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修炼七田真之二------让0岁孩子成为算术天才(3月16日更新1楼、52楼)与杜曼数学相关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4 08:29
标题: 修炼七田真之二------让0岁孩子成为算术天才(3月16日更新1楼、52楼)与杜曼数学相关
希望大家讨论问题,不要总是发什么,好啊,不好啊之类的口水贴!
多转资源,多加资料.这是正理!
修炼七田真之一     《开发无限能力的ESP教育法》   3-4楼
修炼七田真之二     《让0岁孩子成为算术天才》    51-52楼        

    我只是一个新手爸爸,对七田的认识肤浅而粗糙,但是无知并不可怕,我之所以到这儿来就是为了暴露自己的无知与愚昧,我并不畏惧坛友们的拳打脚踢,刀砍斧劈,这也是无知者无畏的一种表现吧,也许正因为这样我的无知与愚昧才会一天天的减少,进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
   

    我总希望每个坛友在这里讲的话都是严谨而科学的,不要主观臆测或猜想,教育需要的是科学而不是假设,难道我们中国人的科学意识缺得还不够吗?
   

    我只是一个初学者,并不能回答朋友们所有的答案,我也是到这里来寻找答案,或者说是到这里来寻找光明吧!

    我不想在这里讨论盗版与商业化之类的问题,也不想讨论什么相信不相信七田真的问题,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如果你不相信七田,那你可以去其它地方,总有一个角落能容纳你,这世界很大!!

   
    我也不想在这里讨论什么七田是日本人的东西,不想讨论什么爱国不爱国的问题,在这里我奏行的是拿来主义,是学习,要说爱国主义,我相信我并不比谁差!!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群体的力量,需要团结,需要更多的父母投入其中,出钱,出力、出资料,研究七田!搞好七田!如此我的孩子受益,你的孩子受益,我们大家的孩子都受益,对你、对我都是好事!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3-16 10:21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4 08:29
七田的书购书网址
1http://shop33823377.taobao.com/?catId=9548161&queryType=cat&categoryName=%C6%DF%CC%EF%D5%E6%BD%CC%B2%C4&browseType=table#pagebar
2
已有七田真书单:   
     1.0岁教育秘密》(电子版)                                                            2.21世纪最佳育儿法》(电子版)   
    3.从胎儿开始的巧妙育儿法》(电子版)                                      4.0岁教育入门》(电子版)   
    5.超右脑英语学习法》(电子版)                                                  6.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电子版
)
    7.
《超右脑波动速读法》(读过但没有)                                          8.《幼儿才能教育》(电子版)
    9 培养资优孩子》(纸质)                                                             10.脑内食品卵磷质》(纸质)  
  11.复制比尔﹒盖兹》(纸质)                                                         12.《幼儿和母亲一起学英语》(纸质)  
  13.《培育聪明婴儿的秘决》(纸质)                                                 14.《语言发达的0岁教育》(纸质)  
  15.《培养幼儿的读写与计算能力》(纸质)                                     16.《开发无限能力的ESP教育法》(纸质)
  17.《让0岁孩子成为算术天才》(纸质)                                           18.《卓越的七田式教育实践法》(纸质)  
  19.《父亲的幼儿教育学(纸质)                                                         20.《如何培养儿童右脑》(纸质)

  21.
《七田式高速学习的秘密》(纸质)                                            22.《学龄前儿童智力开发的秘密》(纸质)
  23.
《七田式超右脑训练法》(纸质)                                                246个月让孩子变聪明》

特别需要的资料:七田教室的培训资料,希望大家上传,谢谢!!!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发上来,也可发到我的信箱zhitianqiong@163.com

需要纸质的七田真的书,请去上面的网址买,需要电子版的,也说一声,我上在这里上传,个人时间有限,绝不发电子邮件传的!算我不是!先道歉了!!!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2-4 20:24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4 08:29
0岁潜能开发――开发无限能力的ESP教育法》笔记
1ESP定义:是指心电感应、透视、预知、触知等综合感觉外知觉(RXTRA SENSORY PERCEPTION
   的头字母,组成的字。


2.心电感应定义:指两人距离很远,不借助语言,却心意相通能互相沟通的现象。

3.透视定义:能猜中背面扑克牌图案之类的能力。

4.预知能力:在事情发生前就能够察觉的能力。

5.才能形成场理论:即一个孩子在ESP游戏中猜中了,其它孩子也会陆续猜中一现象,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展现ESP能力时,这孩子的脑力波是ESP脑力波,其它孩子的脑波会与其同调,从而形成才能。

6.在进行ESP游戏前应首先得进行气功、冥想、催眠、深呼吸、想像训练然后立刻进行ESP游戏。
      冥想就是放松心情,大脑空白,什么也不想。

7
ESP与母亲及胎教的关系:比起在七男教室玩ESP游戏,和母亲一起玩时猜中的机率更高,在心电感应方面,如果母亲是右脑者,那么接受过想像训练的孩子就能看到母亲脑海中想像的东西。 
  开发孩子的ESP能力从胎教时开始最好!事实上孩子在胎儿期就有ESP能力且是一生中最高的,胎儿在三个月大时对父母所说的话和思考的事情都能了解,三个月大的孩子虽听不懂人话,但他却有不需要语言沟通的能力,即心电感应能力,此外当母亲在自己和额头想像出映像并下意识的向胎儿的额头传送映像是,孩子能接受这种映像。经过ESP胎教的孩子出生后在ESP游戏中猜中的机率非常高,学习圆点及语言能力也很高,而且经由这种训练的孩子,心灵得到了满足,在出生时而且能够安产。(同同妈生同心时只用五分钟即为见证)。

8.进行ESP训练的原因:ESP是右脑的基本能力,ESP游戏能开发右脑回路且与右脑的映像能力有关,开发出ESP能力的孩子,就能开发右脑的映像力,心感电应、透视、触知力等都是以映像力为基本的。也能因此能培养孩子的右脑记忆力,藉着想像训练可以轻易的记住40张卡,即使是已经三岁的孩子也能成功地记住25张卡。点卡及速算能力都与右脑的想像能力有关,开发出ESP能力的孩子,使用点卡能轻易的培养出速算能力。  
       ESP训练能开发潜在意识的回路,也就是心灵与精神的回路,一旦开始成功,就能开启与宇宙意识同调的灵感回路。最高的创造性是由灵感产生的。ESP能力越高的孩子越能够开发灵感感回路,展现完美的创造性。

9.胎儿期及0—3岁是右脑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能自然地表现出右脑的基本能力ESP,但是到三岁后,进行逻辑思考作用的左脑开发了,左脑具有抑制右脑的作用,因而孩子到了六岁时头脑的功能就和大人头脑的功能一样变成了左脑型的了。  人类得到情报需要的神经包括第一情报系统和第二情报系统,第一情报系统是由左脑进行知识收集的回路,第二情报系统则是另一条管道,也就是关于右脑的情报收集回路。第二情报系统不需要任何的学习就能了解一切,三个月大的胎儿能听懂父母的话就是拜第二情报系统报赐。天才就是能够透过右脑得到情报的人,而胎儿已是右脑时代了。

10.不论左脑还是右脑都具有知觉力、理解力、思考力、记忆力、计算力、音乐力,所以区分计算是左脑,音乐是右脑的方式主并不恰当。左脑是借助语言沟通而右脑是不用借助语言也可以沟通,左脑可以进行计算,但却是低速运算,右脑也可以计算,却是高速运算。

11.左右脑都有音感、左脑是相对音感,右脑是绝对音感,平常的普通人的音感是相对音感,对任何声音都能了其音阶的就是绝对音感,绝对音感也在孩子的六岁前容易培养,且越小越容易培养,而挝来六岁之后就很困难。孩子集中精神听音乐时,每一个音都会进入孩子的脑海中,即使音进入右脑,但是如果音不和阶名连接的话,即使进入脑海中的曲子,也仅止于音谱,没有办法演奏,因此需要进行音连接阶名的训练。

12.映像力的培养方法1:不让孩子看画本,而是和他说话,看画本的孩子们看画,这时就无法运用自己的头脑来想像,因此没有办法培养出映像力,不用画本和孩子说话,孩子立刻可以悠游在话语中主角的映像世界里。如:“啊! 到海底了,你现在是附着在岩石上的海带芽。随波浪慢慢的摆动。”孩子就会进入这个世界中,像海带芽一样摆动身体。当别人说话时。孩子就会立刻将大人所说的话变成一种映像。这就是映像力的培养方法之一。应不断的制造机会,进行各种映像训练。

13.人类细胞是ESP的感觉器官!


14.右脑具有四项值得注意的机能:
      1.共鸣机能
      2.映像机能
      3.高速自动机处理机能.                                                                                                            
      4.高速大量记忆机能
右脑具有记忆大量情报的机能,所以在幼儿时期将这个机能活性化,就能提高记忆力,使照片记忆或是速读变得更轻松。

15.书中提到的使用心电感应传送ESP方法:……….只要开始的时候努力一下,学会使用方法之后就非常轻松了,将心电感应想成就好象是镭射光一样,传送心电感应时,想象婴儿的脑门正前方的额头上有荧屏,透过荧屏通路,将父母的想法传达给胎儿(即传达到胎儿的前额的荧屏上),想要传达的事物,全都可以透过此处传达到胎儿的脑中。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说以下的话语非常重要:“心情平静的同时,写在卡片上的的文字或记号、给画会浮现在眼前的荧屏上,你们选出和荧屏上相同的卡片。”这时在孩子额头的荧屏上,的确就映出卡片上相同的字或画。

16.发挥ESP能力而使用的卡是:星星形的“☆”卡十字形的 圆形的“○”卡四方形的□卡波浪形卡

几个ESP训练的游戏:


17.透视游戏

游戏
1

在四张卡中放两张相同的卡,一张表面翻过来,剩下三张盖着,让孩子猜剩下的三张中哪一张与翻过来的那张相同。
     
游戏2----猜卡游戏
     将五张画卡与扑克牌盖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猜母亲所指示的卡片

游戏
3

先看一下已排好正面朝上的卡片,然后洗牌,将牌盖好,排好,让孩子将盖好的牌重新排列出相同的顺序,排好后翻过来看看,看到底猜中了几张!

