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真实有趣——一位老工程的育儿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0 12:12
标题: 真实有趣——一位老工程的育儿经验
        本人经常游荡于各个技术论坛,其中在中国最好的机械论坛上,见到了一个老工程师的真实的育儿经验,虽然他那时的信息交流远没有现在发达,很多东西在现在看来也是很一般,但是在他哪个年代(应该是七十年代末期)能这么教育子女的也属相当具有远见卓识,而且他写来生动有趣,即便现在对大家可能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由于也是在论坛上信手写来,我也按他写的稍作整理,总共6篇,分楼发给大家欣赏。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0 12:12
育儿趣事之01 冰河刺激

        我的小天使到来之前,我看了大量有关幼儿智力开发方面的书,看到一篇文章中介绍说,人的智力开发,半岁到两岁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多接触大自然,要多给孩子一些外界的刺激?!我就想,怎样能给孩子多一些刺激呢?
        四月初的北方,冰河刚开化,我要把孩子抱出去寻找“刺激”…… 我直奔河边,打开襁褓的下边,将露出的小脚往河里一沾,孩子“嗷”的叫了一声,我又沾了一下,孩子又“嗷”的叫了一声……,当晚,孩子就感冒了,又是打针,又是吃药……,我想,这回刺激的挺到位。我妈一个劲的纳闷,孩子出去时包的挺严实的!我说妈,不是你的事,是我刺激时,给的计量大了点…… 我妈:你这是“猴儿”喜欢孩子……!
............................................................................
我孩子智力超群,非常优秀,现在北京工作。她今天的优秀,肯定与当年的那个“刺激”有关!

学我时,注意:刺激的计量给的别太大!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0 12:13
育儿趣事之02 课外教育

我抱着她去近距离的接迎面扑来的火车!领着她爬遍了抚顺的山山水水,
带领她两次下到西露天矿坑……。
做“实弹射击计算机自动报靶系统”科研项目时,领她去打过枪……
孩子的教育我重来不让她妈管,从小到大,家长会一共二十六次,她妈只去过两次,要不是她争的厉害,这两次我也不给!
但,我从来不辅导她作业,不会“活该”!
我从来不让她进各种文化补习班,但,让她假期选一个与课程无关的班。
少年宫隶属团市委,少年宫的老师对我的孩子很照顾,当然,我对少年宫也
做过一些贡献,给过一堆电子件,也资助过资金。

我孩子也几乎少年宫的各种班都学遍了。
一次从少年科技班放学回来,手拿一个三极管,冲着我喊“A、B、C、A、B、C……”
我一直纳闷:这少年宫的白老师,怎么将“三极管”教成“止痛片”了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0 12:14
育儿趣事之03 ---为辅导孩子而挨的嘴巴子

...................................................................................
我是将兴趣、爱好与职业溶为一体的人,在别人看来是枯燥、孤独、乏味的科研工作事,却体会不到我是在“享受”。
一天晚上,我爱人在洗衣做饭,孩子在写作业,我正在家中处于“享受”状态,
孩子进来:“爸爸,这道题怎么做?------我:“自己去做”-----孩子:“妈,这道题怎么做”
孩子她妈:“问你爸去”-------孩子:“我妈让我问你?”------我:“我让你自己去做”-----
孩子:“妈,我爸不告诉我!”--------孩子她妈:“你告诉他……!。”------我一边在看书
“享受”一边摇头晃脑的有节奏的说叨念:“不告诉、不告诉、不告诉……”
这时,只听“啪”的声响 ……!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我是一个爱琢磨的人,我用手捂住脸还在琢磨:“怎么回事呢?”……。我突然发现,是“我”挨了一个嘴巴子!
我跳起来大怒:“我不能告诉她,你也不许告诉她,就让她不会,不会活该”
各位网友:我的反应是不是慢了点……。
...................................................................................
等一切平息后,我对孩子她妈说:“孩子是不能直接辅导的,因为,会产生依赖心里,当课堂听不懂时,他(她)本应积极发问,但有家长辅导的孩子并不着急,因为,家里还有个老师。”你说,这样的孩子,他(她)上课能认真听讲吗?
.................................................................................
后来,我想“主动”的去辅导她,她都会骄傲的把脖一扭:“我会,不用你!”
.................................................................................
对了,女人是应该“疼的”,是不能“打的”。我爱人是个急脾气,我从来没打过她一下,
但我却挨过她三个嘴巴子。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三个嘴巴子可不是一次挨的。”
.................................................................................
其实,我还是辅导孩子的,请听下篇《育儿趣事之04 ---功夫在“诗”外》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0 12:15
育儿趣事之04 ---功夫在“诗”外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上面的两首诗词,是我国诗词咏雪篇章中最著名的两首,都有一个诗配画。
前者好象是在小学的课本里看到,后者的配画,则是由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
...................................................................
前者画的是一个头带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在一个雪天,坐在一条小船上在钓寒江雪,河的对面是起伏的山峦,整个画面,也就几笔,几乎是一个一笔画。小学时,看到这篇诗配画时,就曾想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而我对毛主席那篇“沁园春雪”的喜爱,则源于我所参加的过的文艺演出时的节目,那首歌的旋律特别优美。

