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平生最识江湖味(随金庸谈诗说词)转自天涯 [打印本页]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4
标题: 平生最识江湖味(随金庸谈诗说词)转自天涯
根据金庸《鹿鼎记》改编,由张卫健主演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小宝与康熙》大结局中有这么一个有趣场面:
   韦小宝将冯锡范如打桩般一下一下直打入地,口中还大呼小叫:“这一招是代胡德帝打的,这一掌是代陈近南,这是代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这是代金庸打的!”可怜那冯锡范只剩下个头还露出地面,依然好奇心大起,口齿不清的发问:“金庸是谁?”
   韦小宝一脚把他完全踏与地齐,骂道:“连金庸是谁都不知道!死去吧你!”由此可见金庸“八风吹不动”的地位。
   金庸是谁?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他:平生最识江湖味!
   《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有句话:“江湖中卧虎藏龙,人心里其实也是卧虎藏龙!”江湖在哪里?你我的心中!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侠客的社会,江湖仍在,惜无大侠!几乎几代人的江湖感觉都来自金庸的武侠小说。
  
  
   诗词歌赋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来读,往往比孤立时更有感觉,武侠小说中引用的诗词常常显得尤其感人,就是因为作者为之精心打造了绝美的环境!本书以金庸先生小说中提到的诗词曲赋为主线,尽力营造的也正是这种绝美的环境。
   江湖并不只是打打杀杀,气贯江湖,情满江湖!爱恨情仇西风白马,江湖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大起大落,永远未知的神秘。
   金庸小说中曾经无数次打动我心的故事和传奇、真情与豪气、诗意与哲理,相信一定也有你曾经流连其中……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5
第一回 郭靖、黄蓉之“文化苦旅”
  
  
   《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她的女儿黄蓉耳濡目染,也记住了不少,没想到关键时刻这些东西还真起了大作用。
   话说铁掌帮帮主“铁掌水上飘”裘千仞本是双胞胎,他还有个哥哥叫作裘千丈,这哥俩儿性子完全不同,武功也是天差地别,裘千仞武功高强,而裘千丈则稀松平常,平日里只知道打着兄弟的旗号在外坑蒙拐骗。有一次在太湖边黄药师的旧徒陆乘风的山庄,裘千丈玩漏了,被江南七怪的老二“圣手书生”朱聪当面揭穿,嘻皮笑脸的朱聪和精灵古怪的黄蓉联手装神弄鬼把老裘好一通戏弄。
   没过多久黄蓉遇到真的了,在铁掌帮的老窝正好撞见了裘千仞,蓉儿大意之下错把李逵当李鬼,还想揪老头儿的胡子玩,结果被裘千仞一掌击成重伤,眼看小命儿不保。郭靖带着她千辛万苦去寻找这世上唯一能治她病的南帝求救。
   此时的南帝因为被不通世事的老顽童周伯通戴了绿帽子而心灰意冷,皇帝不做改做了一灯和尚,他朝中原来的四个大臣跟着他高官不做做了“渔樵耕读”四大高徒,这四位怕郭靖黄蓉加害师父,百般阻挠,不让他们上山。其中的“读”久居深山,除了蚊子一年也见不到个文化人儿,这回可算是逮到个卖弄机会,酸劲儿上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是对句又是吟诗,出了不少文化题儿刁难郭黄二人。
   在寻找一灯大师的路上,郭靖黄蓉还遇到了一位“情痴”的刁难,就是神算子瑛姑,这位身兼一灯大师的爱妾和老顽童的情人的女子听说老顽童身困桃花岛,下定决心要拯救这位“第三者”。这桃花岛本是黄老邪苦心经营多年的私家海上别墅,岛上机关重重,按五行生克之理、九宫八卦之变营建,要想出入自如,数学一定得好,所以瑛姑首先做的准备工作就是苦心钻研术数。郭黄二人闯入瑛姑的住所时,她正在解数学题,一看人家小情侣情意绵绵,形单影孤的瑛姑受的刺激不小,阴阳怪气的连考了黄蓉好几道数学难题。
   此时的黄蓉身受重伤痛苦不堪,而那位傻靖哥哥对蓉儿的伤势牵肠挂肚,恨不得一步跨到“一灯诊所”,奈何这一路遇到挡道的尽是些个“文化人”,“降龙十八掌”始终无用武之地,郭大侠有劲没处使,心中更是苦不堪言。郭靖黄蓉这一路行来风餐露宿不说,还要一会儿数学一会儿语文的答题,这一段历程用余秋雨先生的一本书名形容最好,那就是——“文化苦旅”!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6
先来看看神算子瑛姑的问题。
   瑛姑的屋子建在密林中一个污泥湖沼之上,按五行奇门之术设了机关,在黄蓉看来,这些都是“入门级”的小摆设,在她的指点下,郭靖“对着灯火直行三步,向左斜行四步,再直行三步,向右斜行四步”,落脚处果然打有一根根的木桩,如此直斜交差行走了一百一十九步,二人轻轻松松入了门,到了屋子前面。
   郭靖、黄蓉进到屋子里时,瑛姑正忙着算数:
  
