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那幅画是你认为最棒的,理由充分者得奖 [打印本页]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3-27 19:13
标题: 那幅画是你认为最棒的,理由充分者得奖
今天画了水粉画,除了第一幅是偶的范画,其余的都是孩子们的,你认为那幅是最棒的?为什么?

调整大小 旋转 Image(536).jpg (32.92 KB, 下载次数: 4)

调整大小 旋转 Image(536).jpg

1.jpg (28.54 KB, 下载次数: 7)

1.jpg

调2.jpg (22.4 KB, 下载次数: 2)

调2.jpg

3.jpg (22.89 KB, 下载次数: 4)

3.jpg

4.jpg (33.73 KB, 下载次数: 2)

4.jpg

5.jpg (57.88 KB, 下载次数: 2)

5.jpg

6.jpg (33.44 KB, 下载次数: 0)

6.jpg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3-27 19:27
实话实说
都不看好
缺少创造力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3-27 19:53
要都是心雨,有创造力也就是没有了。
作者: leizi_552    时间: 2007-3-27 20:30
这奖我是拿不了的.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7-3-27 20:32
我比较喜欢这张,用笔够大气:)


笔打成纸了,改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小意0523 于 2007-3-27 21:13 编辑 ]
作者: 别哭我最爱的人    时间: 2007-3-27 21:06
真看不出好来
相比较而言选第四幅。色彩丰富,对颜色比较敏感吗!
就是不知道排着对干吗去。
作者: 八戒公子    时间: 2007-3-27 21:07
都不错,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的。
不过这年头,把人画成鬼,把树画成锅盖,才叫有创造力吧?
我喜欢1和5,最的话选5。讲不出什么道理来,感觉色彩很饱满。
作者: 平民教育    时间: 2007-3-27 21:09
我认为这张最好好------------明快!

[ 本帖最后由 平民教育 于 2007-3-27 21:16 编辑 ]

20070327_4de05d63043ef1d79f25JxS0yUHhavcu.jpg (32.92 KB, 下载次数: 2)

20070327_4de05d63043ef1d79f25JxS0yUHhavcu.jpg

作者: 我一直在    时间: 2007-3-27 21:33
小小小鲸鱼   2007-3-27 21:17   威望   +2   都好

  同意帮主意见,都同学画得好。

  喜欢第一幅和第二幅。

  前车叶子画得真的一样,给我画几张百元大钞吧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3-27 21:39


喜欢第3张,原因嘛:

我不懂绘画,但我感觉这幅用了纵深的遮挡,表现了树叶前后的位置关系。

幼儿园的小朋友绘画,能考虑到前后的物体遮盖和位置关系,应该是很用心的孩子。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3-27 21:40
除去前车的,第二,三幅都看着差不多。其余的那真叫涂鸦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3-27 22:03
同意袋子。

绘画不仅要有想象力,还要有画工。而这种照着老师的画画的东东,应该只考虑画工就行了,也感觉这幅好些。
作者: skyye    时间: 2007-3-27 23:19
跟小意选的一样,看着顺眼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3-28 06:44
很遗憾
我从以上的作品里没有看到孩子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看到了老师作品的翻版。孩子与生具来的那种灵性就是在这种临摹的作品里被消磨掉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需要更多的技巧。

论坛来了一位新斑竹,在才艺版,叫龚江平,是云南的
再给你介绍几位专门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老师,你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一下。希望对你和你的孩子们有帮助。
江苏的童彩,四川的老黄牛,湖北的刘杨,海口的李玉良,西安的梨飞呦,香港的李志雄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8 08:22
我觉得都很好。
第一幅让我感觉到人透过丛丛树叶看到太阳的刺眼,还有在树干前大水珠的晶莹。
第二幅让我感觉树干和树枝都在努力往外生长,感觉到树那种想拼命生长的努力。
第三幅让我感觉那树很壮实,感觉一种不急不躁自然的生命力
第四幅感觉很协调感觉树象孔雀一样在欣赏自己的美丽。
第五幅那是魔幻的树,它就象树精灵在摇身变幻成会说会看的人的变幻过程中。
第六幅象是一张张树叶在回家的路上,叶柄都朝着树干的方向,象动画片了落叶回到树上的那个情景。

