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我们在重复西方幼教昨天的错误 [打印本页]

作者: harrycwh    时间: 2007-5-4 11:23
标题: 我们在重复西方幼教昨天的错误
与国际接轨——专家的失望超出想像  去年夏天,儿童问题咨询专家赵远虹陪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学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访了北京数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在两天时间里,艾博士亲眼目睹了2000名中国儿童在幼儿园里的生活。赵远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察结果令德国专家的失望甚至超出了她的想像。
  “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今天的一些幼教理论还在重复着西方昨天的错误。”赵远虹举例说,“比如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西方对这一方法从产生怀疑到加以否定,已经花了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值得深思的是,在北京一个标榜与国际接轨接得最紧密的现代寄宿幼儿园里,艾博士见到的却是最厉害的灌输教育。”赵远虹说。“这家幼儿园的招生广告中频繁出现的字样是世界著名大学剑桥、牛津和博士帽;这家幼儿园的园长是从外国学习回来的‘海归’;父母送孩子上这样的幼儿园感觉是送到了外国……但是在教室里看到的情景,令艾博士大为惊讶。”赵远虹说,“这家幼儿园里,竟然没有一个专门为孩子们玩‘过家家’而布置的角落;书架上也没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用的材料。最令人震动的是:凡孩子目光所及之处贴的只是中国汉字,连绵不断,从教室一直延续到寝室。房间里摆得满满的小床四周见不到孩子家人的照片,美丽的图片和孩子从家中带来的私人玩具……”据说这家幼儿园4、5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认识一千多字,赵远虹反问道,“在这样的情景下,孩子即使不想学又有什么办法呢?”
  
  作为权威的幼教专家,艾博士非常反感把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强加到幼儿园孩子身上的做法。艾博士强调说,“人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证明了: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不可能来自被动式的说教,对孩子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赵远虹说,实际上,单纯地提前学习时间并不能加快儿童成长的速度。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的时间表,不应该人为地提前或推后。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违背教育的自然规律是会受到惩罚的。有时一个错误的教育理论将会导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营养不良”。
  
  仿佛是为了弥补多年来造成的教育欠账现象,在当今的中国,家庭的功能和作用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像是打赌一般,父母的晚年和儿女自身是否幸福的宝都统统押在了孩子身上。赵远虹发现这句时下最流行的口号之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成千上万中国父母喘不过气来。对于这种重望的份量,德国专家起初并不十分理解。
  
  在北京一处婴儿早期教育基地,当艾博士听说一个9-16个月的婴幼儿上课时间竟长达45分钟时,惊得险些从座椅上跌下来。
  
  赵远虹回忆说,艾博士在其总结报告中尤其提到了该早期教育基地课程结束时的爬行比赛,孩子们被抱到起跑线上,然后在对面母亲或亲人的大声招呼声中向终点爬进。“当第一,争先进”似乎从起跑线开始已经渗入这些婴儿的头脑中。
  
  也许中国的父母会问,难道“当第一争先进”有什么错吗?
  七岁儿童的认知世界
  
  赵远虹手里有一本艾博士的新书《七岁儿童的认知世界》,其中详细列出了德国一位7岁儿童长达70条之多的必修课和教育清单。这份教育清单是艾申波茜博士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比较得出的结论。从提出到定稿历经3年,并对150人进行了单独访谈。
  
  教育清单内容涉及实际生活、社会经验、情感体验和美感感受。艾申波茜博士指出这是一个人生下来的前7年间应该具备的经历体验及掌握的知识。
  
  情感体验方面:
  一个学龄前儿童在个人情感和自信心建立方面应该:体验过自身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缺少你”等称赞的话语;
  
  体验过压抑的心情。能够分得清饥饿与愤怒,劳累与悲伤之间的差别。懂得心理学上基本因素的相互联系,诸如尿床是由情绪波动而导致发生等等;
  能够原谅大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体验过出门在外时对家和父母的怀念,感受过舒适与将就的差别,在家与在外的不同。在路上奔波时产生的思乡、漂泊、借宿以及无家可归的概念;想赢,但也输得起。
  对自身身体的认识方面: 
 
  体验过水对人体有浮力;会荡秋千,知道使用不同的身体力量会对秋千的高度有不同的作用;
  
  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堆过雪人,沙堡,在小溪中搭过水坝,在野地里生过火,并能够熄灭之;  
  身体生病时的基本急救常识:
 