  
   黄蓉坐了片刻,精神稍复,见地下那些竹片都是长约四寸,阔约二分,知是计数用的算子,再看那些算子排成商、实、法、借算四行,暗点算子数目,知她正在计算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的平方根,这时“商”位上已记算到二百三十,但见那老妇拨弄算子,正待算那第三位数字,黄蓉脱口道:“五!二百三十五!”
   那老妇吃了一惊,抬起头来,一双眸子精光闪闪,向黄蓉怒目而视,随即又低头拨弄算子。这一抬头,郭、黄二人见她容色清丽,不过四十左右年纪,想是思虑过度,是以鬓边早见华发。那女子搬弄了一会,果然算出是“五”,抬头又向黄蓉望了一眼,脸上惊讶的神色迅即消去,又见怒容,似乎是说:“原来是个小姑娘,你不过凑巧猜中,何足为奇?别在这里打拢我的正事。”顺手将“二百三十五”五字记在纸上,又计下一道算题。
   这次是求三千四百零一万二千二百三十四的立方根,她刚将算子排为商、实、方法、廉法、隅、下法六行,算到一个“三”,黄蓉轻轻道:“三百二十四。”那女子“哼”了一声,哪里肯信?布算良久,约一盏茶时分,方始算出,果然是三百二十四。
   那女子伸腰站起,但见她额头满布皱纹,面颊却如凝脂,一张脸以眼为界,上半老,下半少,却似相差了二十多岁年纪。她双目直瞪黄蓉,忽然手指内室,说道:“跟我来。”
  
  
   瑛姑此时尚不知黄蓉是谁,只想和她探讨些数学问题,所谓的“内室”更像是她的“数学办公室”,地上铺满了细沙,上面写着的是她认为的难题。瑛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些让自己绞尽脑汁也算不清楚的东西对于黄蓉来说却都是小菜一碟,片刻之间,小姑娘就将沙上所列的七八道算题尽数解开。
   瑛姑仍不死心,使出了杀手锏,试图用她“独创”的秘诀难住黄蓉,信息闭塞的瑛姑没想到这套东西有人比她创的更早更“独”:
  
  
   那女子沮丧失色,身子摇了几摇,突然一交跌在细沙之中,双手捧头,苦苦思索,过了一会,忽然抬起头来,脸有喜色,道:“你的算法自然精我百倍,可是我问你,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如何排法?”
  黄蓉心想:“我爹爹经营桃花岛,五行生克之变,何等精奥?这九宫之法是桃花岛阵图的根基,岂有不知之理?”当下低声诵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边说边事,在沙上画了一个九宫之图。
   那女子面如死灰,叹道:“只道这是我独创的秘法,原来早有歌诀传世。”黄蓉笑道:“不但九宫,即使四四图、五五图,以至五子图,亦不足为奇。就说四四图罢,以十六字依次作四行排列,先以四解对换,一换十六,四换十三,后以内四角对换,六换十一,七换十。这般横直上下斜角相加,皆是三十四。”那女子依法而画,果然丝放毫不错。
   黄蓉道:“那九宫每宫又可化为一个八卦,八九七十二数,以从一至七十二之数,环绕九宫成圈,每圈八字,交界之处又有四圈,一共一十三圈,每圈数字相加,均为二百九十二。这洛书之图变化神妙如此,讶你也不知晓。”举手之间,又将七十二数的九宫八卦图在沙上画了出来。
  
  
   黄蓉所说的“九宫之义,法之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其实就是五行生克、九宫八卦的数学模型,也叫“九宫图”,具体图形如下所示,图中无论横、竖还是斜向排列的数字之和都是十五:
  
   4 9 2
   3 5 7
   8 1 6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6
黄蓉受伤挺重,虽说不用动脑子就把瑛姑侃得一愣一愣,自己也累得不轻,赶忙招呼郭靖把“九花玉露丸”拿出来服用。见到江湖传说中的顶级保健品“九花玉露丸”,瑛姑才知道小女孩是“东邪”黄药师的女儿,虽然她从来没见过黄老邪,可既然此人关了她的老顽童,自然是“毁了我一生”,瑛姑早把黄老邪列为大仇人之一。一看自个儿给黄老邪的女儿提鞋都不一定够格,上桃花岛救人显然是痴心妄想,瑛姑失望之极。这个女人算数不行,心思转得倒挺快,“救人”不成立马改“害人”,她不但“热心”指点郭、黄二人如何寻找一灯大师,还给了郭靖三个救命锦囊。
   瑛姑偷偷在黄蓉的“九花玉露丸”里下了毒,她要毒的自然不是黄蓉,而是另一个大仇人——“前老公”段皇爷,现在的一灯大师。为了怕黄蓉误食,“狼外婆”瑛姑连哄带吓的告诉郭靖保健品无法包治百病,搞不好还有负作用,千万别再给黄蓉乱吃补品了。郭靖特好忽悠,马上把“九花玉露丸”收了起来。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7
黄蓉虽然不知道瑛姑下了毒,可看到她对自己的爹无礼之极,小姑娘哪儿受得了这窝囊气?也“投其所好”给瑛姑使了个“毒”招:
  黄蓉气极,正欲反唇相讥,一转念间,扶着郭靖站起身来,用竹杖在地上细沙上写了三道算题:
  
  
   第一道是包括日、月、水、火、木、金、土、罗、计都的“七曜九执天竺笔算”;第二道是“立方招兵支银给米题”(按:即西洋数学中的纵数论);第三道是道“鬼谷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这属于高等数学中的数论,我国宋代学者对这类题目钻研已颇精深。)
  她写下三道题目,扶着郭靖手臂,缓缓走了出去。郭靖步出大门,回过头来,只见瑛姑手执算筹,凝目望地,呆呆出神。
   两人走入林中,郭靖黄蓉背起,仍由她指点路径,一步步的向外走去。黄靖只怕数错脚步,不敢说话,直到出了林子,才问:“蓉儿,你在沙上画了些甚么?”黄蓉笑道:“我出三道题目给她。哼,半年之内,她必计算不出,叫她的花白头发全都白了。谁教她这等无礼?”
  