申明一下,我不懂艺术。

另外我说一下,我最不喜欢的是车前的那一幅,有些叶子非常的逼真也非常晶莹,但我不知道那叶子为什么那么晶莹?往树根方向为什么会越来越暗。它的光来自哪里?树叶和树干我只能当两幅来看或是每张叶晶莹的片子都当一幅画来看。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8 08:24 编辑 ]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3-28 08:46
我最喜欢第4幅。
凭感觉,其它的都是在刻意去模仿老师,可是他(她)却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全凭自己的想象去画。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3-28 10:42
标题: 为何要展示这样的作品
1、在这里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等着听语、苏三这样的人来批判;
2、这样的展示,绝对不是炫耀,是一种无奈。我不是一个不懂得如何做美术活动的人,长期的灌输下的教育已经让我很无奈了,可是很多教学还要走老路。面对二十多个孩子,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对他们的父母,我无奈。尽管作了很多的前期工作,发资料,开会,每天的沟通,家长们还是在要求着孩子们,要跟老师画的一样,我每天重复的话也是,不要跟老师的一样,不要跟小朋友的一样,要画出自己的风格,可是,仍然会出现大量的模仿,离开范画无法下笔的孩子。
3、教学上的无奈,听语应该清楚,如果我是一个专职美术教师,我可以有更大的伸展,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更充沛的指导时间,我会用自己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孩子们玩画画,可是做不到,我只能期盼每个家长能够理解儿童绘画的特点,理解我的教育方法,不要折断孩子们想象的翅膀,但是,每天机械的教学,每天的完成任务,让我的思维几近枯竭,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疲惫。
4、这几幅孩子们的作品,是他们第一次尝试用水粉来创作,兴致很高,却有些无从下笔,我启发孩子们如果画一幅五彩树,你们将先画哪部分,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之后,我简单介绍了水粉画的技法,然后跟孩子们一起创作,作品是同时进行的,仍有不少孩子在模仿,但是,孩子们很开心,他们在玩。开心的拾掇着,搅拌着,绘画教室里一片狼藉。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我的心里有了些许的宽慰,可是当家长来接孩子们的时候,那种奇怪的评价让我继续无奈了,,,这里就不再诉说了,我只是希望,我们坛子里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轻易折断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啊。
作者: xiaofanze    时间: 2007-3-28 11:10
这种现象很符合正态分布!
如果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达到了听雨和她家孩子的水平, 那中国的教育从上到下要来一次大的改革,同时还要给孩子家长洗脑!
作者: pipiydq    时间: 2007-3-28 11:17
喜欢第5副画.照着画的成分少些.看起来还有眼和嘴巴,让我想起<七仙女>电影中给他们做媒的老槐树.
作者: 20zoo    时间: 2007-3-28 11:17
我喜欢第五张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3-28 11:25
其实象你这样的幼儿园老师还是为数不少的
不仅是幼儿园的老师,也包括很多兴趣班的老师(全国范围)
他们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美术教育方法,用一些范画来规范孩子们的作品。这是一种最省事,省时,省力的教学方法,也是最立杆见影的办法。

家长如果看到孩子上了一节美术课,连一张象样的画都拿不回来,就认为这个老师没有水平。可是谁又想过,任何一种技能技巧都不可能立杆见影的。孩子只有在不断的接触,不断的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用自己的方式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孩子们在这种不断的比较中,不断的打击中,不断的失败中,自尊心受到重创,自信心遭到打击。有多少孩子从此放下自己的画笔,认为自己不行。这种自卑心理对一个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也起到了不良的影响。这是任何一个高明的老师根本无法挽回的。

这样的评价标准已经葬送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孩子,孩子们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国家多年来培养出来的都是工程师,却很难培养出几个大师级的人物。诺贝尔文学奖,科学奖与我们无缘。可是我们依然在这种无奈的环境中挣扎着。

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部分老师意识到了,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挥洒着他们的个性,尽情享受着他们的快乐,尽情施展着他们的创造力。

自从和这些老师接触以后,我才意识到一个错误的评价标准是多么的可怕。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只是影响到一个孩子。但是作为一个老师,受到影响的就不是几个孩子的问题了。

我本来不想再回这个帖子了,但是我们身边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难道不是我们家长的悲哀吗?说的大点不是国家的悲哀吗。。。。。。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3-28 11:53
他们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美术教育方法,用一些范画来规范孩子们的作品。这是一种最省事,省时,省力的教学方法,也是最立杆见影的办法。

如果你是这样的老师,你会怎么做?用多少薪金能够满足你的教学?带多少孩子比较合适?给点建议吧,俺想开一家自己的儿童绘画室,合作吧?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3-28 12:02
原帖由 前车之鉴 于 2007-3-28 11:53 发表
他们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美术教育方法,用一些范画来规范孩子们的作品。这是一种最省事,省时,省力的教学方法,也是最立杆见影的办法。

如果你是这样的老师,你会怎么做?用多少薪金能够满足你的教学?带多少孩 ...