 ?发烧应热敷还是冷敷,呼吸有痛感应休息还是运动,知道鸡皮疙瘩,战胜疾病后有自豪感,知道身体生病在所难免的道理;有爬过一棵树的经历;研究过拉链,会用钥匙开锁,会使用工具;有收集东西的愿望;能区分食物和膳食,动作与姿势,气味和气息,能够区分看、凝视和一瞥之间的区别;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知道“只有你和我两个人知道的意义”;听过童话故事,从寓言和故事中懂得什么是受难,什么是安逸;
  在家庭方面:
  熟知家中的亲戚朋友,理解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或姨妈;能为大人分担忧愁;看过爸爸刮胡子;……
  七十多条无法一一列举。可是这一清单是否能给我们的幼儿教育提供另外一条思路?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有比认字和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教育内容呢?
  惊喜:一所部队大院里的幼儿园
  连续参观这些幼儿园后,德国专家感到意外惊喜的是一所部队大院里的幼儿园。艾博士对这个幼儿园的最初好感来自一些所见的细节。
  “刚进门我们就被拉住照集体像。刚好几个四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路过,便被老师招呼过来一同参加。照完后孩子们并没有被立即命令回班去,而是随意地跟着客人往前走。”
  
  在去办公室的路上,走廊里迎面走来三个孩字,手拉着手。园长很自然地将孩子叫到跟前,像介绍战友似地把他们的大名报给我们;
  
  橱窗里照样挂着孩子们的画。但这里没有其他幼儿园常见的统一题目、统一手法的成人模仿品。相反,孩子们画里的内容极富想像力。其中不乏幼稚拙劣手笔的,但仍然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最让艾博士认同的是孩子们做手工用的材料的多样化。教师办公室同时也是一间手工作品陈列室。制作者竟然都是孩子。虽然有的内容使我们感到一些陌生,比如坦克,红旗或者导弹,但是制作材料真可谓丰富多彩,有木料,棉布,易拉罐……教师津津有味地向我们介绍那些巧妙而有趣的制作技术,言谈中充满了风趣和自豪。
  楼梯口的拐弯处被开发成一个小小的美发廊。是孩子们把洗菜用的筛子制成了烫发帽。此外,梳辫子用的蝴蝶结,吹风机,刮胡子刀,烫发卷,玲琅满目的东西都来自孩子的小手。不难想象,当孩子们在这个成人社会的模拟场所里,实践着与他人协调合作的工作时,将会产生多么大的乐趣!赵远虹补充说,尽管类似的活动角落也许在其他幼儿园里也可以找到,但这个幼儿园给德国专家的感觉非常不一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与孩子共同进行的专题研究。而研究的题目来自孩子自己的生活。比如有一个专题研究是关于“鞋”的。为什么要研究“鞋”,有两件事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一是每当假期结束,孩子们回到幼儿园时脚上往往穿着都是新鞋,开学第一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鞋子转来转去。第二件事来自负责擦地的阿姨。她总抱怨说,刚刚擦过的地总有孩子跑上去踏上鞋印,乐此不疲。原来是鞋底上的不同花纹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好奇心。于是关于鞋的专题活动就此展开:大家开始讨论左脚与右脚的不同,然后老师领着孩子们上街采访修鞋人,进鞋店采访售货员阿姨,询问鞋的种类和用途,等等。“凡是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肯定能够成功。”这是该幼儿园老师们的信条。艾博士评价说,在这里她终于找到了知音,因为他们的教育始终都是以孩子为本。
  孩子如同花钱买的商品,等着升值
  
  针对目前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赵远虹特别指出,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该回归到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这个层面,而不是随意拔高。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纯洁性的问题。赵远虹说,现在很多中国小孩的教育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对父母而言,孩子教育如同是花钱购买的商品,还要等着升值,这对孩子来说压力太大了。
  