下乡当知青时,我曾在一个大雪过后的夜晚,也学那位先祖,拿着一个草垫子到大河的冰面上去体验诗画中的意境……。那个世界简直静极了,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当时就想:毛主席那篇“沁园春雪”是怎样产生的……,

包含着多少位上显赫历史的历史人物,他们哪一个不是统领千军万马

...................................................
功夫在诗外是谁说的我不知道,但我从上面的两首诗词中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如果比喻成诗的话,那么能否学的好,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文化课以外的领
域的知识、技能涉猎的程度。
所以我在孩子的课外的学习方面下足了功夫!!
...................................................................
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有一次学校统计:学生们都学过什么,都掌握哪些技能?刚开始,
她和她的同学们还我抢着举手,后来,她的同学都不举手了,我的孩子还在一个劲的举
手。老师所幸不问了,单独将我孩子叫起来,问:还有哪些都说出来吧……!?

..................................................................
艺术体操、舞蹈、科技制做、计算机编程(BASIC)、蓝球、游泳、绘画……
但也少学了一门:讲故事。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0 12:16
育儿趣事之05 ---迎接扑面而来的火车

仅以此篇赠送给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祝你们的小天使飞的更高更远。
虽说学习是终其一生的事,但人生智力开发上有两个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利用好了这两个时期,则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则将无法挽回。(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 前者花小钱办大事 后者花大钱办小)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零岁到两岁。下面主这段话是从网上抄来的。
……………………………………………………………….
美国耶鲁大学神经部主任Leitrik指出,婴儿出生时,大脑的皮质,也就是负责思考和感觉的部位,其脑细胞数目与成人一样多,只是大脑皮层上的沟回比成人浅,神经细胞体积小,呈分离状态,能发挥作用的脑细胞很少。当婴儿开始和外界接触,收集各种信息时,就刺激了相应脑细胞,使它们之间更多的联结产生,随着越来越多联结的产生和保持,这些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被固定下来,孩子的学习潜能被不断开发和扩大。但如果我们的孩子缺乏活动和丰富的刺激,脑细胞就会萎缩,原有的联结也会中断。因此,必须赶在时间的前面,在大脑成熟之前,利用一切机会给婴幼儿良好的信息刺激,以增加脑细胞之间的联结,尽可能地开发孩子大脑的潜力。帮助孩子把握其学习的关键时期,正是我们每位家长的责任。
……………………………………………………………….
上面那段话是从网上抄来的。我们那时信息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方便,上网就可以找到一大堆。但我博览群书(包括各种资料),比别人较早的知道了上述的道理。很早就精心设计着一个又一个既安全又能达到一定计量的可操作的“刺激方案”。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找一个什么方案才能,,同时做到:既能看到,又能听到,又能感受到,这样一个强烈的刺激较果呢?!我想到了火车。如果,我在铁道边,在路基的下方找一安全处卧倒,不就既能看到,又能听到,又能强烈的感受到这一强烈的震憾效果了吗?
这了实施这一计划,我特意到火车站买了本火车时刻表。为了及时与“那份强烈的刺激”相遇,下班到家,我抱起孩子就直奔火车道路口处。我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第一次==15米,第二次13米……12、11、10……最后就卧倒在离路基4、5米处的路基下, 只有当你亲身体验过的你才能知道什么叫震撼。第一次,孩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吓的哇哇大叫,第二次孩子不干哪,拼命的挣扎、哭喊,……几次以后,就不再害怕,但还是非常紧张,但也只是紧紧的抓住你而以。
多少年过去了。有一次我问她,小时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她:火车!!!!!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0 12:17
育儿趣事06----第二个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