你真要办一个这样的兴趣班呀,那俺就成了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帮凶了

俺可不干
作者: 小猪的铺子    时间: 2007-3-28 12:36
学习中。。。。。小时候学过画,现在的体会是当时把自己给学坏了,没有感觉了。
关注此帖。
作者: 小猪的铺子    时间: 2007-3-28 13:10
仔细看了一下,比较喜欢5.jpg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3-28 13:24
一直对画画有种敬畏感。如果让自己去判断什么样的画好,俺汗一个,俺是对画感觉特钝的那种人。在这里只是有些感想想说说。

先说画工吧。

俺感觉画工上孩子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孩子落笔有致,象模象样,有的孩子却全无章法,感觉这方面经过训练还是能够塑造的。

再谈绘画的天份。俺小时候曾一度想学画,老爸和一个业余画家是同事,她画的主席像超大的那种,似足九分。学画的过程中,俺一直追求的和老师画的一样,但总无法实现一模一样,颇受打击,老师不说俺画得像还是不像,倒判定俺对绘画没有感觉,把俺送回了家。什么是绘画的感觉,俺到现在还糊涂。

再说绘画欣赏,俺依然故我的钝。俺还是喜欢西方的古典主义画派的写实风格,那人物多逼真呀,比照片的更立体更逼真更震憾。到了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的作品,虽然觉得这些画也好美,但自己的理解力还是太有限,俺判断不出哪幅好哪幅不好,倒是对画的价格更感兴趣。到了毕加索,俺完全白痴了,那奇特变异的脸,俺感觉不到一点美,那画儿却那么贵,更加沦为视画的价格而发呆的俗人。

孩子绘画的培养,是先感觉而后画工,还是先画工而后感觉,还是教学之中两者兼顾,那感觉是先天赋予还是后天习得?作为一个绘画老师,如何在操作中兼顾两者,象我这样既无画工,又无感觉的,就得靠众家之谈扫盲了。

此外,绘画欣赏的能力又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呢?

[ 本帖最后由 ealain 于 2007-3-28 13:38 编辑 ]
作者: changying740411    时间: 2007-3-28 13:34
我家宝宝现在三周岁半,幼儿园的美术兴趣班能不能参加呀?出个主意吧!
作者: tuliplin    时间: 2007-3-28 13:47
自己不懂画,只是第一感觉告诉自己喜欢第四副画,觉得孩子离开了老师的范画在自己的想象中.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3-28 15:13
其实一副绘画作品,不是简单的点线面以及各种图形的组合。她也是有感情的,有内涵和气质的。我们可以通过形,色,意,神,韵感受作品
以下是我转载的:

面对美术作品时欣赏者首先应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要尽量找出美术作品独特的艺术个性;有意识地多学习多实践,触类旁通循序渐进

指鉴赏者进行艺术鉴赏活动的主观条件。具体地说,指鉴赏者以综合的心理形式去感受、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形成一种与艺术形象相应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把握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的能力。按照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的说法,所谓艺术鉴赏能力,就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它表现在能使它美化的情况下,抓住真实和良好的东西,并迅速而强烈地为它所感动。艺术鉴赏能力,主要包括艺术感受能力、艺术想象能力、艺术理解能力、艺术判断能力等。只有关于艺术作品的某些知识,而没有艺术鉴赏能力,是不可能开展艺术鉴赏活动的。鉴赏主体艺术鉴赏能力的高低,则决定它在何种程度上鉴赏艺术作品,获得怎样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享受。艺术鉴赏能力受鉴赏主体先天素质的制约,但主要是在后天的艺术鉴赏实践中逐渐养成的。对于艺术鉴赏者来说,除了培养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外,尤其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艺术通感能力和共感能力,以及把握人类生命存在的深层意蕴的意识能力。


作品:画家凡高作品《阿尔的家》





“卧室里没有人,好安静啊!





只有温暖的风从窗外吹进来……





沉甸甸的床铺和椅子是新鲜的酪梨黄,





床单和枕头是浅浅的柠檬黄,





被单是亮丽的夕阳红,





桌子是暖暖的橘子黄,





洗脸盆却是清新的海水蓝。





小小的房间里,





还放了日常的生活用品。





凡高把卧室





布置的好舒适啊!”





就这样非常简练的话语,给4岁的儿童欣赏他们也能够听得懂,他们的欣赏能力就在这样具体的、朴实的话语中逐步提高。





但是,就这短短的几句话,是需要多少年的积累呀!!!





这不是我的话,这是日本的教师、台湾的教师合作的课。





这样的欣赏引导之后,学生们再也不会说不明白,再也不会讲那种空话了。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3-28 15:26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3-28 11:25 发表
其实象你这样的幼儿园老师还是为数不少的
不仅是幼儿园的老师,也包括很多兴趣班的老师(全国范围)
他们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美术教育方法,用一些范画来规范孩子们的作品。这是一种最省事,省时,省力的教学方法 ...