  
   瑛姑的连环计确实毒到了一灯大师,而黄蓉的招儿又“阴”又“毒”也不含糊,不知道给瑛姑头上又添了多少根白头发,最终也没算出啥结果。还是在她跟踪郭黄二人杀到一灯大师的隐居之处,第二次见到黄蓉时,黄蓉老师才亲口为她解了惑:
  
  
   黄蓉道:“你别杀我,我教了你罢。”从佛像前取过油灯,放在地下,取出一枚金针,在地下方砖上划出字迹,登时将第一道“七曜九执天竺笔算”计了出来,只把瑛姑看得神驰目眩,暗暗赞叹。
   黄蓉接着又解明了第二道“立方招兵支银给米题”,这道题目更是深奥。瑛姑待她写出最后一项答数,不由得叹道:“这中间果然机妙无穷。”顿了顿,说道:“这第三道题呢,说易是十分容易,说难却又难到了极处。‘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我知道这是二十三,不过那是硬凑出来的,要列一个每数皆可通用的算式,却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
   黄蓉笑道:“这容易得紧。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瑛姑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果然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一首诗给你听,那就容易记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瑛姑听到“三人同行”、“团圆半月”几个字,不禁触动心事,暗道:“这丫头既识得他,自是早知我的隐私。三人同行是刺我一女事奉二男,团圆半月却讥我与他只有十余日的恩情?”她昔年做下了亏心之事,不免处处多疑,当下沉着声音道:“好啦,多谢你指点。朝闻道,夕死可矣。你再罗唆,我可容你不得啦。”黄蓉笑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的是闻道之人啊,倒不曾听说是要弄死那传道之人的。”
  
  
   黄蓉所念的“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诗句,实际上是一种联想记忆方法,把一些枯燥难记的数字附藏在大家熟悉的知识或故事中,背起来有意思而且容易记忆。
   瑛姑在儿绞尽脑汁的瞎忙活,却不知道老顽童早已“自救成功”,离开了桃花岛,关于瑛姑和老顽童的故事在后面的文章中再详细介绍,现在我们还是随着郭、黄二人一起踏上“文化苦旅”。瑛姑的刁难只不过是个小前奏,更难更“苦”,金庸先生描写得也更精彩的一段旅程还在后面。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7
上面说过,因为被老顽童戴了绿帽子,段皇爷心灰意冷,皇爷不做,出家做了一灯和尚,他手下的四个大臣跟着他高官不做做了“渔樵耕读”四大高徒,师徒五个在山上隐居。因为担心瑛姑寻仇,一灯的四位高徒小心翼翼,把一座高山全划到了自个儿的私家园林里,对所有想上山的可疑人等严加盘查。但偏偏黄蓉的伤只有一灯大师的“一阳指”能治,郭黄二人一定要见他,结果被渔樵耕读列为最大的嫌疑犯,百般阻挠,不让他们上山。
   其中的“渔”和“耕”四肢有点儿发达头脑有点儿简单,被黄蓉轻轻松松打发了;“樵”有点儿学问,一边砍树,一边唱了好几段“山坡羊”小曲,黄蓉投其所好也是顺利过关;最后碰上的“读”文化水平最高又最喜欢卖弄,这位老兄又是对句又是吟诗,出了不少颇见功力的文化题儿刁难郭靖和黄蓉。
   先来听听“樵”唱的什么:
  
  
   郭靖扶着黄蓉上了岸,将铁舟拉起放在石上,回过头来,却见水柱在太阳照耀下映出一条眩目奇丽的彩虹。当此美景,二人纵有千般赞美之意,却也不知说甚么话好,只是手携着手,并肩坐在石上,胸中一片明净,再无别念。看了半晌,忽听得彩虹后传出一阵歌声: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
  云龙几度相交代?
  想兴衰,苦为怀,
  唐家才起隋家败,
  世态有如云变改。
  疾,也是天地差!
  迟,也是天地差!
  
   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黄蓉听得这首曲子感慨世事兴衰,大有深意,心下暗暗喝彩。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7
樵”所唱的这首《山坡羊》是元人张养浩所做的《中吕•山坡羊•咸阳怀古》,在黄蓉心里暗自琢磨怎么过关的时侯,“樵”也没住口,这位老兄唱上了瘾,又放开嗓子唱了两首,依然是张养浩的作品,一首是《中吕•山坡羊•洛阳怀古》,一首是《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只听那樵子又唱道: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
  春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
  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
  名,也不久长!
  
   他慢慢走近,随意向靖、蓉二人望了一眼,宛如不见,提起斧头便在山边砍柴。黄蓉见他容色豪壮,神态虎虎,举手迈足间似是大将军有八面威风。若非身穿粗布诅裳而在这山林间樵柴,必当他是个叱咤风云的统兵将帅,心中一动:“师父说南帝段皇爷是云南大理国的皇帝,这樵子莫非是他朝中猛将?只是他歌中词语,却何以这般意气萧索?”又听他唱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当听到最后两句,黄蓉想起父亲常道:“甚么皇帝将相,都是害民恶物,改朝换姓,就只苦了百姓!”不禁喝了声彩:“好曲儿!”
  那樵子转过身来,把斧头往腰间一插,问道:“好?好在哪里?”
  