  赵远虹提醒中国的父母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从国外回来的专家,这与国际接轨无关。艾博士走访完这些幼儿园后感叹道: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累的,他们的生态环境是最不宽松的。艾博士呼吁教育工作者尽快给中国的儿童松绑。
作者: 妹妹猪    时间: 2007-5-4 17:04
可怜的孩子,无所适从的家长!
作者: lwlmw    时间: 2007-5-4 21:36
家长也很可怜啊,我现在就不知道什么样的是对,什么样的是错。我想尽量给孩子一个美好而又没有虚度的幼年,可是现在真的有些晕
作者: 雪山飞狐123    时间: 2007-5-4 22:34
中国的教育现状就是这样,有什么办法呢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5-5 04:13
畸形的社会,不适应行吗?让外国孩子拿中国户口,脱离外国环境,他家长会怎样呢?
作者: tietie    时间: 2007-5-6 08:46
要想教好小孩子真是不容易呀!!!
作者: sallymao    时间: 2007-5-19 13:58
其实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也是很累的,我们的教育就一直要求小孩要争第一呀,要名列前茅呀,包括大人的工作也要来个排名,好像我们中国人生来就是与人攀比的,的确累!要是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小孩子的心理,尊重个体的差异,那该多好呀。
作者: ws1208    时间: 2007-5-20 20:57
唉!现在的教育体制教出一堆书呆子,成绩不错,能力不足!
作者: v586    时间: 2007-5-20 23:41
很受启发,感慨良多,一切以孩子快乐为本,6岁以前以玩为本,玩中学
作者: 竭泽而渔    时间: 2007-5-20 23:48
5楼说出了这种教育体制产生的底层推动力量!!!    不过被推倒这种境地只能靠家长自己改变方向了!
作者: 可人妈妈    时间: 2007-5-21 09:42
原帖由 trythis 于 2007-5-5 04:13 发表
畸形的社会,不适应行吗?让外国孩子拿中国户口,脱离外国环境,他家长会怎样呢?


是啊,无力改变大环境,只能适应了。心有不甘呵
作者: ali0204    时间: 2007-5-21 11:30
现在的教育体制如此,家长只能尽力而为了
作者: 悠儿宝宝    时间: 2007-5-22 00:05
大环境如此,我们一边感叹着现在孩子压力大,一边不自觉得给孩子加压。可是,不随波逐流,行吗?
作者: usjerry    时间: 2007-5-22 10:15
如果我们都是一味地适应这个畸形的教育体制,后果又是如何呢?我们应该顺应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让目前的教育更变态。
作者: zzss    时间: 2007-5-22 10:40
其实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早教并没有错,方式也不重要,关键是是孩子是自愿学习吗?
作者: hxh007f117    时间: 2007-5-27 18:11
标题: 同感
幼儿教育学校化很严重,身有同感那
作者: 小猪的老虎    时间: 2007-5-28 10:22
我们宝贝也在上早教课。
50分钟的课程,孩子是看的多,参与的少(其实活动是应该都参与的,但是孩子自己好像更愿意看)
那只能是我们做家长的多记点,回来后,在分解一下,一个个游戏慢慢玩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7-5-28 13:29
原帖由 悠儿宝宝 于 2007-5-22 00:05 发表
大环境如此,我们一边感叹着现在孩子压力大,一边不自觉得给孩子加压。可是,不随波逐流,行吗?