     听语的这篇回应,我很喜欢。   但是前面的评价,我不喜欢,你说:都不看好,缺少创造力。你不是正好犯了你文中的错误:错误的评价标准是多么的可怕。
   有范画并没错。错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以范画为标准。如果老师上课时提供范画,但让孩子画时,给孩子空间自己想象,比如树叶的颜色形状或者树上可能有的东西等,孩子按自己的想象自由挥笔添加。这样的作品当然不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关键还是,画完以后,老师怎么评价,如果老师对每个孩子的作品,都真诚地说:画得真好。并指出画得好的地方,相信这些孩子以后都有可能成为画家。
   没有范画的课,也只能偶尔为之,哪能每节课都没范画。我儿子画画如果没有范画,他永远只画飞机、火箭、坦克等武器类。孩子的世界还是需要引导。当然,懂得画画后,他就能有灵感随意画了。
   这些孩子的作品,我看都像他们自己,不像范画。我还是要说:都好。加上楼上各位对画的评价。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3-28 15:36
其实楼上各位的评价都没有错
但是所有的评价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而不是孩子的角度
孩子们在极力模仿老师的作品。只是因为他们控制笔和色彩的能力有限,所以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画面


孩子画画是不需要范画的。他们无论怎样画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他们对色彩不了解时候,他们会尽情的泼洒各种颜色,在不断的体验中总结经验,自己摸索。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不是老师告诉他们哪个更好,哪个更美。

而绘画欣赏就不同了,上面已经发过了关于欣赏的
作者: chjjyc    时间: 2007-3-28 15:49
这奖我是拿不了的,都不错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3-28 19:36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对“范画”教学的认识和体验有以下几方面:

一、步骤范画。

是启发指导学生最形象具体的作画方法步骤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较重。现行美术课本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之画面太小某些地方印刷的又不够清晰,给学生作画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往往是教师讲了一大套,学生面对作业不会画,或者作画方法不对。如果教师在课前,早有“预制品”,把作画的方法步骤范画放大绘制好,到讲课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事半功倍。

二、启示范画。

启示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有效地进行创作画(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作品,设计创作范画,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制作的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成新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三、对比范画。

它主要表现在绘画方法上的正确与错误,学生作业中的正确与错误。如:上“绘画构图知识课”时,教师仅展示出几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构图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过目不忘。如比例对不对,结构准不准,色调是否统一和谐等,很快就一目了然,成败是非让学生欣然翻悟在分秒之间。此种方法也常用于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像黑白的节奏、色调的关系,教师就可以用范画的形式,多幅相比,然后汰劣择优,直到剩下最完美的一幅。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何“优”何“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识。

四、课堂范画。

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了步骤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俱全。如画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干湿的衔接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领会,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当场挥笔明示方能令人满意。

范画教学之所以成为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其原因,就是它最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地展示给了学生。事实证明,范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没有任何别的形式可以替代的。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所取得的精彩之道,无一不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了范画。他们以范画为主线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在这些优秀的美术教师手下,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画画,没有一个学生不会画画。

然而,在教学现实中从未使用一张范画,或很少使用的大有人在,他们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长期进出课堂,“空对空”地对学生说教,原先许多情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得干巴巴的,枯燥得没有一点“味道”。由于没有范画的启示,学生的绘画技能、技巧长期处于模糊不清状态,许多学生的作业“原地踏步”,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种不良现象发展下去,对美术教育是相当危险的。

提倡范画教学,不断地探讨范画教学,不断地提高范画教学的质量,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 毛豆    时间: 2007-3-28 22:30


我认为这幅画好一点,孩子观察比较仔细充分注意了画面上的遮挡关系,用色没有超过5种,画面显得安静不浮躁。
作者: 走啊走    时间: 2007-3-29 00:37
喜欢第5幅,可能因为别的拍照有点糊,这张很清晰明亮吧
喜欢这种星星雨似的感觉。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7-3-29 01:18
选答案时没心情打字,这会有些心情了,也来瞎说几句。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第一次使用水粉就能画能这样,算是非常不错了,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鼓励。我儿子面对颜料,至今都上不到画的层次,他每“画”一次,一盒颜料就得报废,他的乐趣只在于调色的过程。

说到画画大家就会想到想象力,总爱以想象力去评价一幅画。那想象力是什么?评价想象力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标准,就算是今天你认为极具想象力的一幅画,半年后又会有另外的看法。凡高活着的时候有谁认可他的画?每个孩子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但不一定能用嘴或笔表达得出来,就算表达出来了,也不一定就是观者认可的。

我觉得,5岁以前的孩子没必要专门去学什么绘画培训班,手还没有足够的力度去控制笔。孩子愿怎么画就怎么画,成人没必要去提什么这样那样的指导、建议。家长可做的就是提供五花八门的绘画方式,以及一些优秀的画册,不一定要名画,优秀的绘本也很不错。个人觉得名画有一定的时代性,不一定适合现代的审美观点,太小的孩子还不懂得从时间纵深去欣赏一幅画。

