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两个孩子,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很主要一个方面表现在和外界的交往上。照照积极主动热情大方,熙熙腼腆寡语紧张谨慎,特别在熙熙小的时候,完全不会和陌生人说话,别人给东西也不会要的。不熟悉的人也不会打招呼,给他东西也不会要。我过去觉得有点不好,但是从来不会当着别人的面来批评他。但是一直在注意鼓励和培养他的大方。上了几年幼儿园以后,已经有一些改善了。近来看些关于保护孩子负面情绪的文章,也很有感触。想起在昨天电梯里看见一个孩子的表现。 同一幢楼,经常出入电梯,大人之间一般都不打招呼的,现代人么,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带着孩子的话,本着让孩子懂礼貌学大方,一般都教孩子叫叔叔阿姨好。昨天我进电梯,不知道哪楼的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女孩,约莫6岁了,她妈妈让她叫阿姨好,女孩警惕的看着我,不发一言,我想起了我家熙熙,对他微笑着,她爸爸就大声说话了:这孩子,就是不懂礼貌,总不叫人!女孩更缩到妈妈后面去了。我蹲了下来,微笑着和小女孩说:小妹妹,我住在8楼,我家也有弟弟妹妹呢,你呢,住在几楼?她还是不说话,但是脸上的表情已经缓和些了。可她妈妈又说话了:这孩子,真丢人!我心里觉得那父母过分了,可是总不能去批评路人呢,只能一声叹息,电梯到了,和那女孩说了声再见。女孩没说话,可是弱弱的摆了摆手。 孩子的个性有不一样。再者在孩子的情绪里面,和欢喜,兴奋,主动这些正面情绪对应的,还有谨慎,紧张,沮丧,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我们愿意看到孩子正面情绪,觉得孩子活泼向上,很讨人欢喜。可是一些负面情绪,却是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渠道和方式。孩子在襁褓的时候,我们很在乎孩子的负面情绪,哭了闹了就想着他是不是饿了,不舒服了,可是当孩子长大了些,我们却粗暴的反感这些情绪。其实,正因为孩子有这些情绪,才使他们更好的躲避危险,学习正面的处理问题。一个完全无知无畏的孩子才是可怕的,因为他不懂得辨别危险,躲避不安全的东西,比如危险的陌生人比如滚烫比如黑暗。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要硬性去压制甚至批评。而是要改变环境,调整心态,去除危险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改观情绪。这个时候,大人的态度的行为很重要,先给孩子安全感,然后用正面情绪去感染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情绪控制逐渐的成熟起来。 我带孩子们出去,也在电梯里教他们喊同一幢楼的叔叔阿姨,照照大点了,也开始有点防范,一些面目似乎不够和善的叔叔,也不喊了,当他们抗拒的时候,我总是把他们抱住,悄声和他们说,这些都是住在几楼的叔叔阿姨,是我们的邻居,不必害怕,然后我会和那些人寒暄几句,孩子们看到自己妈妈都可以说的愉快,一般出电梯的时候都会和叔叔阿姨们说再见了。 我有点杞人忧天的,电梯里是例外,平时里,我还是让他们,自己熟悉的大人不在场的时候,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给的东西都不要吃,绝对不能和陌生人一起走,不管他们说什么。安全甚于一切,不需要胆子太大的孩子啊。一些必要的负面情绪利于孩子自己保护自己。 再想起关于黑暗,儿子也不喜欢关灯睡觉,觉得黑暗中很多莫名的东西,我抱着他,安慰他,但是不会强迫他,更不去考验他,我自己童年被黑暗折磨过很久,我的孩子还小,但是敏感的个性,想像力的丰富使他对一些未知的东西表现的比较谨慎和胆小,这种负面情绪我也不会去压抑他,希望通过从小开始,他们就有足够的安全感,足够的预知危险,躲避危险的能力。 |
原帖由 小猪的铺子 于 2007-4-14 19:09 发表
看了楼主的文章,同样爸爸妈妈的孩子有截然不同的性格,让我更加相信了“先天气质说”。先天气质无所谓好坏之分。我孩子他爸是粘液质为主的,我是多血质为主的,年轻的时候我看上去更大方和胆大,但其实不是 ...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4-14 21:56 发表
儿子小时候也不叫人,怯怯地,俺们要求和鼓励,有时会主动了。但生人必得俺们提醒才叫。后来我们自己认为不是什么大事,不叫就不叫吧,所以渐渐也懒得提醒了。
儿子怕黑,到现在还不肯一个人睡。他爹和俺轮着 ...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4-14 23:31 发表
看了半天这个评语怎么跑到云妹妹这里了![]()
![]()
妹妹你将就着接了吧
![]()
俺个人的观点是:
1)家长不在短时间内强迫孩子们去改变先天的东西,而是长时间内常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去改变;
2)敏感本身不坏, ...