游戏
4------猜球游戏

从红、黄、蓝、白、黑五个球当中,拿出一个球放入箱子,让孩子们从箱子外面透视,猜猜看球的颜色。

游戏
5-------扑克牌神经衰弱游戏

扑克牌盖下,让孩子们能够取得两张相同扑克的神经衰弱游戏。

游戏
6------蒙眼睛游戏

百分之百能够猜中猜卡和猜球游戏后,就可以玩蒙眼睛游戏,蒙上眼睛,不要用手去触摸,而猜猜摆在眼前的东西是什么。

游戏七

    让孩子从摆在眼前的地图上,去猜是日本、英国还是美国等。

18.心电感应游戏

游戏
1------动物卡游戏

分别为母亲与孩子准备猫熊、长颈鹿、大象、熊、鹿等五张一套的卡片,在孩子面前将五张卡片翻开排好,而在母亲面前则将卡片盖着排好,母亲从中抽出一张卡片,凝视卡片上的图案,在脑海中产生映像,然后对孩子说:“选出和妈妈手上拿着的卡片相同的卡片”,试五次,最初五次只要猜中一次就可以了,渐渐的五次都能猜中了。

游戏
2------猜头脑游戏

    母亲想像利用心电感应将映像传送到孩子的额头处,而且想像在孩子的额头出现映像的荧屏,传送映像,确认孩子是否能说中映在额头荧屏上的映像。

19.触知力游戏

游戏1----猜色游戏
    在密闭的瓦楞纸箱中,开一个只有手能够通过的圆孔,箱子中放入五种颜色的球,让孩子将手伸入孔中,猜一猜抓住的球的颜色,心情平静下来抓住球,好好感受一下,说出颜色来。

游戏2----猜卡游戏
在孩子的面前盖着10张扑克牌,让孩子去触摸每一张牌,猜猜看。将二套ESP卡充分洗牌。交给孩子另外二套卡,让孩子用手触摸父母排好的每一张卡,想想上面的图案,然后选择用同样的卡在一边排列,也可以用动物让孩子们猜。

游戏3-----猜字游戏
   10cm见方的纸上写一个字,然后卷起来交给孩子,让他猜猜看是什么字。可以将卷成圆形的纸贴着耳朵或是夹在腋下。

20.预知力游戏

游戏1--------预测隔天的天气,即猜猜隔天的天气。

游戏
2--------猜卡游戏

   猜第二天五张卡排列的顺序,第二天将五张卡仔细洗牌之后,盖下来排列,然后一张张翻开,确认与昨天写的猜测顺序是否相同。

21.念力游戏

游戏
1----------烟游戏

   干冰放入玻璃箱中,等充满烟雾之后盖上玻璃盖,让孩子对着箱子中的烟发挥念力,使烟移动的游戏。

游戏2----------转针游戏
   在盘子里面放入水,水面浮着一根小小的棉针,然后利用念力使棉针移动的游戏。

游戏
3----------对植物说话

   在房间里摆两个盘子,盘子上铺上棉花,用水将棉花打湿,在棉花上面摆上豆子,观察每天发芽的情形,每天对其中一个盘子里的豆子说话,要它好好的成长,而对另一个盘子里的豆子则每天口出恶言。这个简单的游戏每天玩五分钟。

22.学习不佳,精神不安、发展不顺的孩子的解救法:解救这些孩子的方法就是对他们全心全意的倾注情爱,他们就会急速的苏醒过来,当头脑中有平衡的感觉时,他就开始走向普通孩子之路了。婴儿必须藉着与母亲的肌肤直接接触,才能产生情爱感。每天花三十分钟以上的时间,仔细用手掌为婴儿做全身按摩,婴儿就会得到一种稳定的情绪,能够顺利的成长,产生食欲,体重增加。较大的孩子的方法是用力抱他八秒钟,母亲打从心底诉说自己爱孩子的话语,晚上孩子就寝时,将手罩在他的头上,专心想像自己打从心底爱着这个孩子,想像孩子的开朗活泼,学习力极佳,性格非常好的映像,孩子们可以藉着心电感应能力感受到母亲的情爱,一夜之间就会改变了。
    我说用手罩住头,好像是比较宗教性的作法,或者是不科学的作法。但是只有这种方法才是解救孩子之道。因为消极的心电感应是造成了孩子成长不良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必须要利用心电感应,也就是说灌注情爱、引出孩子的精神力,他们就会确实改变了!!


23.将大量的画卡以一张一秒的速度让孩子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样能够使右脑活性化,同时也能够使左脑语言机能发挥作用。
24.一天让孩子看一百张识字卡,而且每周决定10项课题,进行实践,三岁之前的输入非常重要。

25.进入催眠状态的人经常会展现ESP能力,利用催眠法能够提高人类的ESP能力。

这本书只发到这里,不再继续,本书的后面很多都跟催眠有关,比较适合大人,有机会大家自己去看这本书,不发了,不想误导大家!发下一本吧!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2-11 17:55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4 08:29
第一本书的问题及相关回答:
问题1:什么样的卡是ESP卡?(谁能上传来看看)
  (已解决)

问题2:书中多次提到映像,映像是什么?就是想像?就是我想像西瓜时产生于大脑中西瓜的形状颜色?我想像吃西瓜时,大脑中浮现的西瓜红肉绿皮、清凉甘甜的味道?

问题3:提纲7中提到了想像训练,什么是想像训练?就是问题2中类似的西瓜想像吗?

问题4:让每一个孩子进行两次暗示、呼吸法、五张卡游戏中的暗示指的是什么?五张卡中的卡是怎样的卡?就是ESP卡吗?

问题5:书中还提到了进行橘色卡的一点凝视法,当想像力非常棒时,先看橘色卡,然后闭上眼睛,就会在红色圆形的周围看到蓝色?请问什么是橘色卡及一点凝视法?上面提到的蓝色是什么回事?
   (已解决)


问题6:提纲11中讲的音连接阶名的训练应怎样进行?

问题7: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普通的大脑藉着无数的情报,有许多的刺激飞来,这就是所谓的杂念状态,但是当意识统一,脑的意识集中之后,脑波本身就能够拥有统一的中心脑波,也就是说能够进行意识的单纯化,而这时人就能够进入一个变性的意识状态,变性意识就是会产生ESP现象的意识带。幼儿能轻松地进行集中,很容易地进入这种意识中。集中或者是使用右脑,一定要先舍弃自己的意识,思考型大多会留下自己,而进入右脑的水准中。

我想问的是,这个变性意识是什么?是人放松并排除杂念后,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吗?

还有书中还提到了,为什么一点凝视法很好呢?就是因为能够将各中心、各自兴奋的刺激统一在一个中心。而形成较大的兴奋,整体合而为一,而朝着周围以同样的形态不断的扩散!

我想问的是一点凝视法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如果是放弃自己意识的话,那么能集中吗?

问题8:楼上提纲17—21的各种游戏训练只是七田真书上的几个ESP游戏,肯定有更多的ESP游戏,希望大家上传分享。

问题9: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让他它看一页书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完,不必一一阅读文字,就可以看完整段文章(速读能力)。啪啪的翻阅,迅速看过却全能了解。这种速读能力是怎样培养的,谁能来大致的说个过程吗?我目前使用杜曼的方法,杜曼的要求是文字配合图片,要求念出声来的,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要求念出声来,对于一页书只有一句话的,大致能快念快读,但是当字增多到二十个以上时,读就无论如何赶不上看了,这时该如何处理,如何从一页一行过渡到一页多行,是不是不念了,直接让他看?或是将一页的字先分解成很多句子,先看句子,念句子,然后句子组成书,快速翻动,只看不念??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2-10 10:11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4 08:30
网友上传的资料:谢谢大家!
1、10楼ESP卡(depingpan 上传)
2、17楼训练残像的卡、黄卡、一点凝视卡(trythis上传)
3、27楼ESP卡(可儿上传)

与本书相关的本站资源:
1、rainbow------宝宝玩了一次ESP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30732&extra=&highlight=%2Besp%2B&page=1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2-10 10:02 编辑 ]
作者: 小东东妈妈    时间: 2007-2-4 09:31
支持小米爸爸,小米爸爸总是认真而细致,可惜我没有能力回答你的问题,等待大牛来解惑
作者: 可人妈妈    时间: 2007-2-4 09:48
标题: :)
期待下文,楼主辛苦!!
作者: 靓靓轩    时间: 2007-2-4 10:47
问题5
      所谓的橘色卡片,是在一张橘色色纸的中心处,贴上直径两到三公分大的蓝色圆圈,然后然后看着这张图片约二十到三十秒之后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脑内残留的影响。在一开始的阶段,我们所看到的残留影像,其颜色是相互倒转的,原本蓝色的地方变为橘色,而橘色的地方变为蓝色。
    我们凝视橘色卡片之后闭上眼睛,然后再次凝视之后闭上眼睛,以此来观看残留影响,如此重复三次。
    经过每天如此重复练习之后,渐渐的,颜色就会变得不会相互倒转,而能够直接看到原本颜色残留的影像,这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当进入第二阶段后,我们能够看到残留影像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到了第三个阶段之后,我们进行暗示,告诉自己之前所看见的蓝色残留影像会变成红色的圆圈,接着变成黄色,形状则会变成三角形。这么一来,我们就能够使看见的影像呈现这样的变化。
    到了这个阶段之后,就能很自然的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能够自由看见影像的阶段,当到达了这个阶段时,意味着我们右脑的能力已经被完全开启。
    只要运用这种影像化能力,在我们的影像当中来练习钢琴或小提琴即可。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7-2-4 11:03
波动速读入门训练(含黄卡、曼陀螺使用方法)     转

入门训练是进行波动速读的基础
在波动速读之前要进行入门训练,入门训练包括这样几项:
1.视觉训练
2.ESP(超感觉能力)训练
3.右脑记忆训练
这些训练是进行波动速读的基础,因而尤其重要.入门训练要选择尽可能安静的地点.为了不在训练过程中受到干扰,需要做一些准备----拔掉房间里的电话线,告诉家人不要在训练中突然过来说话等等.这些准备非常重要.不要让房间里面过热或者过冷,也不要让阳光直射房间,房间里面昏暗一些较好.训练时请避开吃得很饱和想要睡觉的时候.但是,如果对这些事情过于神经质的话反而会无法放松下来,不能达到适合右脑能力开发的身心状态.保持平静的心情来训练才是关键,所以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节环境.

