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目前遇到的问题,小孩不想还钱。 [打印本页]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15:30
标题: 目前遇到的问题,小孩不想还钱。
以前带小孩购物,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前两天,报亭老板愿意让小孩先拿走东西,约定第二天还钱。昨天我提醒小孩说你那个钱还没有付哦,提醒了好几次,小孩都不吭声,最后我问小孩你是不是想不还钱了?小孩很不犹豫的告诉我是呀。

我需要用什么办法让小孩理解、接受必须要还钱的道理呢?
作者: 云起    时间: 2007-3-28 15:31
坐下再说话~~~~~
作者: 云起    时间: 2007-3-28 15:33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8 15:30 发表
以前带小孩购物,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前两天,报亭老板愿意让小孩先拿走东西,约定第二天还钱。昨天我提醒小孩说你那个钱还没有付哦,提醒了好几次,小孩都不吭声,最后我问小孩你是不是想不还钱了?小孩很不 ...

哈哈,其实呢,孩子想法没有那么复杂的,也许以为东西已经拿了,专门付钱有点没意义吧
你可不要故意引导他觉得不还钱也是一个选择呢。
要是说道理可以说一长篇,但是我觉得必要不是太大呢,让他知道,得到一些就要付出一些就好了。
注意言传身教:)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15:34
云起最近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有些累?!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3-28 15:36
借钱不还,再借就难。让他试试再赊帐,感受没有信用不被人相信的难处。(当然,得先和小店老板说一声)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15:37
不还钱确定是一个选择,只是一个坏的选择。
我需要想一个办法,用简短而且道理非常明白的话或故事来说服小孩。
作者: chjjyc    时间: 2007-3-28 15:46
我需要想一个办法,用简短而且道理非常明白的话或故事来说服小孩。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15:50
信誉和信任很重要,会影响一生。能够通过这个事能够让她理解或能够加深对信誉和信任的理解很值。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16:02
可不可以讲那个小孩相信船长的故事?
一个小孩不小心从船上掉到大海里了。他在水里拼命的喊,没有人听见,小孩只要追着船的方向游,但船还是越来越远,小孩还是努力的向船的方向游。最后船长终于发现船上少了那个男孩,他们想起来了隐约听到的救命声,然后断定小孩一定是掉到大海里了,船长决定回去找小男孩,但大家都说都过去这么久了,小孩肯定已经死了,不用回去了,但船长一定要回去。最后大家发现小孩还活着!!大家都不明白小孩为什么还会活着,船长就问小孩:你为什么能够在大海里游这么久的?!小孩说:因为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救我的。听了这句话船长向小孩跪下了说: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

让这个事故里小孩的对船长超常的信任感动我的小孩,然后让她觉得信任的重要,从而珍惜别人给她的信任,从而让小孩自愿还钱给那报亭老板?!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8 16:10 编辑 ]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16:31
我也觉得拐的弯好象太多点了。
作者: 云起    时间: 2007-3-28 16:37
我是这样想的,故事说理,是一个不错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必要,每一个故事都去深究它背后的意义呢?我的答案是没有绝对的必要,就比如我们经常说现在语文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每一个文章都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好文章就是好文章,这样刻板的划分和归纳,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欣赏和学习的。
回到讲故事上,我觉得也是这样的,我们挑选认为好的故事(在孩子小的时候,然后逐渐放手,教会孩子自己选择),然后给孩子讲,可以适当引导和启发,但是绝对不灌输我们自以为的理念,真正的观念和知识的习得,还是等孩子自己去领会吧!
至于说到还钱与否的事情,可以借机教育,SUSAN也不要过于上纲上线,过早的给孩子带上不讲信誉的帽子,就过犹不及了呢~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16:50
原帖由 云起 于 2007-3-28 16:37 发表
可以借机教育,SUSAN也不要过于上纲上线,过早的给孩子带上不讲信誉的帽子,就过犹不及了呢~