原帖由 云海漫步 于 2007-4-15 00:29 发表
从楼上看下来,基本上小猪和02把我想说的都说完了![]()
再重复下那句话吧:性格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肯定着爱,再加以适当的引导,这就是父母能做和该做的吧![]()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4-15 22:46 发表
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叫,这是一个大问题,难道就是为了父母的面子么?我儿子至今也不会去叫叔叔阿姨,我们也不要求他,但我依然相信他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原帖由 我是一只鱼 于 2007-4-16 00:22 发表
叫人不等于有礼貌
教他叫人是大人的一种礼貌
积极去和陌生人交谈和认识是社会的一种能力
此陌生人当然是安全的,甚至是有利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直接有这种能力的。
所以我们主要从这个事情想情绪的问题。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4-16 10:12 发表
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了解孩子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比如在两岁半以前的时候,孩子会比较容易和外界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认生。但是当孩子各种能力增长起来的时候,孩子就会对陌生的东西产生很多恐惧,对陌生 ...
原帖由 668 于 2007-4-16 11:17 发表
偶宽心了,VV一直是个敏感谨慎的孩子(表现在6个月开始见人就很严肃的盯着看很久很久,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但时间稍微缩短了一些,我认为也算是进步),V爸一直认为VV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看来他是对的![]()
原帖由 668 于 2007-4-16 11:17 发表
偶宽心了,VV一直是个敏感谨慎的孩子(表现在6个月开始见人就很严肃的盯着看很久很久,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但时间稍微缩短了一些,我认为也算是进步),V爸一直认为VV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看来他是对的![]()
原帖由 dyly 于 2007-4-16 15:21 发表
水版的观点俺也很赞同。虽然没有查出心理学的确凿证据,但我观察发现。小孩子如果一直在自由轻松的家庭环境中长大,2岁之前她肯定是对 物 感兴趣,2岁以后逐渐对人感兴趣了,这时候孩子的自我保护的生存本能要求 ...
原帖由 云起 于 2007-4-17 00:05 发表
但是我观察的,确实爱不够的孩子,更怯于接受外界事物呢,因为他信心不足,不是你说的那样会外向呢
只有自信和安全感比较全的孩子,才更好的和环境协和。...
原帖由 云起 于 2007-4-17 00:05 发表
咱们纯粹讨论,呵呵
自由宽松,然后比较具有安全感,而且遵循先爬后走的话,孩子对世界的探知的心理发展会比较健康。
有很多父母确实疏忽了对孩子的爱和拥抱的
但是我观察的,确实爱不够的孩子,更怯于接受 ...
原帖由 dyly 于 2007-4-17 06:38 发表
哈哈,我发觉jerry, 一直鱼,水版还有很多咱们这里的好家长,都是自己悟出了蒙氏华德福阿之类的核心,而且不死钻理论,不怎么讨论,可是个个的教育孩子的本能更准确,真的超强!![]()
![]()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4-17 09:22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yly 于 2007-4-17 06:38 发表
哈哈,我发觉jerry, 一直鱼,水版还有很多咱们这里的好家长,都是自己悟出了蒙氏华德福阿之类的核心,而且不死钻理论,不怎么讨论,可是个个的教育孩子的本能更准确,真的超强!![]()
![]()
呀,有些不好意思了,你可能不知道我还是反蒙氏的。嘻嘻,其实呢,我觉得做父母的首要的可能还是多了解孩子,看一些有关孩子心理和成长的书。
原帖由 dyly 于 2007-4-17 10:00 发表
哎呀!说实话,如果死读那些书,而且还要教条的必须照着书本来检验是否做对了,那还不如不读,还不会有那么多的心理压力,搞的孩子和大人都紧张兮兮的。
原帖由 我是懒猫 于 2007-4-30 10:08 发表
完全同意,女儿在遇到一次意外事件后,总是联系到自己,晚上做梦都是。想象力太丰富了,但写作文的时候,想象力却一溜烟跑光了。
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多原因,遗传,后期的环境等等。但凡事不要强求,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