视觉训练

七田式视觉训练包括一点凝视训练、眼睛训练、3d图片训练和残像训练,这四种训练都有助于提高阅读时视觉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这四种训练将培养你清晰地再现立体图像的能力。视觉训练是为帮助你训练出一双有着波动速读能力的眼睛而设计的。这项训练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原封不动地再现所看到事物”。请借助眼肌训练卡、3d图片、黄卡。3色卡片、图形卡片和曼陀罗卡片进行训练。

一点凝视训练

这个训练能够培养集中力,扩大视野。准备“一点凝视训练卡片”。这个训练要凝视一张中央印有3.5厘米直径的黑色圆形的打白色卡片。长时间凝视,在黑色圆形的位置出现比原来大得多的圆形。坚持每天练习,直到能看到这样的大的圆形为止.

眼睛训练

阅读速度与眼部运动密切相关。波动速读要求必须能够进行右脑阅读,为此,正确的视读方法就变得尤为必要。下面介绍的眼睛训练能够改善眼球肌肉的机能。通常,我们眼睛的视野只集中于中心位置,离中心越远,我们所看的对象就越难进入视野。眼睛训练可改善眼球的机能,使视野变大,扩大可将瞬间看到的物体收入视网膜的范围,可以在速读时提高一眼读取内容信息的能力。眼睛有6种眼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贝茨理论“认为这6种眼肌共同作用,使映像正确成像于焦点。训练这6种眼肌正确发挥作用,能够扩大眼睛视幅,培养"照相记忆"-----一眼能够看到一整页书的内容并记忆下来的能力.

眼肌训练1:上下运动 准备"上直肌、下直肌训练卡片“。
眼肌训练2:左右运动 准备”内直肌、外直肌训练卡片“。
眼肌训练3:上斜、下斜运动 准备上斜肌、下斜肌训练卡片。

3d 图片训练


人的视觉实际上分为在脑视觉和右脑视觉。左脑视觉属于三维视觉,即能看见肉眼所能见到的事物,而右脑视觉则能够看到左脑视觉所无法看到的内容。经过视觉训练之后,你的眼睛便能看到普通的肉眼所无法见到的光和颜色,实现了这一步骤,你便可以进行波动速读了。开拓右脑的视觉最重要的是要在阅读进程中使用"软焦点"的视觉方法.所谓软焦点,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将视觉焦点集中于一点,而是尽量使焦点变得模糊、分散,通过这种训练,将你的肉眼所看到的映像转化为思维形象,从而在你的脑海中得以清晰显现。这种眼部肌肉运动方法的训练,也被称为心里视觉输入法。当然,这种方法并非十分容易地就能够被人们掌握,而要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使你具有从容的获得右脑视觉形象的能力。不仅如此,在经过一系列的进阶训练之后,才能做到即使不闭上眼睛也可以看到这些形象

残像训练

视觉训练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就是残像训练。残像训练用的黄卡、三色卡、图形卡和曼陀罗卡

黄卡训练

将黄卡放在距离眼睛30-40厘米的地方,凝神30秒,然后闭上眼睛,眼前出现残像。再凝神30秒后迅速拿开卡片,将视线移到一张白色纸上,这时会在折色纸片上看到残像。凝神残像。开始时残像大约维持20-30秒就消失了。随着训练的次数的增多,残像保持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七八十秒钟,有的人甚至可能维持大约3分钟。将残像维持在眼前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凝神黄卡时,请尽量不要眨眼。看到的残像会发生如下变化。起初,残像是蓝色纸上出现黄色圆形的补色。不断进行残像训练,残像留存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看到的将不再是补色,而是原色。有些人从一开始就能够看到原色。这不是因为这些人有什么奇特,而是因为他们的想像力非常好,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如果看到的残像是原来的颜色,此时的描绘想象图像的力量就已经被激活了。即使不看黄卡,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看到想看的彩色圆形,所以要坚持训练,不要半途而废。在下一阶段中,将能够自由改变最初出现的残像的颜色和形状。蓝色变黄色,形状也可以从圆形变成形、星形等,随心所欲。请大家自己练习。再下一阶段,将能够自发地看到想象图像。闭上眼睛发动意识,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像。在这一阶段中,想让自己也出现在想像图像中就能够让自己出现。如果能够到达这个水平就大功告成了。想象考试得了100分的自己,想象在足球比赛中射球入门的自己,这一切就都能变成现实。

残像训练的4个阶段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看到补色(颜色反转)
第二阶段----颜色不发生反转(看到原色)
第三阶段----可以改变残像的颜色和形状。
第四-阶段----能够将残像变成灵活的个人记忆图像
习惯了残像训练后,凝视卡片的时间可以缩短,相反残像留存的时间会变长。训练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时,即使没有卡片,只要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残像,放松、集中、投入目标想象图像之中。出现残像、开始想象只需要5秒钟时间。

三色卡片训练

黄卡训练之后请看红、黄、蓝三色卡片,我们将用这个卡片来做"颜色残像训练".先做红色卡片训练.盯住红色卡片看一会儿,然后闭上眼睛.眼前的残像消失之后,再睁开眼睛继续凝视卡片.时间以20-30秒为宜.凝视卡片时,精神会自然而然地集中,这时脑波就变成了a波状态,而这种大脑状态正是可以自然进入想象的状态.刚开始训练时,也许眼睛一闭上残像就立刻消失了,此时千万不要放弃.重复若干次之后,残像就会20秒、30秒地逐渐延长在眼前留存的时间。接下来,不用盯着红色卡片看,只需闭上眼睛,想像红色,练习到眼前出现红色卡片为止。红色卡片练习完毕后是黄色卡片,然后是蓝色卡片。请在一个星期内尽可能地抽时间来反复做这个练习

图形卡片训练

颜色能够变成想象之后,接下来该进行"图像残像训练"了.首先凝视卡片20-30秒,然后闭上眼睛看残像.看卡片时请尽可能把卡片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这样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残像.有时间的话可以每天反复练习.等到能够轻易地看到圆形、三角形和菱形等残像时,就开始利用杯子和表等周围的具体物体来做残像训练。颜色残像训练1星期、图形训练1星期、具体物体残像训练1星期,这样1个月以后,你就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了。
让想象能够自由发挥的窍门是;
1.把不能的想法变成一定行
2.练习之前先冥想,保持心情平静
3.慢慢睦深呼吸
4.然后想象自己眼前30-40厘米的地方有一个屏幕,默念"出现,出现"(即让想象的内容出现在那个屏幕上).

曼陀罗卡片训练
最后我们用曼陀罗卡片来进行残像训练.所谓的曼陀罗训练就是紧盯着曼陀罗卡片,记住每个曼陀罗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在记忆里再现的一种训练方法.如果紧盯着曼陀罗卡片看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就能够在想象里面栩栩如生地再现曼陀罗的颜色和形状,这就证明你的右脑想象能力已经被开开启了.如果继续做这种练习的话,很自然地就能开发出你的右脑想象能力.

下面是曼陀罗卡片练习的具体操作方法:

(1)请连续盯着曼陀罗卡片.
(2)看5秒后闭眼5秒,同时暗示自己在闭眼睛时让图像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眼前.睁开眼后,看卡片背面的黑白曼陀罗图像,并将它颜色回忆出来.
(3)训练的关键是要持续不断,至少也要用3个月,这种方法能激活右脑

作者: 蝌蚪妈妈    时间: 2007-2-4 15:43
问题1:什么样的卡是ESP卡?

以下是我从网上收集到的资料,不知标不标准.小米爸爸可以看一下.


ESP 卡 使 用 法

ESP 卡也稱為 Zener 卡,它是由美國杜克(Duke)大學心理學系學生 Zener所發明,目的是以或然率測試某人是否擁有 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超感官知覺)。

卡片一式五種符號:波浪、圓、正方、星及十字,每種五張,共二十五張,每種符號有特定大小和粗細,太細的線條難以被感應。

進行測驗時,必須有測試者(T,Tester)與受試者(S,Subject)兩人,二人之間必須隔一面屏風或一道牆,以確保受試者看不見卡片,並且兩人之間並無眼神之間無意泄漏暗示之嫌。

兩人各有一測驗紙,以各自記錄結果。

以 25 張全部測完為一回合,測試回合越多,其結果愈加準確。

注意:

一)測驗時雙方不能談話,雙方最好都有手錶計時。

二)受試者切勿看見自己的答案某一符號出現五次以上就以為錯誤,
每一張卡片之測試應視為獨立事件,不應理會之前的答案,以免影響直覺。

三)受試者以心裏的第一個答案為答案,測驗準確度應能更高。

 

以下有三種測試法:

GESP
(1) 測試者(T)將牌完全洗亂。
(2) T 隨機抽出一張牌,專心看牌上符號。
(3) 受試者(S)寫下認為正確的符號。
(4) 將牌置一旁,再抽一張。由此類推,廿五張抽完為一回合。
(5) 每次新抽出的牌,不可和先前的疊放(亦即排列放置)。
(6) 由此類推,廿五張抽完為一回合。

 

BT
(1) T 將牌完全洗亂。
(2) T 拿最上面一張,專心注視。
(3) S 寫下認為正確的符號。
(4) 將牌置一旁,再拿最上面一張。
(5) 牌可疊放。
(6) 由此類推,廿五張拿完為一回合。


DT
(1) T 無需使用測驗用紙,將牌完全洗亂。
(2) T 將最上面一張牌倒置桌面,亦即T、S兩者皆不知答案。
(3) S 將答案記下。
(4) 重覆取最上一張倒置桌面,結束後才一張張對照答案,切勿混亂。

 

結 果

命中率   
四回合
(100張)  20      28      >32
十回合
(250張) 50           63      >69
五十回合
(1250張) 250        279     >293
一百回合
(2500張) 500        540     >560
        一般機率內    頗佳    你可能有ESP

[ 本帖最后由 depingpan 于 2007-2-4 15:46 编辑 ]

ESP 卡.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7.97 KB, 下载次数: 269, 下载积分: 金币 -1

ESP卡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7-2-4 18:54
说实话一提到esp,心里就有些怕怕。毕竟这个领域有太多的未知了,不如楼主换个题目?

说说我现在感兴趣的问题:

1 比较长远的
  从孩子的成长历程来看,如何把孩子在3岁之前开发的右脑能力保持下来(速读,速算应该是右脑能力的一种体现),至少不要消失。具体应该怎样操作比较好。可能七田真的书里对这个有很多描述,但是有些是适合成年人,有些则不太好操作。大家先就这个问题来个头脑风暴,如何 ? 如果能邀请到以前的的资深妈妈(同同妈,好运妈,多多妈妈等等)就更好了。

2 比较短期的
   如何有更好的方法让孩子在现阶段的数学,阅读这些方面发展得更好。
   比如小米爸爸的这个,让0岁孩子成为算术天才 ,这个是当前很多人想了解的,要我说,先把短期目标解决了 ,再漫漫讨论长期的, 如何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4 20:22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7-2-4 18:54 发表
说实话一提到esp,心里就有些怕怕。毕竟这个领域有太多的未知了,不如楼主换个题目?