人生第二个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是小学的四年和五年级,在这两年中,要完成两项课外学习任务:一、每天坚持看两页“文言文”,最终要达到象看白话文的程序。二、学会简单的计算机编程。
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完成了这两项任务,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中学一年级下半年就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
此种方法源至于我亲身的体验:我是1970年下乡当知青,72年由贫下中农选送回城上大学的,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说是大学实则中专。我们班有40名同学组成,文化层度由文革前的小学六年一直到文革前的高中三年,共七个文化程度组成,我是文化程度最低的那层,入学摸底考试,我的成绩倒数第三,学习倍感吃力。
我发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非常轻松,很多课程老师讲一遍他们就会,而我却一个劲的问个不停,以至到后来,我们班就出现了这么一道风景:老师一讲完课,老师和所有的同学就都把目光投向我,好象我不提问,这堂课就不能下课似的。
开始以为他们学过,后来一问得知,当时所学对他们也是新课,那么是什么东西造成理解力方面这么大的差距?怎样才能提高理解力呢?
…………………………………………………………………………..
当时的文革中的政治运动正处于“批林批孔”阶段,政治课常有一些儒家、法家之类的内容,为写批判文章,我班一些高水平的同学,从图书馆借回很多古典书籍来看,对我如同天书的“文言文”在他们眼里如同看小说。当我也硬着头皮看下去的时候,慢慢的发现,我有点能看懂了~~,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理解力上来了。于是我得出结论,学习“文言文”是提高理解力的最好方法。
……………………………………………………………………………………….
后来,我注意在书店搜寻有关“文言文”方面的教材,我得为我的孩子准备这方面的材料,
不怕你们笑话,当我留心满世界为我的孩子准备“文言文”方面的教材时,我的对象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哪?!
……………………………………………………………………………………….
再后来,当我的孩子上四年级时,我拿出来早己准备了十年的教材,开始了循序渐进的长达两年的“文言文”方面的学习,每天也就二、三页左右。这一效果,在初中一年下半年明显的显现出来。她的学习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进入了先进行列,轻松的完成了初中、高中、大本、直到硕士研究生方面的学业。
作者: ttyl_0001    时间: 2007-2-10 22:06
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只是那个迎接扑面而来的火车的训练方法,是不是太过份了,不会把孩子的耳朵震聋吧?
作者: wzh5945    时间: 2007-2-11 11:50
身教重于言传,让孩子更多的去体会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办法。
作者: xiaofanze    时间: 2007-2-11 14:30
很好,继续阿!
我一定会很仔细的看完所有的!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2 14:23
楼上的,不好意思啊,他只写了怎么多,没有了!
作者: 怪兽爸爸    时间: 2007-2-13 10:03
有意思。有点道理。
作者: 悠长假期    时间: 2007-2-13 14:16
谢谢,  深有启发。
作者: 家有小猪    时间: 2007-2-13 17:31
有意思,有启发
作者: gzby303    时间: 2007-2-14 11:28
让孩子更多的去体会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办法
作者: lc4601    时间: 2007-2-14 12:31
也去搜寻有关“文言文”方面的教材
作者: 小铮子    时间: 2007-2-14 13:07
因人而议,要摸着路走,我们要取其精华,力争做个好父母。
作者: wuhancxh    时间: 2007-2-14 15:20
倒吸一口气!的确另类啊!
作者: frz    时间: 2007-2-16 14:07
也算一种另类教育吧。
作者: pipiydq    时间: 2007-2-17 10:01
有点好玩,帮顶!!!!!!!!!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2-18 14:47
回16楼的,如果你等得到26日的话,我把他原版的上传给你!
作者: liumimi    时间: 2007-2-18 20:13
标题: 回复 #6 西西爸 的帖子
有创意,比较大胆。慢慢学习,谢谢。
作者: lljjnn    时间: 2007-2-18 21:43
切身体会得来的最真切。
作者: 991211    时间: 2007-2-19 15:56
有趣,很有启发,可惜我儿已8岁,第一次刺激的时机已错过.
作者: yzdoudou    时间: 2007-2-19 16:40
真是大胆而独特的教育方式! 其中有些方面值得学习!
作者: yhrsy    时间: 2007-2-19 23:43
做父母的需要一点创新,我很欣赏他的方法.而切我的教育方式和这位先生的有点相似
作者: vinegarfish    时间: 2007-2-24 14:55
应该让孩子多体验些,我孩子前几天喂饭总抓碗(9个月),有次饭还有些热的时候我让他摸摸碗,这几天他就不抓了.
作者: 八月桂花宝宝    时间: 2007-2-24 15:39
孩子是会自己学会很多的,只要给他经历,他就能自己总结经验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3-16 11:14
原帖由 lc4601 于 2007-2-14 12:31 发表
也去搜寻有关“文言文”方面的教材