我没有说小孩不讲信誉,而是她没有理解到信誉及为什么要讲信誉,所以她也不会守信誉,我现在的目的就是让理解信誉。故事或现实生活的教训能够让她理解信誉这个概念。

信誉可能对我们是比较理解的东西,但对于小孩来说它可能是新概念而守信誉只是她的一个新经历,现在她有些偏离,需要我引导,而且是一个她可以接受的引导,一个越容易理解越容易接受的引导。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8 17:00 编辑 ]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3-28 16:58
让她当一次老板啊,看别人拿了东西不给钱她会什么感觉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3-28 19:05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要犹豫,让孩子立刻回家向父母要钱把钱还回去。
作者: 一叶小舟    时间: 2007-3-28 20:42
很简单,让他想想别人能够信任自己那是很令人开心的事情啊,然后带着他把钱还了就可以了.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3-28 22:16
再罗嗦一句:没必要跟孩子讲那么多道理,欠了钱就要还,道理就这么简单。而且要速战速决。

如果每欠一次钱都要这么费劲地催孩子还钱,那么将来孩子欠人家钱就更难自觉去还了。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就得建立一个欠钱就必须尽快还的观念,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作者: 小狗熊    时间: 2007-3-28 22:46
我的第一感觉(常态思维啊)不该绕弯子,告诉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实在不想的话就让他换位思考。讲故事太小儿科了,孩子不是不懂道理,是不想、不愿还。那故事能动摇了他么?
作者: zgl    时间: 2007-3-29 01:01
这么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准备做多久的政治思想工作啊,好话说尽孩子还执拗不还又该如何?

拖久了孩子只怕更认为是可以不还了,不还这不也没事啊,就妈妈叨叨几句罢了

孩子小,上纲上线的大道理多没用,什么故事办法都是以后的事,迟迟不决反而却是对这行为实实在在的纵容。。。

搁我,先不管她是出于什么心理,道理讲完后,必以力迫之,严声厉色提溜着她让她亲手把钱还给报亭老板

顺带说一句,千万不要迷信说服教育,严重问题的的第一次都是迅速进行精确打击的最佳时机。。。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9 08:00
人会这样或那样做是因为心里是这样想那样想,如果她的想法没变,只是迫于一时的压力而改变了一下行为,那以后还是会回到原形的。
我不着急。我要慢慢地让小孩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

昨天主动带小孩出去散步,想带她到报亭看看会怎么样,结果报亭收摊了。又去她哥哥家玩了,回家的路上,她又去买东西,没带钱,又欠了帐,说明天还。回家的路上,我问明天真的来给钱吗?她回答很坚决,还,我就说那顺便把那报亭老板的钱也还了吧。她不接话。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想还那报亭的钱呢?她不回答,后来我做了三四个猜测,问她到底是什么原因,她说了一个原因:我觉得那东西太贵了。怕钱都花完了。我告诉她觉得贵可以不买,如果没有钱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她说去上班,去银行就又有钱了。我说对,我们不用怕钱花完,所以你也不用担心还了报亭的钱以后变没钱了,再挣就得了。

事情看今天怎么发展。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9 08:15 编辑 ]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9 08:22
原帖由 zgl 于 2007-3-29 01:01 发表
这么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准备做多久的政治思想工作啊,好话说尽孩子还执拗不还又该如何?

拖久了孩子只怕更认为是可以不还了,不还这不也没事啊,就妈妈叨叨几句罢了

孩子小,上纲上线的大道理多没用,什么故 ...