同感!同感!
作者: 辰宝妈    时间: 2008-9-1 16:39
我同楼上的感觉一样!
作者: liulimei    时间: 2008-9-1 21:41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这些家长有时真的很难分辨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作者: haha2fit    时间: 2008-9-2 10:09
无所适从的感觉,可能真的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作者: 依山傍海731    时间: 2008-9-2 13:15
标题: 让孩子自由发展,适度加以引导
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迷茫啊。
作者: traceyusa    时间: 2008-9-2 13:50
好文!最想知道是北京哪所军队幼儿园。
作者: pangbo    时间: 2008-9-4 13:15
父母的价值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依靠自己最重要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9-4 22:19
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其实每个汉字都可以看作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画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识与智识的灵符。中国文字,就是慧智图形、全息画卷。
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如同上面以前讲过的有关水结晶科学实验和对语言进行的科学研究结论一样,如果我们开展对中文和西文视觉的对比科学研究,我们同样不难发现其中的明显差异。中文与西文在大脑中对视觉中枢区和视觉辅助区的作用点,肯定都是与西文不同的。其中整体把握阴阳,执两用中,慧智双运,都是汉字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最终必然会被科学界所发现。
中文字形,由于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等丰富的内涵,而且将形、音、义三位一体地整合成在一起,成为一种完整的信息模块,对大脑的综合作用就构成了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样是有利于启迪智慧,双向同步开发我们的慧识和智识。
修真生理学中的性线和返天镜的奥秘,都完整地包含在其中,只待科学的发现和验证而已。因为中国古文化,方方面面无一例外地都是源于道和德,以仓颉为代表的古圣,在造字的过程中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全息观,是从象数理气这个全息整体观来发现发明创造了中国的汉字。
慧观与智观高度统一和完美的结合,这就是祖先们科学创造文字的前提和基础。仅仅从日本科学家在水结晶试验中发现的一个共性现象——也就是“水”字共性现象,也就形象直观地证明了中国汉字是慧观下创造的结果,是深度的慧观,是现代人还无法达到的细致入微的深层次的慧观。他们的慧观,已经达到了现代科学仪器需要500倍放大高速摄影的频率才能捕捉到的信息。然而,古人却已经能够通过他们自身的深刻观察,发现我们现代科学才能验证的结果。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9-4 22:21
二、   汉字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强大的无形的有形力量。这,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它西方民族的重要差别,一个力量的基础。
汉字最巨大的功能,是维系着多民族、多语言的共同认同。
中华民族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能够维持五千年而不出现分裂,汉字的功德无量!只是需要我们去认识到这个特点,认识到这个重要的作用。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却存在着近百种的不同方言,甚至百里之内,村与村之间的方言都不相同,像福建、浙江那些地区,走上四、五里路,从这一个村子进入另一个村子,他们的语言都互相不通。如果听他们说话,他们自己之间有的都听不懂,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特点。这种方言的差别,远远超过欧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差异性,那的确是这样。在整个欧洲,很多的民族、很多的国家共同处在欧洲这块土地上,但是他们语言的差异性,与我们的方言差异性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我们看一看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例如,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他们为什么在历史上很快四分五裂?因为罗马帝国在使用拉丁语书写自己的方言时,就自然地出现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等,都在使用这个拉丁语;但是到了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时,受到方言的制约,也就改变了这种拉丁语的写法,因而就出现了法语、意大利语。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拉丁语也就自然开始消亡了。然而,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五千年以来始终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的现象?因为文化不同,因为文字不同!我们所使用的是方块的汉字,而不是拼音文字。
这种现象,的确是反应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功劳,的确与汉语独特的方块文字的信息特点密切相关。因为,汉字具有一个拼音文字未能具备的重要特点——表意不表音,这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
我们的汉字,不论是镌刻在龟板上、还是铸造在青铜器上,无论是刻写在木简上、还是竹片上,也不论是写在后来的帛绢上、还是书写在纸张上,七千年以来汉字的形态在变,但是汉字表意不表音的重要特性却始终没有变,“书同文”这个统一文字的特点没变。不论我们汉语的语音和语法在历史上如何在任何地区发生变化,也不论各时期、各汉语的方言如何庞杂,书同文这一特点始终有效地维持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汉字表意不表音的独特性,是汉字能让各类语音共享的工具。任何语言都能够共享,包括西方世界将来都可能将汉字作为可以共享的文字。世界上的象形文字众多,汉字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全面保存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古老的文字。
象形文字,是诞生于人类文明发生的源头泉点之上的最古老的文字。从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史迹来看,世界各民族都诞生过自己的象形文字,只是这些象形文字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没有汉字这样的完美的特点。
作者: 果果妈18653    时间: 2008-9-5 15:29
LS想说什么啊?!LZ在讨论教育制度,你跑来吹什么汉字
作者: greenbee    时间: 2008-9-5 15:53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求人不如求已,家长如果能把精力放在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而不是智力成长上,那我们的孩子会过得轻松些,成长之路也会更接近自然吧。
作者: icelea    时间: 2008-9-6 00:08
现在是做老师难,做家长难,做宝宝更难呀!
作者: arima    时间: 2008-9-8 15:39
原帖由 lwlmw 于 2007-5-4 21:36 发表
家长也很可怜啊,我现在就不知道什么样的是对,什么样的是错。我想尽量给孩子一个美好而又没有虚度的幼年,可是现在真的有些晕


