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他们真的很穷吗? [打印本页]

作者: Xiubor    时间: 2007-2-14 11:27
标题: 他们真的很穷吗?
今天学完数学回家路上,看见一个老人,穿的很脏,在到处乞讨,说“大哥大姐行行好吧,给点钱让我吃饭!”
我当时没有带钱,我特别想给他钱,感到很惭愧,很同情很可怜他。
我心里想下午让妈妈去给他一百块钱,让他过得好一些,我们家很温暖,可是他却没有家。
后来我回到家问妈妈,妈妈说,这些人可能用这种方法挣钱的,说不定比我们都有钱。我想问问大家,他们真的很穷吗?
作者: zgl    时间: 2007-2-14 11:27
Xiubor

先说说我小时候见到的乞讨者。我在关中平原,自古沟渠纵横,灌溉便利,粮食宽裕,乞讨者多来自四川、甘肃、山西和附近山区农民,那才是逃荒逃难,有挑扁担来的,有扶老携幼来的,也有推独轮车和拉架子车来的,车上放着小孩和被褥。他们头发是灰的,因为沾满了泥土,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也许你在某些电影电视上才可以看到那样的装束,而且遍布的虱子整天都趴在头发和外衣晒太阳的,远比现在的乞讨者的模样惨多了。如同你一样,我看到这些也是非常触动的。当时的经济条件都很差的,虽然城里人也是被定量供应粮食的,但善良是人们的天性,大家都拿出自己的馍馍送给他们。而他们却都很腼腆甚至羞涩,对自己的乞讨行为表现的很不好意思,有些还会帮你打扫一下院落。他们很仔细,把收到的馒头和红薯掰成小块,铺在地上晒的干干的,然后装在布袋子里准备带回去。是的,他们只要粮食,他们乞讨只为渡过灾荒。政府干部会定期收拢这些逃荒的,把他们带走。那时的干部还都是很客气和蔼的。我工作以后才知道当时逃荒的大部分人被遣返,有一小部分被安置在附近一些县里开荒种地。

时过境迁,农村自20多年前土地包产到户后,就不再缺粮了。当然,至今贫穷的人还是有的,但与过去又不同,我现在每年去扶贫,看到过许多贫困户,但基本都是因病致贫的,即家里有人得重病或长期有病造成的,虽然没钱叫作穷,但吃饭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你看到的这个老人是农村的,那不应该仅为吃饭而出来要钱吃饭。因为现在农村不但粮食富余,而且国家对农村五保户和特贫户还有低保政策,比如我所在的市,有5.5万农村人口享受这一政策,或每户或每人,每年都有一定的现金补助,虽看不起病,却绝不会饿肚子。

如果你看到的这个老人是城市的,那也不至于要这样行事,因为早几年全国大中城市就开始推行了城市低保制度。如果是无职业无退休金的孤寡老人,申请低保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比如我所在的市,2006年末就有8.79万人享受低保,前2年高峰时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吃低保,还是那话,那点钱是看不起病,但吃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所谓低保制度,就是国家对低收入者以现金或实物给予的一种补助,说白了,就是国家至少要保障不让穷人冻死饿死,能够吃饱穿暖。就是说,目前的社会制度已经保证了人们不会单纯为吃饭问题而乞讨饭食。

那么,这个老人为什么讨钱买饭呢?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如果问一下,他可能给你讲出一个或几个能打动人的原因。但我曾经见到的另一个老人却不这样,一个老太太,在旧城的一个阴暗小屋里堆满了废纸片、烂纸盒、塑料瓶、啤瓶......那时还没有享受城市低保,老太太就靠拾捡这些东西为生,老太太说谁也不靠,只有能动弹,自己就能过活。她自己养活自己,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她知道劳动中才有自尊和自强,通过劳动她告诉别人:我活着,而且活的有骨气。这样的老人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吗?