把原版的推荐给你!!!!

文言文--0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22 MB, 下载次数: 205, 下载积分: 金币 -1

文言文--0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245.68 KB, 下载次数: 131, 下载积分: 金币 -1


作者: 小螺号    时间: 2007-3-16 13:03
非常有创意的教育方法,我女儿的第一次刺激的时机已错过.我要好好把握第二个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自己先学学文言文。
作者: fiona111    时间: 2007-3-22 14:31
谢谢了,下载了,以后有用.学习了
作者: dqf10000    时间: 2007-3-22 17:19
原帖由 西西爸 于 2007-2-18 14:47 发表
回16楼的,如果你等得到26日的话,我把他原版的上传给你!

期待您的原版 和这个  爸爸的网址
作者: 拈花一笑    时间: 2007-3-25 18:16
我觉得每个的教育都是有意思的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3-26 08:11
标题: 回复 #32 dqf10000 的帖子
这个爸爸是个很厉害的高级工程师,他思想独立,为人真诚厚道,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是我们哪个机械论坛人人尊敬和钦佩的!
但是很忙,我们机械论坛里的QQ群他都不愿意加进来!因为他不想闲聊影响他的工作!他写这些东西的动机是我们机械论坛有一个兄弟结婚了,大家讨论这些话题时引起他的回忆,所以他在每天深夜工作完以后抽时间写的!
他连QQ都不愿透露,不要说其他的了!不过在哪个机械论坛是可以联系到他的拉!
作者: weiqikuang    时间: 2007-3-26 21:23
让孩子更多的去体会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办法
作者: gouzimama    时间: 2007-3-27 11:39
好东西,谢谢楼主,真是个好人
作者: jiaqi1    时间: 2007-3-29 09:07
非常有创意的教育方法
作者: 棋子    时间: 2007-4-2 11:08
谢谢!孩子现在缺少的正是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习中。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7-4-2 15:23
也去搜寻有关“文言文”方面的教材
以前看过“韩兴娥”教“上下五千年”每篇文有文言文,4年级开始学,但我自今未找到此版本
作者: 西西爸    时间: 2007-4-2 17:18
楼上的,我在29楼上传过的!你看看是否可用!
作者: Jinger    时间: 2007-4-2 17:31
谢谢楼主,借鉴一些。。。。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7-4-3 10:37
原帖由 西西爸 于 2007-4-2 17:18 发表
楼上的,我在29楼上传过的!你看看是否可用!

,已下,很好
作者: 则羽妈    时间: 2007-4-4 16:29
厉害!独到!育儿确实不能教条,原理有了,但还得我们自己摸索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因地制宜。
作者: jinxinzoe    时间: 2007-4-18 10:48
有意思哈,有创意呢。
作者: 冰雪悠悠    时间: 2007-4-22 14:26
有意思,也找文言文去
作者: autumn    时间: 2007-4-22 14:36
原帖由 ttyl_0001 于 2007-2-10 22:06 发表
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只是那个迎接扑面而来的火车的训练方法,是不是太过份了,不会把孩子的耳朵震聋吧?

