉快,身体健康。
作者: zjj4206574    时间: 2007-5-13 16:25
好好学习中!追求身心合一,天人合一!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