如果你真是不加思索出手这么大方,且是把并不是你劳动所得的100块钱给人,那么我会砰然心动,哇噻,那有这么多善良无知的小孩和大人资助乞讨者,而且施舍都很大方,算一算我若作乞丐,一年搞个100来万都不成问题哦,发财喽!我决定不再辛辛苦苦学习、工作和劳动,我要去你那当乞丐,无非就是把自己打扮的衣着破烂,蓬头垢面,厚颜黑面装出大大的可怜相,编造几个让你听了肯定会号啕大哭、泪如雨下的伤心段子,让小朋友们听了全都跑去向家长要钱给我,还不会被判刑坐牢,哈哈(像周星驰演的那种奸笑)......好啊,下雨天我可以找地方好好款待自己,天晴了我继续干,多晒晒太阳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呵呵,这世上最容易被忽悠的就是人们的善良了!再悄悄告诉你,有我这种心思可不至俺一人哦,老老少少很多人都在这行当里呢...

你是大孩子了,具有社会行为了,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你的行为举动体现了支持或是否定某些社会现象。你的善良使你想去资助那个老人,去支持乞讨这种社会现象。而实际上目前99%的乞讨者是利用人们的善良欺诈人们的钱财,使乞讨成为了欺骗大众、践踏善良的职业化的不良社会现象。这已经不是穷不穷的问题了,而是真穷和假穷的辨别问题。真穷人我们都会给的,而假穷的却也在利用我们的善良和他们的外表蒙蔽我们,不让我们对他们进行观察摸底、分析思考。没有任何一个社会是支持不劳而获的,倡导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和劳动是每一个社会的基本理念,唯此才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可以因为一时的困窘去乞讨,解决眼前的困难,但却不应该以此为生,不应该欺骗善良的人们获取钱财,对吗?

你我都不了解那些乞讨者,如果你愿意帮助真的穷人,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慈善机构去作帮贫扶困的事情,他们会作核查的事情,网上也有慈善机构的网站。同样,如果那些乞讨者真的没饭吃,完全可以通过亲戚朋友、政府民政部门、各种社会慈善机构、甚至报纸电视呼吁来解决一些困难,干嘛非要爬在大街上乞讨呢!不知道你是否明白和理解我所说的,以后我也会给自己的孩子这样讲的,社会现象还要你们孩子自己慢慢多了解和思考,网上就有对乞讨现象的一些调查,都可以看看,有什么想法咱们再交流...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2-14 11:55
  有的人是真的没钱。
  有的人是利用人们好心赚钱。
  不管怎样,都可以让我们看到好心人。

  一修就是好心人。
  但一般情况下不必一次给一百元,让更多的好心人来行善不是更好吗。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2-14 12:31
原帖由 Xiubor 于 2007-2-14 11:27 发表
今天学完数学回家路上,看见一个老人,穿的很脏,在到处乞讨,说“大哥大姐行行好吧,给点钱让我吃饭!”
我当时没有带钱,我特别想给他钱,感到很惭愧,很同情很可怜他。
我心里想下午让妈妈去给他一百块 ...

  要看什么人,如果残废、老人,确实没能力,要钱就是他的工作,你能帮他时就帮他,帮不了也没关系,还有有能力的人可以帮他。如果身体健康,年纪不老,自然不要帮他,他能有其他办法。我家孩子也问过我:为什么他们要我们给钱给他。我告诉他:因为他学习的时候不努力,工作也不努力,只是懒,所以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变成乞丐。
作者: 亭亭妈咪    时间: 2007-2-14 15:29
这个人的确可怜,没有了做人的尊严,为老不尊,还不够穷吗?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7-2-14 20:16
给钱不如给饭或者给其它吃的。

最让我郁闷的是,有次在北京火车站候车室,一老妇人来我们坐的地方讨钱,我儿子很穷啊,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给了她,是两个硬币,不记得是一毛的还是5分的了,她接过去看了一眼,居然当着我们的面扔到了地上。真NB啊,她还有脸再走到我面前继续乞讨,真服了她了,我还没富到不把硬币当钱的地步呢。
作者: 飞天小猪    时间: 2007-2-14 20:37
转贴一篇文章代表我的观点吧

