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喜欢西方的人养育孩子的方法,因为他们孩子成长的都很轻松,他们的孩子有条件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往往看着国外的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感兴趣的往往不是结果,而是他们那种投入的状态。
有人说孩子的时候手灵活,否则等他喜欢的时候再学就晚了。真的会晚么?其实大不见得,我儿子学了几个月的架子鼓了,但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当初练了几天,就比他现在要打得好得多。其实年纪越大,掌握东西的周期越短,那才真的叫事半功倍。
我不懂琴,但懂一点点孩子.假如只因为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小胖手柔韧度好学琴事半功倍就让孩子学琴,其他方面未必事半功倍呢.我仍然坚持,孩子的兴趣很重要,没有兴趣就免谈了,假如孩子有兴趣的话,凭他的兴趣将他引入门,然后如何坚持,就看家长的引导了.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5 17:20 发表
写这段并不是倡导家长们都要让孩子学钢琴,而是要纠正一个误区,一个认为兴趣大于一切的误区。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并不完全是天生的。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5 17:16 发表
其实到孩子真学琴的时候你就知道以孩子的兴趣来决定,挺难操作的。
首先,你会先做一个决定,带孩子去学琴,看看他是不是有兴趣,那时你想,如果有兴趣咱就坚持下去,投入是大了点儿,但不是为了孩子吗 ...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5 17:28 发表
zgl 2007-3-5 17:23 威望 +5 哇,开始介绍成功经验了...
zgl 2007-3-5 17:23 金钱 +5 哇,开始介绍成功经验了...
俺可没成功,俺正当着失败的妈呢。![]()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5 17:20 发表
写这段并不是倡导家长们都要让孩子学钢琴,而是要纠正一个误区,一个认为兴趣大于一切的误区。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并不完全是天生的。
原帖由 jjhs 于 2007-3-5 19:27 发表
不错,不错,正好拿来当垫脚石![]()
![]()
![]()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5 19:51 发表
其实在坛坛里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情况,并不是自己如何走着一条正确的路,要大家跟着走,而是通过讨论,找到自己的座标,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而同时呢,自己走过的弯路,也可以提醒别人别再撞了进去.
要说乐理,其实最好的也许不是钢琴而是视唱。很多孩子从小学美术但大一些了却画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也见到很多中学生,不需要什么老师,从模仿开始,把漫画画得有声有色。
我侄女去年大学毕业了,她从小就学习各种技能,音乐、绘画、跳舞、英语无所不学,我记得当初为了让她参加人大附的乐队,还去单独学习黑管。但现在我知道,她平时什么都不喜欢。她是个乖孩子,学的东西都是父母要求的,她都很好地完成了。现在大了,不需要再去完成哪些任务了。
我以前在火车上遇到国家桥牌队的那些人,他们在车上打升级,以为他们对打桥牌已经厌倦了。而下围棋的聂卫平呢,反倒不喜欢平时下围棋,倒是四处去找人打桥牌。
东方人擅长的就是把玩的事情都要改造成学习。而西方人呢,则是玩着就把该有的技能全掌握了,这就是差别。
学了就要能用,“致艾丽丝”,我当时没找过任何乐谱,都是哼着用口琴把它吹出来的。所以弹钢琴就是弹钢琴,没必要再去找那么多的理由。另外了,钢琴既然是那么好的东西,不要单单要求孩子去掌握吗,做父母的也跟他一起学一下么,每天也不要多了,你们坚持半个小时的训练就好了,你们做到了,再去要求孩子腰杆也比较壮一些,是不是呀。哈哈哈哈。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5 21:54 发表
学乐理的方法很多,视唱是一个方面,学钢琴的孩子也不光只是弹呀弹的,视唱也是必修课.
你那侄女现在是什么都不学了,自由了,可以松口气了,但是她这些本领进了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不能能迷倒多少帅小 ...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6 11:24 发表
一直觉得老鼠非常的崇洋,但对西方孩子学习状态的认识我还是觉得偏颇了些。
请老鼠看看老虫的帖子,再看看高燕定新浪的博客,也许看法会有所改变。美国的学校,学生学的东东不比中国学生浅显,而且压力更大, ...
原帖由 Xiubor 于 2007-3-6 18:22 发表
我有一个同学,出国了,我会特别羡慕他没有家庭作业,整天开开心心。
先别说国内国外了,先说小范围的吧。无论务实还是务虚,都不是昙花姐姐一个人的事情,不知道花姐夫对这种事情怎么看呢?你们的教育是否一致呢?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6 22:05 发表
唯一还让我省心的就是他了,他属于没什么自己的主意,在儿子学钢琴方面听俺任俺的一个人.他的工作就是开车把俺们送去学琴,然后找一角落看报纸.
俺觉得他没有看法比有看法可好多了,不会一股劲儿两处使.算 ...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3-5 16:36 发表
架子鼓、下棋这些俺也不懂,但。当然,你也许会说,俺又不是让孩子成的不重要,只求个会弹,什么时候不能学呀。
我也有朋友在学琴,和孩子一起学,认谱的能力和记谱的能力比不上孩子不说,学不了多久就完全弹不下去了。手指僵硬,可塑性已经很小了。有些难度的曲子完全跟不上趟。
你想想,伸起你那五大三粗的长指头,再看看小老鼠那软软和和的小胖手,谁的会更好些呢?
西方的学校,学生掌握的东西趋势不浅显,他们四五年级孩子写的论文,我们很多成年人都写不出来。
但他们教的课,比我们的更浅显,更实用。
还是建议你多看一些其他人介绍国外的教育的文章。在国外压力大的都是东方的孩子,西方的孩子确实没有。让孩子学这学那,上名校挣大钱光宗耀祖的,全都是东方人。西方的那些哪怕孩子立志做一个售货员,父母都不会干涉。因为是在已经是生活无忧了。而东方的传统理念,恐怕到了那里都无法改变。哪怕是台湾、韩国、日本,都是这样。相比之下,大陆的孩子还算比较轻松的呢。
原帖由 Xiubor 于 2007-3-6 18:22 发表
我有一个同学,出国了,我会特别羡慕他没有家庭作业,整天开开心心。
做一个钢琴家必须具有非凡的智慧、修养、感觉、热情、想像力和诗情画意,还得具有个性的魅力,而不仅仅是手的灵巧。可惜中国只练最后一部分,而把关键的东西忽略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热情的孩子,能充分地用钢琴去表达。
其时手指的灵活性有很多培养的途径,也不见得就一定要从很小的孩子做起。我以前经常看到所谓的技能比赛,比如点钞的、打算盘的,其手指的灵活度都令我赞叹不已,那些人恐怕没有一个是从小练起的。
你的那个朋友,之所以不能继续,是因为孩子的姥姥没有逼着她,否则她也能做到的。只要求孩子去做,自己不去做,真的不合适呢。
其实呢,真的很难体会用中国的方法,能教出出多少合格的钢琴孩子来,真得难以想象。每年据说国际钢琴大赛,据说中国的参赛选手占了一半。哈哈,还是我们应试教育搞得好呢。不过现在也不过出了朗朗、李云迪这么几个,而且后者据说还比较水。其实也许找几本《指尖下的音乐》、《键盘上的反思----世界著名钢琴家谈艺录》 这些书看看,会收获多多呢。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3-6 23:52 发表
haha 你培养孩子钢琴的兴趣,要求比培养钢琴家还高呢
童子功都不放过,听起来像是在练什么武林绝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