  
   黄蓉极善察颜观色,从樵夫所唱的曲子中,她料定这家伙昔日必是位手绾兵符、显赫一时的将军,这位猛将兄显然还没完全适应从砍人到砍树的职业技能转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得有点儿泄气,“意气萧索”,只能唱歌解烦。
   弄清了樵夫的底细,黄蓉一笑,附和着这个下岗再就业的同志唱了一首《山坡羊》,曲中极赞粪土功名、山林野居之乐,既拍了一把这个由大理国猛将改行的“樵”老乡的马屁,又顺带着开导他应该干一行爱一行,职业无贵*之分,既然拿起了斧头,就好好的做好砍树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吧。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8
黄蓉唱的是元人宋方壶的《中吕•山坡羊•道情》: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衰谁成败?
  陋巷单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
  达,志不改!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黄蓉这招还真挺灵,颇得樵夫的好感,这位音乐爱好者玩物丧志玩忽职守,“以声取人”,架也没打就放郭靖黄蓉上了山。根据“渔”、“樵”、“耕”三位同志表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那就是并非每个高官都能随遇而安,做好门卫工作的,跟“高分低能”一样,在这方面往往“高官低能”,与其用这么高级别的保安干部,一灯当初还不如花俩小钱雇几个民工。
   郭黄二人往山上攀出了很远,隐隐还听得这个失职的“樵”保安一点儿没感觉到工作失误,又扯着他那原生态的嗓子在下面唱开了:“……当时纷争今何处?赢,都变作土!输,都变作土!”
   “樵”是武将出身,做事有点儿死脑筋,认死理,连唱歌都认准了一个作者跟人家死磕,他最后唱的这一曲仍然是张养浩的作品——《山坡羊•骊山怀古》,不过与流传的版本稍有不同,《山坡羊•骊山怀古》全篇如下: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黄蓉遥遥听得“樵”纵声高歌“赢,都变做土;输,都变做土”,想到自己目前所处的境地,忍不住和郭靖开了个玩笑,她随口依着《山坡羊》的曲调编了几句,听起来却也是情意绵绵:
  
  
   黄蓉伏在他背上笑道:“靖哥哥,依他说,咱们也别来求医啦。”郭靖愕然,问道:“怎么?”黄蓉道:“反正人人都是要死的,治好了,都变作土;治不好,都变做土。”郭靖道:“呸,别听他的。”黄蓉轻轻唱道:“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8
散曲发源于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宋金时即已流行民间, 《射雕英雄传》中樵夫和黄蓉所唱“山坡羊”皆为元人散曲,被金庸借来用在此处,为了避免误会,金庸还特意在书中这一章后面加了注释说明。下面我们再来看几首写得比较有味道的《山坡羊》。
  
   陈草庵的《中吕•山坡羊》: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
  那个不去红尘闹?
  路迢迢,水迢迢,
  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
  人,憔悴了!
  
  
   刘致的《中吕•山坡羊•燕城述怀》: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
  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去来兮,更休提。
  青山尽解招人醉,
  得失到头皆物理。
  得,他命里;
  失,咱命里。
  
  
   刘致的《中吕•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
  骄嘶过沽酒楼前路。
  贵何如,*何如,
  六桥都是经行处,
  花落水流深院宇。
  闲,天定许;
  忙,人自取。
  
  
   乔吉的《中吕•山坡羊•寄兴》: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
  扬州鹤背骑来惯用语。
  事间关,景阑珊,
  黄金不富英雄汉,
  一片世情天地宽。
  白,也是眼!
  青,也是眼!
  
  
   乔吉的《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
  痴儿不解荣枯事。
  攒家私,宠花枝,
  黄金壮起荒淫志,
  千百锭子买张招状纸。
  身,已至此!
  心,犹未死!
  
  
   薛昂夫的《中吕•山坡羊》: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
  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
  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
  低,低处苦!
  
  
   最后来看一首不知道作者是谁的《中吕•山坡羊》:
  
  
  驰驱何甚,乖离忒恁,
  风波犹自连头浸。
  自沉吟,莫追寻,
  田文近在多门禁,
  炎凉本来一寸心。
  亲,也在您;
  疏,也在您!
  
  
   金庸在书中说“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实际上说了了元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唐诗宋词元曲皆一代之鼎盛,而元曲可谓是中国最自然的文学,王国维话:“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
   看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感受,这《山坡羊》像不像陕北的山沟沟里随时唱响的信天游?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3 19:59
在金庸的另一部书《倚天屠龙记》中,也有一首《山坡羊》,和上面的曲谱不同,唱曲的是“武当五侠”张翠山的老婆殷素素,咱们先来看一看小说是怎么写的:
  
  
   殷素素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的,我这一生做的恶事太多,胡乱杀的人不计其数。”张翠山一惊,隐隐觉得她手狠手辣,实非自己的佳偶,可是一来倾心已深,二来在这九死一生的大海洋中,又怎能计及日后之事,安慰她道:“以后你改过向善,多积功德,常言道: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殷素素默然,过了一会,忽然轻轻唱起歌来,唱的是一曲《山坡羊》:
  