每次陪儿子出门,我的口袋里都装着一袋子的硬币,一毛的,五毛的,走起来颤微微的,叮当作响,像是在和我们走路的节奏。
    不是我喜欢零钱,相反,我甚至很讨厌,自己出门的时候总是尽可能把零钱先花出去。但是,儿子在,我必须带着,因为这是我们俩个的约定,因为在他的面前,我想做一个善良的妈妈。
    那袋子的零钱是为了给乞丐的。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被越来越多的乞丐充斥着。地铁站,商店门口,人行天桥上,火车站,甚至于在一条幽僻的小路里,都会有一双伸向你的手,不时地会让你吓一大跳。最常见的是倒卧在路边的,肮脏的衣服,零乱的头发,身前总是放着一个搪瓷的杯子,零零落落散着几枚钱。永远看不见他们的脸,他们的头是低垂的,深深地埋进身体里。
    在看多了报上的揭露后,我对这些人充满了鄙视。每每见到都木然地从他们的身前走过,不停留半步。就当他们是地下的尘土一般,只有在太阳照耀下,会发出一点点光带,让人知道城市里的空气是如此的肮脏。
    然而,有那么一天,我带着儿子,匆匆地走着。像这个城市的每个人一样,也许并不是有什么事,只是习惯了这样的速度。经过了一座天桥,已经走过去的儿子,突然挣脱开我的手心,跑了回去。站在了一个乞丐的面前,很研究地看着。他没有见过乞丐,因为没有人跟他说过。
    “妈妈,他是干什么的?”
    “他是乞丐。”我不想多事,简单地回应着他就想拉他离开。
    “什么是乞丐?”儿子坚持着不肯走。
    看到儿子的表情,我只知道必须认真地说,否则我们干不了什么事了。这就是自由教育的后果。
    “他们是没有吃的,又找不到工作,所以向大家讨点吃的。”我努力地想着措词,尽可能让儿子明白。在心里,我恨恨地想:谁知道他靠行乞赚了多少钱了呢。但这不能和孩子说。
    “他真可怜。”儿子的声音充满了同情。哼哼,我冷笑.........
    “我们帮他吧?行不行,给他钱买吃的?”
    我无言,看着他的眼睛,默默地掏出了一块钱,递给了他。看着他开心地转身把钱放进了小搪瓷杯子里,似乎还和地上的人说了什么。
    没有人停下脚步,只有一个妈妈,在冬天傍晚的阴影里,看着一个小小孩,在和一个不相干的乞丐打着招呼。
   
    我以为他会很快地忘记这件事,但是我又错了。
    第二天,他突然在吃饭地时候问道:"那个人应该吃饱了吧?”
    “谁?”我一时回不过神来。
    “那个昨天在路上碰上的人,我给他钱买了吃的了,可是今天他有吃的吗?”
    我语结。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一个孩子的心里,会对一个陌生人存有这么长久的关爱。
   
    善良,同情弱者,在我快要忘记了的时候,儿子点醒了我。
   
    我带着满口袋的硬币走在路上,为了儿子,更为了我,为了我们心里的善良,找一个依托。
作者: 迪迦之地    时间: 2007-2-14 20:43
他们的精神,非常的贫穷。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7-2-14 21:42
我一般只给卖艺的乞丐钱,因为小源每次看到他们表演都会停下来看一会儿。也会给还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残疾人钱,我想他相应该是为自己而乞讨。对于那些伤残严重的人,我真的很怕看到,我一般也不会给他们钱,因为我觉得他们可能是受人操纵的。还有其它可能是被人操纵的乞丐,我一般都不会给钱。
作者: 668    时间: 2007-2-14 22:50
深圳这种地方,既然这些乞丐有钱坐车来到深圳,应该不会太穷了,都把乞丐作为职业了,而且媒体揭发多了,我也就不给钱了,可是VV最近很喜欢给抱着孩子乞讨的乞丐钱,所以一般上街,我就让她自己拿着两个1元硬币,她爱给谁给谁,她每次给了钱还和那个乞丐抱着的BB说好些话,我是一概听不懂。不明白这么小的孩子的感受力有多大,也许是性本善吧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2-15 08:25
我想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被欺骗,特别是自己的好意被人欺骗。所以我一般不帮助乞丐,因为怕自己受伤害。
原因二,我即使给了钱,也不能改变他的命运,明天后天一样一样的在哪里乞讨,我给钱象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的行为。
原因三,他们有力气乞讨为什么不做点事情,卖个花,擦个皮鞋等。好象他们又是一群不值得帮助的人。
综上原因,我一般不帮助乞丐。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2-15 08:46
一修真是好心的孩子。