那火车的震动应该不会大到震坏孩子的耳朵,我小时候的家就在铁路边,只要注意不要吓着孩子就行,就怕无意中一声长鸣,那声音很响的.不知现在的火车是否还是这样的.
作者: autumn    时间: 2007-4-22 14:41
有些道理,我也要去准备一些文言文了,其实学习最大的障碍就在理解上.
作者: jsnjxb    时间: 2007-5-10 11:37
我正在作类似的方法来教育我的孩子,
作者: 静处听风吟    时间: 2007-5-10 21:54
爸爸教育的有趣,孩子学的有趣。真有趣!
作者: 可爱兔    时间: 2007-5-11 11:19
真可爱的父亲,挺有智慧的
作者: jsd7279    时间: 2007-5-11 13:47
身教重于言传,让孩子更多的去体会
作者: ty_tyl@hotmail    时间: 2007-5-11 18:25
第一阶段的刺激已经过了,还是学学文言文吧.它是不是和读经类似
作者: ocean1119    时间: 2007-5-14 13:35
真的很不错.学习了.
作者: wbwyxuc1117    时间: 2007-5-22 12:06
错过了第一次的刺激,等待第二次的刺激。
作者: wbwyxuc1117    时间: 2007-5-22 12:08
很好,继续下载,收藏。
作者: yhcwwy    时间: 2007-7-4 14:44
多谢多谢
作者: 卷耳    时间: 2007-7-8 15:11
有趣的父亲。。。。。。。。。。。。。
作者: 我的仙女    时间: 2007-7-13 14:36
真是个好父亲哪!学习中。。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7-15 12:24
下了看了,蛮好的。正打算让孩子学点古文,这下省力气了。谢谢
作者: shenjinhua    时间: 2007-8-20 01:02
标题: 29楼的我已下,可解压后,文言-2有的打开里面没有?怎么会事?
29楼的我已下,可解压后,文言-2有的打开里面没有?怎么会事?
作者: 熊绣花    时间: 2007-8-23 09:26
请问这个孩子最后怎么样了,是成材了,还是去精神病院了
作者: wangping_200611    时间: 2007-8-23 10:10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tanglihuizxy    时间: 2007-8-23 10:54
非常有意思的爸爸。我也来下个文言文来。照这样讲那些经书可以拿来给孩子学
作者: keke1220    时间: 2007-8-23 15:33
不错,非常有意思,现在的教育就要别出心裁,我愿意去尝试.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7-8-23 23:32
已经用过老先生的东西了,效果不错,儿子也还喜欢。再次感谢!
作者: Yaya58    时间: 2007-8-24 09:53
是否有个体差异呢?不会大家 都 适用 吧??
作者: 如意三宝    时间: 2007-8-24 09:55
很有创意,值得借鉴……
作者: 恺恺妈    时间: 2007-8-24 15:10
标题: 回复 #7 西西爸 的帖子
真有趣,如果孩子功课不好,您真那么轻松吗?是用什么方法让孩子自发的学习呢? 
作者: 辰宝妈    时间: 2008-4-8 14:59
有创意!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作者: zdj0521    时间: 2008-4-8 16:15
有创意!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作者: lichaofeng2000    时间: 2008-4-14 21:42
我已经在实践这种方法---给孩子读<论语><老子>,谢谢西西爸
作者: lichaofeng2000    时间: 2008-4-14 21:45
西西爸,你的文言文是什么格式?怎么无法打开?
作者: lichaofeng2000    时间: 2008-4-14 21:49
原帖由 西西爸 于 2007-3-16 11:14 发表



把原版的推荐给你!!!!