再以我一个门外汉的观点来说说那些小朋友的画:
如果没有范画,完全由小朋友自由发挥,那我最喜欢的是第5幅,他的色彩表达能力(但觉得这孩子应该不是初次接触颜料画,如果是初次的话,能把色彩运用得这么美非常棒)。
从有范画的角度考虑,孩子就处于一种临摹状态,那我肯定选2。我喜欢他的用笔,干净利落有力。应该是个男生吧。
嘻嘻,3和4应该是女生画的:)

临摹会扼杀想象力吗?孩子打一出生就在模仿,要不他的语言从哪里来?小孩子学画,只要他喜欢,没必要过份地强调想象力或反对写实、临摹,我相信没有哪位名家没经历过大量的临摹。没成就为大师不是因为临摹扼杀了想象力,并不是每一个画者都有成为大师级的天赋。成就不了天赋级的大师,做个技巧级的画匠有何不好。就算什么都不是,偶尔闲情逸致一把也不错呀。

我曾跟我先生提过,想让孩子学一门乐器。他的回答是:学乐器有什么用,有几个孩子成得了音乐家。
我也跟先生提过,等孩子再大些就让孩子学油画。他的回答是:学画画有什么用,将来靠画画吃饭?  

大家当然没人跟我先生一般见识,虽然忙着让孩子学这学那,但并没几个家长希望孩子将来靠这个吃饭,这也说明没几个家长认为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大多数家长抱得是一颗平常心。
作者: 冰上雪莲    时间: 2007-3-29 08:17
喜欢第3张,有种烛光的感觉,无限遐想,无限浪漫。。。。。。
作者: 我是云    时间: 2007-3-29 08:23
给楼主一个建议!

下一次,带些实物到教室里面, 让孩子们照着画如何?

如果要画大自然,就先到外面去,让孩子们先观察,记住他们看到的东西,回教室画。或者索性在外面画。

技巧,色调,结构都需要给孩子们讲,只是深浅的问题。
作者: 龚江平    时间: 2007-3-29 11:00
标题: 这个帖子应该发到“涂鸦成长”,呵呵!
这个帖子很有探讨的必要,也有深度。希望看到更多的观点!
作者: 龚江平    时间: 2007-3-29 11:15
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些作品,如果有误导的地方,还请正确对待!




这两件作品唯一的可取之处在于色彩。这个色彩不是因为好看,而是因为孩子把颜色用成了色彩。从一团团浓淡不一的笔触里可以分辨这一点。




   这件作品不好,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单纯在复制,孩子没有任何思考。等于是在帮别人复制作品。



这作品似乎想要有所变化,但终究受到某种因素的制约,没有突破模仿。



      这件作品是变化比较明显的作品。同时,这里的变化来自非有意的行为。属于无意识的变化,跟生理和视觉有些关系。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来讲,在心理或者技巧甚至思考上没有任何的意义。




     这件作品比范画还要好。色彩和用笔都很大气。很大程度上应用 了孩子自己的生理和情感因素。用笔开张而有稚拙。在作品中这里投入了部分孩子的情感,也保持了儿童本身的部分理解。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9 11:43
车前可不可以介绍一下这五位作者的大致情况,及你对他们平时表现的评价。
我猜测,1和5是捣蛋鬼平时老师的话是不怎么听的。6是很老实敦厚的,傻得有些可爱的那种。2是很用功很听话,想表现但也只是一般的,3是听话也受老师喜欢的,4是属于平时可能表现好也可能一般但他不会为了老师表扬而要求自己很表现自己。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9 12:01 编辑 ]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9 12:04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小小小鲸鱼   2007-3-29 11:53   威望   +2   画里窥人,厉害
小小小鲸鱼   2007-3-29 11:53   金钱   +2   画里窥人,


反正我是不怕出丑的,摆上来看看说对了多少。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3-29 12:22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9 11:43 发表
我猜测,1和5是捣蛋鬼平时老师的话是不怎么听的。6是很老实敦厚的,傻得有些可爱的那种。2是很用功很听话,想表现但也只是一般的,3是听话也受老师喜欢的,4是属于平时可能表现好也可能一般但他不会为了老师表扬而要求自己很表现自己。


说的基本正确。佩服
第四幅这个孩子我要阐明一下,一直都是喜欢画跟老师一样的画面,我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改变他,小家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几幅画都是家长们感觉不满意的作品,而我却拍照下来认可并且欣赏着。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3-29 12:25
原帖由 龚江平 于 2007-3-29 11:15 发表
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些作品,如果有误导的地方,还请正确对待!


这是我看到的最佳答案。跟我的评价选择是一样的,感动。
作者: 龚江平    时间: 2007-3-29 13:18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3-28 15:36 发表
其实楼上各位的评价都没有错
但是所有的评价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而不是孩子的角度
孩子们在极力模仿老师的作品。只是因为他们控制笔和色彩的能力有限,所以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画面


孩子画画是不需要范画 ...