自己走路遇到,可能不给。领着孩子出去,不给会不好意思。
可能是陷阱,但在没发现之前,尽量与人为善吧。
作者: 20zoo    时间: 2007-2-15 15:47
一修有一颗博爱仁慈的心,非常好!
路上乞讨的需然大部分都是作为一种职业,但了确确实实的有些人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主要是你要分清楚谁是你值得去帮助的,你觉得应该伸出缓手,那就去做吧,你帮助了十个人,或许只有一个人是真正需要你帮助的,那也会心感高兴,保持一颗关爱的心吧!

至于给一百元我就认为不必了,我一般很少给乞丐钱的,但经常买点牛奶面包给他们,如果是为赚钱的乞丐他也赚不到,但对真正需要的人来说,那可是甘露啊!

在生活中充满关怀,很美妙哦!!

[ 本帖最后由 20zoo 于 2007-2-15 16:07 编辑 ]
作者: erica2007    时间: 2007-2-16 02:51
我觉得有一个社会问题在里面。如果在从前,没有这么多有关利用乞讨行骗的人的时
候,大多数人都会帮助他们的;现在选择帮助的人们少了,并非不愿帮,只是担心
自己帮了不该帮的人。可是这个道理又很难跟小小孩子解释,所以我也是有孩子在
场是都帮,孩子不在时根据自己的感觉决定。
作者: 真子    时间: 2007-2-16 21:45
我一般不给乞丐钱,因为他们都是职业乞丐,他们装得很像,很难辨别,不值得怜惜。但也不是全天下都是假的。我相信,人人都有自尊心,不可能糟踏自己的形象的。
作者: gengyongqth    时间: 2007-2-24 00:24
我不明白那些乞丐为什么非要以乞讨为生!
作者: 白手起家    时间: 2007-2-24 10:27
善良,同情弱者,构建和诣社会,好.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2-25 09:59
首先应该说的是,这些人都不是遇到了困难的,试想一下,如果自己遇到了困难,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一定是用更私下的方式,因为人都要面子。

那怎么看待他们呢?其实我们小的时候,街上有很多打把式卖艺的,表演一段然后用一个帽子收钱。现在这些乞讨的,本质上说,和那些艺人一样的,是一种职业或者生活方式。不同的是前者以博得人们的欢笑来挣钱,后者以博得大家的同情来挣钱。

