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曲恰恰

我从小没什么志向,现在也没什么志向。由于性格比较要强,说话比较大声的缘故,从小身边的人们都说我也许会成为所谓的女强人,让他们走眼了,我真的有点不大好意思:)
同学少年的时候,由于志向不高远,所以没有过火热的青春的想法,政治觉悟也不高,什么六四什么炸使馆游行,我都没兴奋,想来自己的青春真贫乏。相对伟人们的挥斥方遒,我更喜欢爱玲的同学少年都不贱,那些青春日子里的朋友更使我怀念。
回忆的文章写过太多了,写我那段社团的生活吧。大学时候,加入社团不算多。什么文学社诗社在中学以后就失去了兴趣。可是我什么都玩儿,朗诵小品广播诗歌文学争鸣唱歌演讲等等等等,青春啊,能挥霍的就是时间和精力了。投入的当时就是那么热爱。
最爱广播台,这个社团,留下了我青春的点点暗恋无限热情和对一个团队的深深的眷恋。广播的时候没多少,我们就是搞活动。从拉赞助到策划到广告到组织到举办到庆功,一个很长的很严密的过程,都是由我们自己操纵和组织,很辛苦,但是更有成就感。从过去到现在,我都不习惯为我自己做的事情找目的,我可以说社团为我的以后人生经历带来多少多少经验和能力,就比如我说现在网络给我多少多少东西似的,实际上,我总是跟着感觉走的,我认真去做,是因为我喜欢!
在学校里的社团,都是无偿的工作,但是我们乐此不疲,因为一帮同学少年聚在一起为一个目标做事情,一起度过青春的日子,真的是很美的事情。总记得那些深夜里,古老的大钟楼发着暗淡的光,踏上昏暗的楼梯,里面就是一片欢声笑语,我们在阳台上一边喝啤酒一边自己折广告单,明月半弯,树影深深,这些年轻的岁月永远在我心里。即使是无偿的,即使只是一些学生的活动,我们也投入了百倍的热情,成功举办以后,看着舞台的一出出光芒,那一刻的成就感真是不能比拟的。后来出来工作也搞活动,而且每一步工作都有酬劳,那种成功的满足却怎么也不如当初了。
幕开了就怕幕落,人聚了就怕人散。星光和辉煌背后,最凄凉是演出以后的后台,人渺渺,影孤单。大家呼喊着一起宵夜庆功。简单的干湿炒牛河,大家就可以吃得很开心,很畅快。有时我们会直落,唱K,谈谈心,说说这次如何成功,下次如何改进。真是时光飞逝的日子。
多枯燥的事情一旦有了感情就会眷恋。大三学期末,必须告别社团了。最后一个大型演出,很多人已经喊我大姐大,由于大三的老资格和组织的领头人。演出有条不紊,我却走出礼堂背后,看看静静的明月,发现自己有泪两行。一直和我在一起的搭档,一个可爱的大男生,却细腻的知道我的心,在高高的台阶上,大声对我喊:其实你可以不离开。。。
世上哪里会有不散的宴席呢,笙歌会停,烟花会散,没有长久不离的情殇。今日不离开,光阴也会离开,没有永远的同学少年。。。那夜里,我们也是直落,我们一群共同走过的人们和团委老师共舞一曲恰恰。人生里有很多最后的舞曲,有很多最后的最后的。。。那一曲恰恰永在我心。。。
同窗情谊最难忘,我把我的少年光阴把我的同学们放进我最珍贵的回忆盒子里,没有你们,我的人生会失色太多,祝福你们,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