    这好象不是压缩分卷,可是下来乱码?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4-14 21:58
用了一段时间了,非常非常的好。再次感谢。
作者: lichaofeng2000    时间: 2008-4-14 22:03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8-4-14 21:58 发表
用了一段时间了,非常非常的好。再次感谢。

能否麻烦告诉我怎么使用?我发现是乱码?可否将您的文档传给我呢?看到好东西就急着给孩子用,可是打不开? 我很着急呀!
作者: nickddchen    时间: 2008-4-15 09:05
读经系列《大学》、《论语》等就是文言文中的经典。想当年我最怕的就是文言文,当年想不通为什么古代的人都不好好讲话,搞得我们现在学得这么都疼。
    现在孩子上一年级,老师要求每周背诵几句《弟子规》,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有教《三字经》,学得像模像样的。其实两岁时,我还兴冲冲的教他《大学》,可是小人儿不领情,认真地告诉我:妈妈,你别唱了。 晕了我半天,从此没再教他读这方面的咚咚了。
    看来以后有了《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启蒙,孩子应该可以慢慢多接触读经的其他经典的东西了。
作者: jiangyueqin    时间: 2008-4-15 09:59
看了倍受启发,想想当年的"刺激"是太少了.不过象这样的刺激,家里的老人恐怕更受刺激了!!
作者: yingwh2005    时间: 2008-4-16 13:12
很有启发, 谢谢。 全新的概念
作者: 岳凡丁    时间: 2008-4-16 14:44
好东西,谢谢楼主,真是个好人
作者: lichaofeng2000    时间: 2008-4-17 10:09
ganxie感谢西西爸,也感谢happy和三宝妈。我宝宝的第一次敏感期我错过了,心中一直耿耿与怀,所以看到这篇文章,如获至宝,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把我以前没有给孩子作的补回来!
作者: lichaofeng2000    时间: 2008-4-21 15:39
我把文章打了几份给孩子,孩子很爱看,把我乐的 ,孩子居然告诉我:这很简单,我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把翻译挡住了)从头至尾给我翻译下来,还不错,基本没错。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4-21 22:20
就是先选择有情节的故事,孩子就会很喜欢。再时不时来篇他可以用来向小朋友炫耀的,那他背的积极性就高多了。
作者: 木乔    时间: 2008-4-23 09:46
很好,谢谢楼主分享!要是再多些就更好了,我正看得意犹未尽时就没得了。
作者: 小土321    时间: 2008-4-23 12:35
很有思想,有独特的教育理念
作者: xionghong_2999    时间: 2008-5-4 13:35
学习学习,换一种教育方式
作者: yangfany    时间: 2008-5-7 15:04
参考学习,感谢分享!
作者: 煜涵    时间: 2008-5-12 13:57
标题: 回复 #7 西西爸 的帖子
同意楼上的观点,我女儿的第一次刺激的时机也错过.我要好好把握第二个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自己先学文言文。
作者: yanlihua    时间: 2008-6-6 14:50
很有意思!很有启发!谢谢!
作者: yanlihua    时间: 2008-6-6 14:55
好!文言文大全!很有用!
作者: plasma2004    时间: 2008-6-9 03:16
很有意思, 搂主是个用心的父亲
作者: 伶云儿    时间: 2008-6-15 12:28
需要认真学习一下,改变一下思维方式
作者: thread2002    时间: 2008-6-17 16:40
这方法有意思,收藏学习
作者: thread2002    时间: 2008-6-17 16:42
附件真不错,配有解释,收藏先自己学习
作者: fanxing    时间: 2008-6-17 17:40
有点夸张哦,普通家长是很难做到的
相信这个父亲是一个很有准备和原则的人

完全效仿不一定有效果,借鉴倒还可以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8-6-18 08:03
很有趣,很感兴趣。写得不错啊。
作者: flycloudjhy    时间: 2008-6-19 09:40
挺有个性,难得的是做父亲的良苦用心
作者: 孔雀东南飞    时间: 2008-6-19 10:50
就把孩子的手放开让他们自由的创新吧
作者: 墨香沉    时间: 2008-6-19 15:08
睿智的父亲,感谢楼主分享,让我们又多了一份思路。
作者: tslubin    时间: 2008-7-3 14:20
这位工程师的文学水平也不错啊,看来没白看文言文,还挺幽默的。
作者: wenwen7911    时间: 2008-7-4 23:01
让孩子更多的去体会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办法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