  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多牵挂。
  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就死在阎王殿前,
  由他把那杵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
  唉呀由他!
  只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过死鬼带枷?
  唉呀由他!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猛听得谢逊在舱中大声喝彩:“好曲子,好曲子,殷姑娘,你比这个假仁假义的张相公,可合我心意得多了。”殷素素道:“我和你都是恶人,将来都没好下场。”
   张翠山低声道:“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场。”殷素素惊喜交集,只叫得一声:“五哥!”再也说不下去了。
  
   殷素素唱的这首《山坡羊》原是戏曲《思凡》中小尼姑色空的一个唱段,金庸根据小说情节略做了删改,把无关部分去掉,只留下煽情的部分。张翠山、殷素素落到了金毛狮王谢逊手中,自料凶多吉少,到了此刻,名门正派的张翠山反而放开了,甚么是非曲直,甚么正邪恩仇,原本郁结于心的矛盾苦恼,一下都变得无关紧要,轻轻一句“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场”,让殷素素惊喜交集、泪如雨下。
   《思凡》中这首《山坡羊》原曲如下: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
  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见几个子弟们游戏在山门下。
  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瞧着他。
  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多牵挂。
  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
  就是死在阎王殿前,
  由他把那碓来舂、锯来解,把那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
  唉呀由他!
  只见活人受罪,哪曾见死鬼带枷?
  唉呀由他!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思凡》剧中的小尼姑色空本姓赵,因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了尼庵,希望在佛祖的庇护下她可以健康长大。色空渐渐长大成人,可人在尼姑庵心在世俗间,终于有一天趁师父不在庵中,逃下山去,一边跑还一边唱歌“明志”:“下山去,寻一个年少哥哥,凭他打我骂我,说我笑我,一心不愿成佛,不念弥陀般若波罗。”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1-23 22:01
喜欢喜欢,读书时穷,买书都是很艰难的买,第一套用兼职赚来的钱买的全套书就是金庸全集。
谢谢笑笑妈的分享~
作者: 20zoo    时间: 2007-1-23 22:17
  越女剑
笑     飞
书     雪
神     连
侠     天
倚     射
碧     白
鸳     鹿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18
《思凡》这出戏在金庸写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上演过,“小桂子”韦小宝应邀到康亲王家串门作客时,王爷安排的娱乐节目除了大吃二喝狂赌外,还有《思凡》这出戏:
  
   他既知人家在故意输钱,胜之不武,也就不再去赌,又回到席上,吃菜听戏。这时唱的是一出“思凡”,一个尼姑又做又唱,旁边的人又不住叫好,韦小宝不知她在捣什么鬼,大感气闷,又站起身来。
   康亲王笑道:“小兄弟想玩些什么?不用客气,尽管吩咐好了。”韦小宝道:“我自己找乐子,你不用客气。”眼见廊下众人呼幺喝六,赌得甚是热闹,心下又有些痒痒地,心想:“眼不见为净,今日是不赌的了。”他上次来过康亲王府,依稀识得就中房舍大概,顺步向后堂走去。
  
   钱赌得特没劲,韦小宝对思凡尼姑更不感兴趣,自然没心思听戏,他思的是《四十二章经》,一个人溜溜达达在王府里到处寻找,等他得手拿了经书回来,发现台上的小尼姑居然还没唱完:
  
   大厅上仍和他离去时一模一样,赌钱的赌钱,听曲的听曲,饰尼姑的旦角兀自在扭扭捏捏的唱个不休。韦小宝问索额图:“这女子装模作样,搞什么鬼?”
   索额图笑道:“这小尼姑在庵里想男人,要逃下山嫁人,你瞧她脸上春意荡漾,媚眼一个一个甩过来……”突然想起韦小宝是太监,不能跟他多讲男女之事,以免惹他烦恼。
  
   索额图“善解人意”,不过他不知道韦小宝这位小老弟是个“名誉太监”,这个小同志这辈子在“男女之事”上确实烦恼不少,但不是无能,而是太行!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19
元曲可分为元杂剧和元散曲,杂剧有点类似于现代戏曲,有情节、有人物、有科白、有唱腔。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也有人说是王实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这“四大家”中,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白朴的代表作是《梧桐雨》、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而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都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颠峰之作。
   而散曲则类似于诗词,因短小而更易于口头流传。我们上面读到的《山坡羊》属于元散曲,这是元曲的一种重要形式,元散曲表现的内容很广,社会各阶层人士皆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滑稽,都入曲辞。元散曲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下面这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或动或静的景物叠加出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秋的萧疏。秋风渐起,夕阳西下,异乡的小桥流水也显得说不出的落寞;夜又将临,路在何方?最苦的是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朝大都人(今北京),有“曲状元”之称,他这首《天凈沙》短短几句,道尽旅人艰辛、游子心境,人称为 “秋思之祖”。
   在《倚天屠龙记》里小昭也唱过一首散曲,无意中正合了张无忌的经历,让他不由得“魂为之销”,实际上这正是诵读诗词歌赋的最高境界:
  