说说我现在感兴趣的问题:

1 比较长远的
  从孩子的成长历程来看,如何把孩子在3岁之前开发的右脑能力保持下来(速读 ...


谢谢砚儿提醒!不过已经开始了,下周就发第二本书!!就相差几天也不算迟!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2-5 15:13 编辑 ]
作者: 千岛哈哈    时间: 2007-2-4 21:50
小米爸爸真是个好人....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2-4 23:01
xuex学习学习了!
作者: FnW    时间: 2007-2-4 23:41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7-2-4 18:54 发表
说实话一提到esp,心里就有些怕怕。毕竟这个领域有太多的未知了,不如楼主换个题目?

...


这点,深有同感。

小米爸,你把标题改一改吧。这个“修炼。。。。”,看得我还真有点怕怕。万一走火入魔,怎办?



作者: hbshi_2001    时间: 2007-2-5 09:33
网友上传的资料及共享的资料(还没有)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2-5 11:57
呵呵,大人先来修炼~~~~~~~
发一组训练卡!
训练残像的卡、黄卡、一点凝视卡3.5,2.5,5厘米等

[ 本帖最后由 trythis 于 2007-2-5 12:34 编辑 ]

shichida.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83.19 KB, 下载次数: 216, 下载积分: 金币 -1

训练卡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2-5 12:49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7-2-4 18:54 发表
说实话一提到esp,心里就有些怕怕。毕竟这个领域有太多的未知了,不如楼主换个题目?

说说我现在感兴趣的问题:

1 比较长远的
  从孩子的成长历程来看,如何把孩子在3岁之前开发的右脑能力保持下来(速读 ...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七田真能够保持足够的童趣思维。我寻思其实七田真的理论都是一样的,不管是针对成人也好,针对儿童也罢。
运用到儿童身上可能需要我们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可操作化。
论坛里很多来自新加坡的妈妈都曾经发布过七田真课程的帖子,我没参加过课程,但是通过贴子和书本可以得到一些印证,也就是说可以得到一些理论和课程设计方面的启发。
比如,很多妈妈提到了对着东西吹气,理论来源是否就是七田真所说的调整呼吸的方法呢?
课堂上老师拿一张卡片四下游走,理论来源是否就是波动速度里的眼肌训练呢?
脑力开发训练,大体包括   
1.心智训练:以α脑波为指标,学习自我控制法
   2.右脑开发训练:提高右脑的机能,开发记忆力、注意力、直觉力、想象力等潜能
   3.视觉训练:培养正确地认识情报,并向脑以及各器官传达、处理能力
在每堂七田真的课程里大体都能够看出这样的安排,但是如果只是通过书面上这晦涩的三行字来讲是无论如何也想想不出来幼儿怎么进行相应开发的。

七田真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有不当之处还请有经验的爸爸妈妈点拨。

[ 本帖最后由 trythis 于 2007-2-5 12:50 编辑 ]
作者: wuhancxh    时间: 2007-2-5 13:42
对七田真的东东感兴趣的可以上这两个网站去瞧瞧(隆重推荐!):
1.中国记忆力训练网:http://www.jiyili.net/index.php
2.牛族基地----神经语言程序学研习网  http://www.cnnlp.com/
作者: hshwil    时间: 2007-2-5 13:52
小米爸爸快点上传七田真的新书吧,那么多的书我都想看看
作者: janetliu77    时间: 2007-2-5 14:27
学习中,谢谢小米爸爸的分享!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2-5 14:35
原帖由 wuhancxh 于 2007-2-5 13:42 发表
对七田真的东东感兴趣的可以上这两个网站去瞧瞧(隆重推荐!):
1.中国记忆力训练网:http://www.jiyili.net/index.php
2.牛族基地----神经语言程序学研习网  http://www.cnnlp.com/

牛族被黑了。很多资料都没了,可惜啊。
作者: sailingwang    时间: 2007-2-5 15:13
ESP太玄乎鸟!偶还真不敢让儿子练习呢,米爸把自己儿子训练得如何了?
作者: sailingwang    时间: 2007-2-5 15:16
米爸太强了!搞到嘎许多的书,可以把《6个月让孩子变聪明》先贴贴么?偶看这个比较符合大众的胃口!嘻嘻。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5 15:26
原帖由 sailingwang 于 2007-2-5 15:16 发表
米爸太强了!搞到嘎许多的书,可以把《6个月让孩子变聪明》先贴贴么?偶看这个比较符合大众的胃口!嘻嘻。


S老兄也忒急了点,书大多是纸的,我又没有扫描仪, 还得你自己去买,内容也只能一天一天的贴!叫我一下子建个万丈高楼,我有困难
作者: 可儿    时间: 2007-2-5 16:43
小米爸爸  是个细心的爸爸,赞一下!
作者: 可儿    时间: 2007-2-5 17:13
打 印 你的ESP卡

esp card.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2.27 KB, 下载次数: 177, 下载积分: 金币 -1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6 00:48
原帖由 sailingwang 于 2007-2-5 15:13 发表
ESP太玄乎鸟!偶还真不敢让儿子练习呢,米爸把自己儿子训练得如何了?

这个暂时不讲,孩子嘛!还是低调点好,否则以后会有社会压力!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7-2-6 02:37
标题: 回复 #18 trythis 的帖子
trhthis推荐的网站很好,有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先在这里贴一篇

照相记忆的全部核心,无语中(飘移青春)

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

一直在进行右脑照相记忆训练,目前在训练中出现了一个极为郁闷的问题。

最初,在训练视幅时,看那个圆点,每天就是不断静静的看,我不理解为什么有

人会一页一页的翻书,那样的速度,怎么能做到?查遍所有的书,包括七田的,

都没有谈。

突然有一天,我进行圆点那一页的训练中,一下子圆点好像“活了”,不再是一

个一个圆点,而是一下子全部进入了眼睛,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是整个页的所有

圆点一下子全部进入了眼睛,瞬间,我明白了。继续训练,然后有一天,我又突

然发现,其它的,不仅是圆点,包括直线的那几张图,也“活了”,也是整个一

页都进来了,而且是浮出纸面跳进眼睛的。

瞬间,我完成了思维的升华,我狠狠的把这些搞右脑、搞速读的包括七田都狠狠

的骂了一遍,这是核心、是技术关键,可谁都藏着、谁也不谈!

我一下在理解了七田的过人之处。他引入这个三维训练,可却不告诉你为什么,

其实三维训练是入门的重要关键,是锻炼这种用眼方式!让你习惯了后 ,用这种

方式来看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所有的东西,包括文字也可以全部用这种方式一

下全部跳入眼睛。怪不得有人像疯了似的翻书,如果真的掌握好了这种用眼机能

,那一页书就是像三维图片一样完全可以跳入眼睛。

当然那时还仅仅是我的猜测,然后我就开始试验。最初使用的是表格,因为直觉

告诉我表格相对容易,和我设想的一样。没多久,表格已经能一眼进入了,表格

中的数据都是浮现出来的,凸出纸面的,和三维图片一样。继续训练,我用文字

,没多久,文字也浮现了出来,和三维一样,当然,还不能全部,是一段浮现出

纸面。瞬间我知道了下部训练的路。

正当我激动万分时,问题来了。有一天我看书,想试着用波动的方法,结果发生

了一件超级郁闷的事情,我突然发现我一个字也看不清----我训练时不带眼镜!

而现在带着眼镜!那种软焦点的波动能力,是在不带眼睛训练中养成的 ,而带了

眼睛,焦距是经过镜片,焦距是不对的,就差了一点点,可这一点点就看不清文

字。

可这种用眼机能已经养成了!

现在我必须面对这个痛苦的抉择,要么我以后要波动看书,就把眼睛摘了,要么

就推倒从来,从新训练软焦点,我已经岁了,早过了年轻人的眼睛,目前是400

度的近视,我想我已经摘不下来了,所以,我想我现在只能是推倒从新来训练。

现在想想七田的确有过人之处。首先他用三维来固定你的用眼方式,然后用这种

方式来看书,这比单纯的其它普通速读训练直接利索,少走了大量弯路,而且最

重要的是,其它训练也可以养成用眼能力,可他的右脑却是肌肉萎缩的,这就能

解释为什么速读的人明明能1万以上的能力,可真正看书时,又必须降下来用2000

的能力看书,因为他虽然是大量快速用眼睛输入,可右脑却根本处理不了。

七田把这个问题非常漂亮的解决了,用曼陀螺通过出艰苦的训练,把右脑细胞全

部激活,这时候,几万的速读他也能吸收,而一般的速读是不可能的。

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想我已经全说明白了。我知道,波动速读对我来说,现

在就是个时间的问题了,而不是可不可能的了。

目前的问题是,我的视幅还不够大,1.7亿的眼细胞没有完全激活,所以波动中常

常有盲点,文字重叠现象,严重影响使用。另外文字虽然可以跳入,但却是"死"

的方式跳入,没有生命力,无法理解,这是因为右脑细胞还是萎缩状态,必须通

过曼陀螺继续训练,而这一过程很可能要一年半载。

但,仅仅就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现在,那个照相记忆训练是否制定新教材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结束

也可以了,因为具体的全部训练方法我已经都讲清了。

只要按着这个方法,任何人都会掌握照相记忆和波动能力的,不过付出的时间却

是无法预计的。有的人可能半年到一年,有的人可能会再长些,有的人可能由于

先天的右脑能力,仅仅几周或2、3个月。

祝全体训练班人员好运,无语中。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7-2-6 02:55
回答问题9:

杜曼的要求是文字配合图片,要求念出声来的

----这个文字配合图片不是必须的,如果你做的内容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孩子通过文字马上就能联想起相关场景的,就完全可以不配图片, 如果书中有孩子还没有理解的概念, 应该先把概念解决掉再看书.