我是迷信教育的,小孩一岁多点的时候带她去理发,她怎么都哭,我们花了近两个小时和她讲并给看理发店理发,然后小孩同意理发了,但理发师真的到她身边又哭了,后来她爸帮理了,以后的理发,她就可以让别人理了,而且一坐就可以坐半个小时,理完了就很高兴地叫起来妈妈你看我变漂亮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3-29 10:13
不要让孩子和这些赊账的老板打交道。

很多小学生,就是在学校附近的商店赊账,最后欠很多的钱。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9 10:23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3-29 10:13 发表
不要让孩子和这些赊账的老板打交道。

很多小学生,就是在学校附近的商店赊账,最后欠很多的钱。

让老板自己向小孩要钱,老板知道我是这种做法了以后也会引以为戒的,让他们自己不敢赊帐去。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3-29 10:38
很赞同jerryhao 的话!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9 22:35
晚上问小孩散步吗?小孩说散步,问小孩还钱吗?小孩说还,还多少,她不是很记得,说不是有个7的吗?我说是不是三块七,她说是,叫她准备钱。拿出被她发现的零钱罐数了三十七张壹毛钱,出发。问她那报亭的钱怎么办,她没回应。问她那你是准备还还是不还,今天她又肯定的说:还。我说,还呀,那今天我们跟报亭老板说一下,以后再还,不要让别人以后你不想还了。事情就这样了,先还钱,然后和报亭老板说以后再还,问她到底是什么时候还,最后她憋出说星期天还。别人问她是你还,还是爸爸还,还是妈妈还?她说:那东西不是我要的嘛,当然我还了。

以后的事情再看星期天会怎么样了。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30 07:49 编辑 ]
作者: annfield    时间: 2007-3-29 22:44
我比较同意家长不干涉也不提醒.

如果积累到一定的数目,店家让家长还,家长还了后可以让孩子承担,比如原来可以买孩子喜欢的比较漂亮的书包,现在要改成差的,有些孩子喜欢需家长买的就不能买,因为钱付给了店家,产生的结果要孩子自己承担.

每二个方法是即使店家要家长还,家长也不还,因为店家没证据证明孩子拿了,让店家自己问孩子要,那么可能店家以后就不再赊了,同样也是为了让小孩子知道自已做的事该自己承担.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4-2 08:09
昨天星期天,告诉小孩,星期天到了准备钱还钱吧。可能心里想着那钱真的太多了,她去爷爷奶奶的钱柜,居然翻出几张百元大钞,她要了10、20块的两张,又递给我几张,叫我也拿。我说,这是爷爷奶奶的东西,又不是你的东西,你怎么乱拿呢?小孩还是要拿。我说我不要,那是爷爷奶奶的,而且你想要也要问过爷爷奶奶,不可以这样随便动人家的东西。小孩在那里磨,东一下西一下。最后我告诉她,我不想等了,叫她快点。最后她把钱丢回奶奶放钱的地方走了,回自己的家。

回到家,她只拿七毛钱,说那样就可以还钱了,我说你去吧,如果没够钱别人不会收的,就象你买一袋糖结果人家只给你一颗糖你愿意吗?最后她想到我,叫我帮她还钱。最后我从自己口袋里掏一张20的给她,她把七毛钱给我。就这样准备了钱。

然后她自己还了钱。

三岁五个月的小孩真的还小得很,具体需要还多少钱都不记得了。以后需要慎重。这回赊帐就当是她的一回经历吧。
作者: zgl    时间: 2007-4-3 01:14
孩子还钱是被说服教育的结果还是看你脸色威严决定还钱?
为什么孩子不想动自己的钱而去动爷爷奶奶的钱?(是否可以视同想占有报亭老板的钱一样,一错二错?)
这种赊帐经历孩子会明白自己在这件事中的对错吗?
这样的处理对她以后能起到儆戒吗?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4-3 07:51
是呀,是看我脸色威严还是被说服教育的结果,我不知。但其间我半玩笑半严肃,半由她决定半坚定,不过我想她能够把自己想拿爷爷奶奶的钱表现无遗,我想我应该是宽松的。
小孩有一点私心是难免的,大人也一样有私心。
经过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小孩会不会知道对错,但应该知道还钱的观念了吧。
对她以后有没有儆戒,我也不知道。

教小孩引导小孩,我们不知道小孩吸收了多少,只有耐心的等待看小孩的反应,才会知道她从这个事情里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作者: terryphy    时间: 2007-4-7 2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