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欲擒故纵。
儿子玩得太久,我拿出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时不时地哈哈大笑,时而自语说:“太有趣了,真精彩了.....”孩子扭头看我时,我就故作神秘,做出不让他看的样子,嘴里偷偷笑。孩子出于好奇过来说:“妈妈,我看看。”“噢”我边应边转身,还是不让他看。“妈妈,我看看嘛,我们一起看嘛,好不好?”此时孩子迫不及待了,这才把书拿过来,兴奋地与孩子一起欣赏起来......
二、儿歌接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读半句让孩子接下句。特别是孩子常听的故事,效果更明显。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并完全投入到故事情景中去。
如在讲到“小老鼠”时,孩子总是抢着说:“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哩骨碌滚下来。”声情并茂,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有时讲到关键时刻,我故意停下来让孩子猜猜故事的发展....
三、演故事
比如在讲“龟兔赛跑”时,我和儿子就分角色扮演。我先让孩子选他喜欢的角色,他要当“兔子”,我就当“乌龟”。开始了故事的表演。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就把故事上演了一遍。开始时孩子的说来象背书,慢慢地随着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便能够融会贯通了,讲得很流畅。孩子觉得演故事很有趣,当他看到喜欢的故事时,常常要我陪他演故事。我知道演故事有助于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思维发展都大有益处。因此我乐此不疲,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从不敷衍,孩子演故事的兴趣浓了,阅读兴趣也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