如果要求念出声来,对于一页书只有一句话的,大致能快念快读,但是当字增多到二十个以上时,读就无论如何赶不上看了
---这个以前rainbow提到过恩宇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过度法,只念第一句,剩下的不念,另一种是不念,看孩子更接受哪种.最终是要完全不念的.
作者: 可儿    时间: 2007-2-6 10:07
砚儿 转贴得那个好有趣,如此说来,那要是小孩以前已经可以速读,以后近视了戴眼镜,速读能力就没有了?
作者: 茜茜妈030126    时间: 2007-2-6 10:33
好神奇呀,真是不容易,总算让我知道一些关于ESP的知识了.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7-2-6 12:58
标题: 回复 #31 可儿 的帖子
这是很有可能的.
作者: 辉若飘尘    时间: 2007-2-6 16:29
谢谢小米爸爸了,让我们又可以学习好多好东西
作者: 辉若飘尘    时间: 2007-2-6 16:52
对了,楼主请教一下,
我家的已经二岁七个月了,接触杜曼也才二个多月,
我也想在你买书的那个淘宝店,买几本七田真的书看看,
你觉得你在他家买的那几本,适合我家吗?谢谢了
书太多,一下子又买不了那么多,先找几本合适的看看
作者: 海洋月光    时间: 2007-2-6 17:04
谢谢!很好的教育方法啊!
作者: sailingwang    时间: 2007-2-6 18:01
七田真这么训练不会对眼睛造成什么后果吧?我感觉可不能速读太久,否则一定会近视的!我也看过三维图,很费眼力的嘛!
作者: sailingwang    时间: 2007-2-6 18:05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2-5 15:26 发表


S老兄也忒急了点,书大多是纸的,我又没有扫描仪, 还得你自己去买,内容也只能一天一天的贴!叫我一下子建个万丈高楼,我有困难


哇!米爸难道是手打滴?哎呀,景仰啊景仰!偶对不住您,偶不乱提要求了!嘻嘻。8过要是需要扫描的话...偶可以帮忙嘛!
作者: sailingwang    时间: 2007-2-6 18:11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2-6 00:48 发表

这个暂时不讲,孩子嘛!还是低调点好,否则以后会有社会压力!

瓦哈哈哈!米爸还会得谦虚?8要这样嘛!给偶们的宝宝一点儿动力嘛!当然啦,不攀比不攀比~~~
另外说一句哈,偶是个mm!当然啦,偶也不反对你称呼偶为s兄,听着挺美滴!hoho
作者: 靓靓轩    时间: 2007-2-6 20:25
学习中,大家一起努力吧~
作者: hshwil    时间: 2007-2-6 22:36
我下了几本七田真的书看过,里面大部分写的是别人如何变成天才。而真正的实施方法,很少。米爸的这些方法从哪找来的。希望以后能多贴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法
作者: 小东东妈妈    时间: 2007-2-8 20:40
我也觉得看了七田的书没啥感觉,最近家附近开了个七田培训中心,不过据说里面的人也根本搞不清楚,啥时去看看
作者: 小东东妈妈    时间: 2007-2-8 20:49
弱弱的问一句,这些卡应该怎样使用?有高人来具体指导一下吗?谢谢啦
作者: 宝马金鞍    时间: 2007-2-9 11:21
一看之下感觉自己的差距好大呀,还要多下点心思努力呀!
作者: ronankt    时间: 2007-2-9 14:56
小米爸爸重点推荐几本纸质的书吧。
我手头也有电子版那几本,发现实际的内容很少,大多数都是在讲为什么要早教等等。
0岁教育秘密 这本最无聊了,21世纪最佳育儿法还可以。
作者: 米多宝贝    时间: 2007-2-9 22:25
小米爸爸真是个好人....学习了
作者: 辉若飘尘    时间: 2007-2-10 16:40
对呀,推荐几本合适的书,我们也买了看看吧,
作者: caorui    时间: 2007-2-10 22:01
标题: 回复 #16 hbshi_2001 的帖子
很想了解看看!!!!!!!!!!!!!!
作者: jamie_yjtx    时间: 2007-2-11 14:03
原帖由 caorui 于 2007-2-10 22:01 发表
很想了解看看!!!!!!!!!!!!!!

同感!!!!
作者: 平民教育    时间: 2007-2-11 15:17
原帖由 辉若飘尘 于 2007-2-10 16:40 发表
对呀,推荐几本合适的书,我们也买了看看吧,

上面不是有网址吗?书大家都可以自己去买啊! 为什么没自信?每个人不都是学过来的啊!!相信自己!
还有啊难道大家都只会,好啊!不好啊的说废话吗?我们中国的网友与坛友难道除了会灌水,难道就不会做点其它的吗??也许一个贴子就这样给大家的口水给毁了,与其如此不如什么都不说!请大家仔细思考?

申明一点,我不是来吵架的。而是说真话!!尽管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平民!

[ 本帖最后由 平民教育 于 2007-2-11 15:19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11 15:25
修炼七田真之二------0岁孩子成为算术天才

第一章   婴儿都是天才

1、婴儿与其它到六岁为止的儿童的头脑,具有高度的电脑能力。婴儿具有这种能力,因此能瞬间进行复杂的计算,能够将复杂的计算简单化。但是,这个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过了六岁后,已经失去了高速电脑功能的头脑,成为低速电脑的大人头脑的功能了!到六岁后,右脑的功能切换成了左脑的功能,而左脑不具有高速电脑的机能,只有低速电脑的机能,功能不良!经常学习的孩子,左脑发达,有许多的神经远(脑细胞)和突触(脑细胞的接续部)。但是,被称为天才的人,右脑、左脑存在平衡的神经元及突触,尤其是右脑与左脑相连的神经元非常多。一旦回路连接,无法替换。因此,从脑发达的婴儿时代开始持续给予刺激很重要。

2、刚出生婴儿的头,据说塞了一百四十亿个脑细胞。每个胞细胞在刚出生时,并没有互相连接,还
不会活动,透过从外界经过眼、耳等所取得的刺激而逐渐萌芽,互相连接,形成回路,我们得了解:

    婴儿的脑细胞是藉由外界的刺激而成长,刺激愈丰富,愈能丰富成长,缺乏刺激时,便无法成
    长。

    婴儿的脑细胞在出生刚过后,会出现爆发性成长,出生后大约三年内,建立基本的回路,在此之
    前、对于已吸收的外界的印象,很容易应付,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接受过的印象,则很难产生反
    应!

    婴儿的脑细胞适合刚出生的环境,这个环境适合能力,在刚出生后非常强大,六岁时,这个能力
    大致上消失了,所以,在此之前所吸收的能力,到此已固定化了。

    六岁前,儿童的细胞具有高度电脑能力,婴儿藉由这个功能,学会说话,而非藉由单纯的记忆能
    力学会的。

  ⑤这个电脑能力在0岁、一岁、二岁时特别高,在三岁时。急速递减,三岁之前的儿童都具有这种
    功能,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可说都是在天才期。

  ⑥婴儿已经具备了高度的学习能力,以住认为人类的思考是基于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的,但是婴儿
    的头脑却具有知觉与学习事物的能力。婴儿并非将每个事物了解之后再记住,非常困难的事物,
    可将其直接吸收到脑的本体中,培养知能!大人吸收智能的时候,并不是纳入已经完成的脑的配
    线本体中,只是成为效率不佳的记号,逐渐追加上去而成!

  ⑦不到六岁的儿童的知识,可当成大人知识的三十倍或五十倍有效率的电脑来运用,要培养这种能
    力,在脑的配线开始形成的
0岁时,较容易培养。等到脑的配线大致完成,过了六岁以后就很难
    培养了。
婴儿如果0岁、一岁、给予他能够引出原本具有能力的高度环境(教育),就能培养出
    天才的素质,愈接近
0岁,愈具备这种好像魔术般的能力。但是这种精神能力如果不遇到好的环
    境,就无法被发现,而会急速消失,相反的如果给予好的环境,持续训练就能培养出很棒的素
    质。这是大自然给予婴儿的环境适应能力,婴儿因为具有这种性质,因此
, 生存在高度社会中,
    如果有适合这种能力的环境,则此种能力一定可以发挥。


3.原本婴儿左脑与右脑的机能都是开放的,能够自由使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右脑的刺激消失,使用左脑的机会增多,很自然的,右脑的回路会自动封闭而不使用了。任何婴儿都自然的具备右脑能力,所以绝对不是说自己的孩子没有具备这种能力,只是不了解引出的方法及关于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已。此外比较注意的一点是:有的孩子训练不足,有的孩子则是在较早的时期不会展现这种能力。

4.美国丹佛大学一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刚出生后到一岁为不止的期间,是对外界刺激的特别发达时期,在这段期间内,给予许多的刺激,则一岁之后,就能以三倍快的速度,进行脑细胞的髓鞘化,则原本需花三个月的时间,只花一个月就完成了。

第二章  隐藏潜在能力的右脑作用
5.当心情平静的时候,脑处于变性意识状态,此时,左脑波与右脑波同调,形成半球同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形成的映像现象就称为印象,此时的血清素将所有的“房间”的房门都敞开,因此脑波全都同调,这时的印象在额叶统合化,清晰可见。
6.右脑所具有的左脑没有的五大特别能力:
    ①ESP
    ②直觉像(只看过、听过一次的事,能完全记住的能力)
    ③迅捷的计算力
    ④绝对音感
    ⑤右脑语言学习力.
7.幼儿不光是能够用高度的电脑作用学习算术,也能用右脑的高速能力学习语言,大量的的文法形态塞在幼儿的脑海中,让人觉得非常可怕,但是幼儿却觉得若无其事,在一片混乱当中,能够找出正确的方向,听过的乱七八糟的语言要素,能够持续按照项目来分类,而且,即使大人觉得很辛苦,不光是记忆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利用语言进行各种组合、变形的高度语言才能而熟悉的,如果光靠语言记忆能力,那么就算只学母语,恐怕都无法完全学会。幼儿的这种能力愈接近一岁生日愈高,从三---四岁开始的学习,已经无法培养此种能力了。
8.左脑是压力脑,右脑是放松脑,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母亲知道孩子具有能够轻易进行复杂计算的才能,可是,就算想要培养这种能力,可能也做得不好,这是因为母亲和孩子都处于左脑的压力状态中。右脑的开发一定要身心都放松进才可以进行,这点绝不可以忘记,放松,就是如先前所述的,脑内放出多巴胺时,右脑便会敞开。让孩子看圆点,或是想培养孩子迅捷计算力的母亲们,大多是属于比较优闲型的人,是相信孩子,让孩子快乐,同时自己也享受育儿快乐的母亲们,对刚出生的婴儿,或更早期胎儿期就给们丰富的情爱,多和他们说话、心灵沟通的母亲,较容易成功地进行圆点教育。
巧妙栽培子女的秘诀,就在于以称赞的方式养育他。做母亲的注意到这一点,就能教养出好的孩子来。胎儿时期开始就承受压力的孩子,出生后的吸收力不佳,缺乏学习的欲望,记忆力也不好。幼儿期得到丰富的情爱,顺利成长的孩子,右脑容易发挥作用,感受到压力而成长的孩子,无法顺利的进行圆点教育。

     
对立会成为压力的原因,相反的,如果一旦放松,便能信赖孩子,与孩子一体化,即能开发右脑。
9.过去的教育并没有形成左右脑对称的头脑,而形成了左半球占优势的不平衡头脑,形成了的缺乏创造性、独创性的脑。


总结孩子不爱看卡的原因及对策:

论坛网友们的意见
   1.做字卡的纸是否太薄?
     