      赞同。
      成人怎么解读孩子的作品,全依赖于各个成人对儿童的理解和对作品的感应程度,这也正象商人、建筑师、农民和艺术家对同一树木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一样。我想我们要考虑的是——什么是最重要的?谁应该最受关注?
作者: 龚江平    时间: 2007-3-29 13:38
原帖由 小意0523 于 2007-3-29 01:18 发表
选答案时没心情打字,这会有些心情了,也来瞎说几句。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第一次使用水粉就能画能这样,算是非常不错了,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鼓励。我儿子面对颜料,至今都上不到画的层次,他每“画”一次,一 ...



    临摹会扼杀想象力吗?
      我是这样理解临摹的。
     面对一件作品,大家一起临摹。有人被引导看见了技巧,有人被引导看到了思维,有人被引导感受到了情感,有人体会到感动...............临摹没有错,可关键的是,我们在临摹什么?当然如果能全部都能临摹,那是最好的。但这通常是不可能的。作为作品来讲,技巧是最容易临摹的,而思路和状态是比较困难临摹的。最难的则是这作品当中蕴涵的情感和意义。

    我认为,临摹什么是很重要的。如果只一味临摹技巧,想象力是会被转移的,也就是有被扼杀的可能。因为对儿童来说,我们引导什么,他们就会认为什么是重要的。我们强调什么,孩子就会追求什么(不包括全部孩子,只是大部分)。

    关于模仿,我的看法是:模仿的确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但是也涉及到模仿的具体元素的问题。有句话说:“聪明的人看别人做什么,智慧的人看别人怎么做!”这同样说明了模仿的层次差异。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这是模仿行为。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想着怎么做,这是模仿策略。
作者: dyly    时间: 2007-3-29 14:01
这是我最近最喜欢的帖子(是全部的帖子,不是指某个人的回帖)。引起我的好多思考,甚至感觉自己顿悟到了什么呢!谢谢前车。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3-29 14:06
原帖由 龚江平 于 2007-3-29 13:38 发表



临摹会扼杀想象力吗?
      
我是这样理解临摹的。
     面对一件作品,大家一起临摹。有人被引导看见了技巧,有人被引导看到了思维,有人被引导感受到了情感,有人体会到感动...............临摹没有错,可关键的是,我们在临摹什么?当然如果能全部都能临摹,那是最好的。但这通常是不可能的。作为作品来讲,技巧是最容易临摹的,而思路和状态是比较困难临摹的。最难的则是这作品当中蕴涵的情感和意义。

    我认为,临摹什么是很重要的。如果只一味临摹技巧,想象力是会被转移的,也就是有被扼杀的可能。因为对儿童来说,我们引导什么,他们就会认为什么是重要的。我们强调什么,孩子就会追求什么(不包括全部孩子,只是大部分)。

    关于模仿,我的看法是:模仿的确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但是也涉及到模仿的具体元素的问题。有句话说:“聪明的人看别人做什么,智慧的人看别人怎么做!”这同样说明了模仿的层次差异。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这是模仿行为。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想着怎么做,这是模仿策略。


所以可以教会小孩思路。
教思路的简单办法就是说出来自己看了画以后的感觉和情绪,同时也让小孩说说他自己当时的想法。

所以我们根本不用在这里讲哪个画好哪个画不好,而且它们也没有比较的标准。

1、5的在玩颜料,他们就没在画,我觉得,2、3、4、6在画,画的控制水平当然3和4最高。


这就是我最终的观点。


susan_1201        
2007-3-29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9 14:23 编辑 ]
作者: tigerqiu    时间: 2007-3-29 17:22
没有艺术细胞,不发表意见,但好像拍照对焦不准,没用微距模式么?不是用手机拍的吧,呵呵
作者: coolbaby    时间: 2007-3-30 08:56
女儿4岁自己喜欢画画,也送她去学画.
在陪读的过程中,犯过和许多家长一样的毛病,在说:你看老师怎么画的!这不对!那不对!这应该这样!那应该那样!
结果,被老师一顿批评!:"家长不要管太多,不要扼杀孩子的想像力!"幸亏绘画老师的一顿醍醐灌顶的批评!从此我没有再对孩子的绘画加以"干涉",孩子进步很快.
但是很多家长没有醒悟,他们还在继续说......继续给孩子擦去不规范的线条......继续让孩子跟老师画的一样......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7-3-30 11:27
原帖由 龚江平 于 2007-3-29 13:38 发表

    临摹会扼杀想象力吗?
      我是这样理解临摹的。
     面对一件作品,大家一起临摹。有人被引导看见了技巧,有人被引导看到了思维,有人被引导感受到了情感,有人体会到感动...............临摹没 ...