可不是嘛
作者: 戈戈    时间: 2008-9-10 12:49
现在的小孩子怎么都这么可怜啊!
作者: 甜三七    时间: 2008-9-10 13:44
一看到这样的文章  就让我对杜曼有所怀疑
作者: 瓜瓜妈    时间: 2008-9-10 14:30
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家长心里要明确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随波逐流.
作者: znn    时间: 2008-9-18 14:02
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如何呢?早教是这样,幼儿园教育是这样,学龄教育更是这样?我们独善其身可能吗?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9-28 11:37
不管是国家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离开了德这一实质根本性的教育,都将是海市蜃楼,虽然好看但终究虚幻不实。道德教育是社会的主体教育,也是解决社会发生不和谐的根本治理方法,德化心灵是解决刑法中根本无法解决的道德自律,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是教育出人才的根本保证。而现在普 遍性的认为道德只是伦理说教,而没有升华上升到品格和能量的塑造上面去,道德才是真正改变人生的根本措施和方法。再多的方法和措施,不能解诀心的问题,都将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
作者: sothy    时间: 2008-9-28 14:20
但是现在的幼儿园   家长只会给小孩上口碑好的   真的能一家一家去考察的实在太困难了
作者: 小新妈    时间: 2008-9-28 19:24
我们家长真是难呀,到底怎么教育好宝宝呀?
作者: adjirong    时间: 2008-9-28 22:31
作为一个新妈妈,对如何教育宝宝感到很迷茫呀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9-29 10:52
要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确实很难,0--7岁的教育关乎着孩子一生,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知老”,这是对婴幼儿教育成败的慧观总结。0--7岁间我们是否给他具有大智慧的东西很关健,如果我们现在一天都在教他几年以后不学就懂的东西,那真的在浪费孩子宝贵的青春,无疑是一种过错或犯罪。
    孩子最优秀的宝贵学习时机就在婴幼儿期间,这是科学和教育家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不用在去怀疑。而婴幼儿的教育主要是给他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思悟能力,这就叫开慧。第二就是让他的大脑具有自然规律的有序化排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正确的思维判断,这就犹如电脑的程序一样,但这一定要从大的方面着手,而不要在那些流行的小方法上去揣摸,择而不慎会失误孩子的。
作者: SHERRY760423    时间: 2008-9-29 15:03
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教育。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9-29 23:16
现在的经典教育很多滑入了急功近利的歧途之中,而部分家长对经和典又概念不清,甚至将一些书类的东西也当经典来读,使经典诵读的效应大打折扣,不能不惊醒呀。
    脚踏实地做经典教育的幼儿园目前尚少,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来救偏补缺,开展好家庭经典诵读教育。育人育心,浇花浇根。培养孩子首先要抓好培养孩子的道德心灵做起,有了这个基础,就奠定了孩子良好的品格和素质,纲举目张,其余则易矣。
     老子《德道经》被称之为万经之王,能培养孩子道德心灵和自动规范孩子行为的能力。只要坚持不懈的去诵读,诚信无二,孩子身心变化一定会让每位家长惊喜的。可以一试
作者: jinjin8    时间: 2008-10-1 17:11
有什懡办法呢,在中国.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10-2 09:56
不是没有办法,而是办法也非常简单,只要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开展好老子《德道经》和《易经》这两部经典的诵读,就会全面提高民族道德文化素养和基础,提升全民道德意识,从而达到自律律他的效果。诵读这两部经典可全面提升国家的科学创造能力,再现科枝领先于世界的神州风采。从而实现“以德治国”的美好愿望。
作者: hehaho06    时间: 2008-10-2 17:05
真是可悲呢.人们可要为国家的未来主人负责呀!
作者: fxztxwd    时间: 2008-10-4 20:41
这不是家长的错,整个社会造成的!无语
作者: zhengningning    时间: 2008-10-4 21:57
看了半天,无所适从,不知怎么教育孩子了,信息爆炸时代,谁来告诉我们对错
作者: 空不亦色    时间: 2008-10-4 23:26
所以早教的关键是让孩子喜欢学习,让他发现其实学习本身是件快乐的事情。
作者: sle23    时间: 2008-10-7 10:38
我们现在的家长本生就经历了太多的变革,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也被一次次的颠覆,自己都浑沌着,所以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是很难真正形成或者把握一个定式,我们也是在尝试,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100%正确的教育思想,人云亦云盲目追随总是难免的,更容易被广告误导,所谓的权威,所谓的专家,也是这个说这样有理,那人说那样正确,我们这些平常之辈能如何?只能把自己人的孩子当做实验品,无数次的尝试,有利还好,无利也罢,最怕的拔苗助长适得其反。那些人说了错了也罢了,耽误了人家的孩子也不会有谁去追究,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会成为什么样子的。
作者: doglulu    时间: 2008-10-7 11:38
要想教好小孩子真是不容易呀!!!
作者: zhxfqf888    时间: 2008-10-7 14:47
很受启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作者: lovewwd    时间: 2008-10-7 14:55
看了,要是硬灌的话,还不如放羊呢
作者: hzt124    时间: 2008-10-7 18:10
其实很简单,就是孩子将来去做清洁工,素质也要好,品德要高尚,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有方向了.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10-7 18:13
江何再大,无源必将枯竭。树木再茂,无根则亡。文化无德,必将异变。一切动乱的根源,皆是失德的表现。德是万物之母,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是人们少有明白《大学》中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几个字的真实内含,也就读不懂老子《德道经》这个“百科鼻祖”之书了。
    让我们共同读读老子《德道经》第十四章,也许会有领会。
第十四章 尊貴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 而恆自祭也。
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爲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作者: ginazhao    时间: 2008-10-7 21:12
标题: 中国小孩确实累
同意楼主的说法。现在几个月的娃娃就开始上早教班了。
作者: imtft    时间: 2008-10-7 23:10
很受启发。
作者: lujingjing    时间: 2008-10-9 00:27
原帖由 lwlmw 于 2007-5-4 21:36 发表
家长也很可怜啊,我现在就不知道什么样的是对,什么样的是错。我想尽量给孩子一个美好而又没有虚度的幼年,可是现在真的有些晕