     2.翻卡的速度够快吗? ?
   
   3.看卡时
周围是否安静?

   4.是否按照要求每天都更换卡片了?

   5.是不是在他高兴的时候给他看卡的?

   6.闪卡之前是否说,站好了,看着我,跟我念,这些“废话”了?

   7.是否追着他闪卡了?

   8.是否在他不想看之前就停止闪卡了?

   9.是否一边闪卡,一边心里犯嘀咕,这能就能行了、这他就会了?
   10.是否考他了,告诉爸爸这是什么?

   11.宝宝状态不好:刚刚睡醒、渴了、饿了或是困了;周围有其他的东西干扰宝宝
    对策:  选择宝宝精神、开心的时看卡;注意杜曼对场地的要求,可能只是多了一个小盒子,或是爸爸
在旁边看热闹,就可能吸引孩子全部的注意力呢。

   12.  爸爸或妈妈状态不好:心不在焉,热情不够,有完成任务的心理,声音不够清晰干脆,不能吸引宝
       宝注意。

    对策:  爸爸妈妈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宝宝,别看宝宝小,你的情绪其实她能感受得到。

   13 .闪卡的速度不适中:太慢,宝宝没有新鲜感和紧张感;太快,虽然大脑对图形的确认是在百分之一秒之内完成的,但是一味求快,使得手中的卡片一直在运动,宝宝看得头晕眼花,自然不喜欢呀。
对策:  调整到合适的速度,尽量快,但是稳定清晰是前提。

   14、卡片内容宝宝理解起来有困难或是和其他项目相比不那么有趣,比如,妞妞从9个月开始就特别不喜欢看词卡,因此片语和短句训练进行的也不是很顺利,我认为这和宝宝的语言能力有限有很大的关系,宝宝仍然把词卡当“图”看,不能和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所以,这个“图”当然没有百科卡那么吸引她。我想,等孩子会说话了,思维能力强了,词卡自然就能够吸引宝宝了。
  对策:  1、增加新卡片,也可以适当增加卡片的总量(宝宝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真的出人意料呢);增加难度,如点卡运算,可以增加题目和数量的变化难度,变化和挑战永远能吸引宝宝的目光。
        2、适当调整,如果本阶段宝宝不喜欢,就暂时放弃,等到宝宝大一些再进行

   15、宝宝审美疲劳:这种情况妞妞大约每三周出现一次、每次2--3天
     对策:  继续看卡片,可以把平时一次看的内容分成两次获三次看,即使注意力不如平时集中,但是看卡片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过了这个“审美疲劳期”,宝宝又会用小手指着卡片主动要求看了。

   16、宝宝不高兴看卡片,就是不喜欢看
对策:  看看宝宝是不是想干别的,比如玩儿玩具、嘘嘘什么的,如果是,那就先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实在找不出原因,嗬嗬,那就换别的方法吧,反正现在早教方法那么多,小宝宝也有选择权啊

我自己有意见:
   1、  在宝宝还想看更多前停止,让他永远饿着!

   2、  文字卡及百科卡多从宝宝生活中的事物开始!

   3、  如果宝宝爱看百科及文字卡不爱看点卡可将百科文字及点卡混合!

   4、  让他心里想看,这是俺在教宝宝攀缘中学会的,你要教宝宝看卡产生得让他心里想看,想让他心里想看,还不如宝宝的父母先玩儿起来!有气氛了,宝宝也就想看了!

   5、  最后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实在不想看!停几天吧!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3-4 13:20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2-11 15:25
第三章

1.刚出生的宝宝一天看十张卡,以一秒一张的速度看,就能引出电脑计算能力.杜曼博士认为,从一岁开始
(这里七田的观点有误),一天看三次圆点卡较好,但是,我认为刚出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了,而且,一天只需看一次。婴儿看圆点卡并不是学习计算,圆点卡只是为了引出婴儿与生俱来的电脑计算力。

2.以前书上说,一岁左右开始教育比较好,但是我认为适合看圆点的时期,应该是出生后到五个月大左右,因为这是能集中精神,一直盯着看,成功率高,这时候盯着圆点看,每次从一看到100也无妨。

30—三岁的孩子右脑能轻易的开发出来,但是让左脑来表现就很困难了,幼儿因右脑发达所以可以正确的作出解答,但是写字说话等左脑功能还不成熟,因而无法好好地表现,因此,不管哪一个数字游戏,百分之百可以猜中,是属于第一阶段,但是如果再利用写字练习的方式来表达,则属于第二阶段.圆点方式出现左脑是属于第二阶段的成果.真正的成功是看见计算的式子,能够用嘴巴说出答案来,用笔写出答案来!要达到这个程度,必须等待左脑的发达,使得右脑和左脑的回路顺畅、协调后才能辨到。圆点卡至少持续实行两年,如此一来用圆点开发出的右脑能力,能固定在左脑,不会失去这个能力。

4.听说英文的能力(右脑),以及写和阅读(左脑)的能力如果相连,便能永远保有英文能力。与左脑相连表示能够写,例如速读后,瞬间将留在记忆中的东西写出来,决定好时间写,最初可能只能写几个字!慢慢的增加到二十个,三十个字。如果没有限制时间,可能写一万个字。对于圆点卡的哪一个?能够百分之百做出正确回答的孩子们要引导他用嘴巴说出来,并且写出答案来。引导他能够说出1—100,能够看1—100的数字,能够写出来,非常重要。

5. 滚动的骰子,一眼就能看出数字,再用嘴巴说出来,可以和孩子玩玩这个游戏,也可以使用附带一百个珠子的算盘,1—100,再相反的从100数到1,教他每一次数两个的方法或数五个的方法等,利用这种计算方式练习,不论圆点卡上的圆形是如何排列的,他看一眼就能立刻说出数字或写出数字来。每天玩这个游戏,使圆点的能力从右脑移到左脑也是一大乐事。为了能正确地写出解答,从两岁半开始,尽量让他写数字。写字,很重要.

6.小孩子右脑的意识和左脑的意识分别发挥作用,即使右脑了解事情,也无法用左脑来回答,这就是头脑的正常构造.右脑与左脑相连的基本回路到三岁之前,几乎已经完成了,完成后要将右脑的能力移到左脑的回路打开是很困难的,另外写字比说话更容易。有时虽然能写出正确的解答,但说的时候却说错了,可是不要因此失望,要尽量让他去作做,因为孩子是靠右脑了解正确的解答的。

8.父母认为失败,但实际成功的例子很多,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再看点卡了,认为自己已经失败了,可是这是孩子已经了解的信息。接下来才会出现困搅的讯息,即父母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或担心自己的作法错误而失去自信,父母产生这种不安感时,孩子无法顺利地成长,如果父母不相信右脑能力的存在便无法顺利的开发孩子的能力,很多有疑问的人,大人都是发现孩子虽然对于圆点卡能作出百分之百的正确解答,但却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通常圆点卡能作出正确解答的孩子和母亲,一旦父母觉得孩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解而感到不安时,则孩子的回答也会出现错误。例如,当电视节目前去拍摄时,一旦电视台的成员走进教室,孩子立刻无法集中心神,因此会出错。如果周围的人不相信右脑的能力,或母亲的不安传达到子女的心中时,便无法集中心神,因此出错。孩子的圆点能力就具有这种微妙的差异。


9.右脑的工作秘诀是以高速度大量的方式输入情报,不求了解、不需记忆,尽可能的以高速、大量的方式输入。最初没有任何道理,全部都投入,再一一了解的方法,与左脑的做法是完全相反。

10.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尽可能的以高速、大量的方式进行圆点卡教育,或者持续让他看画卡,右脑自然会活性化,自然能发挥高速计算机能及映像机能。婴儿看到高速翻阅的卡,便能集中精神看卡,对于右脑时代的婴儿而言,配合右脑高速的节奏看卡,让她觉的很舒服。

11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3-16 10:20 编辑 ]
作者: 德馨    时间: 2007-2-11 19:53
标题: 回复 #51 小米爸爸 的帖子
谢谢小米爸爸啦,看了你的帖子更坚定了自己已做的和将要做的.
作者: ronankt    时间: 2007-2-12 08:30
原帖由 平民教育 于 2007-2-11 15:17 发表

上面不是有网址吗?书大家都可以自己去买啊! 为什么没自信?每个人不都是学过来的啊!!相信自己!
还有啊难道大家都只会,好啊!不好啊的说废话吗?我们中国的网友与坛友难道除了会灌水,难道就不会做点其它 ...