我觉得被临摹的作品首先得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至于每一个临摹者从中学到了什么,更多的与作画的时的心态和艺术天赋有关,我相信天赋之说。  我不喜欢特意要孩子去临摹,我不反对孩子自主去临摹。我觉得学校上范画课时,可以多准备一些作品,由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去模仿。

儿子以前常会跟我说不会画什么之类的话,但我从不会动手给他画范画,第一我对自己的画没信心,第二是由于懒。每次我都跟他说: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想画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只要能把你所想的画出来了,就是最棒的,不管象还是不象,都是最棒的。我觉得画画就如文字,不需要过多地去强调技艺或想象力,只要能运用自如地把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的就行了。是否能在绘画上取得大的成就,那与天赋有关。面对同一幅画,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模仿同一幅画,每个人学到的都不一样。

小孩子学画画,最重要的还是绘画的心情。不要为外力而画,不要为画画而画。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我想去画,我就是想把我想到的、看到的画出来,我就是想把我喜欢的画用自己的笔来表达一次。
作者: 龚江平    时间: 2007-3-30 13:43
原帖由 小意0523 于 2007-3-30 11:27 发表


我觉得被临摹的作品首先得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至于每一个临摹者从中学到了什么,更多的与作画的时的心态和艺术天赋有关,我相信天赋之说。  我不喜欢特意要孩子去临摹,我不反对孩子自主去临摹。我觉得学 ...



说实话,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是天赋,更不知道怎么去判断是否有天赋,尤其是艺术天赋或者说绘画天赋。
作者: 小猪的铺子    时间: 2007-3-30 23:04
我觉得保险点还是别让儿子去学画画了
作者: 小猪的铺子    时间: 2007-3-30 23:14
他要想画啥随便画,俺只在一旁微笑不语 ,轻轻点头。
作者: iceplant    时间: 2007-3-31 15:20
即不抽象也不写实,第一幅以为是将彩椒切碎了拼起来的,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3-31 15:43
今天心雨要画树。结果展开纸,举起笔,大笔一挥。。。。。我的妈呀
差点没给我吓趴下
5岁时跟幼儿园老师学的树,到现在还是那样的树

尽管北京今天刮大风,我还是带着她去楼下画树
她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对色彩的体验,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画了一棵柳树
随后我单开帖把作品发上来
作者: 8alpha    时间: 2007-4-2 11:45

这幅不错!

有意境和动感。
既然是学,当然要学的象范画,加工创意也要有。
作者: 8alpha    时间: 2007-4-2 11:54
没有临摹和示范,可能基本功难学好,只是自己的随意创意打不好基本功,打好基本功就可以展开创意来提高学画的水平。 个人认为。
作者: 朵朵加油    时间: 2007-4-3 09:18
看完大家的评论,我心里有点难受 去年孩子在所谓有点名气的一个学校学画,由于她太好动很少按老师的范画画,而是常常加上好多自己的想象,这样画面常常不够"漂亮",所以有时尽管很努力她的画还是从来没被老师表扬过,为此虚荣的我曾强迫她按老师教地画 .她只学了一年,我看她到后来已没有了兴趣,所以没再学.而且我对老师一味地强调画的象地画的"好"的表扬,完全失去了信心,所以没再学了,现在想想还是要鼓励她......
作者: hwzxzxq    时间: 2007-4-3 10:05
我认为哪一幅都有可取之处,相比之下第三幅图与范例比较相象。
作者: JINGQINGGUIMEI    时间: 2007-4-3 18:54
第四幅。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4-3 20:22
标题: 今天的作品
点画法画出心中的春天

调整大小 Image(548).jpg (26.3 KB, 下载次数: 1)

调整大小 Image(548).jpg

调整大小 Image(549).jpg (31.5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49).jpg

调整大小 Image(550).jpg (33.9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50).jpg

调整大小 Image(551).jpg (21.58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51).jpg

调整大小 Image(552).jpg (42.62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52).jpg

调整大小 Image(553).jpg (34.53 KB, 下载次数: 1)

调整大小 Image(553).jpg

调整大小 Image(554).jpg (22.96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54).jpg

调整大小 Image(555).jpg (21.1 KB, 下载次数: 1)

调整大小 Image(555).jpg

调整大小 Image(556).jpg (32.38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56).jpg

作者: 龚江平    时间: 2007-4-3 21:56
原帖由 前车之鉴 于 2007-4-3 20:22 发表
点画法画出心中的春天


想听听您是怎样引导孩子的?
作者: 朵朵加油    时间: 2007-4-4 09:36
真美,让我觉得春天真美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4-4 12:08
原帖由 龚江平 于 2007-4-3 21:56 发表


想听听您是怎样引导孩子的?