   小昭坐在他身边,唱了起来:“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
   张无忌听到“吉藏凶,凶藏吉”这六字,心想我一生遭际,果真如此,又听她歌声娇柔清亮圆转自如,满腹烦忧登时大减,又听她继续唱道:“富贵哪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张无忌道:“小昭,你唱得真好听,这曲儿是谁做的?”小昭笑道:“你骗我呢,有什么好听?我听人唱,便把曲儿记下了,也不知是谁做的。”张无忌想着“天地尚无完体”这一句,顺着她的调儿哼了起来,小昭道:“你是真的爱听呢,还是假的爱听?”张无忌笑道:“怎么爱听不爱听还有真假之分吗?自然是真的。”
   小昭道:“好,我再唱一段。”左手的五根手指在石上轻轻按捺,唱了起来:“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曲中辞意豁达,显是个饱经忧患,看破了世情之人的胸怀,和小昭的如花年华殊不相称,自也是她听旁人唱过,因而记下了。张无忌年纪虽轻,十年来却是艰苦备尝,今日困处山腹,眼见已无生理,咀嚼曲中“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两句,不禁魂为之销。
  
   小昭所唱是关汉卿的《双调•乔牌儿》,金庸稍做了删改,下面我们不妨把原曲完整的看一下: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
  吉藏凶,凶藏吉,富贵哪能长富贵?
  日盈昃,月满亏蚀。
  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展放愁眉,休争闲气。
  今日容颜,老于昨日。
  古往今来,尽须如此,
  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
  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
  百岁光阴,七十者稀。
  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在金庸笔下的人物中,小昭是个奇怪的角色,她有着太多的秘密,从出场到结束一直让人看不透,她身上隐藏着许多的故事情节,而金庸最终又没有放开了写。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19
郭、黄“文化苦旅”最后一关的关主是“读”。
   我总觉得郭靖、黄蓉在遇到“读”之前的行程有点儿像“超级玛丽”等电脑游戏中常见的蹦蹦跳跳的场景,我们来看看金庸是怎么写的:
  
  
   郭靖提气快步而行,奔出七八丈,黄蓉叫道:“小心,前面断了。”郭靖也已看到那石梁忽然中断,约有七八尺长的一个缺口,当下奔得更快,借着一股冲力,飞跃而起。黄蓉连经凶险,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笑道:“靖哥哥,你飞得可没白雕儿稳呢。”
   奔一段,跃过一个缺口,接连过了七个断崖,眼见对面山上是一大片平地,忽听书声朗朗,石梁已到尽头,可是尽头处却有一个极长缺口,看来总在一丈开外,缺口彼端盘膝坐着一个书生,手中拿了一卷书,正自朗诵,那书生身后又有一个短短的缺口。
   郭靖止步不奔,稳住身子,登感不知所措:“若要纵跃而过,原亦不难,只是这书生占住了冲要,除了他所坐之处,别地无可容足。”
  
  
   这个挡道的书生就是“读”,看起来有点儿像电脑游戏中的老妖,必须要打倒他才能顺利过关。郭靖是个百分百的体力劳动者,一路上扫荡点儿小妖还行,到了紧要头口还是得看黄蓉的,何况这回又是兵遇到了秀才,人家根本就没打算跟你动手动脚,从头到尾全凭嘴皮子忽悠。
   瞅瞅书生看似摇头晃脑的念书,其实却占据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道,黄蓉也不由得暗暗发愁,她仔细听了听,原来书生读的是《论语》,听他兴高采烈,一诵三叹的正念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黄蓉立刻有了主意:
  
  
   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
   那书生听他这般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心中也暗服她的聪明机智,笑道:“小姑娘果然满腹诗书,佩服佩服。你们要见家师,为着何事?”
   黄蓉心想:“若说前来求医,他必多方留难,可是此话又不能不答。好,他既在读论语,我且掉几句孔夫子的话来搪塞一番。”于是说道:“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书生仰天大笑,半晌方止,说道:“好,好,我出三道题目考考你,若是考得出,那就引你们去见我师父。倘有一道不中式,只好请两位从原路回去了。”
  
  
   由不理不睬,自顾自的念书,到主动要求出题当主考官,不知不觉中黄蓉已经渐渐占据了主动,这小丫头古灵精怪不说,又跟着她爹学了一肚子的百科知识,最不怕的就是文化考试,一看书生顺杆爬上来了,黄蓉又给她助了一臂之力,顺带着麻痹麻痹他: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20
黄蓉道:“啊哟,我没读过多少书,太难的我可答不上来。”那书生笑道:“不难,不难。我这里有一首诗,说的是在下出身来历,打四个字儿,你倒猜猜看。”黄蓉道:“好啊,猜谜儿,这倒有趣,请念吧。”
   那书生捻须吟道:“六经蕴籍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黄蓉伸了伸舌头,说道:“文武全才,可了不起!”那书生一笑接吟:“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却掩半床无所有。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
   黄蓉心道:“‘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瞧你这等模样,必是段皇爷当年朝中大臣,随他挂冠离朝,归隐山林,这又有何难猜?”便道:“‘六’字下面一个‘一’一个‘十’,是个‘辛’字;‘杏’字上加横、下去‘口’,是个‘未’字;半个‘床’字加‘大’加一点,是个‘状’字;‘完’挂冠,是个‘元’字。辛未状元,失敬失敬,原来是位辛未科的状元爷。”
  
  
   “读”给黄蓉出的是一个拆字诗谜,他觉得这谜猜起来相当不容易,这一题差不多就能把郭、黄二人打发走。这诗谜确实挺难猜,不过那得看对谁,要是郭大侠上场,够他拆八辈子的,而黄蓉简直是“读”的天敌,天生就是来拆这个书生的台的,小姑娘对拆字办法倍儿熟,再看看书生那摇头晃脑得意洋洋的小酸模样儿,百分百的高级知识分子,黄蓉轻松过了第一关。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20
对这个美丽无比又聪明绝伦的小女孩,“读”打从心眼里佩服,不过这时他还没忘自己的使命,还是一门心思要二人知难而退。 “读”考官还有两次出题机会,他四下一望,见山边有一排棕榈,树叶随风而动,宛若挥扇,这位状元之才即景生情,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出了第二题。这回“读”不猜谜了,出个上联要黄蓉对:
  