唉!大家不是这样意思的,不是怕学不会,而是七田真有些书讲的挺空泛的,关于理论上的东西,比如婴儿的学习能力多惊人,为什么要早教等等我们都大概明白,就想知道具体是怎么实施的,看过电子版的几本书就知道了,大部分理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包括举的一些具体例子都一样。所以想让买过书的高手们帮忙推荐一下嘛 !
作者: 可人妈妈    时间: 2007-2-12 09:12
标题: esp
韩国有个李承宪博士也写了一本关于开发孩子大脑潜能的书,其中也提到了很具体的对esp能力训练的方法,买书还赠一套esp颜色卡,很不错,大家不妨找来看,书名叫《挖掘孩子的大脑潜能》,是卢勤做的序。

[ 本帖最后由 可人妈妈 于 2007-2-13 10:04 编辑 ]
作者: 可人妈妈    时间: 2007-2-12 14:31
标题: :)
55楼说的那本书是在贝塔斯曼买的。
我觉得书中说的esp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很客观:esp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并且有助于气血循环(大家很少听说过哪个专家把esp和中医理论联系起来吧 ),从而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那个李承宪博士设计的esp训练可以当成亲子游戏来做,挺好玩儿的。
有时候觉得七田的书写的挺飘的,看看李承宪的书,算是又打开了一种思路吧!
作者: xueyueai32    时间: 2007-2-13 01:02
谢谢小米爸爸!愿快乐常随!
作者: 棋棋妈妈BJ    时间: 2007-2-13 03:22
引用ronankt
唉!大家不是这样意思的,不是怕学不会,而是七田真有些书讲的挺空泛的,关于理论上的东西,比如婴儿的学习能力多惊人,为什么要早教等等我们都大概明白,就想知道具体是怎么实施的,看过电子版的几本书就知道了,大部分理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包括举的一些具体例子都一样。所以想让买过书的高手们帮忙推荐一下嘛 !
说的很好呀,我也想知道 ,儿子2岁4个月,小米爸爸贴中,“这个电脑能力在0岁、一岁、二岁时特别高,在三岁时。急速递减,三岁之前的儿童都具有这种功能,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可说都是在天才期。”儿子离3岁只剩8个月了,我要倒计时了,一定惜时。想到虽然来此不过2个月左右,前时竟连熬夜关都过不了,晚上加几晚上班,早上肯定起不早。家里就我一个人操持,老公回来很晚(收入也很微薄)这些都不是理由了。再者本人资质有限,文化有限,经济也很有限呀。后来日子定要坚持了,尽最大努力吧。
在此受益非浅,感激之情不是一谢字所能表达。向版主和各们前辈致以最高的敬礼!!本人水平过低,也没能做出贡献,在此致歉。
作者: 辉若飘尘    时间: 2007-2-13 09:46
我和棋棋妈妈情况差不多了,呵呵,孩子已经二岁七个月了
作者: 棋棋妈妈BJ    时间: 2007-2-13 20:35
原帖由 辉若飘尘 于 2007-2-13 09:46 发表
我和棋棋妈妈情况差不多了,呵呵,孩子已经二岁七个月了

哦,正好,向你学习,交流交流。
作者: warfalcon    时间: 2007-2-14 09:15
真的很不错,支持一下
作者: annfield    时间: 2007-2-14 11:29
ESP教育法好象太玄了.
作者: yebinjie    时间: 2007-2-14 12:13
原帖由 hshwil 于 2007-2-5 13:52 发表
小米爸爸快点上传七田真的新书吧,那么多的书我都想看看

我也想看看呀
作者: 杰杰宝宝    时间: 2007-2-14 21:02
不错!强烈支持!!!
作者: kiiwii    时间: 2007-2-14 23:38
等待着新书,我也有一本七田真的书,叫<右脑的革命>,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如果没有,我可以拍下来上传共享
作者: ying1552    时间: 2007-2-19 00:05
您的提供的资料太重要了,非常感谢!
作者: yimucao    时间: 2007-2-19 14:03
标题: 回复 #10 depingpan 的帖子
看看,非常感谢!!!!!!!!!!!!!!!
作者: yimucao    时间: 2007-2-19 14:05
标题: 回复 #17 trythis 的帖子
看看,非常感谢!!!!!!!!!!!!!!!
作者: yimucao    时间: 2007-2-19 14:07
标题: 回复 #27 可儿 的帖子
xuex学习学习了!
作者: 米多宝贝    时间: 2007-2-21 00:06
真的很不错,支持一下
作者: 小东东妈妈    时间: 2007-2-21 13:01
期待着小米爸爸的更新
作者: roer    时间: 2007-2-21 13:30
谢谢分享,新年快乐!!!!!!!!!!
作者: 1mingzhe    时间: 2007-2-24 14:37
非常好的资料 谢谢分享
作者: pipiydq    时间: 2007-2-25 09:21
小米爸爸能不能指导一下七田真那些书的阅读顺序呀?
作者: 可人妈妈    时间: 2007-2-25 16:13
原帖由 pipiydq 于 2007-2-25 09:21 发表
小米爸爸能不能指导一下七田真那些书的阅读顺序呀?

:D 是啊是啊,收集七田的书本就不易,乱七八糟地看下来很容易把好东西看糟践了!
作者: 我爱京灵    时间: 2007-2-27 07:04
孩子两岁多了,学习杜曼和七田哪个更好呢?怎么学习?请有经验的爸妈教教我吧。先谢了!
作者: 书妍妈妈    时间: 2007-2-28 21:33
标题: 回复 #10 depingpan 的帖子
辛苦你了!
你太有才了!
作者: 书妍妈妈    时间: 2007-2-28 21:44
标题: 回复 #19 wuhancxh 的帖子
享受你的信息!太感谢你了!
作者: 书妍妈妈    时间: 2007-2-28 21:49
标题: 回复 #9 豆豆007 的帖子
收获良多!太感谢你了!
作者: 书妍妈妈    时间: 2007-2-28 21:56
标题: 回复 #29 砚儿 的帖子
作为新人,非常感谢像你这样细心热心有爱心的人!
作者: bingbing7145    时间: 2007-3-1 22:28
想用用ESP,我女儿在杰诺思上的课里就有ESP训练,开始说的不准,时间长了就准多了,错的机率就少了!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3-4 21:36
这本书没看过,怎么跟杜曼的要求如此一样?
不一样的是:
我看过七田教室的短片,里面的老师都是快速的双面翻卡,正面图片,后面文字,都是日常用品的漫画,不是真实照片(也可能有,咱不知道)。这样和杜曼要求又不一样了。
但是正如小米爸爸总结的那样,宝宝会把抽象的文字也看成是一幅图画,那么宝宝如何理解字面的意思呢?
我就不清楚了,在两种方法之间摇摆,有的时候希望简单的跟随杜曼,毕竟很多前辈妈妈都这么走过来了,效果也是有目共睹。有时又总套在自己身上考虑功效,然后在肯定与否定之间摇摆。

不过不管怎么样,闪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宝宝看卡也成了习惯,尤其是点卡,越复杂越高兴。
春节看过春节习俗的图片。今天看到烟花,竟然想了想去够放在窗台上的图片,难道是能对应上了吗?
不知道:)

数学方面嘛,好像小米爸爸同志是数学专业的吧。咱们这里这方面的资源不多哦,能不能贡献点啥啊。哈哈哈。
作者: 小猪的老虎    时间: 2007-3-5 22:56
早教阵地各家精彩纷呈
为了孩子父母勤学不辍

积极or无奈
作者: bn888    时间: 2007-3-6 18:39
谢谢小米爸爸啦,
看了你的帖子更要做
作者: qinga    时间: 2007-3-7 10:21
我是新手,一看这么多的训练方法,挺复杂的,有什么简单一些的。
作者: 城玮妈妈    时间: 2007-3-7 17:32
标题: 回复 #55 可人妈妈 的帖子
很感兴趣可人妈妈提到的书《挖掘孩子的大脑潜能》,能否上传来看看。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3-9 08:24
原帖由 城玮妈妈 于 2007-3-7 17:32 发表
很感兴趣可人妈妈提到的书《挖掘孩子的大脑潜能》,能否上传来看看。


我的书都是纸质的,又没扫描仪,没法上传!
作者: dd666888    时间: 2007-3-10 23:13
谢谢小米爸爸 分享经验 少走弯路
作者: 米多宝贝    时间: 2007-3-12 10:20
您的提供的资料太重要了,非常感谢
作者: zj0989    时间: 2007-3-12 10:43
标题: 回复 #89 米多宝贝 的帖子
说句实话,我对七田的DD也是有些怕,一直在想要不要给孩子做这些训练,楼上有实施的,说说孩子和家长的感受吧。
    不过我还是对楼主的《七田教室训练》和《六个月让孩子变聪明》赶兴趣,能不能传上来,或发我邮箱也成。
     daifengju0989@sina.com
    谢了!
作者: fsmzly    时间: 2007-3-14 14:11
感谢楼主分享,谢谢赐教!!!
作者: 可儿    时间: 2007-3-15 16:01
《七田真教育实践法》《培养幼儿读写与计算能力》节选 ,把其中实用的一些内容扫描了下来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p;page=1#pid1160805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7-3-16 10:25
      希望大家讨论问题,不要总是发什么,好啊,不好啊、谢谢之类的口水贴!不用谢滴,这是版主的责任,
多转资源,多加资料.这才是正理!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3-17 02:38
标题: 回复 #52 小米爸爸 的帖子
第二点我觉得不一定,我小孩4个月开始看的点卡,现在快11个月了,每次给看卡的时候超级专注,看完了还要摆弄一会儿卡片。我们每次给他看的卡不多,现在也就每次60张(百科、数学、字卡加在一起)对于小孩子来说对不新鲜的卡就会丧失热情。我家宝宝不存在厌卡的情况,只存在讨厌测试的情况,偶尔看卡时的走神(大人认为的)并不能为小宝宝是否厌卡来作定性。我现在的做法就是,不看也闪,爬走了就对着空气闪(我家人觉得我特傻)不看的话就多闪一轮,有的时候宝宝会觉得奇怪重新爬过来看看,就算不看也没什么损失,毕竟每天闪两次,每组闪3天的话也还有很多机会看到。

另外一个十分十分严重的问题是:注意用眼卫生!!!
我们光在这里谈如何开发右脑,但是忽略了身体其他要素。
在北京杜曼的第一节课上(杜曼书里也有说明)就明确指出看图应根据婴幼儿视力发育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婴幼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与眼前手动,经过的6-8年的时间,孩子的视力发育成1.2、1.5正常视力。孩子一旦视觉出现了问题,无论是近视、斜视或是弱视,要想恢复到正常是很困难的。

婴幼儿视觉发育大体进程如下:

新生儿的眼球约为大人眼球的2/3,刚出生时的视力只能辨别明暗而已;接下来的数个月便快速发展,到了3个月大的时候,视力约为0.01,已经能清楚地盯着眼前晃动的东西了;1岁时视力已经达到0.2左右,相当于成人近视约200度左右的视力(俄的神阿,想想看我现在300度近视,摘了隐性就变得模糊一片了,超没安全感。看来我裸视能看到字的大小应该差不多适合我宝宝使用)。
此后视力便逐年增加,眼球也逐渐拉长,3岁的幼儿已有0.5~0.6的视力了,两眼球大小约为2.2cm,十分接近成人眼球的2.4cm。幼儿6岁时正常视力已达1.0,视觉系统基本发育完全了。


我的疑问:
如果如上所说的视力情况属实的话,那么看圆点不就看的一片模糊了,怎么还能挑出正确的点数呢?还是因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多少点,而是把那个模糊一片的图形就此记住了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杜曼课上林东说要注意每次打乱顺序给宝宝看卡,有条件的要四边对调以免宝宝凭记忆挑选。
会衍生的问题:
可能因为不是真正理解了数量的概念,只是记住了图像所以随着视力的逐步完善,而丧失这种功能?
在视力完善前停止了这方面的刺激而逐步消失这方面的功能?
年龄大点的宝宝不爱看圆点卡的原因?