所以给不给钱,主要还要看他们表演的水平怎么样,演得好的,你就给上一两块钱,表演得不好的就不要给了。

用一百块钱来看这种演出,就有些不值得了。因为千万不要把他们当作我们行善的对象,否则如果我们知道了实际上那些人可能日子过得比我们还好的时候,会有被愚弄的感觉。

其实他们就是艺人而已。
作者: 小猪的铺子    时间: 2007-2-25 18:57
呵呵,愚弄就愚弄吧,看到老人和孩子我都给的,但给不了那么多,最多一次也就给了20,甭管真的假的,这点点我还给的起。相信是有人到了生存大于面子的地步,如果他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或残疾人,或者投胎不准没得选择的小小孩子。
作者: 小猪的铺子    时间: 2007-2-25 19:13
贫穷乃万恶之源。救急不救穷,如果想社会好一些,应当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有自力更生的机会。
作者: 楚楚的妈妈    时间: 2007-2-26 16:32
同意小意的观点,我每次出去,尤其带小孩的时候看见吹锁钠的,吹笛或拉琴的之类,不管吹拉的好坏都会给一元二元的,而且让孩子自已给,因为怎么说也是凭自已的本事吃饭,单纯的
作者: 楚楚的妈妈    时间: 2007-2-26 16:40
同意小意的观点,我每次出去,尤其带小孩的时候看见吹锁钠的,吹笛或拉琴的之类,不管吹拉的好坏都会给一元二元的,而且让孩子自已给,因为怎么说也是凭自已的本事吃饭,单纯的要饭的决不给。
曾亲自碰见一个要饭的,头天晚上给了他钱,问我从深圳走路到东莞要多久,看他可怜给了他10元钱,要他打电话给家人,结果第二天在麦当劳碰见他在吃麦当劳,你说可恨不恨,从此以后再也不给行乞的人钱了。
作者: 翠竹玉屏    时间: 2007-2-26 22:27
孩子是善良的,我们做父母的有义务帮助孩子认清社会的复杂.
作者: 磊落    时间: 2007-2-27 08:39
我通常是这样告诉孩子的,他们小的时候都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没有上学,没有考上好的学校,他们没有什么特长,又不愿意去干很累的活,那些年龄大的乞丐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们不孝敬他们,把他们赶出来了.....云云。我儿子每次都会在那些乞丐当中选择一个给他几毛钱。
作者: 豆豆龙    时间: 2007-2-27 11:44
偶也开始崇拜果老了
作者: zhaoyz    时间: 2007-2-27 16:26
一般我是不会给钱的,因为大多的乞丐都是不值得同情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几年前妹妹结婚的时候,全家人都站在酒店门口迎接客人,来了一个乞丐,当时大家身上都没带钱,妈妈翻了全身只找到了一个不记得是五毛还是一块钱的硬币,就给了乞丐,谁知道这个乞丐拿过手看了一下,嘴巴里念叨着听不懂的话,然后把钱往地上扔掉,当时那“叮”的声音实在太刺耳了,大家都非常气愤,后来旁边一个看车子的阿姨说:你们给的那点钱乞丐哪看得上,这边半夜很多喝醉酒的人一出手都是几十大百的给呢!!真是郁闷,从此后我就再也不给乞丐钱了,不管是真乞丐或假乞丐,但遇到要我手上食物的一般我就会给。
作者: Xiubor    时间: 2007-2-28 19:17
我已经打消了给老人钱的念头。当然大家说的都是对的,我很感谢大家。谢谢!
我以前也给灾区的人们捐过衣服和书,而且老师有时候也会资助一个学生,到我们班里来学习,这种行为就算是我在帮助别人了,出一份善心,帮助其他人,安居乐业。但是如果实在是真正的穷的话,我还会给钱,但是不会太多,用自己的零花钱。
我已经长大了,能分清是非了,国老叔叔放心吧。你是想要我学会思考观察,三思而后行,是吗?
作者: 酌言    时间: 2007-2-28 21:41
给不给钱,全都在一念之间,我并不会给向我乞讨的所有乞丐钱,总是有所选择.让我同情怜悯的,他在远处,我也会主动绕过去给他.

       去年去海宁出差,在车站看到一位老年妇女,衣衫褴褛,一脸的沧桑,当她一步一瘸蹒跚着走到你面前时,你会感到连转过身去躲避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几个人都给了钱.但是心情并没有放松,反而更加沉重了——那位老人竟看着碗中的那些钱,痛声哭了出来,哭声中有感谢、有倾诉、有自怜、更有对生活无情的无奈,她好象看到了亲人开始带着泪花给我们讲述,——从她的哭诉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孤寡老人,以捡破烂为生,几月前摔了一跤扭伤了腰和腿,只能以乞讨为生了。也许从来没有人对她那么真诚过,也许很多人都出于防范心理而“不给”,也许她遭遇了太多的白眼和回绝使她饱受了世态炎凉。我们一点点的亲情施舍竟让她流下了宝贵的泪花。也许你会觉得我们受骗了,社会上这样的骗子很多。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是真诚的委屈泪花,是一个弱者向稍微对她有所理解同情的人们的感情释放,我们的感情也受到了触动,我们有理由还保持“不给”的心态吗?

       凭自己的感觉,该给的还是要给!

[ 本帖最后由 酌言 于 2007-2-28 21:43 编辑 ]
作者: 群众乙    时间: 2007-3-1 21:00
原帖由 Xiubor 于 2007-2-28 19:17 发表
我已经打消了给老人钱的念头。当然大家说的都是对的,我很感谢大家。谢谢!
我以前也给灾区的人们捐过衣服和书,而且老师有时候也会资助一个学生,到我们班里来学习,这种行为就算是我在帮助别人了,出一份善心 ...

你果老叔叔说得很通俗易懂

你群众乙叔叔再给你推荐篇复杂点的东西看看--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叫"求乞者",你再大一点可以读读.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