  
   那书生挥扇指着一排棕榈道:“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这上联既是即景,又隐然自抬身分。
   黄蓉心道:“我若单以事物相对,不含相关之义,未擅胜场。”游目四顾,只见对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庙前有一个荷塘,此时七月将尽,高山早寒,荷叶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动,笑道:“对子是有了,只是得罪大叔,说来不便。”那书生道:“但说不妨。”黄蓉道:“你可不许生气。”那书生道:“自然不气。”黄蓉指着他头上戴的逍遥巾道:“好,我的下联是:‘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这下联一说,那书生哈哈大笑,说道:“妙极,妙极!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郭靖见那莲梗撑着一片枯凋的荷叶,果然像是个独脚鬼戴了一顶逍遥巾,也不禁笑了起来。黄蓉笑道:“别笑,别笑,一摔下去,咱俩可成了两个不戴逍遥巾的小鬼啦!”
  
  
   黄蓉不但随口对出了下联,还顺带着把“读”消遣了一把,这个“读”确实够“毒”,一看小姑娘笑语盈盈轻松过了两关,自己就剩下最后一次出题机会了,“读”心里发狠使劲脸上还不让人看出来,笑眯眯的使了个狠招儿:
  
  
   那书生心想:“寻常对子是定然难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个绝对。”猛然想起少年时在塾中读书之时,老师曾说过一个绝对,数十年来无人能对得工整,说不得只好难她一难,于是说道:“我还有一联,请小姑娘对个下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笑面虎”万万没想到自个儿这回又撞到黄蓉的枪口上了,这数十年来无人能对的绝对,早就被黄蓉的爹攻克了,只不过人家黄药师“淡泊名利”,对出来就扔一边了,既没写研究论文也没出书,只不过没事时和小女儿闲聊说起过,所以世人不知,更别说这个隐藏在深山老林的“读”了。其实黄蓉当年也不过就拿来当文字游戏听听玩玩,没想到紧要关头这看似和自己八杆子也扯不上关系的对联却意外打开了自己的生命之门:
  
  
   黄蓉听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中共有八个王字,原是十分难对,只可惜这是一个老对,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爹爹当年在桃花岛上闲来无事,早就对出来了,我且装作好生为难,逗他一逗。”于是皱起了眉头,作出愁眉苦脸之状。那书生见难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黄蓉反过来问她,于是说在头里:“这一联本来极难,我也对不工稳。不过咱们话说在先,小姑娘既然对不出,只好请回了。”
   黄蓉笑道:“若说要对此对,却有何难?只是适才一联已得罪了大叔,现在这一联是一口气要得罪渔樵耕读四位,是以说不出口。”那书生不信,心道:“你能对出已是千难万难,岂能同时又嘲讽我师兄弟四人?”说道:“但求对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黄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这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那书生大惊,站起身来,长袖一挥,向黄蓉一揖到地,说道:“在下拜服。”黄蓉回了一礼,笑道:“若不是四位各逞心机要阻我们上山,这下联原也难想。”
   原来当年黄药师作此对时,陈玄风、曲灵风、陆乘风、冯默风四弟子随侍在侧,黄药师以此与四弟子开个玩笑。其时黄蓉尚未出世,后来听父亲谈及,今日却拿来用到渔樵耕读四人身上。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21
事至此,郭靖、黄蓉已经基本扫清了“文化苦旅”中的障碍,不过“读”虽输得心服口服,但眼还挺毒,给他一眼就发现个不得不说的原则性问题。各位,请注意,文人的劣根性出来了,“读”下面使的这一招儿有点儿下作,那就是“文的不行来道德”,这一阴招儿现在还有很多人常使,写不过人家或者辩不过人家,那便从德性或者是作风上搞臭他。和现代某些人比起来,“读”绝对还可以算是个好同志,这位老兄不过就是想找回点儿面子,没有太恶毒的心思在里面,而“某些人”就不同了,不是简单的为自个儿的面子问题,狠起来简直是想要别人的命!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21
说了这么多,还是先来看看金庸笔下“读”是怎么干的:
  
   那书生见他负了黄蓉履险如夷,心中也自叹服:“我自负文武又全,其实文不如这少女,武不如这少年,惭愧啊惭愧。”侧目再看黄蓉,只见她洋洋得意,想是女孩儿折服了一位饱学的状元公,掩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心想:“我且取笑她一番,好教她别太得意了!”于是说道:“姑娘文才虽佳,举止却是有亏。”黄蓉道:“倒要请教。”那书生道:“《孟子》书有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瞧姑娘是位闺女,与这位小哥并非夫妻,却何以由他负在背上?孟夫子只说嫂溺,叔可援之以手,姑娘既没掉在水里,又非这小哥的嫂子,这样背着抱着,实是大违礼教。”
   黄蓉心道:“哼,靖哥哥和我再好,别人总知道他不是我丈夫。陆乘风陆师哥这么说,这位状元公又这么说。”当下小嘴一扁,说道:“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他的话怎么也信得的?”
   那书生怒道:“孟夫子是大圣大贤,他的话怎么信不得?”黄蓉笑吟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那书生越想越对,呆在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原来这首诗是黄药师所作,他非汤武、薄周孔,对圣贤传下来的言语,挖空了心思加以驳斥嘲讽,曾作了不少诗词歌赋来讽刺孔孟。孟子讲过一个故事,说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去乞讨残羹冷饭,又说有一个人每天要偷邻家一只鸡。黄药师就说这两个故事是骗人的。这首诗最后两句言道:战国之时,周天子尚在,孟子何以不去辅佐王室,却去向梁惠王、齐宣王求官做?这未免是大违于圣贤之道。
   那书生心想:“齐人与攘鸡,原是比喻,不足深究,但最后这两句,只怕起孟夫子于地下,亦难自辩。”又向黄蓉瞧了一眼,心道:“小小年纪,怎恁地精灵古怪?”
  