眼发育进程表:
年龄                        标准
1个月                      光感与眼前手动
2个月                       0.01
3个月                       0.02
4个月                       0.04
6个月                       0.06-0.08
8个月                       0.1
10个月                        0.1-0.15
1岁                         0.2-0.25        
2岁                          0.5
3岁                        0.6
4岁                        0.8
5岁                          1.0
6岁                       1.2


可能的视力障碍时的表现
1、经常用手揉眼睛。(睫毛倒长引起的除外)
2、头部经常向前倾斜来注视眼前的物体。
3、看远距离物体、皱眉头或眯着眼睛。
4、因一只眼视力差,看东西时总喜欢把头扭向一侧。
5、看书时将书本靠近双眼。
6、从外表上看眼睛有斜视(欲称斗鸡眼)
7、眼睛周围呈现红色、眼睛充满泪水等。


注意注意再注意!!!!
1、要保证宝宝在读书时光源充足,由左方照射,防止强光线直接刺激眼睛。(看卡的时候如室内采光不好,可将台灯光线直接照射在卡片上,确保光线充足)
2、看书时间一次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1小时,就要休息或玩玩具、做游戏,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
3、平时要常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既可培养宝宝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又能放松眼肌,恢复眼睛疲劳,对保护宝宝视力大有益处。
4、建议还是按照杜曼书上设定的进程看相关的卡片,比如刚出生的小宝宝还是应该看轮廓图,因为仅有光感和眼前手动感,你给他看圆点——太小,除非你做个大~~~~~圆点。轮廓图现在很多出版社也有出,而且印刷的还很精美。(好像这点在我放的杜曼开篇的讲座里面有提到为什么给小宝宝看黑白平面图,而不是彩色立体图)
5、注意字的大小,循序渐进的作字从大到小的过渡,不同大小的字体尽量避免混着看。(这是我最近得到的忠告)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3-17 03:00
投机取巧一下:)
左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缺乏,但是右脑却具有奔放无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想象力、创造力会自发性的成为映像而出现。

但是左脑的思考训练只能锻炼逻辑性而已。真正想要得到想象力与创造力,必须要开发右脑的映像力。

例如,即使左脑的计算力再优秀,也没有办法提升真正的数学能力。

IBM的数学家贝诺特.孟戴耳布洛特提出新的数学理论“结晶几何理论”。结晶几何理论是说明别扭的自然界形态的法则理论。这个理论首先是他的右脑形成了一种映像,再将想象上的结论转移到左脑,加以计算,使其理论化、体系化。

我们一味只想从外界寻求知识,但是应该学习的全都在内心深处,也就是一再强调右脑的世界。

就数学而言,重要的不在计算力,而是灵感。物理学方面著名的迈可.波郎尼说:“所谓科学家就是制造问题,然后从中得到预感。因为这些预感而兴奋不已,就好象为了实现预感而持续探索一般。”

“在数学的领域,一切的论证或是定理,最初都是由直觉的预测所引导而发现的”

在高中时代因为数学计算非常拿手,而进入大学数学系就读的学生,通常会陷入迷惘中,感觉跟不上课业而遭遇挫折。原因在于大学的数学是必须具备右脑能力才能够跟得上的水准。

在解答数学或物理学的难题时,重要的不是逻辑的思考,而是灵感。


——七田真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3-17 03:07
标题: 天上纷纷掉瓦片~~
有很多东西是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通过下面的例子对于实施杜曼或七田真的家长来讲应该是很好理解的。
发散开来左右脑协同还能想到什么呢?
背五线谱——练琴?背棋谱——下棋?。。。。



左右脑协同开发的方法主要有运动肢体法(手指快速计算、体育训练、书法训练)、脑电波法(通过物理方法,引导大脑出现a波,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精神放松法、汉字教学、珠像心算法等。

左右脑协同工作例子:
1、珠心算被称作儿童大脑的“体操”,就是因为这项活动正是使左右脑并用、协同的有效手段。珠心算可以说是珠算形式 + 形象记忆,在模拟打算盘中,孩子逐渐形成珠算的脑映象,最后脱离算盘在“脑子里打算盘”。孩子这种脑映象记忆的能力十分惊人,成人望尘莫及。概念心算纯粹是左脑的功能,而珠心算叫实物心算,在心算时,大脑借助一件有形的实体(算盘)在进行这种运算,是具体物象化的形象运算。

换句话说,传统的运算是“符号――符号”,而珠心算是“符号――形象―― 符号”,更清楚的表述是前者是“左脑――左脑”的模式,而后者是“左脑―― 右脑――左脑”的模式,由于右脑的介入,从而达到左右平衡,所得到的效果让人目瞪口呆。

2、幼儿识字,汉字是符号,同时又是图象,当我们说这个字的音和同时出示这个字时,孩子们左右脑同时运转,达到“音形重合”。当然,这里指的是汉字,拼音文字没有这种优势,所以在三岁以前轻而易举地认识三千字的孩子大有人在, 其原因就是左脑和右脑同时进行工作。

“左脑 + 右脑 = 无限潜能”,我们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我们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多艺”的孩子一定“多才”,为什么“心灵”者一定“手巧”,为什么从小进行音乐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智商高?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我的物理之所以取得重大的成就,得益于我小时候的小提琴教育。”

[ 本帖最后由 trythis 于 2007-3-17 09:01 编辑 ]
作者: trythis    时间: 2007-3-17 08:49
绘画(素描算不算?)书法~~  拼图  讲(编)故事

就像小米爸爸所提的,如何保持这种能力,我想不仅仅就是一直延续着七田镇或者杜曼的方法。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开发右脑,或者大了一点就是开发全脑(开发全脑在婴儿期无从谈起,主要看大脑发育进程),一段时间之内,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展(所以无从谈学了什么,能记住什么,记不住给人多大的打击之类的话。家长给小朋友输入的时候要像傻子一样的不求回报)。
在我看来,需要把很多零散的东西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杜曼——七田真——铃木——蒙台梭利——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的成长)进入常规的成人开发右脑方法。
但这些对于杜曼宝宝来讲似乎就不叫右脑开发了,只能叫持续刺激。

大家都在稀里糊涂的随大流,八成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学这些东西,周围的人给我的几种感觉就是:学这些是为了艺多不压身、掌握一种技能、陶冶情操、或者人家学了,咱不学就会落后、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原理,光知道能开发脑力。所以导致了很多家长的填鸭式教育,又因为社会现象如此,很多父母痛恨与此,于是乎又有了放羊论,认为孩子的童年就该自由自在的玩,认为这就是“爱和自由”!!!
我想进行填鸭了的家长可能还会能碰到一个半个的全脑开发成功的个案,那放羊论下的孩子,是否就全靠先天聪颖或后天刻苦努力了呢?
其实这些教育都是玩,


我的结论:
早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半途而废,对于家长来说如果选择了系统工程,任务是很艰巨的,要分阶段,讲策略,合理化的安排进程。
从出生:杜曼+音乐熏陶
会讲话后:七田真
3岁以后:绘画(这个座位爱好可持续下去)、音乐启蒙(小提琴、钢琴之类,要等到手发育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灵活度,也能够坐住了才可以)
4-5岁:珠心算(不能错过10-12岁)、围棋启蒙(据说太早了孩子坐不住,而且领悟能力有限,常昊6岁,聂卫平8岁得到的启蒙)
光这些就够了吧哈哈,还有什么我也没想起来呢,弄精这些就够忙活几年的了。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在年龄段上没有什么常规定论,只是孩子发展到那个适合的阶段了,就可以引入适当的兴趣点进行强化左右脑协同工作的巩固。根据孩子到时候的兴趣可以随意挑选组合的,看灵性吧(象美术,舞蹈,运动...都需要不同的天赋),以及后天家长的保护和开发.不管是婴儿时期还是幼儿时期,还是儿童时期,如果有可能都应该让孩子进行快乐的学习,遵循杜曼的原则,再不想学之前停下来。保护好宝宝的兴趣点,细水长流~~~
别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孩子没到那个年龄,一切的这些我可以假设,预备并储蓄,到关键时刻能修改来用就行了。每个宝宝都不同,没必要找到任何方法或者它山之石就当成金科玉律。早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适应孩子要求的过程而不是孩子服从要求的过程。

不管孩子学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杜曼所说的那样,不断输入,不问结果那么孩子学是快乐的,家长肯定是辛苦的(要挖空心思哈哈)。为了持续开发全脑能力,揠苗助长是不可取的。

还有就是玩也是必要的,开阔眼界,开阔思维这些好处我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爬树和泥玩沙子甚至河小朋友打架都挺好,IQ要高,EQ也要高——突然想起了,多多妈妈的博客里有一篇,5岁进行职业教育的小文,说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从侧面说了一下EQ问题。

打算尝试着结合起来。希望我我孩子以后不用背那么大的拉杆箱书包,不用带那么厚重的眼睛,不用买在那么高高的书堆里面:)


关于兴趣爱好,可以学习的技能大家可以展开来谈,开阔一下俺的思路(米爸:我不是来抢地盘的,我来借用贵宝地)。

不过写完这些发现,如果我不辞职简直太难做到了!!也需要思路!

再编辑一下,也是突然想到的。

刚睡醒有了点想法怕忘了就赶快记录下来,现在常常使用电脑,用笔写就会思绪不连贯,大脑和手不能协调,非要通过电脑输入才不至于落后太多。
这是不是脑功能的萎缩啊。怕怕~~~~~

所以,锻炼全脑再增加一个书法~~

[ 本帖最后由 trythis 于 2007-3-17 08:58 编辑 ]
作者: 龍清    时间: 2007-3-19 14:02
大感謝分享~~~!!!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7-3-20 12:54
修炼,不是个好词,换掉吧。

佛家讲的是修行。

邪魔外道,包括FLG都是讲修炼。
作者: 龍清    时间: 2007-3-21 13:22
未看過此書, 但可否舌知該先看那一本??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