同感!有些无所适从
作者: 南郑德慧智幼园    时间: 2008-10-9 10:04
回楼上,这种把握实在太简单了。纵观历史,再观现实,一个“德”字贯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管是戏说也好,正史也好,无非好坏正邪的较量,而其结果点就是叫人尊德守德行德。
    德不但贯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也贯穿在世界的文化史之中,历史的枯荣盛衰,无不体现着德的多寡厚簿。人生的过程也决逃不出这个规律,我们不需人云亦云,但为什么还盲目呢?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我的良好精神壮态应归功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老子的思想是无人愈越的道德高峰。
    老子《德道经》就是一部论德最全面,最深刻,世无匹敌的百科全书,只要真信无疑的去诵读,就可获取到无穷智慧。
作者: purloria    时间: 2008-10-9 21:05
汉字也可以当作是图片阿,只是这样的确很枯燥
作者: pingp_zhang    时间: 2008-10-10 22:53
原帖由 liulimei 于 2008-9-1 21:41 发表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这些家长有时真的很难分辨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是啊,迷茫
作者: technia    时间: 2008-10-13 16:04
我现在都觉得有些盲从,对早教真的没有很好的把握!
作者: jiangmm430    时间: 2008-10-13 17:24
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是想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可是,当所以的孩子都开始学习这儿,学习那里的时候,你又怎么能不闻不问.其实这和传销洗脑的作用是一样的.
作者: silvernight    时间: 2008-10-14 15:22
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都不知道那是对的那是错的,无所适从
作者: luckylucky    时间: 2008-10-15 17:07
迷茫啊,探索啊,可怜的爸爸妈妈们啊,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将来能生活的好,虽然有时候做法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可是,真理在哪里呢?
作者: 云不在天    时间: 2008-10-16 00:48
是啊真理在哪呢
作者: shiliuli    时间: 2008-10-16 10:10
标题: 迷茫
我们大家都在迷茫,至少说明现在家长正在思考这个问题,那么思考过后,就会有答案出来,如果不思考,那么什么时侯都不会有答案
作者: evoon    时间: 2008-10-16 10:15
标题: 现状就是如此
现在就是摸不着头脑啊
怎么都不对

想的做的都不能统一
作者: 小胖子的PLLP    时间: 2008-10-17 11:04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句让让家长操碎心,孩子累坏身,唉~~
作者: 夜色氤氲    时间: 2008-10-17 11:39
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培养确实重要,但是父母还是要把心态放轻松,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他反而能长成健全、全面的人,给了他很多框框,那只能长成又一个我们
作者: ring41111    时间: 2009-5-8 07:59
可怜的孩子,无所适从的家长!
作者: zqkk    时间: 2009-5-8 09:59
其实只要小孩开心,肯主动探索就ok了
作者: fallraina    时间: 2009-5-10 14:21
大环境如此,我们一边感叹着现在孩子压力大,一边不自觉得给孩子加压
作者: yezi996888    时间: 2009-5-10 20:42
现在中国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知道不好,但是对于自己的小孩这样也只能是无奈
作者: 姣姣妈妈    时间: 2009-5-10 20:49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早教论坛,还不是大家都很想教育出一个好孩子吗?家长都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方法太多,孩子能不累吗?
作者: SHANG3333    时间: 2009-5-11 00:46
标题: 回复 #1 harrycwh 的帖子
似乎家长也在犯同样错误
作者: fionking    时间: 2009-5-12 21:33
我学习一下
作者: reneguo    时间: 2009-5-15 17:11
我感觉如果是真正的外国人开办的幼儿园一定是让孩子自由自在的,但通常一些‘海归’看到了国内父母的心理,打着跟国外接轨的旗子赚钱。我觉得父母真的应该擦亮眼睛。在中国,贵的真不一定就是对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