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善于对孩子说;“你行”
[打印本页]
作者:
fsmzly
时间:
2007-2-28 08:55
标题:
善于对孩子说;“你行”
孩子出生后最先开始的教育要提倡说行,反对说不。当孩子出世后,你开始尽心尽力地进行哺育,问题也开始产生了:喂饭时,孩子的小手要抓饭勺;高兴时,小手要挥,要抱住小脚丫往嘴里送;稍大些,孩子会手脚并用了,一有机会,就爬来爬去。此时大人可别说不,担心汤勺扎了嘴,责怪说
“
不许抓
”
;害怕乱爬摔下床,制止道
“
别爬了
”
。
??
教育学者认为,这一个个
“
不
”
,会传达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我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行。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活动性,父母要做的,是支持、辅导,提供机会满足他的活动欲,而不是简单地制止。
??
当孩子语言接受能力逐步提高,基本可以听懂成人的话语时,他们会以成人为准,甚至用成人的言行推翻成人的教育。比如,你教育孩子不准说谎,但你千万别让孩子见到你找借口骗人。如果孩子发现了,他会不接受你的
“
不准说谎
”
的教育,反而自己也学着骗人。
??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不要任何时候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说
“
不行
”
。当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会为自己尽可能多地争得
“
自由
”
。他们不再对大人的要求百依百顺,不再认为自己不行、不好;相反,他们会更多地认为大人不对、不好,大人的许多要求、限制是
“
不合理的
”
。
首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在中等愉快的心境里学习的效果最佳。而正面诱导、赞扬为主的妈妈怀着一颗慈爱的心,谆谆善诱地教导孩子,有利于营造这种中等愉快的心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的技能,塑造自己健康自信的性格。
而后一种方法,不利于营造这种心境,而使孩子紧张、焦躁、压抑、久而久之,还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发生性格上的扭曲与变异,而且变得自卑、畏缩,还能影响到积极、开放、散发性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思想变得消极,封闭、迟缓、创造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科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本能性的生物,而人是后天习得性的,一个人初生下来,没有什么生活能力,只有一些本能,还是一个
“
生物人
”
,经过教育和实践的熏陶,在社会的舞台上发挥作用了,才能获得
“
人格
”
,变成一个
“
社会人
”
。社会化就是从
“
生物人
”
变成
“
社会人
”
的转化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人就没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一转化过程里,母亲的教导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而母亲在一个人
“
人格
”
塑造中的作用主要是靠语言与爱心来完成的。神经语言程式学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形象描绘一个人,对这个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说,你经常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描绘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会成为这样一个人。
如你常说:
“
宝宝真乖
”
,
“
宝宝真聪明
”
,
“
宝宝是个好孩子
”
,
“
宝宝真有出息
”
,那么你的孩子心里接受了这些积极的意念,慢慢地就真能成为一个聪明的好孩子,有出息的好孩子。
假如你常说:
“
你真笨
”
,
“
没出息
”
,
“
傻瓜
”
,那么你的孩子心里接受了这些消极,负面的概念,慢慢地就可能真的变成一个真笨、真傻的坏孩字,这当然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许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的
“
一招一式
”
要时时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培养他们能够独立生活的本领。这种教育思想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常被一些家长有意无意地忽略掉,抑或出现偏差。因此,父母要认识孩子成长的阶段性,教育的随机性要与孩子成长的发展相结合。
作者:
yfp1002
时间:
2007-3-2 12:17
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就不行
作者:
雪中烧
时间:
2007-3-4 09:16
学习了,谢谢了,也正是这么做的
作者:
gengyongqth
时间:
2007-3-4 11:30
对孩子的行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