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3-9 18:46 发表
这就是农村孩子的虚荣心,攀比心,自卑心
上大学是他们唯一跳出农门的出路。他们即使跳出了农门,他们的这种心理仍然会伴随他们一生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3-9 18:46 发表
这就是农村孩子的虚荣心,攀比心,自卑心
上大学是他们唯一跳出农门的出路。他们即使跳出了农门,他们的这种心理仍然会伴随他们一生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3-9 22:24 发表
这苦命父母的教育完全失败了![]()
校长只对了一半, 校长要与时并进啊,老家大学生回老家(有名牌大学的)很多都把户口迁回农村, 新闻上报上网了.
中国的户口制度很幽默,20年前的农村20年后城市发 ...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3-10 06:33 发表
02,网上报道的新闻太多了。良莠不齐
还有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女大学生,为了和同学比吃穿玩,白天上课,晚上做鸡。有点姿色的被包养,成为有钱人手中的玩物。
从北大清华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最后回家卖糖 ...
原帖由 你太有才了 于 2007-3-10 08:23 发表
子牙兄弟,得空陪你和校长玩玩.留名做个记号
![]()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7-3-10 08:14 发表
据说是眼见为实呀![]()
俺只能看新闻了![]()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3-10 17:56 发表
插只脚来灌水
我觉得和农村或者城市的关系固然有,但是不必从个别事例归类过去呢。
还是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重成绩轻素质,家庭教育看成效轻性格。
不仅农家父母的孩子会这样畸形的思想,如果是家庭环境好的 ...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3-10 18:58 发表
天空姐姐在别楼问我“好孩子”的标准俺就讲一个好孩子的事对比一下。
那是母亲乡下(现在也是市区了)同宗的一个小孩(我不知其名字),02十来岁下乡走亲时他刚出世,有一个极度恶劣的家庭环境,那时所有的 ...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3-10 18:08 发表
支持支持, 就是就是的,俺就觉得俺一向敬重的校长她高见怎么可以表达不完全呢才插只脚来灌水的.
问题的症结是家贫或弱势的家庭如何培养出有正确价值观的子女。看来父母亲与孩子都没有理解“首孝涕,次见 ...
原帖由 深蓝浅蓝 于 2007-3-10 19:08 发表
看了弟弟这贴忽然想起看到的一则新闻,三哭,说的是一个大学生,情人节准备去给女朋友惊喜滴,没出声就坐火车去会女友去了,结果下了火车后绕了两圈迷路了,该人当即在马路上大哭起来,后来110来了,他说的地儿警察不知道,他一听立刻又大哭起来,再后来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他女朋友,痛哭
好孩子?
原帖由 深蓝浅蓝 于 2007-3-10 19:08 发表
看了弟弟这贴忽然想起看到的一则新闻,三哭,说的是一个大学生,情人节准备去给女朋友惊喜滴,没出声就坐火车去会女友去了,结果下了火车后绕了两圈迷路了,该人当即在马路上大哭起来,后来110来了,他说的 ...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3-10 19:59 发表
这个俺要支持一下刁民,做父母的不要有养孩子回报的思想,这是传统观念的渣滓;但做孩子的要有孝顺父母的观念,这是传统观念的精华。要一分为二。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3-10 23:00 发表
穷人和富人家的孩子都容易出问题,普通人家里的孩子往往没出息。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3-10 23:00 发表
穷人和富人家的孩子都容易出问题,普通人家里的孩子往往没出息。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3-10 23:00 发表
穷人和富人家的孩子都容易出问题,普通人家里的孩子往往没出息。
原帖由 jjhs 于 2007-3-11 08:29 发表
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往往注重绩效显著的,而且处于明处的学习成绩的培养,但是国家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他四项有多少家长,花费多少时间进行这个方面的训练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