因为环境所限制,春天的概念完全是孩子们心中的想象。这里的春色不是很美的。
但是,我上课有一种蛊惑力, 我让孩子们闭着眼睛想象,然后我开始说自己心中的春天,当然只是一部分,不过还是影响了他们,很多画面里都画上了树。太阳,花草。接下来就是任由孩子们自己创作了,我还强调,你喜欢什么就画什么,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不是很突出,因为我自己的教学原则是,孩子们是开心的创作,那就很完美了。
绘画过程中,孩子们自己的色彩感觉是非常独特的,让我很欣喜,佩服孩子们那种跳跃的色彩感。至于是否真的是想象是否被思维所控制,那还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4-5 21:18
标题: 绽放的花朵
今天的作品

调整大小 P1010001.JPG (36.61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1.JPG

调整大小 P1010002.JPG (37.55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2.JPG

调整大小 P1010003.JPG (36.44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3.JPG

调整大小 P1010004.JPG (42.85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4.JPG

调整大小 P1010005.JPG (49.25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5.JPG

调整大小 P1010006.JPG (38.99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6.JPG

调整大小 P1010007.JPG (42.36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7.JPG

调整大小 P1010008.JPG (37.38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8.JPG

调整大小 P1010009.JPG (45.21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P1010009.JPG

作者: 大猫咬小猫    时间: 2007-4-6 09:21
只要是小孩画的都很好,我觉小孩的相象力其实是很丰富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我特别喜欢孩子们画的画。。。。。。
作者: 20957    时间: 2007-4-9 11:52
我比较喜欢2
这幅画画出了晶莹剔透的感觉,虽然没完全按着范画画得那么像,
但是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功底和创造的
作者: 布谷    时间: 2007-4-9 19:44
孩子的画咱还是不要用好与不好来评价的咯
你对孩子的要求是???

一般的没有学过画的孩子是画不出这么规律的东西吧 ---学过一段时间 后按照你要求画的??


第五张是稍稍带随意的  自然的一些--应该给他个特别的奖--比较大胆
(或许他是个大大洌洌的男孩子画的吧)
(又或许他是孩子们中基础差的一个???)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4-9 22:05
之所以用了“你认为最棒”这个句子,就是想知道大家对幼儿绘画的看法。
第五个孩子的画确是基础差一些的孩子,我接的是中班大班绘画,等我接手的时候,要改变一个孩子的思路,已经很难了。。。。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7-4-11 07:59
标题: 卡纸油画棒画
黑色卡纸上面用油画棒做线条画,效果也不错。我的引导:用一条线段来表达你的心里的所有东西。

调整大小 Image(560).jpg (30.24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0).jpg

调整大小 Image(561).jpg (32.48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1).jpg

调整大小 Image(562).jpg (28.53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2).jpg

调整大小 Image(563).jpg (31.33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3).jpg

调整大小 Image(564).jpg (28.55 KB, 下载次数: 1)

调整大小 Image(564).jpg

调整大小 Image(565).jpg (24.09 KB, 下载次数: 1)

调整大小 Image(565).jpg

调整大小 Image(566).jpg (30.72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6).jpg

调整大小 Image(567).jpg (34.76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7).jpg

调整大小 Image(568).jpg (32.17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8).jpg

调整大小 Image(569).jpg (29.83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69).jpg

调整大小 Image(570).jpg (32.75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Image(570).jpg

作者: conf67    时间: 2007-4-11 10:12
汗颜地说,我对绘画一窍不通,却坚持认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就是随心所欲地完整表达心中所想所感。
故而,绘画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技巧,画工深浅,都是围绕这一点的,万变不能离了这一宗。比较而言,技巧和画工容易习得,那些在天空自由翱翔的想象力却极其脆弱。
故而,每幅画都是一个故事,每幅画都是一种心情。判断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真正地表现出内心的感受:或喜或悲,或张扬或收敛......
故而,在评价每幅画之前,允许孩子先阐述自己的画中天地,之后,老师与家长或许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很喜欢前车之鉴的导入授课方式,在过程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
很喜欢这儿宽松的讨论气氛,所以斗胆发言,欢迎拍砖哦~~
作者: 培培妈    时间: 2007-4-11 10:59

我喜欢这幅,如果不看坛子里其他的评论,我看不出是树干,第一印象是通天塔和天上五颜六色的星星。
作者: 喜欢梦    时间: 2007-4-12 10:58
标题: 喜欢第4张
喜欢第4张,气势潇洒,
作者: fhyhwb1    时间: 2007-4-13 12:06
标题: 我喜欢4
有一种仰望天空的感觉
作者: 葵花籽    时间: 2007-4-14 13:08
第五幅,色彩丰富
作者: aliceying    时间: 2007-4-15 10:10
觉得第二幅还可以,色彩调得比较鲜亮,大致形态还是画出来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