  
   拦路虎终于变成了“导医”,郭靖黄蓉“文化苦旅”的终点站到了——站在一灯大师的半山别墅旁,二人都松了一口气,在他们俩看来,那是“一灯诊所”。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07-1-25 19:22
一灯大师原来号称“南帝”,和黄蓉的父亲“东邪”黄药师是同一重量级的人物,而其慈祥亲切远胜黄老邪,老邪虽然最疼女儿,可是平日里行事古里古怪,和女儿在一起又一向没大没小,两个人倒像是平辈好友,父女之爱反而显得深藏不露。黄蓉这一路寻来,看似轻轻松松、嘻嘻哈哈,其实身心万种痛楚委屈苦忍已久,只是无人诉说,在一灯大师的抚慰爱怜之下,她的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再也忍不住,拉着一灯大师放声大哭一场。
   黄蓉哭完了,心里痛快多了,小性子也上来了,想想渔樵耕读的刁难,依然胸中有气,虽说这哥四个那是职务行为、工作需要,可毕竟差点儿要了自己的小命儿,岂能轻易放过?在向一灯大师讲述自己“文化苦旅”的历程时,黄蓉忍不住使点儿小坏,小眼珠儿滴溜乱转,添油加醋把“渔樵耕读”其中三位给告了:
  
   黄蓉接着述说渔樵耕读的诸般留难,樵子是轻易放他们上来的,着实将他夸奖了几句,对其余三人却加油添酱的都告了一状,只气得书生与农夫二人更加怒容满脸。郭靖几次插口道:“蓉儿,别瞎说,那位大叔没这么凶。”可是她在一灯面前撒娇使赖,张大其辞,把一灯身后两弟子只听得脸上一阵红一阵青,碍于在师尊面前,却不敢接一句口。
  
   郭靖、黄蓉的“文化苦旅”至此完全结束,在一灯大师“舍己为人”的相助之下,黄蓉的小命儿终于又是她自个儿的了。
作者: 20zoo    时间: 2007-1-25 22:10
在金庸笔下的人物中,小昭是个奇怪的角色,她有着太多的秘密,从出场到结束一直让人看不透,她身上隐藏着许多的故事情节,而金庸最终又没有放开了写

金庸靓女中,我最最喜爱的就是小昭了
作者: 云起    时间: 2007-1-25 22:23
原帖由 20zoo 于 2007-1-25 22:10 发表

金庸靓女中,我最最喜爱的就是小昭了

男人都爱小昭,漂亮温柔,有点神秘,却又痴情,百依百顺~
作者: tietie    时间: 2007-1-26 10:25
武侠小说中,最的、爱读的就是金庸的。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1-26 10:37
20zoo   2007-1-26 00:01   金钱   +2   那女人都爱谁呢:)

--萧峰,多情,豪爽,义气,豪迈,智勇,专一。。。
作者: 北乔峰    时间: 2007-1-26 11:02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1-26 10:37 发表
20zoo   2007-1-26 00:01   金钱   +2   那女人都爱谁呢:)

--萧峰,多情,豪爽,义气,豪迈,智勇,专一。。。



作者: 20zoo    时间: 2007-1-27 23:54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1-26 10:37 发表
20zoo   2007-1-26 00:01   金钱   +2   那女人都爱谁呢:)

--萧峰,多情,豪爽,义气,豪迈,智勇,专一。。。

我却更喜欢段誉,同样多情,有点豪爽,义气也有,豪迈说不上,遇事却也能挺身而出,智勇没有,有点儿大智若愚的感觉,专一好像用不到他身上,但也不会脚踏两船,性格上更适合在社会上混。
真想知道他知道自己的妹妹全都不是妹妹的时候是怎样选择的呢
是不是脚踏多船呢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1-28 21:01
原帖由 20zoo 于 2007-1-27 23:54 发表

我却更喜欢段誉,同样多情,有点豪爽,义气也有,豪迈说不上,遇事却也能挺身而出,智勇没有,有点儿大智若愚的感觉,专一好像用不到他身上,但也不会脚踏两船,性格上更适合在社会上混。
真想知道他知道自己 ...

最不喜欢段誉了。不够聪明,不够专一,不够豪爽,不够勇敢,不够豪迈,哈哈。
太多情,所以才会那么多妹妹对他用情呢。似乎是对神仙姐姐钟情,其实神仙姐姐有什么好呢,就是一个外貌罢了,所以我觉得写得最不好就是这两个所谓主角了。还不如他父亲的写得好呢。
男人会喜欢段誉,真好玩,是因为他不够完美,却得众人心,不须太努力,却有荣华富贵和一切么?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